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n-yu67

🏅🏅🔰
金幣
95
[這篇文章最後由wen-yu67在 2009/05/31 11:37pm 第 1 次編輯]

∼今天看到一篇很不錯的知識希望與大家分享∼
珊瑚是相當原始的生物,屬於腔腸動物門,以珊瑚礁蟲作為其組成的單元,蟲成圓筒型,有觸手多枚,其觸手可以捕捉水中的小生物為食,也有可能分泌黏液網沾一些海中的有機碎屑,中央有口與內腔食道相接並且能堆積石灰質的骨架,此稱為造礁珊瑚;對造礁珊瑚而言,他們細胞內的共生藻才是能量的主要來源,共生藻在珊瑚內的密度約每平方公分一百萬個,他們行光合作用,同時釋出許多有機物,珊瑚細胞都可以利用。而珊瑚蟲的骨骼,堆久成礁,堅凝如石,高出海面,稱之為珊瑚礁。而造礁珊瑚為了成長,需要亮光、清靜、含氧量足及鹹度夠和溫度穩定的海水(約18到36度C),因此我們只有在熱帶淺海地區處(低於50公尺),才能看到珊瑚礁。珊瑚光依靠體內共生藻的能量就足以維持日常代謝所需。因此,認為我們所看到的珊瑚事實上是動物和植物的〝生命體〞。事實上,若沒有珊瑚,共生藻很容易受到紫外線的傷害,因此珊瑚和共生藻的關係是生物界著名的〝合則兩利,分則兩害〞。
珊瑚礁(coral reefs)是海洋生態系中,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地區,故素有「海洋中的熱帶雨林」之稱。它所孕育的海洋生物種類,令人嘆為觀止,如海藻、珊瑚、海綿、蝦、蟹、貝、多毛類、海膽、海參、海百合、海鞘等等。
珊瑚生長的條件:
溫度:水溫在23~28度C之間是最適合珊瑚生長範圍。由於溫度常隨緯度增加而遞減,所以珊瑚通常分布在南北緯30度海域。
鹽度:適合珊瑚生長的海水鹽度範圍是在25~40ppt之間,如果低於20ppt超過24小時珊瑚即會死亡。
深度:與珊瑚共生的藻類因要行光合作用,所以必須要生存在陽光充足的有光帶,因此珊瑚的生長範圍也被侷限在100公尺以上的淺海域。
海流:台灣東部有黑潮流過,且冬季時,它會由巴士海峽流入台灣海峽,在流入台灣海峽時會經過墾丁而提升冬季墾丁海水溫度,形成珊瑚生長有利條件。
沉積物:珊瑚只能生長在清淨的海域裡,因為沉積物的存在會使珊瑚窒息死亡,同時,沉積物也是細菌的溫床,細菌會分解珊瑚組織並會妨礙其發育並改變其生長形態。
(1)珊瑚礁具有貧營養鹽、高基礎生產力及高生物歧異度:
珊瑚礁生態系屬於貧營養鹽的生態系統,但其基礎生產力卻相當的高,可見其有機物質與營養鹽間循環再生的速度很快,也因此使得珊瑚礁生態系擁有非常高的生物歧異度,常被生物研究人員稱為〝海中的熱帶雨林〞。除了其珍貴的學術研究價值,珊瑚礁是提供沿岸漁業的重要資源,同時提供海岸休閒遊憩及教育的多重功能。
(2)珊瑚礁分佈的範圍很窄:
珊瑚礁是由造礁珊瑚及石灰質藻類經由千萬年的生物累積作用所形成,而這種緩慢的造礁作用卻受到其本身生物特性的限制而使得大部分的珊瑚礁只能分佈在赤道及南北緯線附近。
(3)擁有珊瑚礁的國家多為開發中國家:
由於大部分的瑚瑚礁只分佈在赤道及南北緯線附近,這些擁有珊瑚礁的國家,除了澳洲、美國、日本等國之外,絕大部分的國家都是開發中國家,也就因此在這些國家積極的從事經濟發展的同時,珊瑚礁也面臨了大尺度衰敗的挑戰。
珊瑚礁在全球只分佈在南北緯約30度C間之熱帶水淺的岩礁海域,主要以印度太平洋區為主,西太平洋較少。
台灣珊瑚的危機:
在環境變動或惡劣時,珊瑚會失去共生藻。譬如水溫變動(太高或太低)、海水鹽度改變、光度(混濁度)改變都會使珊瑚”白化”,因為珊瑚的顏色多半是由共生藻造成,一旦失去共生藻,珊瑚白色的骨骼,透過透明的組織就顯現出來。在珊瑚發生白化時,就是他們面臨生死存亡的關頸。
墾丁國家公園海域的珊瑚礁在民國70年代初期,台電核三場開始營運,排放大量的溫排水,使其出海口附近珊瑚白化;加上近年來山坡地的開發各種砂石泥土流入海面,更因在1997年6月中接連三次發生嚴重泥沙污染,又以南灣海域最為嚴重,其次墾丁小灣海域,而泥沙污染結果首當其衝受害的便是海底珊瑚生態,因此造成南灣海域部份珊瑚發生白化,嚴重的則已死亡;使其破壞面積約兩、三公頃增加兩倍以上。恆春南北潛水協會會長指出,泥沙污染後,泥沙最後沈積海底,而蓋住珊瑚,使珊瑚因不能呼吸而白化,嚴重者死亡;其泥沙污染嚴重至其海岸潮間帶積泥可及膝;為維護海域生態資源,設法防止泥沙污染已克不容緩。
而每年造訪墾丁的太多遊客也帶給南灣海域有機物污染的危機;且家庭旅館餐飲業的污水多直接排放入南灣海域。如此長久下來,將會造成當地海域的優養化,使藻類大量繁殖,也使得珊瑚族群死亡並減少。遊客及潛水者的不當行為,也往往造成珊瑚最直接的傷害。
不同於墾丁國家公園的珊瑚礁,澎湖的珊瑚礁存積的壓力,是直接來自人們無終止的踩踏與敲砍行為。由於澎湖群島密佈,漲潮時各島相隔,退潮後,珊瑚淺坪裸露,或完全乾涸或水深及膝,在民國79年時,有觀光業者突發奇想的舉辦『踏浪』走『海上絲路』的旅遊噱頭,吸引了絡繹不絕的遊客,幾年的『踏爛』下,原本崢嶸的珊瑚礁的生長幾告停頓,呈現的是滿目瘡痍的珊瑚碎枝殘屍。不同於台灣,澎湖的海域環境其實仍相當淨潔,要挽救澎湖的珊瑚礁除禁止海底步道的觀光『踏爛』外,對於附生於珊瑚礁分枝與團狀微孔珊瑚內部孔穴的『紅鬍魁蛤』、『黑石虫聖』亦應列為保育類動物,嚴禁採拾。
由於浮潛遊客的直接踩踏,已使綠島近岸珊瑚礁死亡殆盡;至於傳出綠島公館村附近正興建防波堤破壞珊瑚礁一事,綠島鄉公所表示目前並無該項工程。在綠島由於從事岸潛的遊客,直接踩踏在活的珊瑚礁上,使得深度一米以上的珊瑚礁覆蓋率已不到百分之二點五,加上遊客量增多,相對使得垃圾量提高,部分隨意拋棄的垃圾也成為珊瑚的殺手;而部分海域珊瑚礁更發現有疑遭潛水艇擦撞的傷痕。至於綠島部分,在今年調查也發現從龜灣到大白沙一帶海域的珊瑚礁有白化現象,雖然情形不似墾丁及蘭嶼嚴重,不過仍令人憂心。而針對外傳綠島公館村正進行防波堤工程,綠島鄉公所表示,該防波堤早在五、六年前即完成,而且僅限於公墓兩旁,不致於對珊瑚礁生態造成不良影響。
在蘭嶼的珊瑚礁雖然較少人為破壞,不過受到聖嬰現象造成全球氣候異常,已有百分之八十有白化現象。
不正當漁業也是造成珊瑚破壞的原因之一。如毒魚、炸魚等時有所聞。而觀光客購買珊瑚骨骼等製品,以成為盜採珊瑚的誘因。較嚴重的是海膽等食藻性的生物遭到過度的獵捕,這將使得藻類生長失控,加速了珊瑚的衰敗。
和人一樣,為了生存,珊瑚必須承受來自許多不同方向的壓力。來自自然的壓力,如黑死病或被其他海生物消耗。而今,珊瑚所面臨最大的壓力多數是人為所造成的。其中包括:不正當的土地使用引起的沈澱;由家庭、農業和工業廢棄物所帶來的污染和過度的營養;海岸的建築物對珊瑚礁的修改;傷害性的捕魚方式:如毒魚及炸魚;船觸礁;沿海觀光事業的發展。這些在在都嚴重的傷害了這些“海中的貴客”。
組織:
民國八十六年初,國內從事珊瑚礁研究及保育的專家學者以及潛水愛好者,有鑑於珊瑚礁保育的重要性及迫切性,於是成立了 中華民國珊瑚礁學會,希望利用珊瑚礁的研究來了解此一生態系,也許可以復育珊瑚。
參考資料:
珊瑚學 方力行
海洋生態學 邵廣昭
http://www.geos.ntnu.edu.tw/sea/3/3.htm
http://www.ew.tku.edu.tw/~yangwl/home/env/e02/e0202/e0202eco/e0202eco_089c.htm
 

相似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