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

    自動補水系統配置分享

    自動補水系統是個可以讓水族的日常管理更簡單的配備,魚友們也有很多不同的撇步來達到此目的, 在這邊將一些自動補水的控制及優缺點比較做個分享,提供給魚友在配置時的參考. 也歡迎魚友們加入討論, Thanks 要了解自動補水系統,就必須了解幾個基本的配置 : 1. 進水方式 : 補水桶架高進水,RO/自來水直接進水 2. 控制開關 : 定時器, 機械式浮球液位開關,電子式浮球液位開關, 電子式浮球微動開關. 相關優缺點比較請參考下表 : 以上就是可以應用在水族補水的控制方式. 微動開關因為模組較大及防水問題, 一般比較少用在水族領域, 在此就不多討論~...
  2. C

    建立安全的水族自動化系統

    常在版上看到魚友們因為某些水族設備異常因素造成淹水,倒缸,漏電...等問題. 茲提供一些安全防護經驗給大家設缸時參考, 也請魚友們不吝分享相關經驗討論, 謝謝. 1. 溫控加熱系統 : 使用雙溫控線搭配加熱器 或單溫控線+自控加熱器(串聯). 可避免單一溫控故障時,造成煮魚湯的問題. 2. 自動補水系統 : (1)免電力物理式浮球開關: - 搭配補水桶當緩衝,即使失效時,最多就是將補水桶內的水全部補進去,風險可以有效控管. 不建議直接接RO或自來水入水,一但失效,將會面臨倒缸及大淹水的問題. (2)電子式浮球液位開關 : - 良好的液位開關防水設計+低壓直流電控制 ...
  3. C

    自動補水入水方式

    調查一下大家使用的自動補水系統及入水方式,也可以討論一下使用心得... Thanks - 自動補水設備 : 1.機械式/馬桶浮球免電力自動補水 2.電子式液位開關控制自動補水 3.DIY自動補水 4.其他(請說明~) - 補水入水方式 : 1. RO直接入水 2. 補水桶架高入水 3. 補水桶加馬達 4. 其他(請說明~)
  4. C

    補水馬達啟動問題

    在補水缸裡的沉水馬達,需要常常啟動/關閉, 常會有無法啟動的問題. 請問大家都用哪一顆馬達當作補水馬達呢? 通常啟動不良都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有沒有哪一顆馬達比較可以經的起高頻率的開開關關. Thanks
  5. C

    蛋白區改造問題

    以下是底缸示意圖,落水區跟蛋白區是同一區,液位高50公分,蛋白機因液位高度問題無法安裝. 請問有沒有方法可以在落水區,另外隔一蛋白區,控制液位可以在25公分(或液位小於40公分即可). 目前有想到以下方法,用內外雙層玻璃. 但是不知道實際上是否可以降低蛋白區液位高度? 請問有沒有人有類似的經驗可分享...
  6. C

    JNS SK-3 改裝大作戰

    之前都是使用外掛式蛋白機,沒有使用時液位高度的問題. 最近新設缸採用內置式蛋白機發現,有高水位(約 25公分)的限制. 內置型蛋白在使用上液位的限制(< 25公分),對於底缸設計深度高或底櫃不夠高的人,使用上會有問題. 下圖是更改出水調節閥的方式, 讓出水口高於液面(類似外掛式的設計),藉由調整出水的大小,就可以調整液位高度. 不知道這樣子的設計在使用上會不會有問題呢? 請各位高手提供一些建議,如果沒有特別問題的話,就開始進行大改造啦...
  7. C

    底缸蛋白區設計問題

    本來底缸蛋白區跟落水區是同一區,因為液位高度為 50公分,蛋白機液位高度建議值為25公分,蛋白機墊高後液位高最低還有30公分, 目前想到的方法是另外隔一個蛋白區,利用外隔板(隔板下入水) 跟內隔板(高度 25公分)的設計,可控制蛋白區穩定的液位高度(約25公分). 請問這樣的作法是可行的嗎? 此作法有另一個好處是 蛋白區的液位可以維持很穩定.. 請大家提供一些建議. Thanks
  8. C

    內置型蛋白使用問題

    因為底缸深度為50公分,櫃高為80公分, 所以液位高度最少為30公分(蛋白機高度~60公分) ...目前購買SK-3看來無法使用. 請問內置型蛋白機有適合的機種嗎? (液位高度 > 30公分). 廠商為何在購買的規格裡面沒有提到液位高度限制的問題? 個人認為液位高度要寫在一開始的購買說明,才不會造成問題. 謝謝
  9. C

    JNS SK-3 蛋白使用問題

    請問說明書內 水位高度不得超過 25公分的目的是什麼? 不墊高會有問題嗎? 因為蛋白機離頂部只剩20公分,水位高50公分,墊高後水位還有30公分,距離無法再墊高, 這樣使用上是不是有問題呢?.....Thanks
  10. C

    自動補水入水方式

    請大家發表一下,你所使用的自動補水入水方式是屬於哪一種? 請直接選擇以下選項........ 1. RO直接進水(高壓) 2. 儲水桶架高(低壓) 3. 儲水桶低用幫浦打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