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藻並不是建立系統的必須過程,只是在某些情況下可以作為缸子狀況的indicator。
我現在開缸或處理石頭反而習慣用弱光甚至無光,反正重點也只是要讓污染能被分解及生物相能穩定下來,藻少一點還省的我清理。
缸子裡藻類的生長會受到光照、養分(營養鹽&其他元素)、碳源(二氧化碳、碳酸氫根……)、溶氧等環境因素影響,若這些因素任一項有狀況都有可能讓藻長不出來或是瘋狂暴長(這還沒有把其他生物的影響考慮進去),但這並不能代表你的開缸究竟是成功還失敗。
如果你是用乾淨的咕咾石、人工石、或假活石等開缸的話完全有可能再怎麼開燈也長不出藻,因為缺了養分這塊。
即使是活石開缸也有可能因為石頭上的生物污染較少(可能庫存很久、有cure過、或是來自舊缸)而使長藻速度慢很多。
而且藻類也是需要引種的,就算自來水或空氣中多少有一點但若開始的量很少自然就長得慢了。
之所以現在這麼多人都覺得一定要暴藻也許是認為現在長過以後就不會長了,但實際上當然不是這樣。
如果水體很大那把營養鹽交給藻類吸收確實是一個方法(只要你之後有處理這些藻),但藻類所扮演的角色也只是吸收被分解溶入水中的養分,對於石頭上既有的固態污染可沒什麼幫助,因此換水或物理過濾其實也能達到類似的效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