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起來很像是活石開缸後,最近換新的造景吧?
不然半年造景應該不會這麼乾淨

我是覺得水質問題應該還好,看起來也只有kh略高一點
這樣的水質&光強試水養骨可以的
我傾向是缸內生態不夠豐富&水流的問題
是的,硬骨入缸前兩週換的,取出一半的活石剩下丟到後面,造流目前目前用兩個中科3000L的對吹,還需要增加嗎?
魚缸是45立方 造浪開到最大
 
樓上魚友說的水質問題,
我想不完全是數值那些的問題˙,
從後來PO的照片來看,你的缸應該很新吧?
而且是用死石開缸,看起來基礎生態可能都還沒建立完全,
這時候養SPS不太可能養好。

缸內沒有的話可以放入一些品質好的活石,
引入天然的微生物,可以加速生態的建立。

看起來很像是活石開缸後,最近換新的造景吧?
不然半年造景應該不會這麼乾淨

我是覺得水質問題應該還好,看起來也只有kh略高一點
這樣的水質&光強試水養骨可以的
我傾向是缸內生態不夠豐富&水流的問題
兩位大大都誤會了,水質問題不只有數據阿,怎麼都導向數據去了~

系統沒建立好是水質問題,元素控制不好也是水質問題,在這之前餵食胺基酸是更大的水質問題;水質是否達到SPS適合的條件,可不是只有NP而已,數據控制不好也沒辦法養的好SPS,這也是新手最大的問題。

是的,硬骨入缸前兩週換的,取出一半的活石剩下丟到後面,造流目前目前用兩個中科3000L的對吹,還需要增加嗎?
魚缸是45立方 造浪開到最大
對於新手來說還是建議慢慢來吧,換新造景如同翻缸。

謝謝提點 我剛剛又重新測了3次cmk Mg我上次好像操作不好 剛剛測兩次發現只有1255 已經調整滴定了 🙏
新缸Mg消耗到1255? 操作問題比你想像的要更多喔。
建議你先停止滴定,買Salifert測試KH、Ca、Mg、NO3、PO4(有蛋機更好)。
 
兩位大大都誤會了,水質問題不只有數據阿,怎麼都導向數據去了~

系統沒建立好是水質問題,元素控制不好也是水質問題,在這之前餵食胺基酸是更大的水質問題;水質是否達到SPS適合的條件,可不是只有NP而已,數據控制不好也沒辦法養的好SPS,這也是新手最大的問題。


對於新手來說還是建議慢慢來吧,換新造景如同翻缸。


新缸Mg消耗到1255? 操作問題比你想像的要更多喔。
建議你先停止滴定,買Salifert測試KH、Ca、Mg、NO3、PO4(有蛋機更好)。

兩位大大都誤會了,水質問題不只有數據阿,怎麼都導向數據去了~

系統沒建立好是水質問題,元素控制不好也是水質問題,在這之前餵食胺基酸是更大的水質問題;水質是否達到SPS適合的條件,可不是只有NP而已,數據控制不好也沒辦法養的好SPS,這也是新手最大的問題。


對於新手來說還是建議慢慢來吧,換新造景如同翻缸。


新缸Mg消耗到1255? 操作問題比你想像的要更多喔。
建議你先停止滴定,買Salifert測試KH、Ca、Mg、NO3、PO4(有蛋機更好)。
荷蘭測試計都有 NP是用蛋機 但上週測的時候操作不好沒有發現到過低 氨基酸已經停用近兩週 謝謝提醒🙏✨
 
兩位大大都誤會了,水質問題不只有數據阿,怎麼都導向數據去了~

系統沒建立好是水質問題,元素控制不好也是水質問題,在這之前餵食胺基酸是更大的水質問題;水質是否達到SPS適合的條件,可不是只有NP而已,數據控制不好也沒辦法養的好SPS,這也是新手最大的問題。


對於新手來說還是建議慢慢來吧,換新造景如同翻缸。


新缸Mg消耗到1255? 操作問題比你想像的要更多喔。
建議你先停止滴定,買Salifert測試KH、Ca、Mg、NO3、PO4(有蛋機更好)。
水質這個說法我個人認為是元素控制kh、ca、mg、k、微量、NP、PH、有機物...等的說法
如果是要說系統建立 or 生態建立,我才認為是藻相、浮游、有益菌的建立、微生物等依靠多花時間觀察才能判斷的

一個缸子快半年&活石開缸,依目前樓主少量的資訊、水質測量、新造景換兩個禮拜沒有菌膜看起來,我覺得即使系統沒有很好,但也至少不會說很差
所以加胺基酸我個人覺得不是什麼大事,不需要這麼緊張
如果胺基酸真的過多有問題,導致有機物暴增,那也應該是反映在菌膜、蛋白量增多等部份上體現出來

說回來樓主這邊,假設樓主確認元素測量是正確的,那至少我覺得元素這部分就定期1.2周測量一次,確定有穩定即可
因為缸內看起來sps也不多,不會消耗到哪裡去
主要還是在系統的建立上,缸壁&造景上都長什麼藻? 蛋白打出來的情況如何? 如果嘗試增加或減少餵食,缸內的藻相&NP會如何變化? 缸內的水流是否有死角或過於固定?甚至直吹到SPS?
這些我覺得都是比較難以單純用文字說明的經驗,如果樓主可以提供更多照片我想大家應該可以更好協助提供建議
至少水質這部分我覺得應該不是重點,除非樓主換水&溫度控制這種比較基礎的維護有問題
 
最後編輯:
水質這個說法我個人認為是元素控制kh、ca、mg、k、微量、NP、PH、有機物...等的說法
如果是要說系統建立 or 生態建立,我才認為是藻相、浮游、有益菌的建立、微生物等依靠多花時間觀察才能判斷的

一個缸子快半年&活石開缸,依目前樓主少量的資訊、水質測量、新造景換兩個禮拜沒有菌膜看起來,我覺得即使系統沒有很好,但也至少不會說很差
所以加胺基酸我個人覺得不是什麼大事,不需要這麼緊張
如果胺基酸真的過多有問題,導致有機物暴增,那也應該是反映在菌膜、蛋白量增多等部份上體現出來

說回來樓主這邊,假設樓主確認元素測量是正確的,那至少我覺得元素這部分就定期1.2周測量一次,確定有穩定即可
因為缸內看起來sps也不多,不會消耗到哪裡去
主要還是在系統的建立上,缸壁&造景上都長什麼藻? 蛋白打出來的情況如何? 如果嘗試增加或減少餵食,缸內的藻相&NP會如何變化? 缸內的水流是否有死角或過於固定?甚至直吹到SPS?
這些我覺得都是比較難以單純用文字說明的經
目前六株小斷枝而已,缸壁上一週會長很薄的褐藻 ,前陣子似乎太乾淨有一點點Dino 我放顯微鏡下面看起來不會是國外網站說最危險的那幾種,這個月也都消失了。
蛋白機我調比較乾,打出來的顏色蠻淺的褐色,可能是因為有濾布機的關係?
剛剛嘗試調整造浪到離造景遠一點,之前似乎太靠近有直吹可能。
目前前no一週測兩次 n幾乎固定在4-5 p在0.03-0.04。
死角我真的不太確定 但目前沒有看到什麼髒東西沈積的地方。
感謝指教,我先滿滿調整,暫時不會加其他東西!
 
前面已經有高手提及了,就生態還沒有建立好,珊瑚扛壓中,對環境跟蟲害的抵抗力幾乎沒有
SPS難上手的原因在於
大部分的人都認為只要把SPS種在所有可數值化的東西都符合天然海水標準的地方就能養好
但實際上正確的做法是你要先讓缸子生態盡量接近自然珊瑚礁環境,這邊講的是包含各種微生物、菌像等等
後者可是非常難以做到的,這也是為什麼品質好的新鮮活石對於人工環境這麼重要的原因
不過現在的消費市場提倡人工死石造景啦,反正不擋人財路,以上大家隨便看看就好
 

相似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