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島空腹魚屍群 抓到凶手

各類海洋生物,提供宅配服務
代客訂製魚缸以及保養

regal

🏅🔰🔰
註冊時間
2005/08/09
文章
295
按讚
1
經驗點數
201
金幣
5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4376043.shtml
摘自聯合新聞網
綠島去年底魚類大量死亡,死因不明,但在中央研究院等研究單位宛如電視影集「CSI犯罪現場」,用科學辦案的精神抽絲剝繭之下,「凶手」終於現形,原來是養殖魚類常見的魚型鏈球菌惹的禍,這也是全球首宗開放水域魚型鏈球菌感染的案例。
去年十二月廿日,綠島北側包括中寮、柴口等地發現大量魚屍被海浪沖上岸,高峰期長達兩周,到今年四月還會偶爾發現死魚。經國家實驗研究院海科中心調查,死亡魚種達廿六種,已拾獲的總重量超過一千公斤,死亡的魚類多是生活於水下卅公尺處,會「到處亂跑覓食」的大型魚類,以石斑、鸚哥數量最多,經解剖,魚屍都是處於空腹狀態。深海底棲、淺海珊瑚礁海域的魚類受到波及者甚少。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中心研究員鄭明修著手調查,根據中央氣象局以及日本氣象廳的資料,當時氣溫與表水溫與往年相較並無異常;魚屍送農委會水試所解剖化驗,也沒有發現遭受電、炸的跡象。一開始的各種假設,都一一被排除。
清華大學生醫工程與環境科學系教授董瑞安對魚體進行氰化物、農藥等兩百種以上常用毒物分析,也沒有測出毒物殘留。最後,屏東科技大學動物教學醫院教授蔡信雄與獸醫謝嘉裕利用分子生物菌種檢測技術,發現所有死亡的魚體都有密度相當高的鏈球菌,魚類神秘死亡事件凶手才現形。
鄭明修表示,鏈球菌感染通常發生在養殖魚類,在開放性水域發生感染的案例前所未見。他推測真正的案發現場應該在綠島燈塔的東北方海域,魚群在該處受到感染死亡,經東北季風吹到沿岸地區。
由於這種細菌要魚「經嘴巴吃進來」,累積相當高的密度才會致命,大魚食量大,吃了大量受感染的死魚較易累積大量細菌而致命。由於這種細菌會讓魚類食欲不振,所以魚屍都是空腹狀態。
鄭明修指出,魚型鏈球菌是人魚共通的病原菌,雖然加熱煮沸後可以消滅,但是在處理魚類時可能會經由傷口發生侵入性感染,須特別小心。
 
謎底解開了,大家不用再亂猜了。
 
他文章有提到
驗證的結果可能是結合多項因素造成
或是原來假設上的疏忽
未來還需要進一步查證
我希望是天災細菌引起....因為那都還有救
若是人禍就累了
離島區域能查到得大毒物
好像是鈷六十、鈷二三九有比較多
且各國處理廢料不是埋藏在陸地下就是埋在海底
真有點擔心....
保佑我得幻想沒有成真
 
返回
上方 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