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 [原創](新發表)簡易抽系統缸 p.248 簡易抽5種版本的補充說明

mar8507

🏆🏆🏆🏅
註冊時間
2005/03/28
文章
3,523
按讚
75
經驗點數
3,056
位置
台中市
金幣
2,905
魚缸大小
10呎FO+10呎軟體雙併壁缸籌備中
系統類別
簡易抽
生物種類
軟體.FO.海馬
[這篇文章最後由mar8507在 2009/08/02 00:45am 第 4 次編輯]

(原創)(新發表)永遠不用清洗底砂的主缸和底部過濾槽的系統(簡易抽)淡水.海水.FO.軟體缸均適用

目前已知道有很多養海水缸的系統,因為有了那些系統的發明者所發表
而幫助了很多人養好一缸魚。只是,那些系統是哪些作者所發明的..
例如:柏林系統是來自於柏林?或者作者名字就是柏林…
這些可能已不可考了

小弟不才,自己也發明了一套系統,今天在8.4這裡作發表
此系統優點是可以
永遠不用清洗舖在主缸的珊瑚沙和底部過濾槽的珊瑚砂或是其它濾材
這其中的原理是
利用缸內必有的水流,在循環時順勢將排泄物、殘餌、粉塵等有機物集中在指定的點
形成污泥集中區,而這區有刻意保留出一格的開放空間
只要在換水時,或平時想抽就抽時,可以簡單容易的將這些污泥抽除掉,大快人心。
此系統的名稱定為「簡單容易抽除污泥」的系統
簡稱為「簡易抽」系統

先說為何要設計出此「簡易抽」的系統
我們都知道,在主缸和底部過濾槽放珊瑚砂主要目的是培菌和鹼性平衡
在主缸也有一部分原因是為了美觀,視覺上比較自然
珊瑚砂可以讓大量的硝化菌附著,是很適合海水缸的天然石材
缸內的水流會夾帶著各種有機物.經過珊瑚砂時,由砂中的硝化菌作第一時間處理
但處理完所形成的東西並不會憑空消失,會變成污泥
而這些污泥經時間的累積,會使營養鹽升高,PH降低.水質偏酸,缸內平衡隨即失調
魚和軟體也跟著不穩定了 :em19:
套在人類身體上有一句話描述「身體偏酸、百病纏身」
海水缸同屬偏鹼性,如果水質偏酸,生物的狀況自然會不好
(p.s.若要測試污泥會不會造成水質偏酸
可以將PH監測器的探測棒放在除蛋白的收集杯裏
就可以看到PH數據瞬間下滑)
更糟的是,我認為這些污泥累積的區域,是病蟲菌的溫床
這點我特別在緩流的裸缸作過實驗及觀察,病蟲最喜歡流連在污泥區,其餘空曠處較零星
(p.s.實驗方式是關燈全黑,用強手電筒觀察蟲的移動情形
並在污泥區和空曠區吊放蝦肉
一個小時後,快速取出再泡淡水並篩網後用顯微鏡比對兩種的蟲量所得知的結果)
以上這些種種不良因素
都會造成養魚人的困擾與麻煩,甚至有的乾脆棄養 :em16:

為了讓養魚的過程更方便
所以我設計此系統主要目標就是
讓飼主隨時簡單容易就可抽掉污泥,以除去以上這些不良因素
試想,廁所馬桶有一坨便便沒有沖掉,即使用高級清淨機、噴滿芳香劑,終究還是無法掩蓋其臭味
最簡單又好的方法,就是將它沖掉。但海水缸可沒這種設備可以簡單將它沖掉
海水魚全年泡在自己的排泄糞水中,只靠菌來除氨,菌的責任重大…,
若是多餵些,或多進新魚,菌系統負擔更大,到了無法負荷時,就會倒缸
若要減清其負擔,並排除不良因素,最治本的方法,就是抽掉污泥。

因此大家想盡辦法,極盡所能要除去這些污泥
甚至為了怕污泥累積在主缸,乾脆不舖砂,也就是裸缸
裸缸加強水流循環,再搭配常換白綿,確實是除去污泥的好方法
但缺點是缸內會常看到「漂浮物」。
因為舊的流走,新的又排放出來。
而且糞水會在缸內循環幾圈才會流走,另外白綿並無法百分之百除污
最重要的,若底缸出問題,裸缸會沒有緩衝的空間。
只有靠活石上的菌,可能尚嫌不足
若是用人工仿活石再搭配裸缸,培菌效果更弱了
(p.s.小提一下,市面那種人工仿活石有的是空心的
放在缸內一段時間, 裏面也會跑進污泥
當要將人工仿活石取出缸外時,裏面的水不能倒入缸內)

所以主缸內有舖砂,大量菌種在,若底缸出問題,還不至於影響到主缸
但在主缸底部鋪沙,,長期下來就是會累積污泥,這點已在版上討論很多年了
在很久以前我有用過市售的各種浪板,或是三層型的
但總覺得還是會累積污泥,在翻缸整理時將浪板取出後就可以看到一堆污泥
平常還得用虹吸加減抽一下,但造景底下就抽不到
甚至造景還要拿開再重擺,魚也會嚇得到處流竄
若不小心污泥揚起,硫化氫可是會造成重大傷亡。

主缸舖底砂是優點,但累積污泥變缺點,兩全不得其美
於是我的設計重點是~強化主缸舖底砂的優點,改進污泥累積的缺點
之後,簡易抽系統就誕生了… :em25:

大約在10年前,我就有黏了一個3尺缸做實驗,覺得效果非常滿意
之後就實際運用在DIY的6尺FO上下缸
以下先用草圖來描述如何累積污泥的原理
如圖一
DSC00131_1.JPG


此圖是畫側面圖,為上部過濾,但若是底部過濾也可使用
揚馬吸水至上部過濾槽,過濾完的水流至主缸
水稍作流竄後被往下拉至珊瑚砂(這樣缸內比較不會有漂浮物)
此時砂中硝化菌作第一時間處理殘餌和排泄
之後產生的污泥隨即被往下拉,通過砂下的粗孔砂網
接著是支撐用的踏板,之後是玻璃斜角的導流,再流至背部隔板後方
污泥均有輕微重量,因此會落腳在紅色圈處
而此處上方有一格開放空間
到時就是由此開放空間抽掉污泥
但也可能有少許的污泥被馬達吸入,由白棉過濾掉即可
平常的保養動作就是抽污泥,換白綿,不必動到主缸底砂或造景
讓硝化菌專心處理新的殘餌即可,有效減輕系統的負擔
若能在缸內加造流更好,但馬達要裝在背部,水再打入主缸
這樣可以增加水循環的次數,累積污泥的效果也更快
同樣的方法也可運用在底部過濾槽
而溢流的孔洞在綠色箭頭處,控制水位線。
(p.s.背部那片不能太低,若太低水流空間變小,流速轉強,污泥較無法留下來
留高一點,水流平均減緩,留住污泥效果較好)

我用此系統黏的缸子,運轉養水一段時間
在沒有放任何生物的情形下,仍可搜刮累積一堆污泥哦
因為水流24H一再循環,無形中將空氣中掉入缸中的灰塵、或是沒洗乾淨滯留在珊瑚砂孔隙內的有機物
均給集中下來了,這時只要用管子虹吸抽除,即可讓缸子變得更純淨
圖2 各種抽污泥的管子,視需要可換長、短、粗、細,選用最合用的
DSC00076_1.JPG


以下是介紹運用在6呎FO缸的黏缸範例:
圖3 缸子主體完成
DSC04207-1.JPG


圖4 加上支撐用的三角型玻璃,當時我放了7片
現在想想,左右用玻璃棒,裏面用2片就夠了
若3呎缸的話,用一片即可
15_1365_6100011.JPG


圖5 加上整片的斜板玻璃當導流
(此斜板在黏缸時,要留小孔隙,之後灌入淡水再密封
讓此區與缸內的壓力平衡)
若是3呎以下的缸子,因壓力不大,可以不用灌淡水
15_1365_631.JPG


圖6 加一片直立的背部隔板,此板也可以加黏造型岩板
15_1365_661.JPG


圖7 加玻璃柱與玻璃橫樑準備支撐砂與造景的重量
15_1365_101.JPG


圖8 加踏板在橫樑上
15_1365_131.JPG


圖9 加粗孔砂網,或做溢流區的那種黑網也可以
15_1365_151.JPG


圖10 舖上中粗珊瑚砂,約5號~12號沙,魚隻越大,排便多,就選用較粗的珊瑚沙
15_1365_171.JPG


圖11 自由任意造景
DSC051151_1.JPG


這樣的系統,已經永遠不用去清洗珊瑚砂了…
我曾試著用虹吸抽底砂,已經抽不到什麼污泥
因為污泥均被水流帶到背後的污泥集中區了……
圖12 看看累積在背部污泥的情形
DSCI2041.JPG


圖13 用虹吸抽除到一半,比對抽除前後的差別。
DSC00066_4.JPG


圖14 全部已抽除乾淨
DSC089411.JPG


圖15 看抽到桶內的水,黑又髒,還腥臭味,抽完補新水,魚不會有任何驚嚇或異樣。
DSC00063_1.JPG


圖16 過了一週,污泥又搜刮出來了
DSC00094_2.JPG


我的魚缸影片
魚隻密度算高,魚也不小,餵食量又大,排泄跟著很多
但用此系統,可以解決缸內累積污泥的困擾。
https://www.wretch.cc/album/show.php?i=ma9987&b=1&f=1576617250&p=1

若魚友擔心排泄會阻塞在珊瑚砂或砂網中
小弟由以下2張圖,魚隻大便的變化做解說
圖17
若是魚一排出則馬上散掉
但海馬剛排泄出來時還是完整一條
DSC00150.JPG


圖18
過了半天,就會分解”夫”掉了
DSC00151.JPG


但這個時候可以做一個實驗
若剛排泄出來的時候,用一個透明杯蓋住
則會變成3天才會”夫”掉
這說明一件事情,第一種是水中的硝化菌將它快速處理,才會很快"夫"掉
第二種是蓋住的杯內,不足的硝化菌不夠處理,所以分解時間延長
以上兩種都是在裸缸的情況
若排泄直接掉入底砂中,處理的效果更快
"夫"掉的便便則被水流拉至污泥區
以上是主缸舖珊瑚砂的簡易抽系統
 
最後編輯:
接下來介紹裸缸,或是舖薄砂(美觀用)
一樣也可以設計出污泥集中區哦
圖19 這張是缸子後方整排都是污泥集中區的側面圖
裸缸搭配上部過濾,或溢流至底缸
裸缸或薄砂都不會累積污泥,而污泥會被帶往背後的底下(紅圈處)
DSC00134.JPG


圖20 此圖是裸缸,可以設計在面對主缸的左或右邊,加一片隔板或再加馬達造流
水流將污泥帶至紅色圈處。
DSC00133_1.JPG


圖21 若是舖薄砂,美觀而已,沒什麼培菌效果,但魚游來游去,像裸缸一樣不會累積污泥
不過要在隔板下方再加一小片阻隔防止白砂流過去。
DSC00149.JPG


圖22 實際運用在舖薄砂的缸子側面照。
DSC00069_1.JPG


圖23 污泥累積情形。
DSC00068_1.JPG


圖24 用管子抽除到一半
DSC00071_1.JPG


圖25比對抽除前後的差別。
DSC00072_2.JPG


圖26 近看污泥的情形
DSC00073.JPG


圖27 已完全抽除乾淨
DSC00075.JPG


若是魚友的缸子不想作太大的改變,只要在底部槽上面,再加一沈澱槽
或是藻缸,一樣也可以營造另一區污泥集中區
圖28 這是我6呎缸的第三處污泥集中區,下方累積的污泥。
DSC00078.JPG


圖29 抽除到一半。
DSC00079.JPG


圖30 抽著抽著,竟無意抽出一個像女王頭的樣子....呵(可見污泥有多厚)
DSC00081.JPG


圖31 已抽除乾淨
DSC00080.JPG


每次抽完污泥再換入新水,魚的活動力和食慾都會增加哦
主缸的簡易抽系統介紹完畢
若還不甚了解,請點選簽名檔DIY的6呎FO上下缸
裏面有黏缸過程與解說
 
由版主最後編輯:
[原創](新發表)簡易抽系統缸 P42. 新增5呎簡易抽屏風缸

接下來介紹一般底部過濾槽,改造成永遠不用清洗濾材的「簡易抽」系統

設計理念~通常要清洗底部過濾槽的步驟
是先將濾材全部取出
抽掉髒水,濾材清洗後再放回去,補上新水
這樣的動作總要耗上幾個小時…
有一定程度的麻煩, 有時想到要清就有點懶了… :em21:
或是很多飼主工作太忙,無暇整理
等到要大整理時,已經1-2年了
這樣在飼養上可能造成一種壓力
若主缸是裸缸,清底缸可要格外小心,因為硝化菌可能已被清洗掉大半
一不小心會系統瓦解
上缸又沒什麼硝化菌可緩衝,會造成傷亡
所以裸缸系統在清底缸時,最好分區,不同天清不同格,以免動盪過大
其實清洗底部過濾槽的目的就是要除掉污泥,若可以將污泥帶到指定的點
而此區又是開放空間,又可以簡易抽掉污泥
那麼就沒有必要去動到底部過濾槽的珊瑚砂
這樣珊瑚砂就可以永遠不用清洗哦
這樣養起來是不是更輕鬆阿.... :em04:
圖32
正常一般的底缸
DSC00043.JPG

水經白棉騰空過濾後往下流至第1格
此格水位不變,適合放除蛋白,加溫棒
水滿流至第2格,經濾材過濾,再流到第3格
由臥馬抽至缸內,這樣的底缸,污泥會集中在珊瑚砂下方
要清除污泥,勢必要將濾材移除,還挺麻煩的
所以常是等到一或二年,才會去做大整理,任憑污泥留在此這麼久
圖33
先將濾材全部取出,底下即可看到一灘污泥
這種傳統的底缸,若要清除污泥真的蠻大費周章
DSC00046.JPG


圖34
近看可以看出污泥有多厚
DSC00048.JPG


圖35 準備改造成簡易抽系統,將濾材全部淨空擦乾
DSC00049.JPG


圖36 準備改造的黑玻璃,選用黑色沒特殊用意,只是方便看清楚黏的前後差別
DSC00050.JPG


圖37 先在第3格前加黏上長板玻璃,欲讓水流空間改在前端
DSC00051_1.JPG


圖38 在後側黏上整片玻璃當斜板,此板是密封黏死,裡面不能滲水
DSC00053_1.JPG


圖39 在前端加黏一隔板,寬度約手臂粗即可,或是可以放2L礦泉水瓶子
DSC00055-12.JPG


圖40 加上踏板。
DSC00056_3.JPG


圖41 用熱熔膠黏的砂網盒。
DSC00055-1.JPG


圖42 舖滿中粗珊瑚砂,此砂舖上永遠不用清洗了…(撤缸除外..呵)
DSC00057_2.JPG


圖43 不誇張,在運轉加一隻試水魚一段時間後,污泥已經被水流搜刮累積在此區了
DSC00087_2.JPG


圖44 抽除的情形
這種污泥很綿細,用綁汽球的小空心管可以彎曲伸到內部抽污泥
還不會折斷,甚至手都還不用沾水呢
DSC00088_1.JPG


圖45 已清除乾淨
DSC00089.JPG


圖46 看抽到桶內的污水,雖不到200cc,但抽出的都是”精華”
DSC00091_1.JPG


圖47 若要常常就想抽,又怕吸到海水,可將管子長端直接浸在水裡
另一端固定在木櫃的水位之上,要抽時桶子就位,管子朝下低於水位
水則隨即虹吸流出,即可抽污泥(此法就不用每次用嘴虹吸)
DSC01425_2.JPG


圖48 改造後的過濾槽全景,作補充介紹
水經過騰空的白綿區過濾,落在第1格,水滿至第2格
經珊瑚砂過濾,因水經帶動,污泥往下流至斜板,再滑到前端的污泥集中區
而此區開放設計可以簡單方便地將污泥抽除,水再經前端流至第3格,再由馬達送入主缸
DSC00142_1.JPG


圖49 這區還有一個優點,若夏天沒裝冷水機太熱,水溫過高
可將冷凍的2L礦泉水瓶放在此,一半浸水中一半在外,解凍較慢,可以有效降溫
DSC00140.JPG


以上簡易抽的過濾槽第一格需搭配除蛋白的尺寸而定
但若不裝除蛋白,第一格可再縮小
最後一格為最小格
因此第二格放珊瑚砂區做越大越好
若超過6呎以上,可以設計成兩格的珊瑚砂區
也就是兩格的開放抽污泥區

以上簡易抽的底部過濾槽介紹完畢 :em25:
------------------------------------------------------------------------------
最後結論與補充
1.一般我們要清洗主缸或底缸,都是為了清除污泥
用了這套系統,可以簡單方便地直接將污泥抽除
因此,主缸或底缸的砂就可以永遠不用清洗了…。
2.這個系統的主缸同時也適用養軟體,尤其是會到處走的海葵
缸內均沒有溢流區,也沒有抽水馬達,不用擔心造成海葵死亡
3.此系統可以減輕硝化菌負擔,因為已經抽掉污泥
所以除蛋白機就顯得不那麼重要
像我的6尺缸根本沒裝蛋白機!
但此系統再加上好的蛋白機,當然更有加乘的效果
4.若魚友要用此系統擴缸,建議一定要跟黏缸業者詳細溝通
若業者顯得似懂非懂---就代表不懂
我以前就曾認為跟業者溝通到最清楚不過了…
沒想到缸子送來時竟是照傳統作法作的
真是的....不照我的設計圖還收我訂金,收了訂金又照他自己的意思做……
還被他數落一番,說我的設計沒用啦… :em10:
就因為這樣,為了想實踐自己的理想
迫使我日後硬著頭皮自己嘗試黏缸…
提出來警惕一下,避免魚友跟我發生一樣的情形

用此系統在養淡水缸一樣受用
以上原創的~簡易抽主缸及簡易抽底缸的系統
在此獻給所有養魚的同好,祝大家養魚快樂、順利~~ :em02:

-----------------------------------------------------------------------------------------------
接下來額外增加兩則免關馬達可輕鬆換白棉的設計
設計重點
我比較不喜歡馬達開開關關,覺得這樣馬達會越來越大聲
而且關馬達再複轉時,瞬間沖水,會讓粉塵揚起
關馬達時魚會驚嚇
而換白棉又是例行常做的事
為了不讓換白棉變成麻煩
於是就設計換白棉不用關馬達的兩種作法
第一種,如圖,調節閥控制入水
DSC00136.JPG

在臥馬打水入主缸前,加一調節閥
讓全部的水,改流至第一格
此時過濾槽照常運轉
但主缸已未入水
所以騰空的白棉區跟著淨空
更換白棉後再恢復入水即可
第二種,如圖,得意的"高跟鞋"
DSC00145.JPG

用玻離黏的,形狀像似高跟鞋
將高跟鞋插入溢流管下方
將水引到後方
此時白棉區就淨空
更換好白棉後,取出高跟鞋,即可恢復正常
在換白棉期間,魚不會察覺異狀,仍照常進食
以下影片是平常換白棉的示範
(只換2片白棉作示範用)
https://www.wretch.cc/album/show.php?i=ma9987&b=1&f=1576634399&p=5
關於這個"高跟鞋",若有疑問
可以點選簽名檔的DIY6呎FO上下缸
裏面有詳細註解

-----------------------------------------------------------------------------------------------------------
全部分享完畢,此帖所有的圖、文請勿複製與轉載
但歡迎以連結的方式來8.4分享~~ :em02:


-=-=-=- 以下內容由 mar85072009年03月23日 09:52pm 時新增 -=-=-=-

有興趣簡易抽系統的魚友,請參考以下的圖解或實踐版
不解之處或需要我提供設計圖,都歡迎提出.討論...
[FONT=新細明體]◎簡易抽的主缸和底部過濾槽,詳細的設計圖請看P.12[/FONT]


[FONT=新細明體]◎簡易抽的主缸搭配側部滴流盒過濾詳細圖解,請看p.45[/FONT]


[FONT=新細明體]◎簡易抽的底部過濾槽現成品請看p.46[/FONT]


[FONT=新細明體]◎一般現成沒挖洞的標準缸DIY改成簡易抽缸 ,圖解請看P.50[/FONT]


[FONT=新細明體]◎簡易抽底缸搭配騰空的白棉過濾槽圖解,請看P.54[/FONT]

[FONT=新細明體]◎一般現成沒挖洞的標準缸DIY改成簡易抽缸 ,實踐版請看P.55[/FONT]


[FONT=新細明體]◎開放缸diy改成簡易抽側部過濾缸(適合小缸使用)請看p.58[/FONT]


[FONT=新細明體]◎標準缸diy改成簡易抽底部過濾槽 ,實踐版請看p.58[/FONT]


[FONT=新細明體]◎簡易抽主缸雙側濾設計圖,請看P.60[/FONT]


[FONT=新細明體]◎簡易抽主缸背部污泥集中區加設白棉過濾設計圖,請看P.65[/FONT]


[FONT=新細明體]◎簡易抽主缸側濾圖解,P.66[/FONT]


[FONT=新細明體]◎簡易抽主缸側部污泥集中區加背部過濾圖解,P.68[/FONT]


[FONT=新細明體]◎簡易抽底缸實踐版,運轉2天成效,P.70[/FONT]


◎簡易抽缸FO或軟體兩種版本設計說明 P.73


◎5.8呎標準缸DIY改成簡易抽缸實踐版 P.76


◎簡易抽的底缸累積污泥的成效 P.79


◎簡易抽側濾實踐版,P.83


◎簡易抽搭配軟體活沙缸設計圖 P.90


◎簡易抽搭配理想的側濾方式(有底缸.換白棉不用關馬達)P.95


◎簡易抽搭配側濾(沒有底缸)的設計圖p.99


◎傳統背濾缸簡單改為簡易抽系統的設計圖p.106

◎簡易抽側濾搭配白棉區及除蛋白的配置P.115


◎現成空缸改簡易抽背濾缸黏缸實踐版p.131


◎3呎標準缸改簡易抽背濾缸的圖 p.150

簡易抽去除不明藻類的試驗分享 p.161

◎3呎活沙版側濾簡易抽缸詳細設計圖及完成品p.217



以下是這次PO文的手稿
DSC00148.JPG

這次特別感謝 whitechoc 兄幫小弟打這篇文字
幫我省了..粉多..粉多的時間阿 :em02:
讓我這次PO文格外輕鬆
還不收我的謝禮
感動加感謝喔~~ :em10:
 
最後編輯:
[原創](新發表)簡易抽系統缸 P42. 新增5呎簡易抽屏風缸

大大真的是花費了很多時間研究呢
可惜我的是小小一尺缸
沒有辦法搞這麼多功能
只好乖乖換水啦 ><
 
[原創](新發表)簡易抽系統缸 P42. 新增5呎簡易抽屏風缸

感謝小馬兄無私的分享~~
馬上收到「我的最愛」裡
下次設缸時就可以試試看囉

-=-=-=- 以下內容由 whitechoc2009年03月05日 08:36pm 時新增 -=-=-=-
哈哈 別客氣~~
幫忙打字有一個好處就是可以先睹為快
以後有需要的話 我還是很樂意幫忙的
 
[原創](新發表)簡易抽系統缸 P42. 新增5呎簡易抽屏風缸

小馬哥真的很聰明唷
感覺應該很好用 看來我的2呎剛也來diy看看好了
多謝分享
 
[原創](新發表)簡易抽系統缸 P42. 新增5呎簡易抽屏風缸

鳴...錯過了....我缸都設好了...不然這個方法好像真的不錯唷><
 
[原創](新發表)簡易抽系統缸 P42. 新增5呎簡易抽屏風缸

先推在看···
 
[原創](新發表)簡易抽系統缸 P42. 新增5呎簡易抽屏風缸

我想這可以有效解決抽底差系統長年的問題.....
記得以前頂多是浪板下設計交叉管路
小馬前輩你這真是個好方法
設置在底缸也讓清理更方便
結構強度的問題可能需要實際運作的疲勞測試了
總之~佩服............
:em25: :em25: :em25: :em25: :em25: :em25:
 
[原創](新發表)簡易抽系統缸 P42. 新增5呎簡易抽屏風缸

真是有創意的設計.可惜缸子已經設下去了.不然也想改成這樣子...
 
返回
上方 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