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C (或福爾馬林)治白點, 實戰篇, 破除誤解

各類海洋生物,提供宅配服務
代客訂製魚缸以及保養
註冊時間
2016/02/11
文章
20
按讚
1
經驗點數
6
位置
香港
金幣
0
魚缸大小
3 呎 FOWLR
系統類別
滴漏缸,生物磚,Matrix 石
生物種類
仙,吊,小丑
魚缸資料簡介
生蛋多年的一對小丑, 換了新缸後, 不愛生蛋了,,,
小弟養魚多年(FOT), 曾經試過成功根治白點, 沒再加魚的情況下, 超過六年沒有再爆發白點.
最近轉了魚缸, 對醫治白點有新體會, 分享一下, 拋磚引玉, 亦期望得到各大大的意見, 澄清一些人的誤解, 有錯這指正. 醫治白點可以說是醫魚入門的第一課, 可惜誤區仍多.

[只有銅藥才能醫治細白點???]
不論大小白點, 我不懷疑銅藥的效用, 已有很多成功個案, 但若說只有一種藥或方法, 未免太過武斷, 把銅藥過份吹噓及神化. 除非有很強的理論支持, 或真的試過所有藥物無效, 否則很難另人接受這種說法. 市場上有很多種無銅藥, 真的全試過嗎? 何況有新藥不斷推出, 亦有唔少文章, 或成功過案用其他藥物或方法把白點根治. 這很明顯是一個謬誤.

今次小弟分享的是TDC 醫治白點的方法, 要有正確的觀念, 才是成功的第一步. 有很多文章談及白點生命週期, 如何避免白點再上魚身, 這些都有道理, 但很多魚友只注重白點生命週期, 忽略了有很多白點幼蟲是在皮下, 未破皮而出, 是看不見的. 經常誤解了, 看到白點才是受了感染, 這觀念是錯誤的, 其實一早已受感染了. 所以, 我們會經常發現新買回來的魚是沒白點, 主缸也沒有, 魚放進主缸, 過一天或數天才發現白點.

新魚有白點, 仍在隔離, 治療後, 沒見到白點, 放進主缸, 第二或第三天, 白點又跑出來了, 很氣人, 功夫都白費了, 相信不少魚友曾經試過. 這是因為在隔離時, 水中仍有一定份量藥的情況下, 皮下的幼蟲會並不會長出來, 也殺不掉, 待藥過後才會長出來, 這並不是感染了新白點. 有些魚友, 不明所以, 知道主缸及魚隔離後也沒有白點, 怎麼想也不明白, 新白點是從何而來?

在FOT 主缸下藥, 白點清了, 換水後白點很快(甚至即日)又長出來, 以往有說是因為換水時, 把埋藏的白點蟲卵沖了出來, 上了魚身, 這點我不同意. 由感染至見到白點也不可能這麼快, 我認為也是因為皮下的幼蟲, 藥濃度因換水減退了, 很快地再長出來.

了解以上的情況, 便能破除最大的誤解, 以為找到了一隻神藥, 連下多天, 白點便會全癒. 忘記了在皮下的蟲, 在有一定藥量的情況下, 是不會跑出來, 也殺不掉. 或許將來會有, 我暫時未遇到.

我個人駛用TDC 的方法
1)視乎白點嚴重程度, 20-25 ml / 100 L , 連下一至三天
2)停藥一天
3)繼續 20-25 ml / 100 L , 一天
4)再停藥一天
5) 再繼續 20-25 ml / 100 L , 一天
6) 再停藥一天
療程完畢

每一次下藥停藥為之一個循環,以上6項代表3個循環。

有需要, 可增多幾個循環. 重點是停藥, 視乎情況, 每次停藥或再下藥, 一至兩天均可. 完成療程後, 觀察1-3 天, 確保沒有白點翻發. 最重要的還是耐性, 觀察, 視乎情況作出調整.
 
最後編輯:
我都是用物理性預防,2年了新魚連檢疫都不做直接下缸,根本不用怕下藥傷了魚。
 
我都是用物理性預防,2年了新魚連檢疫都不做直接下缸,根本不用怕下藥傷了魚。

外傷如爛肉, 可靠肉眼判斷, 如果有體內蟲, 或鰓吸蟲, 不檢疫, 很容易快速傳染至全缸, 在主缸醫比較困難
 
有位叫alan 的香港朋友問題, 在別處講, 大家也看不到, 我已誠邀他們到8.4 一起討論, 可以大家一起探討
[6 日一個循環, 仲要三次, 18日唔洗用藥ab桶都清哂白點了]

其實這也不知是否問題, 也不管什麼態度, 每個人的理解能力也有所不同, 講清晣一點也是好,
也希望大家多睇諒, 原創作, 不是拷過來, 我用速成中文打字要多費勁, 無私付出, 互相討論, 不要見怪錯字或文筆不好.

1)視乎白點嚴重程度, 20-25 ml / 100 L , 連下一至三天
2)停藥一天
3)繼續 20-25 ml / 100 L , 一天
4)再停藥一天
5) 再繼續 20-25 ml / 100 L , 一天
6) 再停藥一天
療程完畢

每一次下藥停藥為之一個循環,以上6項代表3個循環。
有需要, 可增多幾個循環. 重點是停藥, 視乎情況, 每次停藥或再下藥, 一至兩天均可. 完成療程後, 觀察1-3 天, 確保沒有白點翻發. 最重要的還是耐性, 觀察, 視乎情況作出調整.

我剛也修改了第一帖, 方便查看
 
最後編輯:
在别處收到很多奇怪的意見及問題,例如
我用銅藥能醫白點,為什麼要用 TDC?
[只有銅藥才能醫治細白點???] ,銅藥確實能醫,這麽小的問題也值得爭論嗎?

我初以為這些是不禮貌的惡意批評,但後來發覺他們很可能墮進了先入為主的陷阱,對醫魚的觀念不同。這也不單是對醫治白點,沒有搞清,醫魚的文章也是爭吵得沒完沒了。

反過來説,我用T D C能醫白點,為什麼要用铜藥?往後就是爭吵誰的方法好,,,,,,,這不是很可笑嗎?還不是先入為主,認定只有自己的方法是唯一的,或最好的。

能醫就可以了,管他什麼方法,大部份人用銅藥(或許吧),你為何要别人認同你一些少人用的方法?
不太理解這種思想,大概是一些喜歡批評,思想停留在初學成的階段,未能了解每種方法均是有所限制,各有利弊,當一種方法不能用時,便要採用其他方法。以我個人為例,用過幾種銅藥,TDC, metronidazole, 蒜糧,醫生蝦,醫生魚,TS marine-Max, 等等。當然有成功的,有些效用不大,但因白點病而死亡的,印象中沒有,反而在學醫魚初期,試過用一些平價的 硫酸銅藥,即使跟準份量,魚在治療時死亡。

例如銅藥,有些魚類不太能承受銅藥,要怎麼處理呢?當然不單只有這些限制,用TDC 也有其他問題,在這裡不詳談,往後有機會再同大家分享。每個魚缸的情況不同,在某些情况,確實是懂一種方法便可以了。
 
最後編輯:
師兄,不明白佢解你使用硫酸銅會毒死魚,反而用TDC即甲醛反而不會,這裡很多師兄也是硫酸銅及檸檬酸銅的支持者,能否請師兄詳細解說一下,TDC的殺白點蟲原理?另外,請教師兄,魚身上皮下的白點說法,師兄有用顯微鏡,或其他驗證方法得出嗎?
 
物理性預防應該指的是過濾吧..

不用甲醛主要是因為空氣中對人體的毒性,有致癌風險
養在室內甚至房間,室內下藥還是擔心會有殘留,尤其家中有小孩的更擔心
甲醛一般主要是去吸蟲,
如要殺大小白點,有其他替代對人體較安全的藥可以用何樂而不為

目前用過硫酸銅.檸檬酸銅.藍寶
其中檸檬酸銅個人是確認過可殺大小白點,而且劑量內下都很安全,魚隻不收口

藍寶跟硫酸銅比較不好抓,尤其藍寶,在下到魚缸有機物吸附銅離子飽和前濃度前上升的很慢,
然後就會越下越重,一旦飽和馬上就容易超標

相較檸檬酸銅,我甚至沒有用銅離子去測他,就按照赤子大的方式下,兩周下一輪,這樣一個月下兩輪
我的藍倒吊歷經翻缸,移缸,身上沒出現半顆白點過

福馬林以前下過,通風問題很麻煩
魚隻檢疫如果沒發現吸蟲,就不會考慮下
 
Ericjen師兄很對,clownfishhk師兄好像只告訴我們,TDC能治好大小白點虫,但這已不是現在才知道的事,反而,福爾馬林會在24-36小時內會揮發在空氣,樓主好像不知道啊,如有師兄們新下海,可能會給樓主誤導!值得各位出來指正一番!
 
物理與熱力學的領域,是指物質汽化的程度。在某一溫度下,蒸氣壓越高的物質越容易汽化,也就是揮發性越高。
TDC樽外亦註明36小時內有揮發作用!
 
由版主最後編輯:
版主置頂已經有很多學術資料了

關於銅和福馬林的使用分析應該沒甚麼爭議

另外 TDC 是甚麼來的?成分和福馬林一樣嗎?

這個主題很好,不過仔細看 好像是用家報告。。

也沒甚麼爭議的。倒是很認同ericjen 的分析,謝分享
 
謝謝分享
補充一下,那次貪便宜買了硫酸銅,後來改用了魚藥廠出的螯合銅,也有多次成功醫治了白點,螯合銅毒性較低,殘留較少,已有很多文章,也不再多説,在這裡看到自家制把硫酸銅轉為檸檬酸銅來使用,確實開了眼界。
在香港水族店,難買到純正福爾馬林,一般都是用 TDC 或 OJI 代替,香港大部份水族店有售,是一種平價老藥,很多香港魚友都知道,或許台灣或其他地方不流行。TDC 全名,Taiyo Diseases Control, 主要成份是福爾馬林,氣味沒有純福爾馬林那麼刺鼻,放進魚缸後,也聞不到任何氣味。也不一定用 TDC, 用OJI, 福爾馬林, 或其他代替品也可以。至於師兄擔心致癌問題,或許有㸃過濾,份量少濃度低,對人體健康不會做成影響。比如氯氣有毒,我們每天洗澡時,加熱後的自來水散發出來的氯氣,我們每天都吸進,份量少也不會對人體做成影響。
今次分享目的,不是來比較銅或福爾馬林,治白點誰高誰低,福爾馬林治白點是一個很老的方法,確實沒什麽新意,也有比它更有效的治白點方法,只是想藉一個大家都耳熟能詳的老方法,來打破一些坊間流言。
〔坊間流言]
1) 治細白點不用銅藥, 99%沒救
2) 只有銅藥 或 AB 桶方法才能治细白點
3) 福爾馬林只是用來殺菌,不能治白點,不能治寄生蟲
這些流言在網络間瘋傳,不少魚友信以為真,不能下銅藥時,便放棄了救魚的機會。我個人也不一定每次都用 TDC 來醫治白點,還有很多方法,在不同的情況下使用。附圖是TDC照片, 順便也分享一下我的魚藥櫃,太多雜物,沒有獨立拍照,見諒。

PH84_F_10_160919103724.JPG

PH84_F_10_160919103848.JPG
 
最後編輯:
返回
上方 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