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好奇水族館的利潤

吃貨的數量是可以將價格壓低沒錯
但這是整箱進來就拿走 還是還要精挑細選呢
國外訂的活體必須知道永遠是賣方的市場
他有什麼你就只能買什麼 他寄什麼你就要收什麼
很多是賣也賣不出去 連送你可能你也不想要的 有時看到貨到整箱都死了 可是你還是要給錢
活體也不是像器材那樣可以用模具製造出來 畢竟他是天然產物 消耗比生產快得多了
固然市場決定價格 但活體一定是越來會越貴 也有一定的售價 才有人願意進 願意賣
 
轉述一個曾擔任水族某連鎖店旗艦店店長的話 :em23:
低單價的魚,利潤百分比較高,但賺沒錢,死亡成本低
高單價的魚,利潤百分比超低,也賺沒啥錢,但死亡成本超高
器材,原本是最主要的獲利來源
但是現在網路的新品報價幾乎是接近店家的成本價,店家只能簽合約要折數,想辦法壓低進價
或者希望走進門的是新手好客,不然就只能想辦法搞些大陸的廉價品來賣,利潤還比較好
台灣的供需機制是屬於一個過度發展的市場,削價競爭卻往往是銷售者的唯一手段(尤其是一些個體戶),而非提高附加價值
雖然消費者可以成為一時的贏家,但長期下來,受害最深的還是消費者
在店家長期利潤偏低的狀況之下,店家進貨只在意價格,而非價值或品質(因為大部分消費者也是如此)
沒利潤的東西再怎麼好,店家也不會進進來賣......
消費者之於店家,就像員工之於老闆,永遠在彼此拉鋸
只是大部分的員工都沒想到,如果公司倒了,老闆跑了,爭取再多不會兌現的福利,又有什麼意義咧......
又如果大家都自己跑去當老闆,市場過度飽和,真的都吃得飽嗎?
我不是看衰台灣水族的市場,而是覺得該盤整不應該只是水族業者,消費者的心態也是
消費者意識抬頭是好事,可以促使業者進步;但過度濫用似乎不是一件好事...... :em05:
下面引用由jfk2008/01/21 06:07pm 發表的內容:
我跟朋友去過大盤 我看過他們傳真給各水管的價格 大約是賣面賣的一半價格
至於買多點會不會有退一些% 就不知道了
例如 青雀只賣13元 食藻螺12元 其餘就不便說了
雖然可能會被罵,但我真的不太認同這位仁兄的做法
很多的大盤我都去過,但是公布人家的價格真的是不道德的行為
各行各業都一樣
 
賣海水魚是一個艱困行業
 
算算看每個月花在養魚的花費跟死亡的數目 就知道這一行不是那麼容易
台北市的海水管 一個月的開銷 至少在20萬以上 (房租 水電 各種器材 海水 裝潢折損 薪水 .......)
加上倒楣進魚大量死亡 連本都沒了 要賣多少青雀才能打平
做生意要算固定成本及變動成本 才是真正成本 進貨成本只是其中一樣
 
下面引用由s883081522008/01/22 00:38pm 發表的內容:
一次吃個20箱 價錢就別煩惱
呵...那接下來要煩惱的就是銷售成績..
找魚進魚都很簡單..
賣得掉可賺錢才困難.........
不然水管們都可以當進口盤商啦..
何必跟盤商批貨..
 
下面引用由oboepiccolo2008/01/22 06:40pm 發表的內容:
呵...那接下來要煩惱的就是銷售成績..
找魚進魚都很簡單..
賣得掉可賺錢才困難.........
不然水管們都可以當進口盤商啦..
何必跟盤商批貨..
嗯啊 而且菲律賓及印尼線魚隻
的死亡率較高 所以應該不太有水管會一次吃那麼多箱吧
而較無毒害的魚又會因為運送時間過長而增加它的死亡
率 所以.....
 
[這篇文章最後由85602022在 2008/01/23 08:12pm 第 1 次編輯]

在怎么说水族店还是赚的很暴利,他卖几条就可以赚会死鱼的钱,再加上卖器材.药品.缸。你们也不想想死的鱼和他们卖的鱼有法比吗?一个不算大的海水店一年赚10~15WRMB是很轻松的。水钱电钱你们也不用算,想省这笔费用还是很多办法的。他们唯一担心的就是门头费。再说做生意都是有赚有赔,我们这有个海水店前几年赚了400多WRMB,买房买车这还说明不了问题。
 
對岸經濟好,才會有這種現象
連巴西龜都比台灣貴好幾倍
怎麼會不賺錢呢
台灣可就沒這光景...
 
[這篇文章最後由jeremychen在 2008/01/23 08:47pm 第 1 次編輯]

下面引用由fishpeesinth2007/12/24 00:27am 發表的內容:
其實可以反過來假設自己開水館
一條100元或1000元售價的魚扣掉成本要賣多少條才夠繳錢給房東
賣多少條才夠付給員工一個月的薪水和自己辛苦一個月所應得的薪水
再斥邟鰹餺薱蔑扛熒l耗...一個月下來100元的於可以 ...
so~~咖啡館越來越多,海水專賣店越來越少....
坦白講,台灣的景氣很差,很多行業的利潤都被嚴重壓縮,這是沒辦法的事情...
我們看看大陸香港股市跟台灣股市,大概就知道為何大陸水管可以買樓買車,台灣水管苦哈哈的原因了...
野生海水魚的長期死亡率實在是高的嚇人,我相信每間專賣海水魚的老闆都恨不得趁魚還活著的時候趕快賣出去,利潤抓得太高
魚死在水管也是損失,抓得很低又很難抵扣初期的死亡成本,想要靠硬體耗材賺點錢進來又被網拍低價搶走生意>"<
景氣差的時候打擊最大的一定也是水管,因為養魚並不是生活上的必需品,它不過是個娛樂而已,當許多人被裁員減薪時,有時候將
心比心,如果我是女人,家裡沒有多餘的閒錢時我老公還跑去買一隻數千塊的西非神仙時,我一定跟他吵到離婚>"<
一切都是景氣,景氣不好的時候很多事情都會惡性循環,景氣不好時消費者才會斤斤計較,許多商家營收頓減的情況下才會想要用
低價策略流血競爭,看看能不能挽救節節敗退的營收,只要有一家商家開啟了價格戰影響到別家的營收,就會有更多家加入這個價
格戰,大家互砍的結果當然整個行業就沒落了....我由衷佩服一些海水水管的老店,能夠再高度競爭的市場生存這麼久真的是不容
易呢....
 
給水管賺得多~~水管才有本錢進更多種類的生物回饋消費者
現在景氣差~水管都是靠幫人設缸或賣硬體設備賺錢~活體利潤真的蠻少的(台灣的魚真的很便宜)
之前版上有個贊助商~想說生意很好~以為他應該賺很多~沒想到竟然撤了~表示活體利潤真的太低= =||
惡性競爭真的對誰都沒好處~消費者也只能取得短暫的利益~到後來只剩大型連鎖店生存~壟斷市場
連鎖店的海水知識~活體種類和品質通常不及小水管
但也只能跟它買....所以....
 
下面引用由jeremychen2008/01/23 08:29pm 發表的內容:
so~~咖啡館越來越多,海水專賣店越來越少....
坦白講,台灣的景氣很差,很多行業的利潤都被嚴重壓縮,這是沒辦法的事情...
我們看看大陸香港股市跟台灣股市,大概就知道為何大陸水管可以買樓買車,台灣水管苦哈哈的原 ...
雖說景氣差已經變成各大報記者寫新聞的常用語了,我看做網拍的應該是荷包滿滿不然我老婆那麼不愛逛街
可是一天到晚都有包裹寄來家裡坐在電腦前面就可以不用出門花大錢了
最近看了一本舊書
書名叫"沒有中國製造的一年" a year without made in china
中國目前已是世界工廠
以前在全世界很多東西都是made in Taiwan現在全都變成made in china
作者試著要過一年不買MADE IN CHINA產品,最後還是失敗了
以前台灣成經也是世界的工廠造就了經濟奇蹟和可觀的外匯存底
像三重的模具街或是成衣廠玩具廠都搬到對面去了,
也許到那邊規模更大請了更多員工卻也連帶造成許多中年失業的問題
不只台灣這樣美國更慘,失業率更高因為大環境的改變很多國家的社會結構都跟著改變
滿街的大學生搶著做以前高職五專生的工作
不是三研兩與能改變的
 
返回
上方 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