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白點蟲Q&A

每週國外進貨多次,生物數量相當多樣與豐富!
另有多項水族器材,多種海水添加劑及完整套缸組合。

dogspan

🔰
註冊時間
2018/07/26
文章
10
按讚
15
經驗點數
6
金幣
60
在瀏覽許多文章後發現許多文章於淡水白點、海水白點還有卵圓之間有所混淆。而對於海水白點的治療方式也是眾說紛紜,因此寫了這個篇章希望能拋磚引玉,給大家一個相對正確的海水白點蟲知識。

海水?淡水?大白?小白?
Cryptocaryon irritants- 這傢伙是正版的海水白點蟲,也是有些人說的大白點。特徵是有個尖尖的突起還有四個圓形的核。主要感染體表,嚴重的話才會波及到鰓。在魚身上形成的白點約針頭大小,感染早期比起白點反而長得比較像白斑。
PH84_F_10_180819135535.JPG


Ichthyophthirius multifiliis-這傢伙是淡水白點蟲,特徵是馬蹄形的核,所以以後看到有圖片上的蟲是有馬蹄狀的核,就代表他文章資料講的有可能是淡水白點蟲而不是海水白點蟲。他也是感染體表,嚴重的時候感染鰓。只會感染淡水魚,感染後的白點比海水魚的大顆,而且會比較凸。
PH84_F_10_180819135535_1.JPG


Amyloodinium ocellatum-這傢伙是卵圓鞭毛蟲,也是有些人說的小白點。他不是蟲,他是藻類。只是是會動的藻類。主要感染魚鰓,但嚴重的時候也會感染魚身,他造成的白點看起來會毛絨絨的,而且本身是藻類所以有一些黃色色素存在,所以稱為金粉病或絲絨病。順帶一提這傢伙也有淡水的版本,在淡水這個病稱為胡椒病。是一種稱為Piscinoodinium的藻類造成的。
PH84_F_10_180819135535_2.JPG


海水白點蟲和淡水白點蟲有什麼關係?
海水白點蟲和淡水白點蟲完全沒有關係,即使在幾百萬年前他們也不是親戚。他們是完全分開演化的兩個物種。就像是蝙蝠的翅膀和鳥的翅膀的關係。雖然他們都有翅膀也都會飛,但是完全是不相關的兩個物種,而且翅膀的型態也不一樣。所以海水白點和淡水白點在治療上採取的策略差異會很大。

所有海水魚都會感染海水白點蟲嗎?
所有的海水硬骨魚都會被海水白點蟲感染,但是軟骨魚不會。這可能和他們鱗片形式不同有關。硬骨魚的鱗片外層是上皮細胞,但是軟骨魚的鱗片外層是類似人類牙齒外層的結構。

海水白點蟲的白點是白點蟲本人嗎?
白點不是蟲本人,而是因為蟲太胖被擠出來的魚的表皮細胞,就跟閉鎖式粉刺會讓你的臉一粒一粒的有點像。
白點蟲找到魚的體表後,就會開始像個擠捷運的大媽一樣在本來排得很好的上皮細胞中間硬是擠出一個讓自己過去的通道,然後抵達表皮的最下層後,就待在那邊,開始吸魚的體液。就像下圖一樣。
PH84_F_10_180819135535_3.JPG

圖片取自:(Colorni and Burgess, 1997)
在蟲還小的時候,魚看起來會跟沒事人一樣。但是白點蟲會快速的長大,在感染的第二天,魚的上皮就會因為底層有一個超胖白點蟲待在那邊而向外突起,就形成了我們所看到的白點。因此只要蟲體離開宿主,白點就會消失。另外也因為同樣的原因,游離在水族箱或是貼在缸壁的白點絕對不會是白點蟲,而是其他的東西。

白點蟲感染為什麼會造成魚隻死亡?
從上面的敘述看起來,白點蟲對魚體表造成的傷害並不大。而且從上面那張組織圖中可以發現,白點蟲根本就跟其他的上皮細胞相處得很好,魚的體表也沒有受損的情況。那為什麼白點蟲會造成魚死亡?
確實,白點蟲在數量少的時候並不會造成魚隻死亡。蟲體只需要5分鐘就可以鑽入魚的體表深層,而這鑽入時造成的傷口也只需要20~30分鐘就可以完全修復,所以白點蟲在數量不多時對魚的影響真的很小,只是外觀看起來很醜而已。但是當白點蟲數量多的時候,他們也會感染鰓。鰓也是由上皮構成的器官,但是他的皮很薄很薄,所以才能和外界進行氣體交換。而當白點蟲入侵鰓後,一個大隻的蟲塞在鰓的皮裡面,就會造成魚隻無法很順利的呼吸。如果環境的氧氣量又低,或是魚為了搶奪食物與消化食物而消耗了大量氧氣。魚就會因此窒息而死。所以在魚得白點蟲的時候,雖然他們食慾通常都很好,但能暫停餵食還是盡量暫停得好。
而除了白點蟲感染鰓外,當白點蟲的數量一多起來,魚體表底部的蟲也就多,這些蟲有時候可能還會三、四隻,甚至是四十幾隻擠在同一個地點。而魚的皮膚無法承受那麼大量的蟲時,魚的皮膚就會一小塊一小塊掉下來。魚的皮膚是魚抵抗外界的最重要的器官。當魚的皮膚剝落就等於對水裡面的其他微生物招手說快來感染我。所以白點蟲嚴重感染的魚隻通常會伴隨其他寄生蟲、真菌還有細菌感染。而這種感染才是造成魚隻死亡的最主要原因。此外魚的體表是很重要的防水層。皮膚的受損讓海水魚身體裡的水分大量流失,就跟醃菜或蜜餞類似,所以魚也可能因為滲透壓與離子的不平衡而致死。

白點蟲為什麼那麼難治療?
這要從白點蟲的生活史說起。白點蟲的生活使如下圖,可以分成四個階段。
PH84_F_10_180819135535_4.JPG

圖片取自:(Colorni and Burgess, 1997)

Trophont:
這個時期是海水白點蟲唯一寄生的時期,所以魚身上的蟲一定長這樣。只是住越久的蟲會越大隻。白點蟲在於身上的時候因為有魚的體表保護,所以藥物治療的效果很差。如果有效的劑量,一定也是會讓魚體表受傷的劑量。所以大多數的海水白點蟲治療一定要等到trophont從魚身上脫離後才有辦法進行。而低鹽度治療則是唯一一種可以影響trophont的治療方式。低鹽度會讓魚的體表和蟲體一起面臨滲透壓失衡的狀態,因為白點蟲為單細胞生物,因此受損後較容易死亡,而魚除了上皮細胞受損後修復迅速外,還有其他的方式可以調節滲透壓,因此對低鹽度的抗性會較蟲體好些。
白點蟲在魚身上會待3~7天,不過大多數的蟲都是待4~5天就會從魚身上離開。這也是為什麼很多治療的處理間隔都是每三天一次的原因。
不過白點蟲也是很現實的,當魚已經瀕臨死亡的時候,連還沒成熟的蟲都會一起離開魚體。這些離開魚體的蟲不會直接去找其他魚隻依附,而是不論大小全部變成protomont然後變成tomont,但是只有夠大的蟲才有辦法產生tomites,使得蟲的個體數量增加。
另外有發現trophont脫離魚體的行為與日夜週期有關。海水白點蟲喜歡在黎明之前離開宿主,所以早上起來看魚可能會覺得天啊我的魚變好了,但事實上並沒有。

Protomont:
這個時期的白點蟲纖毛會消失,所以會喪失在水裡游動的能力。不過還是能在些微的爬行。因此protomont大多都是堆在水族箱的底部。在protomont形成後的2~8小時內,白點蟲會選擇一個適合黏附的地點,然後就會喪失爬行能力,依附在固體表面上,接著再耗費8~12小時的時間讓外表硬化,硬化成功後就會形成tomont。硬化成功前protomont可以被藥物殺死,但是硬化之後protomont就可以抵禦藥物的處理。而應用Protomont只會往下掉的特性,使得定期移除底沙成為一種可以治療白點蟲的方式。

Tomont:
大多tomont通常會在形成後的6~8天釋放出大量的theront,而據研究tomont只會在每天的凌晨兩點到早上九點之間釋放出theront,這可能和大多數的珊瑚礁魚類都是日行性生物有關。因為tomont大多位在底沙裡,而且白點蟲的游泳速度絕對不可能比魚快,因此當夜晚珊瑚礁魚隻靠近底層休息時,就是白點蟲感染魚隻的好機會。也因此在凌晨兩點左右投藥的話可以更有效的殺滅theront。
由於此時期蟲體的表面有一個很厚的外鞘,因此對許多藥物都具有抗性。這個時期唯二的弱點就是乾燥與低鹽處理。這是讓海水白點蟲變得很棘手的時期,只要能夠解決這個時期,海水白點蟲就能夠治療。
Tomont還有一個很討厭的特性:在外界環境不佳時,海水白點蟲的部分tomont不會在形成後就立刻發育,而是會進入類似休眠的狀態3~72天後才開始發育。這個機制被認為與海水白點蟲需要分散風險增加存活率有關,避免所有的蟲體都在同一時間釋出,造成全軍覆沒的狀況。而事實上這個策略也讓他們成為了海水缸中最令人厭惡的寄生蟲之一。

Theront:
一個tomont可以製造出100~1000個theront,而所有的theront中大概只有5~20%可以成功感染魚隻,因此白點蟲的增加速率大致上為5~6天會增加十倍。
Theront在形成後雖然可以在水中存活24~48小時,但是具有感染能力的只有前面的18小時,而且感染能力在形成後6~8小時內最強,之後會逐漸衰落。Theront的運動速度以原蟲來說快得驚人,其一個小時可以移動5.4公尺。所以在最有活力的8個小時內可以移動大約40公尺左右。而珊瑚礁生態系的深度大約坐落在水深70公尺以內。換句話說,雖然theront大多是從底砂的部分被釋出,但因為其強力的運動性,珊瑚礁生態系大概一半的深度都屬於海水白點蟲的感染範圍。
Theront對藥物和物理處理非常敏感,這也是在清除海水白點蟲時第一個被消滅的時期。而這個時期就算不處理,在18小時候也會喪失感染能力。因此使用紫外光照射海水或是將海水放置24小時後再使用都可以避免野生的theront移入水族缸中感染魚隻。

總結來說,由於海水白點蟲的Trophont有魚上皮保護,所以藥物很難處裡。而變成Protomont後只有短暫的12小時左右對藥物敏感。形成tomont後更是幾乎百毒不侵,而且還可以在環境中存在12個禮拜左右。因此若藥物處理時間比tomont存在的時期還要短的話,海水白點蟲的反覆感染就會發生。

可以透過把白點移除來治療白點蟲嗎?
白點是真的可以刮下來,但是刮下白點造成的傷害,比蟲本身造成的傷害還要大。而且也有可能你刮下的只是上面凸出來的細胞,蟲體還是待在魚身上。而且除非你確定把魚全身上下的白點(包括那些你看不到的白點)都刮乾淨,否則缸中的白點蟲還是存在。因此極度不推薦。

海水白點蟲只有一個種類嗎?
目前在世界各地發現的海水白點蟲,雖然在外觀、最適應環境條件、完成生活史需要的時間都不一樣,但是他們都是C. irritants。所以目前海水白點蟲就只有一個種類,但是有很多的株別,不同株別有不同的特性,有一些甚至可以耐低鹽或是耐低溫。
這代表著海水白點蟲對環境的適應力非常的強大。所以如果沒有在一輪的治療中將海水白點蟲趕盡殺絕的話,蟲就會進化出對治療有抗性的品種,在反覆感染的情況下,白點蟲會變得越來越難以治療。

銅藥治療白點蟲的效果如何?
銅藥算是治療白點蟲的最強手段,但是傷魚也是最大的。銅藥可以很有效的殺滅theront,但他的存在也會抑制tomont形成theront,因此下銅藥比的就是先停藥還是tomont先死亡。大多數休眠的tomont生命期大概二到四個禮拜左右,但是不同株別的海水白點蟲會有不同的特性,最長的紀錄可達到12個禮拜。所以銅藥要給多久大部分的狀況2~4個禮拜就夠了,但運氣差一點停藥後很久很久以後還是可能會復發,因為蟲其實沒有被消滅完全。
要用銅離子治療白點蟲必須要注意水中的銅離子濃度一定要維持在0.15-0.25 ppm,太低會讓蟲產生抗藥性,而太高有些種類的魚會承受不住。而由於海水中有很多東西,包括碳酸氫根,會中和銅離子,所以倒入缸中的銅離子濃度和實際上的銅離子濃度會有不小的差距,而且銅離子的濃度也會逐漸的流失。因此一定要配合水中銅離子的檢測試劑使用。但是要注意螯合銅無法透過檢測試劑偵測,因此只能按照說明書給藥,千萬不可以檢測試劑的數據為主,這樣很容易造成銅離子過量。
使用銅離子的最大壞處就是軟體缸不能用,還有沒有經驗的時候很容易毒死魚。最大好處就是他不會傷害硝化系統,所以可以直接在原始缸中使用。

福馬林、甲基藍、孔雀綠、吖啶黃可不可以治療海水白點蟲?
可以,但是只能消滅60%~80%左右的海水白點蟲,清除效果沒有銅藥好。而且這些藥物都會傷害硝化細菌。所以如果只是要減輕海水白點蟲症狀,讓魚隻可以康復,但沒有想要完全清除白點蟲,可以選擇使用這些藥物。而如果想要完全清除則需要搭配AB缸或是低鹽度的方法共同治療。

低鹽度可以治療白點蟲嗎?
低鹽度法有兩派。一派是說重點不再於鹽度多低,而是瞬間的讓鹽度下降,使得蟲體無法適應。因此他們主張每三天就把魚抓出來浸低鹽的水(鹽度約千分之8~千分之10)三個小時,讓trophont死亡。但是這樣不僅很麻煩,而且對魚的緊迫也很大,所以此方法逐漸的式微。另一個低鹽度派則是以每天調降千分之5的鹽度,使主缸鹽度維持在千分之15大約2~4個禮拜來進行殺蟲(Yanong, 2009)。由於tomont對低鹽度敏感,所以低鹽度也可以損害tomont的繁殖能力。不過跟銅藥一樣,也是在比是tomont先死還是處理先停。因為大多數的海水魚也可以適應這樣的低鹽度,而且對硝化細菌的傷害也小,因此其實可以處理得比2~4個禮拜還要久一些來避免白點復發。不過要注意的是有些白點蟲可以生活在千分之5的環境下,所以這也是運氣的問題,不小心遇到這種抗低鹽的白點蟲感染,低鹽度怎麼下都不會有用的。

AB缸可以治療白點蟲嗎?
AB缸治療簡單來說就是準備兩個水缸還有一大桶儲備好的海水,然後每三天就把所有的魚從A缸換到B缸,或是從B缸換到A缸。空出來的缸就趁這三天把他洗好放乾。因為海水白點蟲不論什麼型態都很怕乾燥,所以只要一乾一定全部死光。因此才會發展出了AB缸的方式。
但這個方式給魚的壓力比下銅藥還要大,而且因為缸中沒有硝化系統(也不能從舊缸移植,因為過濾系統也可能卡白點。),所以如果魚一多缸又不夠大,就很容易造成氨中毒。而缸一大換水、洗缸儲備、海水就夠受了。因此這個方法比起治療,用在檢疫反而比較實際。
不過不得不說AB缸雖然壓力最大,而且也最累,但也是能夠最完整移除白點蟲的方式,不用擔心有那種72天才開始分化的tomont存在。

UV和臭氧可以治療白點蟲嗎?
不行,這兩個都只能殺theront,但他們可以用於防治白點蟲透過海水傳染給水族缸內的魚。所以他是用於防治,而不是用於治療。

如果軟體缸或對環境敏感的魚感染海水白點蟲該怎麼辦?
軟體缸感染的話,可以考慮把所有的魚移出缸內,然後讓軟體缸內沒有魚大概3~4個禮拜,白點蟲就會因為沒有宿主而死亡。此時就可以把治療好的魚再次放回軟體缸。檢疫缸也可以用相同的方式驅除海水白點蟲,只要超過一個月不放魚白點蟲包準死光光。
如果是不耐銅、不耐低鹽,而且又體虛的魚就要先透過手動的方式清除tomont了。先把魚移到裸缸裡,然後在裸缸內加入1~2公分左右的細沙,每三天用及水器直接移除舊細沙,然後再放入舊底沙。雖然這個方式無法完全的清除白點蟲感染。但是他可以大幅的減少白點蟲的數量。等到魚隻體力恢復後再使用AB缸的方式將白點蟲去除即可。這種作法只是暫時的權宜之計,因此可以放上過濾系統讓缸中水質穩定,雖然白點蟲可能會因此居住在過濾系統中,但是如此作法只是要爭取時間讓魚可以恢復並產生免疫而已。等到魚變好之後再來進行較強烈的操作去蟲。

以上這些方法可以混合使用嗎?
這些方法可以同時使用。不過相對的對魚的壓力和硝化菌的傷害也可能會加成,所以這完全取決於你自身的決定。像是AB缸中如果加入銅藥,則可以將銅藥的處理縮短到9天左右。銅藥加福馬林效果也會比單純福馬林好,銅藥濃度也不用太高。重點是知道自己在做什麼,還有知道這麼做的原理,就可以隨意的搭配,找出最適合自己的方法。
但因為海水白點蟲對環境有強大的適應力,所以不建議每天都在換處理方式,這反而會養出對藥物有抗性的蟲。但有人就會很擔心如果剛好遇到那些有特殊抗性的蟲體感染該怎麼辦?不知道是藥物沒有效還是只是藥物還沒發揮作用而已,因為很焦慮就一直換處理方式。透過海水白點蟲的生活史,我們可以知道在魚身上的白點蟲無法處理,但是處理後可以讓tomont無法變成theront,而trophont在魚身上大多會待4~5天。所以簡單來說因為你的處理讓tomont無法變成theront,所以處理後的4天如果魚身上的白點數量有明顯減少,就代表這個處理式有效的。而處理的前四天就算白點沒有下降,但只要沒有增加就代表是處理有用。只能說治療白點蟲需要耐心。

要如何透過檢疫來防止缸內白點蟲爆發?
海水白點蟲一定需要宿主才能存活,因此海水缸內的白點蟲來源主要有三個: 活魚、活石軟體或是海水。
活魚如果狀況不錯,你又下定決心要讓你缸中的白點蟲完全消失,那就可以先對新進的魚進行完整的白點病治療流程。銅藥、低鹽、AB缸都可以。不過如果原本缸中已經爆發過白點蟲感染,而且蟲可能有很大的可能性未清除,則反而是新魚會比較擔心被缸內的白點蟲感染,這時後反而可以選擇把主缸中的部分底砂放到檢疫缸中,並且密切觀察新魚有無發病。如果有發病症狀的話,就立刻進行治療,因為此為發病初期而且魚的健康也還不錯,所以治療成功機率相當高。治療完成後魚也獲得了相對應的免疫,就能安心的放入主缸中。
活石軟體則是野生的tomont會附著的地方,雖然這兩者都不會被海水白點蟲感染,但他也可能會帶有病原,所以也是老方法,先將活石或軟體放在沒有魚的缸中維持一個月左右,在放入主缸就可以餓死白點蟲,阻斷白點蟲感染的可能。
海水帶來白點蟲的機會雖然很小,但也不是說沒有,不過海水中只會有白點蟲的theront型態,所以只要將海水放置24小時,或是使用UV或臭氧消毒都可以殺死theront。

如果缸中曾經爆發過白點蟲感染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嗎?
要注意的有你缸內的所有固體物質,包括過濾系統、擺設還有打氣管上都可能還有白點蟲存在。所以如果你不確定自己有沒有完全殺滅缸中的白點蟲,則這些器材絕對不可以和其他魚缸共用。要使用的話一定要經歷乾燥消毒的方式,才能給新的魚缸用。

我的魚感染白點蟲後都不需要治療就自己好了耶?
這是因為你的魚夠健康,而且有很大的可能他在之前到你的水族箱前就已經感染過白點蟲了。所以他有足夠的免疫力。
魚對抗白點蟲有很大一部分是透過體表產生的抗體,而這些抗體可以保護魚隻至少六個月不受白點蟲感染(Luo et al., 2007)。而已經產生抗體的魚如果又接觸到少量的白點蟲,則抗體的存在時間又可以持續更久。因此曾經感染過白點蟲的魚會對白點蟲比較具有抗性。
而魚從第一次接觸蟲到產生抗原大概需要2~3個禮拜的時間,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會發現在疾病爆發後2~3個禮拜魚看起來就會好很多的原因。但這並不代表白點蟲已經從缸中被移除。他們會已很少量的數量存在水族箱中。和魚的免疫力達成一個平衡。而等魚的免疫力因為某些因素(其他病原感染、壓力..等)下降後,白點蟲又會再次爆發。也因此會有壓力會導致白點蟲爆發的說法。
喔還有一點,有人說大蒜和連翹可以治療白點蟲是真的,但是這兩種物質都是透過提升魚的免疫力來達到治療的效果,因此如果魚的身體已經很虛了,這時候給再多的大蒜或連翹也沒有用。這兩個物質只能拿來增進魚的健康而無法用在疾病的治療。

參考資料:
Colorni, A., Burgess, P., 1997. Cryptocaryon irritans Brown 1951, the cause of ‘white spot disease’in marine fish: an update. Aquarium Sciences and Conservation 1, 217-238.
Luo, X.-C., Xie, M.-Q., Zhu, X.-Q., Li, A.-X., 2007. Protective immunity in grouper (Epinephelus coioides) following exposure to or injection with Cryptocaryon irritans. Fish & shellfish immunology 22, 427-432.
Yanong, R.P., 2009. Cryptocaryon irritans Infections (Marine White Spot Disease) in Fish1. Program in Fisheries and Aquatic Sciences, SFRC, Florida Cooperative Extension Service. Institute of Food and Agricultural Sciences, University of Florida, Gainesville, FL.
 
所以只要有魚基本上白點就不可能完全除去
 
所以只要有魚基本上白點就不可能完全除去
可以啊,就是比較麻煩
1.天然海水要放1個月以上安全.
2.買來的生物1 律要泡銅藥7天以上,或是用隔離缸觀察2~4周,確認是否有帶大小白點(要配合檢測劑,要不然濃度不夠就是下心安的,濃度太高就是在殺你的生物)
3.不買海洋生物入缸(尤其是魚,因為其實大海中的魚本來都是健康的,很難染上大小白點,但由於運輸跟中間轉運或是販售點常常都是各種大小病蟲害及病毒細菌集中地,賣的人只管賣,你其實細心觀察,賣魚的死亡率很高的,用心觀察你會看到),但現在魚價很高,魚賣越久就只能賣越高,但又造成死在手上成本上升又只能賣更高,惡性循環無解..................
4.不要餵食海生餌尤其文蛤(我幾乎每次用文蛤餵魚都會發現染上大小白點,買來的冷凍各種浮游生物也發生過,常常為了開口結果造成大小白點引入)
 
最後編輯:
可以啊,就是比較麻煩
1.天然海水要放1個月以上安全.
2.買來的生物1 律要泡銅藥7天以上,或是用隔離缸觀察2~4周,確認是否有帶大小白點(要配合檢測劑,要不然濃度不夠就是下心安的,濃度太高就是在殺你的生物)
3.不買海洋生物入缸(尤其是魚,因為其實大海中的魚本來都是健康的,很難染上大小白點,但由於運輸跟中間轉運或是販售點常常都是各種大小病蟲害及病毒細菌集中地,賣的人只管賣,你其實細心觀察,賣魚的死亡率很高的,用心觀察你會看到),但現在魚價很高,魚賣越久就只能賣越高,但又造成死在手上成本上升又只能賣更高,惡性循環無解..................
4.不要餵食海生餌尤其文蛤(我幾乎每次用文蛤餵魚都會發現染上大小白點,買來的冷凍各種浮游生物也發生過,常常為了開口結果造成大小白點引入)
不買海洋生物入缸是指水族館的嗎?
原本缸內就有中白點的魚,日後魚身上的白點好了但是缸內還是會有白點吧?後來買的魚入缸基本上還是有會有機會中白點 對吧?
 
缸內的要清除很簡單.把所有魚移出,在隔離缸治療好後再回原缸
原缸清除,就是沒魚48天最安全,其實我都是用簡單法,直接主缸水放光,曬乾7天(其實不用這麼久),什麼大小白點都死光了,重新入缸就好.所有的魚最好都做檢疫,要不然你就是在賭人品
 
返回
上方 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