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專業魚缸搬運、移缸服務 冷水機安裝/清洗/維修
各式海洋生物販售,魚缸訂製,客製化魚缸
  1. J

    失去藍色螢光跟紅色螢光的原因?

    我是覺得Coral Color Management有點把事情簡化過頭了。 他在文中想表達的是說若想促使珊瑚製造特定螢光蛋白就只要用其吸收光譜去打就好了,只是實際狀況並沒有這麼單純。 Coral Coloration, Part 4: Red Fluorescent Pigments, a Preliminary Report of Effects of Various Environmental Factors and Color Mixing 從這篇整理的表格中就可以看到即使同樣是“紅色螢光蛋白”其吸收的峰值也不見得會一樣。 Blue light regulation of...
  2. J

    缸里鱼的状态没有问题,但是硬骨下什么死什么

    當天直接掛掉我會比較傾向是珊瑚本身的問題或是運輸過程的傷害,要不然就是你缸子裡有什麼急性的毒素(e.g. 重金屬)。 否則珊瑚本身健康的話只要鹽度和溫度到位並提供適當水流就算完全沒有過濾和光照至少也可以撐個幾天。 另外對於珊瑚來說對溫對水並沒有太大的意義,因此如果已經經歷了長時間運輸的話我會寧願趕快將其從包裝移到乾淨的海水裡。
  3. J

    兩尺海水缸紀錄(2023~ )

    比較尷尬的是目前這缸的設備都是圍繞在這個舊缸子選用的,所以很多東西都是只能用在開放缸的外掛設備,因此若新缸子要再加邊條的話幾乎就等於要重設一缸了。 至於加蓋我是比較擔心散熱問題。雖然應該不至於降不下來但冷水機的運作時間大概會增加很多。 不過我大概會繼續用這個潮間帶狀態養好一陣子就是了,或許拖到最後我也會直接重做個背濾吧。 而且我人不在這幾天又有不少餘震了,所以也有可能我回去之後就得直接撤缸了XD
  4. J

    兩尺海水缸紀錄(2023~ )

    2024/4/3 地震更新 稍微紀錄一下這次災情。 我想應該很多人狀況比我慘很多,不過這倒是我第一次經歷飼養中的缸子破掉。 慶幸的是今天早上我剛好沒事可以立馬處理,不然上次震完我馬上就得出門了。 這次破的部位其實也挺詭異的,因為那裡也不是角落(這是海灣缸所以前面三面是同一塊玻璃)或是會經歷特別大水壓的區域,所以我也有點懷疑是被燈具砸到。 但無論如何這缸十幾年的玻璃缸撐得也算是夠久了。 由於連假時我會不在幾天所以暫時先把一些必要設備上線(造流、冷水機、燈具、補水、滴定),至於缸子本體就只能等我回來再換了(那個亞尼克小袋子是拿來稍微擋點水及避免被玻璃刮傷的)。...
  5. J

    底沙吸出來如何清潔

    還有一個方法是把底沙抽出後放到無光處(底缸or另外弄一個容器跑海水)兩三週讓藻類自然掛掉被分解,但要注意一下水流的流通避免缺氧產生硫化氫。 不過我現在通常是都直接換新的了,不然長上鈣藻後真的什麼生物都沒轍。
  6. J

    海水缸測試水質參數的必要性、測量用品調查、(mindset)心態調查(來投票吧,沒有獎品但有特價)

    有時候養久了的確很容易忘記初衷呢。 雖然看到大家的美缸也是會有點心癢,但現在比起養出什麼特定的成果我還是更喜歡單純的學習以及分享知識。 回到測試水質的主題。 我來分享幾個我自己測試時的習慣和一些方便的工具好了: 1. Pipette 這東西中文也有人叫定量吸管,算是蠻常見的實驗器材,我最近也入手了一組二手的在自家用。 它可以預先轉好你要的液體體積然後裝上吸頭就能直接吸取固定量了。 如果你的測試頻率比較高的話我認為這是個挺划算的投資,因為真的可以省下很多在那裡用針筒慢慢吸水的時間以及每次的誤差,不過當然還是得好好校正啦。 2. 磁石攪拌器...
  7. J

    養了一個半月的黃火箭,突然不吃東西並且隔天就死亡,雖然感覺已無法挽回但我想知道其原因

    你可能有點把微生物的增長看得太單純了。 生長速度快和能否直接將養分徹底耗盡完全是兩回事,更何況你的缸子中也不會只有單一種類,而是各種不同類群(還不止有細菌)的東西在各式niches中彼此競爭,所以最終的優勢也完全有可能落到你不想要的傢伙手上。 如果細菌的增長速度真的可以完全跟上環境養分含量那麼怎麼還會有人去分析不同水域環境中的DOC或是POC?這些不是應該都被用掉了嗎? 而且若細菌真的那麼恐怖我們吃飯時恐怕也都得跟時間賽跑,因為你晚個幾小時整個便當可能就會被吃光了。
  8. J

    海水缸測試水質參數的必要性、測量用品調查、(mindset)心態調查(來投票吧,沒有獎品但有特價)

    確實啦,很多時候也不見得真的是觀念上的差異,而只是著眼點不同。 將參數維持的比珊瑚礁水體穩定這點確實是比較理想的狀態,但可遠遠算不上天方夜譚。 至少我認為在這樓討論的幾位玩家靠著手邊的設備以及知識應該是完全可以達到的,不過對於剛入門的新手或是你講得插花型飼主來說當然最好還是先focus在更基礎的東西上。 這其實也讓我聯想到了所謂的“ Dunning-Kruger Effect”。 這個理論認為當一個人的能力或知識還不足時反而很容易因為學到了一點東西就自信心爆棚,但隨著更進一步的學習才會意識到自己的無知,並且要到很後期自信和能力才會比較對得起來。...
  9. J

    請教造景石上出現的不知名藻

    如果很難刷的話應該是Chrysophytes。 這東西通常喜歡貧瘠一點的環境,所以降低營養鹽基本上沒什麼效。 我自己的經驗中假綿羊蝦和海膽有機會吃,不過量要夠多才比較有控制的效果。
  10. J

    海水缸測試水質參數的必要性、測量用品調查、(mindset)心態調查(來投票吧,沒有獎品但有特價)

    我計算花費那邊指的是每個月多換一次50%啦,不然以中大型的缸子每週換70%就算不管花費應該也沒幾個人可以堅持下去。 以100公升以上的缸子來說我的換水習慣通常會是每一到兩個月換30%~50%,然後每半年左右再連續做個兩三次50%換水。 我對於換水及測試的觀念的大致上和下面這兩位差不多,至少他們的缸子應該是比我有說服力啦。
  11. J

    海水缸測試水質參數的必要性、測量用品調查、(mindset)心態調查(來投票吧,沒有獎品但有特價)

    從十來年前跳海到現在我好像真的從沒買過任何單價超過兩千的生物,所以也許真的就是因為我養的都是便宜貨吧XD 之前還聽過有人半開玩笑的講說珊瑚疾病搞不好還會受人類的觀察影響,因為出事的永遠都是你最擔心的那顆:LOL: 不過雖然說現在萬物齊漲,但省海鹽錢這種程度對這裡很多玩家而言可能比較算是心理安慰吧。 先不提各種耗材、藥劑、飼料,光是電費我想很多人大概就已經不敢算了,當然同樣的錢砸下去每個人痛感也都不太一樣啦(有些人搞不好只有爽感)。...
  12. J

    海水缸測試水質參數的必要性、測量用品調查、(mindset)心態調查(來投票吧,沒有獎品但有特價)

    溫室確實是個不錯的比喻。 我也不是很認同“再怎麼養也養不過大海”這種觀念。 很多人都會預設大海就是個完美的天堂,但這可和實際狀況差得遠了。 就算是一個沒有人為干擾狀況良好的珊瑚礁區域也不可能所有珊瑚都處於最佳狀態(有十幾二十趴就算不錯了),有些也許正被寄生蟲或疾病侵襲、被隔壁鄰居揍個半死、或是從一開始就長錯地方了所以只能硬著頭皮撐著。 像是很多肥肥肉肉的LPS系列珊瑚在野外根本不可能長到像我們缸子裡那種花枝招展的樣子,甚至你把養一陣子的和野生剛採的擺一起可能長得都已經完全不一樣了呢。...
  13. J

    海水缸測試水質參數的必要性、測量用品調查、(mindset)心態調查(來投票吧,沒有獎品但有特價)

    其實我打字時已經盡量濃縮了,不然我還蠻常不小心就跟魚友聊到好幾個小時(還好現在有Line不用擔心電話費:em01:)。 所以還有人願意在論壇上討論或喇賽我也是蠻開心的啦,不然開口閉口都是在買賣真的是有點無聊。
  14. J

    請教這是什麼珊瑚?

    喔~這個角度看觸手的分布就比較像Hydnophora了。 不過就像上面b大講的,這東西健康狀態下應該很毛很兇,也許可以注意一下是不是有什麼因素讓他縮起來了。
  15. J

    請教這是什麼珊瑚?

    有沒有清楚一點的照片以及這顆的實際大小呢? 純看這張我倒是覺得比較像某種Pectinia。 Hydnophora的表面質感多半還蠻凹凸不平的,而珊瑚蟲則會座落在骨骼凹下去像河谷一樣的地方。
  16. J

    海水缸測試水質參數的必要性、測量用品調查、(mindset)心態調查(來投票吧,沒有獎品但有特價)

    我們目前的狀況比較算是百廢待舉吧。 原先的合作計畫已經結束了,但當初的缸子及生物還是打算繼續養下去。 不過確實與其說是實驗室真的沒預算不如說是沒有撥太多到水缸養殖這邊吧,畢竟這也只是我們眾多工具之一而已,研究產值也不能說特別高。 我之後再來問問我們老師對於其他水質參數有沒有興趣好了。 雖然我們確實也有其他的Hanna測量設備,不過目前用在水缸測試的也就只有鹽度和PO4而已,其他的仍舊是靠Salifert。 數據對研究而言當然重要,只是以我們比較偏基礎科學的生物研究而言多數情況下實在不太可能做到像應用端或其他理工領域那種程度的精準與穩定。...
  17. J

    海水缸測試水質參數的必要性、測量用品調查、(mindset)心態調查(來投票吧,沒有獎品但有特價)

    所謂科學看的與其說是‘’數據‘’不如說是‘’證據‘’,只是很多人似乎都有不小的誤解。 數字當然是個很好的量化工具,不過它本身離證據可還差得遠了。 6 dKH和7 dKH下不同珊瑚的表現究竟有什麼差異?NO3到底多高才會以什麼機制對哪些生物造成傷害?不同參數的變動與震盪到底各別會有什麼影響?這些問題無論是去問學者還是玩家,現階段恐怕還是不會有統一的答案。 而這也是為什麼我一直都有點排斥直接提供一個答案,因為很多事我自己也還沒能得出什麼結論,只是我也知道這樣對於新手而言可能只會更混亂。 之前在Tidal garden的影片有聽到一句我覺得蠻適合貼在牆上的話:“If it's not...
  18. J

    珊瑚缸的元素添加問題 (第四次ICP)

    抱歉啦,我語氣聽起來可能有點欠揍,不過我並不是來找碴的,如果有冒犯到的話我道歉。 只是你這裡的文字已經不是“不同名稱”的程度了,我也實在不認為多數人看到你講的“氰基”可以直接反應過來是在指cyanobacteria,所以你那邊的表述看起來其實有點不知所云。 至於我後面那個問題就只是我很好奇這個資訊來源是哪而已,如果不願意回覆也沒關係啦。 P.S. I assumed that you can understand Chinese without problems, but l can also reply in English if you prefer that :)
  19. J

    珊瑚缸的元素添加問題 (第四次ICP)

    cyano => 氰基 大哥你這次翻譯機翻出來的語意真的差得有點遠啊:em01: 不過我也從沒聽過碘或是鋅會造成藍綠菌滋生就是了,方便分享一下資料來源嗎?
  20. J

    三大元素

    什麼才叫輕鬆的確也是因人而異。 我倒是不會把測水質當作是一種負擔或壓力,對我而言基本上就和刷缸壁、清蛋白、或餵食等工作一樣都是很自然的日常維護。 倘若有需要出遠門或突然很忙我也不會太擔心,因為我知道所有的設備平時都在良好的狀態運轉、水質的走勢與生物的狀況也都在我的掌握中,就好比平時都有好好預習和複習的話自然就不會怕突襲考試了。 當然autopilot一陣子確實有可能稍微讓水質跑掉一些造成生物表現也許稍微差了一點,不過我現在的標準倒也沒那麼高,而且我也知道只要正常照顧個一陣子就能養回來了。 如果我只有一個缸、有在頻繁放入或移出珊瑚、或是得常常出遠門的話我確實也會考慮用台自動測試設備。...
返回
上方 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