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水,養水,請問一下有養好的指標嗎???

leslieivy

🔰
註冊時間
2004/07/06
文章
84
按讚
1
經驗點數
6
金幣
0
魚缸大小
60cm x 60cm x 60cm
系統類別
魚和軟體混養
生物種類
藍倒吊、花臉、透紅、火焰、氣泡、水珊瑚、花環、泡仗花、扭扣、五爪貝
[這篇文章最後由leslieivy在 2007/04/09 00:52am 第 2 次編輯]

大家都知道新設缸一定要養水
小弟第一次設的時候就是沒養導致走了一圈冤枉路
最近第二次設缸,有底部缸
但問題來了,養水到底要養到什麼程度才算養好呀
有指標嗎?比如大家說要先有褐藻到綠藻到鈣藻
但小弟的缸養水進入第三週
褐藻幾乎沒,但綠藻已經在長了
而且石頭上好像已經有多一些的紅色鈣化藻
這樣算可以了嗎
還是一定要用試劑量嗎?比如NO2
謝謝大家的幫忙
 
當魚缸濾材、砂石放置好後,加入海水開始運轉、循環,每天正常開關燈,這就算是養水階段的開始。
其實藻相只是一種參考,一開始會有褐藻期是免不了的,接著可能會有綠藻期、鈣藻等等,但沒有絕對。
要看水是否養好了,就先從水質測試--NO2(亞硝酸)開始吧!
養水第一周,不要置入過多污染物,包括屍體、飼料、魚等等,最好都不要放,但是可以考慮放活石,優質活石本身的豐富菌種以及生物,不僅對系統建立有幫助,裡面的生物也會提供適度污染量,所以活石一開始也不要放太多,60L水量約放個2-5KG的活石就好,第二週以後可以再慢慢增加,相信在光源足夠的情況下,這兩週就會發現褐藻的蹤跡,這時可以測一下NO2,如果NO2是0,就可以考慮置入污染源(試水小小魚3-5CM、半顆蛤利等等,注意一定要少量),這一週(第三週)持續觀察NO2狀況,如果第三週結束後NO2還是維持在零,表示系統已經可以負荷現在生物量,就可以再考慮增加一隻自己想養的魚或是其他生物,但一開始都是以一隻為上限,體積也盡量選小的,如果NO2一直都能維持在零,相信就沒問題了。
以後要進魚也是一樣,一隻ㄧ隻慢慢來,如果是珊瑚就可以進多一點(譬如兩顆小鈕釦、香菇等等好養的),等到系統三個月過後都沒問題,相信系統也有一定程度的茁壯了!
希望對您有幫助,以上都是以60L水量來說,世事無絕對,還是得靠自己慢慢累積經驗、多和魚友交流,收獲才會特別多
祝您有個美缸 ^^
 
試劑多測驗幾樣、達到標準值後再養也不遲丫!
養水是急不得的
 
小弟只測NO2 & NO3,沒問題後就放魚了
生物要慢慢進,千萬不要急
 
綠藻是水質的重要指標,在養水階段後期出現大量綠藻的確是代表水質趨向健全;
只要有光照,一般紅色光譜是綠藻所需,綠藻長還算蠻快,
一般FO缸只要有綠藻就可養得很好
當發現此時缸中只有綠藻,事實上是整個缸中生態已近完全,
可以放入幾隻食藻魚會發現魚會極健康的存活下來。
此時你若有高等藻類,是有需要觀察我們需要的高等藻類
(只要有葉片藻類都算)是否也有形成了。
如果沒有,表示水中的鐵質嚴重不足,還有KH值變動劇烈,
光照時間及強度及光譜都要檢查。
其實如果在此時已經代表設缸完畢可以開始放入生物了,
但有些專家會建議再多等4週,讓整個生態更形穩固
(高級藻已發展到完整的體形)再放生物。
-----------------------------------------------------------------------------------------
以上是我以前再某論壇爬到的一篇文 部份
你參考一下吧
 
我也是剛開始養水
我會好好觀察的^^
 
重要的是NO2必須已經是0了.
 
NO2從爆紅降到0是第一階段重要的指標,第二階段就是放一隻魚後再有餵食的情況下能夠連續七天NO2不升高....
終極指標就是高密度養殖且大量餵食,NO2仍然可以長期在0不動如山.....
我不怎麼覺得藻相可以完全看出硝化菌的多寡,不管NO2高低與否,其實鈣藻,褐藻,綠藻都能一起長的...
如果可以把缸中看成一個小生態,藻相,菌相,浮游生物...等會慢慢的繁衍,但是需要的就是時間了,時間拉長數量總能繁多
養水一周後建議能微量的餵食,這些實物是這些生物相的繁殖成長來源....在沒有任何食物來源的情況下,養水再久都沒多少生態的
 
下面引用由jeremychen2007/04/09 10:02pm 發表的內容:
NO2從爆紅降到0是第一階段重要的指標,第二階段就是放一隻魚後再有餵食的情況下能夠連續七天NO2不升高....
終極指標就是高密度養殖且大量餵食,NO2仍然可以長期在0不動如山.....
我不怎麼覺得藻相可以完全看 ...
恩 所以光看藻相無絕對 觀察NO2 放魚前後之數據 才準 是吧
想在請教 藻相與水質 那篇文 是不是也有參考價值 ??
 
藍雀魚.....好熟悉的感覺,您是不是水族教科書那邊的魚友^^
我不清楚你是說哪篇文耶??我覺得網路文章每篇都有參考價值,但不是很絕對....
"我不怎麼覺得藻相可以完全看出硝化菌的多寡,不管NO2高低與否,其實鈣藻,褐藻,綠藻都能一起長的..."
我的缸子設了好久,約七個月,養水也養了好久(都沒放魚喔),約三個月.....我只要光連續開,或者換水,或者加鐵液(我不清楚裡面有沒有別的東西),褐藻就能爆出來....且大多時後都是三種藻一起存在.....我的意思是說藻類與硝化菌的關西....
我覺得會有看藻相的說法可能是一種巧合,因為鈣藻最難長,綠藻次之,褐藻最好長(新水存在矽酸根離子有助於褐藻生長,俗稱的褐藻可能就是藻類分類學的矽藻類,會有矽質骨骼,當消耗到一個程度後就會消失),當褐藻弱勢時你就會發現好像綠藻出現了,其實這些藻都是一開始就成長了,只是長的速度不同會有這種錯覺.....應該是剛開始發明這個說法的人把他看到的現象告訴大家,然後大家就一直延用,事實上也不無不可....反正主旨就是要大家養水養久一點囉~~~

我覺得NO2仍是最準確的東西,不管養水養再久,如果瞬間放入太多的魚或者太多的飼料殘餌一樣會倒缸喔,而且在倒缸的時候還是能看到鈣藻綠藻褐藻生意盎然....
 
下面引用由jeremychen2007/04/10 00:39am 發表的內容:
藍雀魚.....好熟悉的感覺,您是不是水族教科書那邊的魚友^^
我不清楚你是說哪篇文耶??我覺得網路文章每篇都有參考價值,但不是很絕對....
"我不怎麼覺得藻相可以完全看出硝化菌的多寡,不管NO2高低與否, ...
NO2仍是最準確的東西 <---------
恩 總算有個較明確的指標了
這之前 人家問我養水
我也只是引用藻類與水質之關係 那篇文去回答
PS 養海水三年了 我還真的沒去測過NO2 NO3 這東西

海水世界 總是有不懂的問題發現 產生
通常都是遇到了 才產生問題
許多知識 也是各有各說法
很多答案都是資深魚友 多年經驗
各方說法有時也不一 甚至還有的有牴觸
台灣就沒有很完善的一套 海水世界飼養教戰守則
我就多吸收別人經驗 然後去修正囉
--------------------------------------------------------------------------
沒錯 我就是 水書的 藍雀魚
哈 因為水書海水版現在冷清異常
上次發了幾篇文 也都得不到答案回應
所以才來這邊發問 發現討論海水文章超多
有空就來爬文 也註冊沒多久哩 ^^"a
之前在水書 還承蒙您發訊解惑哩 ^^
我現在所養的火焰神仙 已經活過半年了 XDDD
 
返回
上方 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