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樓主提問。
小弟感覺養水沒有絕對的成功,只有相對穩定。
主要是魚缸内部水質環境因爲生命和外在因素會不停變化,而變化就會考驗魚缸整體的彈性。彈性越好水質就會相對穩定。
至於藻養到白化,小弟的經驗是白化代表目前魚缸中已經沒有足夠該藻類需要的營養,因此死亡開始腐爛(會慢慢變黑色)。這是一種指標,大概就是説目前的情況這個藻已經不適合在這個魚缸生存所以不會長了。但是如果沒有理會,那些白化的藻繼續腐爛,又會把營養帶回水中,那些營養又會供養新的藻。不過個人經驗這時(第二批)的藻像會比較複雜而且多樣(但仍然很難看)。
關於好的藻像,其實就是顯示水體相對穩定,適合我們喜歡的生物的表象。網上已經有很多高手討論過,我相信樓主也看過很多。小弟個人的經驗是缸内有多種藻,但不影響美觀,整體看上去清爽,缸壁幾日未清會有淡淡的青綠色。個人感覺這個時候水體對於外在内在的變化的彈性是最好的(當然是對於我們喜歡的生物而言啦)。
淡淡的青綠色大概是這樣:
而水質相對不穩定(過量喂食)的藻像會在缸壁長出褐色的東西,像這樣:
供樓主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