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1. Z

    關於換水頻率

    從下海一年以來一直用著一星期15-20%的比例換水,但是這一個月開始懶得這樣做,卻發現魚缸的狀況反而好了(原來的綠藻白化,開始有鈣藻生出)。 所以海水缸最好的換水頻率大概是?
  2. Z

    魚缸的藻變成深綠?

    最近沒有什麼心思打理自己的魚缸,一段時間沒有換蛋分的杯和除藻,也沒有換水,只有日常餵魚和補水。大約一個月左右我開始看見密密麻麻的褐藻消了一半以上,變成深綠色的藻。因為我從未看見魚缸裡長這麼多綠藻,一年的缸但是感覺自己系統沒做好,這正常嗎?
  3. Z

    NP久低不上

    這是一個或許非常奇怪的問題,但是我就是遇上了:我無法推高魚缸的np... 在其他人的建議下,我開始試著推高NP讓生物有更好的生長環境。但是問題就是,我已經每天餵魚+隔兩天餵一次輪蟲和4ml珊瑚糧(魚缸只有96L),一星期過後我的所有NP數值仍然見底,只有NO2貌似稍微上升至0.1-0.2ppm。 我在懷疑魚缸裡有沒有什麼不停消耗營養的東西,或者只是我喂太少...
  4. Z

    如何處理白化海葵?

    當時不知道如何挑選,綠奶從店家買來的時候已經白化了。養了大半年還未死但是瘦了不少。我在想,有沒有辦法重新引進蟲黃藻,因為我在外國論壇裡面看見有人會用健康海葵弄掉一根觸手塞到三文魚上再餵白化的海葵來移植蟲黃藻(我沒有想過竟然能這樣做)。我在想有沒有其他買另一個海葵以外的方法可以重新引進蟲黃藻給它?
  5. Z

    這是什麼藻?

    最近魚缸裡多出了這種有莖的藻,一看就和之前爆過的每一種藻也不一樣,它就是像植物一樣生長。其他藻目前的情況也受到控制,長得非常慢,多換幾次水應該就能徹底清理了。就是這種不知道如何清理。
  6. Z

    這什麼鬼?

    今天看見了這條黑色的蟲出現在缸裡,伸出來的話也蠻長的,要描述的話它樣子就像那種鐵線蟲。
  7. Z

    爆藻過程的原理?

    一般而言,新缸應該會經歷褐藻>綠藻>鈣藻的階段,但是當中的轉變過程有些疑問。絕大多數的藻類也應該是自營生物,能夠透過光合作用獲取能量,並且能夠透過光合作用獲取的能量應該大於消耗np。在這樣的情況下,理論上任何藻類只要有光照,就應該不會因np不足大量死亡,以致其他的藻能夠取代優勢種在缸中的生態位。 但是在開缸的過程中光照的強度應該不會有變化,仍然出現了上述藻相的轉變過程?是某些藻類本身能夠承受的np有不一樣?
  8. Z

    燈光和NP,哪個是藻生長更決定性的因素?

    藻在幾個月的努力後算是控制到可以接受的地步了,目前缸中除軟體珊瑚無任何生物。在下次進生物前我打算先讓系統徹底穩定下來,透過隔段時間下雙氧水抑制藻類生長確保np是用來養菌的,同時定期添加硝化菌。我並沒有留意np還是燈光是更重要的因素,因為我已經把燈光調到原來的三分之一藻的生長速度還是大致一樣。我不清楚那些藻是不是只靠黃昏的幾個小時就吸收到足夠的光照(我的缸的位置讓它在黃昏時段可能會被陽光直射)。...
  9. Z

    兩根觸手

    求問圖中的像觸手的兩根東西是什麼,一開始只是在活石上,現在死石上也有。會動的,應該是某種躲在石中的生物
  10. Z

    處理Dino的方法

    我之前確認了在缸中出現的橙色藻類就是Dino,國外的大神教我在吸走Dino後關燈五天,每天加硝化菌。如果有需要強光的珊瑚的話,就開15%的燈,並每晚每10加侖(我的缸25加侖左右)的水加1mL的3%過氧化氫(H2O2),現在準備照做。但是草皮算不算強光珊瑚?我的缸中有綠奶、糖果腦和草皮。 同時,在外國論壇上經常聽到有人說,過低的NO2和PO4也是Dino爆發的原因之一(包括教我的外國魚友也是這樣說的),是因為Dino無法在污染較高的水中存活?
返回
上方 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