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裡可以討論水產養殖的經驗嗎

KZ系統/ AF系統/ 各類添加劑/ 設備耗材
魚缸規劃、生物販售、設計製作工程
j兄~觀念很優喔~水產養殖學學的很透徹唷~~
 
轉寄一篇文章供大家分享
優良種苗(魚)的辨識與生產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產試驗所生物技術組研究員 張賜玲
前言
台灣因氣候、人才及產業鏈的完整性,種苗生產是台灣較有競爭力的產業,尤其石斑魚類及其他具有經濟性的魚苗產業為支撐漁村經濟及從業人員的希望與信心之所在,但此項產業正面臨鄰近國家強勢的競爭,如果此項產業逐漸被取代或喪失其競爭力,整個產業及從業人員將宛如洩氣的皮球,一蹶不振,影響漁村經濟將是相當深遠。

魚苗產業中,魚苗的品質是最為被關切的問題,常衍生買賣的糾紛,造成雙方的經濟及信用的損失。因魚苗的品質牽連的因素相當多,常被錯綜複雜的因素所糾纏,而理不清何者是關鍵之所在。本文將就個人之淺見、經驗及國外文獻之記載,提出可能和魚苗品質有關的因素、如何辨識良質的種苗以及優質種苗生產過程應注意的相關問題。

一、影響魚苗品質的因素
1. 產業结構生產系統對魚苗品質的影響
在台灣絕大部份的繁、養殖場均採小型、家庭式的經營規模,公司規模不大,由魚苗生產、運搬、養殖、收穫、銷售及加工等過程,均已精細分工,各司其職,其優點為機動性高,生產成本低,但每一階段的從業人員,均只注意本身的利益,無法兼顧整個產業的利益及永續經營的目標。例如,繁殖場生產魚苗時,為降低生產成本,節省餌料及池塘的使用,僅能保持有限的種魚數目或根本不蓄養種魚,繁殖季節來臨前再向養殖業者購買即將成熟的同源養殖魚作為種魚,忽略該批養殖魚的來源,而該批魚可能為由一尾母魚和數尾雄魚所生的子代、更糟的是可能該批魚是已經收穫、販售至最後所剩之成長不佳、抗病力差的低成長群,如此每一早熟的養殖魚種,經數代的繁衍後,會加速種劣化的現象,包括成長遲緩、抗病力低、早熟及增加白化子代出現率等缺點。目前養殖的星雞魚(Pomadasys hasta)、橘點石斑魚(Orange-spotted grouper, Epinephelus coioides)及海鱺(Cobia, Rachycentron canadum)等等均有出現此現象的趨勢,故以育種的方法改善種劣化之現象,提升種苗之品質,為目前當務之急的工作。

『近親交配』為由親緣關係密切個體間的交配繁殖或同胞交配(Sibling crossbreeding)。近親的缺點為增加基因同質性(Homozygosity)、導致增加致死基因及出現適應性不強的退化基因(Lower fitness recessive gene)、降低遺傳的變異性(Reduction of genetic variance)、降低成長、生命力、活存率及增加畸形率(Pante et al., 2001)。近親亦會造成虹鱒(Oncorhynchus mykiss)孕卵數的減少(Su et al., 1996)。理論上近親化至某一程度,會開始剔除不良的子代,至一定程度後即達穩定的狀態,以兩種近親化的品系,實施品系間的種內交配,即能生產成長快速的優質種苗。

為因應台灣產業的特性,故建議由政府的力量來補強產業最弱的一環,配合水試所推動的種原庫,協助設立核心繁殖場的魚苗生產追蹤體系(如圖1),經選種的優良品系之海鱺,推廣給核心繁殖場進行量化受精卵的工作,所生產的受精卵再出售給海鱺育苗場,並建立追蹤的制度,以監控、提昇海鱺種的品質。
中間育成場

魚苗繁殖場

箱網養殖場

水試所種原庫

核心種魚場

種魚選拔

高成長群魚苗篩選

品種改良
優良品系建立及養殖狀況的追蹤

圖1. 海鱺的品種改良及魚苗的生產體系建議流程圖

2. 魚苗培育池類型對魚苗品質的影響
目前的育苗系統主要分為室內及室外池的育苗系統,各有優缺點,但一般而言,室內池出現脊椎骨彎曲、鰾未開啟或開啟未完全,上顎缺失或缺鰭的畸形比例較高,此現象可能和室內型的培育方法大量使用劣質的蝦片有關。此外,室外型育苗系統,畸形率較低,天然餌料較為豐富,魚苗外銷空運時,較耐捕撈、飢餓及長途運輸等緊迫。

3. 營養對魚苗品質的影響
(1) 橈足類之來源
台灣魚苗的生產之橈足類主要為收集自養成池,除容易帶進病原外,其營養價隨鹽度之高低、藻相的差異或其攝食的餌料有所不同,為造成培育魚苗不穩定的因素之ㄧ。營養缺失,嚴重影響魚苗對疾病的抵抗力或不耐捕抓過程的操作,而產生鰓蓋無法閉合甚或鰾調節氣體功能失常、導致腹部膨大浮於水面的現象。

(2) 蝦片之良寡
蝦片品質差異很大,如果保存期間發生脂肪酸敗,加上一般室內型育苗業者,為求提高活存率,所使用的蝦片濃度較高,可能導致仔魚骨骼發育畸形。

4. 水質對魚苗品質之影響
(1) 水質中的營養鹽多寡對魚苗品質之影響
室內育苗模式,在前、中期育苗階段常採用添加溶解性有機物質(蝦片等)的肥水式及添加藻類的育苗法兩種,前者猶如將仔魚浸泡在有機營養鹽中,在後期階段,因大量換水使育苗水逐次轉換為清水式的魚苗培養法,育苗過程如果水質及營養鹽轉換控制得宜,可能亦會有良好的育苗成績。其魚苗在後期階段,因大量換水,有充足的運動,體型瘦長,對抗捕撈等緊迫能力亦相對增強。此種模式所生產的魚苗如果運動力不強或游泳姿勢不正常,可能鰾有發育不全的問題。

有一部份的室外育苗池,其底質有機質較多或因位於河口,有機營養鹽及餌料生物較多,常常有良好的育苗成績,但因這類型的育苗池,在其附近未有適當的中間育成池,可以作水質的轉換,直接運輸、移放至清水式的環境,雖然其體色鮮艷、活力佳,但數日後容易發生問題,故水質的轉換應採緩慢、逐漸式的轉變,方能獲得較佳的育苗成績。

(2) 水中錳或鐵離子對魚苗的影響
寸苗的培育過程,水中的錳或鐵離子如果濃度太高的話,雖然所提供的食物含有良好的營養,但亦可能影響代謝,導致頭部上方黑色素分泌不正常,產生橘紅色的斑塊,而影響其商品價值。

5. 病原
(1) 寄生蟲引起的疾病-肌肉白濁
石斑魚類,包括;橘點石斑或龍膽石斑在仔魚培育的後期,會有少數魚苗肌肉白濁的現象,但比例不高,不會造成重大傷亡。寄生蟲Hexacapsula neothunni會導致黃鰭鮪的骨骼肌白濁(Milky condition)或水樣化(Jellied meat),感染的魚仍然可以活存。造成此病症的原因,乃因寄生蟲的胞囊中含有蛋白質酵素(Proteases),導致周圍的肌肉白濁或水樣化(Konagaya, 1984)。紅魽養殖在琉球地區亦曾發生黏液性胞子蟲(Myxosporean, Kudoa amamiensis)寄生在骨骼肌(Skeletal musculature) (Egusa and Nakajima, 1980)。石斑魚類此種肌肉白濁的現象是否和上述情形有關,有待進一步探討。

(2) 病毒
石斑魚苗感染病毒性的疾病,行動緩慢,食慾不振,體色變黑或昏睡於池底,視爆發疾病時的體型大小,活存率介於10-50%。發現池中有此類魚苗,即應特別注意,儘速隔離,因疫情會逐漸擴大,造成重大損失。

二、魚苗優劣之辨識
1. 驚嚇忍受度
石斑魚苗在培育至20多日的後期階段,亦即將變態前,對環境因子的變化甚為敏感,尤其容易受驚嚇,體質愈佳的魚苗忍受驚嚇的能力較強,如果以白色的碗,伸入水中,接近仔魚,會發生集體衝泳至水面的仔魚,視其暴衝的程度可判斷其健康程度,如果白色碗接近,仔魚會成群緩慢游開,表示健康程度佳,反之如果有衝泳的現象,即表示較不耐緊迫因子,達一定程度,即尚失鰾調節氣體的功能,腹部膨大浮於水面或捕抓、篩選時發生鰓蓋無法閉合、僵直的現象。但受驚嚇的忍受度是可以訓練的,在捕抓篩選前,可以利用經常的驅趕,來訓練其適應力。在清水的環境下,仔魚對緊迫的適應力較強,在肥水或水質條件較差的環境下,對緊迫的適應能力差。

2. 游泳行為及群集索餌的行為
購買全長小於3公分的魚苗,判斷魚苗好壞的依據,主要為群集或游泳的能力及行為。購買全長3公分以上的石斑魚苗時,最直接判斷魚苗的好壞,為體色、成群索餌的能力,或遇人員接近,魚群即會群集浮上水層上方索餌,為判斷魚苗好壞最直接的方法。

3. 異常魚苗
(1) 體色或體態異常
體色與餌料的類別及養殖的環境有密切關係,攝食活魚的虎斑體色基底較淡、體表斑紋極為鮮艷。虎斑因殘食性強,養殖在昏暗的環境,可降低其殘食率,但養殖一段期間後,體色轉變成暗黑色,容易被購買者認為是不正常的魚苗。感染病毒的石斑魚苗,除行動較為緩慢或停於池底,體色亦會變暗或變黑,是明顯不健康的魚苗。此外,少數魚苗會因餌料適口性的問題、因密度太高所造成的緊迫或因病原感染等因素,導致產生無法進食的現象,經數日後,體型變扁,較無體力,此類魚苗除非提供無緊迫的環境,否則會逐漸消瘦,體色黑變而死亡。

(2) 畸形魚
畸形的現象包括下顎畸形(Lower jaw deform ity syndrome),鰓蓋缺失(Short opercula),鰓絲缺失(Absence of primary gill filaments) (Sadler et al., 2001)。石斑魚在室內育苗模式下常發生高比例脊椎骨彎曲(Spinal curvature)的現象,如果在2公分階段即進行魚苗買賣,常不易察覺畸形的現象,一般畸形魚苗游泳的能力較差。以室外池培育海鱺魚苗,亦常發生0.5-20%不等的脊椎骨彎曲現象。進口的卵黃囊期條紋鱸仔魚所培育成的魚苗亦曾發生高比例脊椎骨彎曲的現象。造成魚苗畸形的原因包括種魚的遺傳問題、營養缺失、受精卵在發育階段溫度變化太大、仔魚培育階段維生素C缺乏及病原感染等因素。

魚類的脊椎骨彎曲的現象,在地中海鯛魚(Sparus aurata) ( Paperna, 1978)及嘉臘魚(Takashima et al., 1980)亦曾發現,其原因為在仔魚階段鰾無法開啟所致,屬於生理性的病因。維生素C缺乏症,是導致畸形的主要原因(Huang et al.,1998; Mahajan et al., 1979) 。遺傳障礙方面,三倍體的鮭魚的畸形率均比二倍體高。

日本野生的Japanese bluefish, Scombrops boops, blue fin searobin, Chelidonichthys spinosus, Scribbled goby, Canthigaster rivulata,發現寄生蟲(Myxobolus buri)的胞囊寄生在腦部。養殖的紅魽亦發現相同的疾病,在第4動脈血管(Fourth ventricle of the brain)發現寄生蟲胞囊,干擾神經的正常作用,導致畸形率高達30% (Ogawa, 1996),此種畸形的現象無法恢復,而喪失商品價值。但脊椎骨左右彎曲的現象,可以較早發現,比較不會引起買賣糾紛。吻部畸形或缺鰭部的症狀,如果不仔細觀察,亦不容易被察覺。

(3)鰾未開啟的魚苗
鰾未開啟或開啟不完全的魚苗,游泳的行為會不正常,在水中定位會較為吃力,不斷用力的搖動尾部,會以頭上尾下、傾斜的姿勢,在水中定位或游動,口部不斷的快速張合。在仔魚培育階段,此類鰾異常的魚苗,因不易追逐到餌料,成長亦較為緩慢,此種成長緩慢的現象會一直延伸至成魚階段。鰾未開啟的魚苗常伴隨成長、逐漸出現脊椎彎曲的現象。

三、優質種苗之特質
1. 高成長率的特質
成長為一生物學複雜的特性,一般魚類的選種計畫均以最具經濟效益的成長表現為選種標的,以高成長群為選種標的,可同時改善成長、抗病力、提高飼料轉換率、成熟年齡的改變(內臟脂肪堆積比例的改變)、肌肉脂肪含量及疾病抵抗力等目標。良好的選種計畫之實施可防止近親及降低因其他有害遺傳形質的養殖操作程序所產生之負面效應(Elvingson and Johansson, 1993)。

2. 強抗病力的特質
抗病性為養殖魚類育種重要的選種標的,但選擇高成長率的同時亦會有提高抗病性的現象,稱為相關反應(Fjalestad et al., 1993)。例如海鱺對發光菌(Photobacterium damselae subsp. piscicida)相當敏感,如能透過選種的技術,亦可能可以改善活存率。

3. 晚熟的特質
魚類在性成熟時,如果在養殖的環境下,會排卵、排精,一般會有成長率低下、肉質變差及死亡率升高等現象,如鮭、鱒魚類。養殖的海鱺,體型愈大價格愈高,但屆成熟年齡後,生殖腺亦會成熟或可能自然產卵,排卵、排精後會失重,導致損失。此外,海鱺在性成熟前,內臟腔會累積相當多的脂肪,此種脂肪,目前尚無利用的管道,必須丟棄,為增加成本的一部份。故如果要收獲大體型的養殖魚類,養殖較慢成熟的品系,為相當重要的選種標的。晚熟的特性,一般會伴隨以高成長群為選種標的之選種方法而顯現出來。

四、海鱺為例
海鱺為台灣重要的箱網養殖魚種,成長相當迅速,一年可成長6-10 kg,魚苗容易大量繁殖,生產成本低,為相當具有潛力的箱網養殖魚種(張等, 1999)。最有可能成為我國加入WTO後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養殖魚種,而生產優質的海鱺苗,為發展箱網養殖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產業的先決要件,養殖優質的魚苗,可降低生產成本、增強產業的競爭力。但在池塘養殖的海鱺幼魚移入海上箱網後,抗病力低,尤其對發光菌相當敏感,常在短時間內造成大量死亡(古與陳, 2000; Liu et al., 2003),體型愈小的海鱺,對上述病原愈敏感,必須在飼料中混合抗生素,方可控制死亡率,且必須不斷改變藥物的種類或提高劑量,方能控制病情,除增加生產成本外,對產品的形象影響甚大。

優質海鱺魚苗的屬性包括: 高成長率、抗病力強、體型長、抗緊迫的能力強、馴餌容易、攝食慾強、耐寒、晚熟及畸型率低等特性。影響上述形質的表現之因素包括先天條件的種之遺傳形質及後天條件的種魚之營養、影響受精卵孵化及育苗期間的環境因子與操作的方法是否正確、仔魚及魚苗期的營養、及疾病的干擾等因素。而上述諸多因素中以種的遺傳形質最為重要。個體的形質表現,為由基因及環境因子的交互作用,可謂先天與後天因素交互作用的結果。

種魚的營養、影響受精卵孵化及育苗期間的環境因子及操作的方法、仔魚及魚苗期的營養、及病原感染與否等後天影響魚苗品質的因素,只要建立正確的知識及觀念,在操作的過程稍加注意,較易解決,亦能在短時間內獲得改善。

海鱺對發光菌敏感,可能和近親化有關,由於目前養殖的海鱺,主要為1991年生殖季節時所捕抓的野生種魚,經人工催熟、人工授精而來(余, 1999)。由於野生的種魚捕抓不易,人工授精的成功率低,其子代僅由少數種魚經催熟後所獲得。且繁殖場所使用的種魚,為求方便及降低生產成本的考量,均由箱網養殖區或養殖池塘,購進同一來源的海鱺作為種魚,而海鱺的最小生物成熟年齡低,完成一世代的時間僅約2年,導致目前養殖的海鱺,已經是經過數代近親交配的子代,可能喪失對某特定病原的抗病力,此外,海鱺在池中會自然產卵,但在一生殖群(30-50尾),每次產卵中,常僅一尾母魚與多尾雄魚發生生殖的行為,甚少有兩尾以上的母魚同時產卵,尤其在小面積、高密度的種魚池,更常有此一現象,此種養殖的海鱺之生殖習性或目前繁殖場之小型種魚池的繁殖模式,會加速海鱺近親化的現象。而目前各地區所養殖的海鱺已出現的成長遲滯及抗病力低的現象,故有需要評估由天然海域所捕抓的野生海鱺所培育成的種魚之F1子代之抗病力,並進一步篩選抗病性強及成長迅速的海鱺作為種魚,以改善種的品質。結果顯示野生海鱺種魚的F1子代對發光菌之抵抗能力較近親化的子代強,然而細菌感染濃度如果太高,亦會造成死亡。但野生海鱺種魚的F1子代感染發光菌後比近親化的海鱺幼魚較慢發生死亡的現象,容許養殖漁民有較充足的時間進行藥物治療,可確保較高的活存率。在適切的菌量感染下,野生海鱺種魚的F1子代比近親化的海鱺子代之活存率高20%,對產業而言,已可降低可觀的成本。經試驗證實以野生海鱺作為種魚,以生產抗病性強的子代,為除發展疫苗的方法外,改善海鱺幼魚在海上箱網養殖期間抗病力低的重要策略之一。

1. 種魚的營養
魚苗的品質和種魚的營養有密切的關係,海鱺為具有高生殖力的魚種,在水容積80噸的圓形池中,一年中每尾母魚平均約可產卵4次,曾發現產卵間隔最短的日數為67天,由於產卵的頻率相當高,故母魚的營養的補充即相當重要,方能確保下一代的品質。

在種魚成熟前的培育過程中,考慮管理的方便性,以人工粒狀飼料投餵種魚即可,接近成熟階段後,再改投下雜魚,以提高卵質。飼餵種魚的餌料,主要以鮮度良好的下雜魚為主,選擇投餌用的下雜魚之種類,應考慮;鮮度、價位、大小之適切性及油脂含量等。狗母(Saurida spp.),除價位略高外,較符合上述條件,為海鱺種魚的良好餌料。投餵種魚時,視種魚索餌的強度,每日投餵1-2次,儘量投餵至飽食的程度。

冰凍的下雜魚由於保存的時間不一,鮮度不穩定,維生素在保存的過程中可能被自家的酵素降解,而導致維生素含量不足。由於海鱺的種魚體型碩大、成長快、耗氧量高、新陳代謝快,故必須注意維生素的補充,尤其維生素C及E的添加特別重要。可利用針筒,將維生素溶液注射在下雜魚的腹腔,投餵種魚,以補充種魚的營養。卵質佳的海鱺受精卵呈淡橘紅色,反之,顏色較淡。在餌料中未添加維生素的種魚所產的子代,脊椎骨彎曲的比例明顯高。顯示種魚的營養和種苗的品質有密切的關係。

2. 海鱺的初期發育及對水溫之適應
(1) 不同期胚胎之特性
卵受精後會逐漸吸水變硬,故產卵後1小時,即可設置採卵網收集受精卵。卵質不良或未受精的海鱺卵,發育至原腸期時,絕大部份會沉於底部,故海鱺在黃昏5-6時產卵,受精卵發育至深夜進入原腸期,次日晨,已經進入胚體期,可停止打氣片刻,將浮卵撈至另一孵化網中,去除沉卵。一般發育至胚體期的受精卵,較能忍受水溫的變化及去除卵間水分、秤重時卵間的擠壓,以出售或運輸至育苗場,而囊胚期及原腸期的受精卵,較不易忍受離水的操作或水溫的劇烈變化。胚胎時期,水溫變化太大,會使孵化的仔魚之畸型率升高。此外,由於即將孵化前的受精卵,浮性普遍不佳,如果運輸至育苗場,因浮性較差,恐引起育苗業者質疑卵質不佳,容易引起商業糾紛。

(2) 胚胎期對水溫之適應
海鱺雖為熱帶性的魚類,但其胚胎之發育,亦容易受孵化系統和育苗系統間水溫差異之影響。因海鱺魚苗生產的季節,有一半的時間在高水溫期,生產魚苗的室外池,在夏季期間,水溫常高至32 ℃以上。故海鱺的受精卵之搬移、運輸、並放置在室外育苗池的蓄卵袋中孵化之操作,應特別注意高水溫及種魚場與育苗池間溫差之問題。

胚體期的胚胎,在水溫變化的過程採緩升的方式(2 小時內),則可忍受32 ℃的高溫。為安全起見,建議夏季期間施放海鱺受精卵置入室外育苗池時,注意蓄卵袋的水溫,儘量控制不超過31 ℃。
減緩施放受精卵時溫度升高的速率,能降低魚苗的畸型率。

(3) 卵黃囊期仔魚對水溫之適應
如果在卵黃囊期仔魚階段,水溫變化的過程為直接或迅速的,沒有緩衝期,以驟升4 ℃的方式,則其安全的水溫範圍為31 ℃內,高於此水溫範圍,畸形率即明顯偏高。卵黃囊期仔魚對高溫的適應力,明顯比胚胎階段高,故夏季期間,如果室外育苗池的水溫,明顯偏高,而海鱺的仔魚和其他海水魚類的仔魚比較,明顯粗大,較耐捕撈過程的操作,故可利用搬移卵黃囊期仔魚入育苗池的方式,解決夏季期間高水溫的問題,若能模仿蓄放受精卵的方式,仔魚先蓄放在塑膠蓄卵袋中,蓄卵袋中的水,先以冰塊(以塑膠袋包住)降溫至適溫的範圍,再置放卵黃囊期仔魚,將更為妥當。

(4) 仔魚期對水溫之適應
海鱺的仔魚在開始攝餌時,於24 ℃的環境下,仔魚的活力即明顯地降低,成長遲滯,長時間在23-24 ℃下,會逐漸消瘦,數天後即死亡,水溫必須維持在25 ℃以上,方能保持正常攝食及成長。在春季期間(3月初),6-7日齡的海鱺仔魚,寒流來襲時,水溫由25 ℃降至23.5 ℃,在餌料相當充足的環境下,仍發現約有半數左右的仔魚有攝食、腸道處之腹部有鼓起的現象,次日清晨,水溫續降至22.5 ℃,僅剩約20%的仔魚有攝食餌料,但大部分的仔魚體型明顯消瘦。但10日齡的仔魚,在清晨時水溫下降至23.5 ℃下,仍會攝食,顯示對低溫有較強的適應力。一般白天如果維持在25-26 ℃間,晚間即使水溫下降至24 ℃以下,仍可正常攝食及成長。低溫會導致仔魚成長緩慢,不會造成脊椎骨彎曲的畸形現象。

雖然海鱺的魚苗培育,在農曆過年後一個月,水溫開始回升至24-27 ℃間時,即可開始培苗,但間斷性的寒流來襲,亦可能導致水溫低至24 ℃以下,如果寒流來襲的時間較短、水溫迅速再回升至24 ℃以上,則較不會引起仔魚的死亡,如果寒流來襲的時間較長或間斷性的持續來襲,則可能導致仔魚的死亡,但視仔魚的日齡而定,體型愈大的仔魚,愈能抗低溫或能忍受較長的飢餓時間。但長時間處於低溫下,無法正常攝食,會導致體弱的現象,影響後續的成長。

因海鱺在初期仔魚階段不能適應低水溫的環境,故在冬季期間無法在室外育苗池進行魚苗的生產,而室內型的育苗設施雖然可以加溫提高水溫,但無法提供足夠的橈足類幼生,單位水容積的魚苗生產量有限,生產成本高。故在台灣地區每年約有4個月的期間無法生產海鱺魚苗,必須在秋天時生產大批的越冬苗,以供應來年之需。

海鱺為熱帶性的魚類,較能適應高水溫的環境,夏季期間,在育苗的中後期階段,育苗池中的水溫曾高達33.5 ℃,亦不會造成仔魚的死亡,但水溫高達34 ℃時,畸型率即明顯偏高。

3. 仔魚及魚苗期的營養
和其他海水魚類比較,海鱺仔魚的生命力,雖然較強,但實際的培苗成績,仍然相當不穩定,大量死亡的現象常發生在9日左右,由於此階段為變態前的時期,可能因營養缺乏導致大量的死亡。在1個月齡時,以人工粒狀飼料馴餌階段,可利用維生素及魚油濕潤人工飼料投餵魚苗,補充魚苗的營養,以提升對疾病的抵抗力。

海水魚類在仔魚期,需要n-3高度不飽和脂肪酸(n-3 Highly unsaturated fatty acids),例如EPA(Eicosapentaenoic acid, 20:5n-3)及DHA( Decosahexaenoic acid, 22:5 n-3),然而淡水魚可以將Linolenic acid (18: 3n-3)經由EPA轉變為DHA,但海水魚對此種轉變的功能相當有限(Tamaru et al., 1993)。海水魚所需的高度不飽和脂肪酸(n-3 HUFA)之比例,依魚種而不同,一般介於0.8-2%,以青甘鯵(yellowtail, Seriola quinqueradiata)最高,移動性不高的比目魚(turbot, Scophthalmus maximus)最低(Watanabe, 1993)。烏魚(Mugil cephalus)及虱目魚(Chanos chanos)為廣鹽性,跟金錢魚(Scatophagus argus)一樣,能長久生存於淡水中且均攝食低階的食物,但虱目魚所須的高度不飽和脂肪酸比烏魚低(Tamaru et al., 1993)。海鱺為肉食性且棲息在完全海水的海域之魚類,故對n-3高度不飽和脂肪酸應有相當程度的需求。

4. 疾病
(1) 仔魚階段-體表附著物的問題
橈足類為由養成池收集而來,其體表常被鐘型蟲(Epistylis sp.)寄生,以橈足類投餵海鱺仔魚時,會將鐘型蟲引入育苗池中。此外,育苗池中亦常會滋生長棒狀的附著性矽藻(Nitzschia sp.),海鱺仔魚的皮膚表皮可能有別於其他魚類仔魚的皮膚結構,3日齡起,仔魚之體表,已開始會被附著性矽藻或鐘型蟲寄生,可能造成皮膚的發炎,嚴重的寄生會造成仔魚的死亡。被鐘型蟲寄生的海鱺,體表狀似被覆一層鬆散棉絮狀的污物,導致食慾不振,體型消瘦,游泳緩慢,不具商品價值,無法出售,此種現象以在秋末低水溫期,最易發生。許多業者在培苗過程中,亦曾發現仔魚無法成功的攝餌或在育苗的過程,仔魚突然在1-2日內大量死亡,可能亦與上述的現象有關。

(2) 魚苗階段-鰓部寄生蟲
育苗期間,所投入的橈足類,因收集及運輸的過程,會造成死亡,在育苗的後期階段,育苗池中因累積太多死亡的橈足類或因以赤尾青馴餌導致太多殘餌,較易滋生車輪蟲及卵形鞭毛蟲。車輪蟲所造成海鱺的死亡較為緩慢,但卵形鞭毛蟲所造成的死亡則相當迅速,在1-2日內可導致80%魚苗的死亡,為陸上池塘培育海鱺幼魚的頭號殺手。卵形鞭毛蟲的感染問題可利用較高的換水量,防止海鱺被感染。

五、結論
魚苗品質所牽涉的相關因子,錯綜複雜,業者生產魚苗的過程,每一關卡均需注意是否操作失當,儘量注意如上述所提的相關因素,方能生產優質的種苗。
 
石班魚苗照片
8_6439_10s.JPG

原圖連結(Large Size Image)               拍攝資訊(EXIF)
8_6439_11s.JPG

原圖連結(Large Size Image)               拍攝資訊(EXIF)
 
kevin兄..您的魚苗跟小弟之前養的笛鯛還滿像的~
8_6439_12.JPG
 
下面引用由kevin023642007/07/29 11:29pm 發表的內容:
(P27.fish.to/upload/JPG27/8_6439_7s.JPG)
原圖連結(Large Size Image)             拍攝資訊(EXIF)
(P27.fish.to/upload/JPG27/8_6439_8s.JPG)
原圖連結(Large Size Image)           ...
大大....你的溶氧似乎低了點...
 
溶氧值是否可提供一些資訊做為參考呢?
蝦和魚的溶氧度是不是不一樣呢?
再請指導一下囉!
 
真希望其他海水魚也能突破技術大量養殖~
一來可以買家一年四季有魚可買~
二來又不用毒魚破壞大自然....
由衷的佩服這些對水產養殖不斷精進做出貢獻的魚友們~
 
下面引用由jack75052222007/07/30 02:08am 發表的內容:
嗯∼我來提供我的看法,pH跟D.O的關係,養殖池水的pH值的變動主要受水中溶解的CO2影響,
CO2+H2O<==>H2CO3 pH下降氫離子解離多
當水中CO2量增加,解離的H+就增加,水的pH就下降,反之就上升。
白天隨著陽 ...
沒錯~~~同時這也是我們養殖魚缸很常見的現象,PH跟DO是沒有直接的關西的,但是光合作用後,光能把水分解成氫與氧並產生能量,釋放出氧氣,並二氧化碳同化(還原)變成碳水化合物(醣),而無光合作用後則藻類只剩下呼吸作用囉~~
CO2 + H2O <==> H2CO3 <==> H+ +HCO3-. 碳酸水解後會產生氫離子,氫離子多寡是影響養殖水PH很重要的因子...
另外就是為什麼DO會這麼低呢??有什麼特殊的用意嗎???正常的建議都是需要五PPM以上呢....太低的話不會影響到水生物的活存率ㄇ??不管是魚或蝦都需要5PPM以上吧,隨便打個氣都有辦法5PPM以上囉~~會不會是你的溶氧測定儀器沒校正過呢??
基本上溶氧不要太低比較好喔,太低的話會影響到呼吸頻率,消耗體能甚至缺氧死亡....
 
[這篇文章最後由never-change在 2007/08/20 05:41pm 第 1 次編輯]

下面引用由jeremychen2007/08/20 02:59am 發表的內容:
沒錯~~~同時這也是我們養殖魚缸很常見的現象,PH跟DO是沒有直接的關西的,但是光合作用後,光能把水分解成氫與氧並產生能量,釋放出氧氣,並二氧化碳同化(還原)變成碳水化合物(醣),而無光合作用後則藻類只剩下 ...
所以說有人co2打鈣雞沒打出來鈣,倒是搞的全天候整缸硬梆梆的碳酸水hco3呢 :em01:
 
提供一些經驗分享:
DO值一般理論上最好就是在5ppm以上,但其中水中生物呼吸只佔含氧量的7%,其它都被水呼吸掉了,那光合作用也是會有影響,
但魚和蝦的do值是有分別的:
蝦苗的部份.因必需有氨成份的存在,所以必需是要高含氧量,以免發生氨中毒等狀況
但魚苗部份, 來的時候是魚蛋的部份,do值不可過大,已免因表面張力而使魚蛋無法孵化,且餌料是活性餌料,怕吃不到餌料,所以得以3ppm為主,這是蝦苗和魚苗的差別.
我的想法是,理論是一標準值,但得配合現況去調整,不可一套理論打通關,不然是很容易吃虧的.
 
返回
上方 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