- 註冊時間
- 2010/08/28
- 文章
- 17,667
- 按讚
- 27
- 經驗點數
- 10,056
- 位置
- 雲林
- 金幣
- 901
- 小名
- 大洋藻類
- 生物種類
- 珊瑚金藻、輪蟲塊、黃金豐年蝦塊、金藻飼料、各種濃縮藻、各種藻粉、淨水產品PS2和PO4-GO
- 魚缸資料簡介
- 2023珊瑚醫院:
https://algae-algae.com/coralhospital
I. 珊瑚和共生藻的戀情
共生藻是珊瑚最親密的情人, 您丟我撿, 互相幫助的限制級內共生, 很像我們人類. (小丑和海葵是一般共生)
目前發現的共生藻種類已有超過上百種, 在這麼多的珊瑚和這麼多的各種共生藻之間, 還具有一定的專一性和可朔性(如同您不可能只要是女生都來者不拒吧!).
套在我們人類身上, 專一性指的是每個人都有喜歡的異性種類, 可朔性指的是每個男生在這一生當中並非只屬於一個女生, 女生在這一生當中也並非只屬於一個男生
. 所以每種共生藻, 可以在很多不同的珊瑚中共生, 但並非全部的珊瑚 ;而同一種珊瑚, 也並非只有會共生一種共生藻, 可能同時期會有兩三種(大多數的研究文獻, 將共生藻分為9-12個系列種類). 而環境的不同, 會決定何種共生藻會在珊瑚存留下來, 何種會被迫離開或死亡. 如一般狀況下, 在30-32度西的高溫緊迫下, 大部分的共生藻會開始陸續產生死亡或離家出走的情形, 因為這環境已不適合他生存了 (愛情固然重要, 但環境現實考量也是很重要的), 而產生白化現象.
所以, 在搭配適當的環境下, 珊瑚和共生藻種類也匹配的情況下, 共生藻的額外添加, 的確是具有加速修復的效果(如同愛情甜甜蜜蜜, 散發亮麗光澤). 而共生藻和螢光蛋白很有機會成為日後珊瑚愛好者的一大福音, 但還有一段路要去克服, 這部分我就不再贅述了, 但在未來的日子裡, 是可以預見的.
以下面兩圖為例, 紅色部分是利用生物標記呈現共生藻群落. 圖一是共生藻完全跑掉的海葵. 圖二是額外添加共生藻進去海水中, 共生藻在海葵裡頭擴散繁衍的情形, 短短一個星期, 共生藻在珊瑚內"回復"良好.
很有趣又簡單的試驗.
Ⅱ. 珊瑚、共生藻和螢光蛋白,三者間的愛恨情仇:
這是其中一種珊瑚內的螢光蛋白, 圖一為白燈下, 圖二和三為藍燈下顯色
圖一. 螢光蛋白在白燈下的呈色
圖二. 螢光蛋白在藍燈下的呈色
圖三. 螢光蛋白在藍燈下的呈色
舉個生病的例子, 每一個人會生病, 同樣一種病, 每人得病的理由都不一樣,
有些人是營養缺乏, 有些人是抵抗力較弱, 有些人是身處不佳的環境, 有些人是長期吃了有毒食品導致慢性中毒等. 重點是病由, 同一種病也常常不同病由, 找出真正致病的病由, 並將之改善或移除, 這是最快速直接的.
其實真正顯色, 貢獻最大的是螢光蛋白, 其次才是共生藻, 兩者的關係~很像是一個是賺錢的~一個是花錢的~
珊瑚靠共生藻或外來攝食, 來獲得營養, 這些營養, 有好一部份, 被製作成螢光蛋白. 光的傷害越大, 就必須製作越多的螢光蛋白來保護自己, 看起來就越漂亮. 所以在好看和健康間, 都必須兼顧, 才能持續好看下去.
共生藻就好像是人們天生麗質的膚色, 雖然不漂亮, 但自然健康, 螢光蛋白, 就像是上了妝, 看起來卻特別妖豔美麗. 這種比喻我想大家就比較容易理解, 而我們讓珊瑚濃妝豔抹, 其實是我們的私心.
r63263, 您的狀況說明了, 在大自然界, 他為了保護自己, 花了很多coco, 製作了螢光蛋白來抵禦陽光, 但移到您缸子後, 發現, 陽光沒那麼大了, 這時珊瑚就會將多餘的螢光蛋白分解掉. 因此, 此時, 珊瑚看起來顏色就沒那麼鮮豔了.
但有些人的缸子, 是環境不佳, 共生藻都離家出走, 如太低溫或太高, 都會造成共生藻大量死亡. 此時, coco不夠, 當然這門面的的置裝費就少了, 看起來就顯的黯淡, 此種情況就比較嚴重了.
另外, 每一種珊瑚的營養來源也不一, 如有些珊瑚八成是靠共生藻, 兩成靠攝食, 有些珊瑚共生藻沒辦法補足全部養分, 有些養分還是必須靠外來攝食, 此時食物的營養就很重要.
環境因子對營養, 也是一大影響因子. 環境影響著多少共生藻願意留下來工作, 其實跟人真的很像.如果共生藻數量較少, 那仰賴外來攝食量就必須較多, 才能補足所需養分.
這就是為什麼同一種珊瑚, 但在不同人的缸內, 攝食的效果會有差異的原因.
不管是共生藻生產的養分(自營), 或者外來攝食的貢獻, 如果餓過頭了, 那將出現狼吞虎嚥的大開狀況, 如果餓的再嚴重, 可能連攝食的力氣都沒有, 就會看到縱使環境好, 但軟趴趴或無精打采樣, 這時慢慢調理, 還是有可能復原的. 更甚嚴重者, 似人的已傷及筋骨內臟, 住進加護病房, 不太動彈, 那事後的搶救, 就相對困難許多.以上所言, 大家想想, 珊瑚連續的大開出來找東西吃, 到底是狀況好呢?還是不好?留給大家想想.
至於每一種珊瑚的醫治難易, 跟他的構造也有很大相關, 下回再見分曉.
大洋 小周
※ 感謝東港水試所和中山大學的儀器協助
共生藻是珊瑚最親密的情人, 您丟我撿, 互相幫助的限制級內共生, 很像我們人類. (小丑和海葵是一般共生)
目前發現的共生藻種類已有超過上百種, 在這麼多的珊瑚和這麼多的各種共生藻之間, 還具有一定的專一性和可朔性(如同您不可能只要是女生都來者不拒吧!).
套在我們人類身上, 專一性指的是每個人都有喜歡的異性種類, 可朔性指的是每個男生在這一生當中並非只屬於一個女生, 女生在這一生當中也並非只屬於一個男生

所以, 在搭配適當的環境下, 珊瑚和共生藻種類也匹配的情況下, 共生藻的額外添加, 的確是具有加速修復的效果(如同愛情甜甜蜜蜜, 散發亮麗光澤). 而共生藻和螢光蛋白很有機會成為日後珊瑚愛好者的一大福音, 但還有一段路要去克服, 這部分我就不再贅述了, 但在未來的日子裡, 是可以預見的.
以下面兩圖為例, 紅色部分是利用生物標記呈現共生藻群落. 圖一是共生藻完全跑掉的海葵. 圖二是額外添加共生藻進去海水中, 共生藻在海葵裡頭擴散繁衍的情形, 短短一個星期, 共生藻在珊瑚內"回復"良好.
很有趣又簡單的試驗.
Ⅱ. 珊瑚、共生藻和螢光蛋白,三者間的愛恨情仇:
這是其中一種珊瑚內的螢光蛋白, 圖一為白燈下, 圖二和三為藍燈下顯色
圖一. 螢光蛋白在白燈下的呈色
圖二. 螢光蛋白在藍燈下的呈色
圖三. 螢光蛋白在藍燈下的呈色
舉個生病的例子, 每一個人會生病, 同樣一種病, 每人得病的理由都不一樣,
有些人是營養缺乏, 有些人是抵抗力較弱, 有些人是身處不佳的環境, 有些人是長期吃了有毒食品導致慢性中毒等. 重點是病由, 同一種病也常常不同病由, 找出真正致病的病由, 並將之改善或移除, 這是最快速直接的.
其實真正顯色, 貢獻最大的是螢光蛋白, 其次才是共生藻, 兩者的關係~很像是一個是賺錢的~一個是花錢的~
珊瑚靠共生藻或外來攝食, 來獲得營養, 這些營養, 有好一部份, 被製作成螢光蛋白. 光的傷害越大, 就必須製作越多的螢光蛋白來保護自己, 看起來就越漂亮. 所以在好看和健康間, 都必須兼顧, 才能持續好看下去.
共生藻就好像是人們天生麗質的膚色, 雖然不漂亮, 但自然健康, 螢光蛋白, 就像是上了妝, 看起來卻特別妖豔美麗. 這種比喻我想大家就比較容易理解, 而我們讓珊瑚濃妝豔抹, 其實是我們的私心.
r63263, 您的狀況說明了, 在大自然界, 他為了保護自己, 花了很多coco, 製作了螢光蛋白來抵禦陽光, 但移到您缸子後, 發現, 陽光沒那麼大了, 這時珊瑚就會將多餘的螢光蛋白分解掉. 因此, 此時, 珊瑚看起來顏色就沒那麼鮮豔了.
但有些人的缸子, 是環境不佳, 共生藻都離家出走, 如太低溫或太高, 都會造成共生藻大量死亡. 此時, coco不夠, 當然這門面的的置裝費就少了, 看起來就顯的黯淡, 此種情況就比較嚴重了.
另外, 每一種珊瑚的營養來源也不一, 如有些珊瑚八成是靠共生藻, 兩成靠攝食, 有些珊瑚共生藻沒辦法補足全部養分, 有些養分還是必須靠外來攝食, 此時食物的營養就很重要.
環境因子對營養, 也是一大影響因子. 環境影響著多少共生藻願意留下來工作, 其實跟人真的很像.如果共生藻數量較少, 那仰賴外來攝食量就必須較多, 才能補足所需養分.
這就是為什麼同一種珊瑚, 但在不同人的缸內, 攝食的效果會有差異的原因.
不管是共生藻生產的養分(自營), 或者外來攝食的貢獻, 如果餓過頭了, 那將出現狼吞虎嚥的大開狀況, 如果餓的再嚴重, 可能連攝食的力氣都沒有, 就會看到縱使環境好, 但軟趴趴或無精打采樣, 這時慢慢調理, 還是有可能復原的. 更甚嚴重者, 似人的已傷及筋骨內臟, 住進加護病房, 不太動彈, 那事後的搶救, 就相對困難許多.以上所言, 大家想想, 珊瑚連續的大開出來找東西吃, 到底是狀況好呢?還是不好?留給大家想想.
至於每一種珊瑚的醫治難易, 跟他的構造也有很大相關, 下回再見分曉.
大洋 小周
※ 感謝東港水試所和中山大學的儀器協助
最後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