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價

進口水產餌料批發零售、海水觀賞魚批發零售、海水種苗繁殖
各種海水飼養器材零售、水產餌料、魚隻進出口
這時代沒人找大盤啦 叫店家直接找source!
小弟我都考慮直接去跟source買.順便了解一下這行業利潤是踩幾成...

就算找到 source 又如何~
利潤我可以直接跟你講 就是目前市售的一半左右,如果量多還有更多優惠
其實隨便上網都可以找到很多漁場,價錢也都比香港優很多
只是~進口是很容易,只要懂貿易條件 (雖然通常大部分是最簡單的FOB) 且英文溜(確認掌握出到貨時間) 要進口不是什問題~
但問題來了到港後如果要按照海關檢驗程序來 逐一造冊列表核對進口物
快的話三天慢的話一週
我不知道這樣的程序下來有多少魚會因為氨中毒或缺氧死亡
這就是為什麼 人家說江湖一點訣 講破就無價值了
如果以現在的快速通關方式,到底是怎樣就不多說了

主要報關行不是什都可以報關,每家報關行都有自己的強項
不是今天你進口活體就亂找一家,那可能就真的按照程序走
如果像現在蝦類進口問題,看來就會惹不少麻煩
這也就是目前為什麼市場還可以看到蝦類的原因
這也一樣不能多說

總之台灣可以幫忙報關的報關行
已經從原本10多家,因為前幾年的某次回扣案 一堆海關被收押
收到剩不到一半
要請這幾家報關就真的要花比一般貨運更多的報關費
這也是導致價錢不斷高漲緣故
但人為炒作也是不爭事實
這真的沒什好討論的
價錢不合就別買,反正市場競爭價格起伏很正常

PS 雖然我說的很容易,但是目前網路的漁場訊息 有80%都是國際詐騙集團的釣魚訊息
漁場交易通常都是先匯款後出貨,所以如果要嘗試的魚友到時萬一被騙了 別怪我喔~!! XD


還有有時候網路討論點到就好.因為如果這便成陪林事件.到時候活體生物的售價因該會變成天價
 
最後編輯:
話說當年哈林承受的壓力也不小啊

拿別的行業作為例子
某A店新入市場打出價格戰. 在消費者來說是打破壟斷, 在同業來說是破壞行規
同業X去找上游抱怨, 同業YZW也隨後去找上游抱怨
隨即上游切斷A店新人的貨源, 要拿貨就要比別人貴一些

A店不屈不撓, 去找上游的更上游拿貨, 甚至到國外找
但沒有業界的介紹與交易紀錄, 更上游不會給太多優惠
A店投資相當多的成本去找貨源, 這些成本沒有全算入售價裡
加上要跟原來的上游拿貨, 現在要用比較高的成本了

總而言之, 整體利潤空間壓縮, 但客人間越傳越廣, 變成客戶增加, 但利潤減少, 不過現在的獲利空間無法多請人.

這種情形最後往往就是這間店逐漸沒落
贏得了消費者的好名聲, 但對自己有任何好處嗎?
除非A店要踏入這行的時候本身已經資本雄厚肯砸錢投資上游的關係
否則這種低價策略的搶市場到最後都是不了了之收場
 
小弟上個月也去了香港一趟~
拜訪了傳說中的水街
真的是很多店~
香港人真好命阿
魚的價錢我倒是沒注意~(因為是新手那時後只有買過軟體)
不過軟體價格我覺得跟台灣差距不大阿?
有些甚至比台灣貴
我問了小小一個五爪貝就要台幣八百
台灣同樣價格買到的五爪貝可以買到一倍大的
還有我有注意到一件事情
台灣的水管~軟體缸盡量都是風平浪靜
香港水管裡的軟體~每個都好像在開搖頭趴一樣~
水面是直接上下晃的
到底對軟體而言~哪種才是比較好的阿?

現在香港的水族館和當年比來,已經少很多了

他們也是經營困難,他們是競爭太激烈了,隔壁的店,就是你的競爭對手,很拼啊

而台灣是大盤利潤抓死,商家又競爭,所以經營也困難,偶而出現競爭者,但也很難生存

至於香港的軟體,和台灣差不多,除非是和店家認識,不過SPS我就覺得便宜,南太平洋線的就很便宜

希望這次5月去的時候,店家沒有倒很多:em06::em06::em06:
 
就算找到 source 又如何~
利潤我可以直接跟你講 就是目前市售的一半左右,如果量多還有更多優惠
其實隨便上網都可以找到很多漁場,價錢也都比香港優很多
只是~進口是很容易,只要懂貿易條件 (雖然通常大部分是最簡單的FOB) 且英文溜(確認掌握出到貨時間) 要進口不是什問題~
但問題來了到港後如果要按照海關檢驗程序來 逐一造冊列表核對進口物
快的話三天慢的話一週
我不知道這樣的程序下來有多少魚會因為氨中毒或缺氧死亡
這就是為什麼 人家說江湖一點訣 講破就無價值了
如果以現在的快速通關方式,到底是怎樣就不多說了

主要報關行不是什都可以報關,每家報關行都有自己的強項
不是今天你進口活體就亂找一家,那可能就真的按照程序走
如果像現在蝦類進口問題,看來就會惹不少麻煩
這也就是目前為什麼市場還可以看到蝦類的原因
這也一樣不能多說

總之台灣可以幫忙報關的報關行
已經從原本10多家,因為前幾年的某次回扣案 一%E

利潤真的只有5折嗎?因為小弟開球鞋店經銷點4.5-5折 所以想活體生意因該高些
 
最後編輯:
版主分析的很正確

等我退休時的確很想開間水管,那時候養很多缸魚

賤內也不會念:em04:
還是當開業醫生比較好啦!
開水管尤其是海水的,拍探啦!
如果是興趣加上抱著造福魚友的心態,給你加油,按無限個讚。
 
您打算一次買多少?
不同量有不同價格
我們這種養興趣的量太小說不定人家還不理我們....:em10::em10:
找源頭買 不能先看貨 運送怕折損
整個算下來搞不好沒有省多少的說:em01::em01:
每個行業都一樣的 該給人賺的還是要給人賺:em06::em06:

小弟就是看這邊水管一次都進20-30隻魚而已經所已想說那我也可以一次30隻.只是最多買2次魚缸就放不下了... 所以才遲遲沒執行..
不能現看貨是還好像因為魚隻肯定建康.但這邊魚只分大中小! size不好按算
 
就算找到 source 又如何~
利潤我可以直接跟你講 就是目前市售的一半左右,如果量多還有更多優惠
其實隨便上網都可以找到很多漁場,價錢也都比香港優很多
只是~進口是很容易,只要懂貿易條件 (雖然通常大部分是最簡單的FOB) 且英文溜(確認掌握出到貨時間) 要進口不是什問題~
但問題來了到港後如果要按照海關檢驗程序來 逐一造冊列表核對進口物
快的話三天慢的話一週
我不知道這樣的程序下來有多少魚會因為氨中毒或缺氧死亡
這就是為什麼 人家說江湖一點訣 講破就無價值了
如果以現在的快速通關方式,到底是怎樣就不多說了

主要報關行不是什都可以報關,每家報關行都有自己的強項
不是今天你進口活體就亂找一家,那可能就真的按照程序走
如果像現在蝦類進口問題,看來就會惹不少麻煩
這也就是目前為什麼市場還可以看到蝦類的原因
這也一樣不能多說

總之台灣可以幫忙報關的報關行
已經從原本10多家,因為前幾年的某次回扣案 一%E



利潤真的只有5折嗎?因為小弟開球鞋店經銷點4.5-5折 所以想活體生意因該高些所以才建議店家找source
因該利潤都在大盤那
 
台灣能進高價魚種的好像只有兩三家~~所以可能利潤被抓死!!
只是大盤A漲價,一般商家好像也沒改成跟大盤B買~~

另外報關真的是一大問題!



現在香港的水族館和當年比來,已經少很多了

他們也是經營困難,他們是競爭太激烈了,隔壁的店,就是你的競爭對手,很拼啊

而台灣是大盤利潤抓死,商家又競爭,所以經營也困難,偶而出現競爭者,但也很難生存

至於香港的軟體,和台灣差不多,除非是和店家認識,不過SPS我就覺得便宜,南太平洋線的就很便宜

希望這次5月去的時候,店家沒有倒很多:em06::em06::em06:
 
大家退休後千萬別想不開啊..... 讓小弟來補充一下...

活體利潤真的很難抓, 產地價格是一回事, 整批魚一下飛機, 對水下缸利潤就開始往下掉,
這不只是滯銷就賠本出清可以解決的, 死魚 & 故障魚價格=0, 成本還是在,
魚狀況不佳也就罷了, 偏偏多數死亡原因是狀況太好, 魚太兇將其他魚咬死, 照顧一缸魚都很難避免強欺弱, 大欺小的現象, 何況同時間要控管百種與上千隻個體, 每隻個性又稍微有差異, 最好的方法就是都單獨隔離, 這就牽涉到庫存場地多大, 單價低的魚單獨隔離成本非常高, 而且更大的場子往往會進更多的貨來攤提運費和報關成本, 中間的平衡, 跟釣魚一樣, 都在每次揮棒落空的錯誤中學習.

所以聰明的大盤都在近貨當天要水管把魚分走, 差價先入袋為安, 但不是我在為進口同業說話, 要零庫存全批發, 利潤只能抓三成, 魚先出, 再跟水管月結, 水管經營不善倒帳的機率高, 進口商只能以高進貨頻率來拉高當月營收。喔, 還有, 別忘了跟國外做生意, 多半貨款要預付, 錢先匯出, 三天後入國外帳戶, 備貨5-14天, 進口批發到跟水管收款已經過了一個半月, 現金會尬的很緊。另外, 聰明的國外魚場多半不會出到貨款的全額, 畢竟天然採集的魚種哪能100%保證(收錢的PI和出貨後的invoice永遠不符合), 匯了3000美金, 出2500, 留一些款項在, 下次還會再跟他訂~但這差異的500USD就吃掉了大半批發這票魚的利潤, 一票復一票, 永遠留一些貨款在國外供應商那裡...

另外一個聰明的辦法就是同時批發與零售, 甚至把批發價來當零售價, 但求剛進口的魚當天賣完, 討消費者開心卻得罪衣食父母水管, 邊合作邊幹醮, 最後水管經營不下去倒帳跑路, 或進口商生氣斷貨讓水管開不下去, 核算後還發現互欠了好幾筆貨款... 雙方都沒賺到錢, 而且雙方都被罵的不是人...

最笨的才是直接零售, 化簡為繁, 帳面利潤最高, 但那只是下飛機的那一當下的"瞬間獲利", 爽三分鐘, 看得到摸不到, 隨著庫存天數增長, 庫存營運的水電交通成本提高(一缸電費就唉唉叫, 何況是整個魚場的維生系統), 魚隻互咬受傷, 生病死亡, 跳缸夾死, 進冰庫或沖馬桶, 都是成本, 隨時會讓一票魚的利潤低到見骨。

會做這行都是魚癡, 別提進貨的操勞, 操心更甚, 魚種繁多時整個心都懸在那邊, 狀況不佳時焦慮到茶不思飯不想, 跟生命有關的最沉重, 完售後賠不賠錢已經是其次, 認識國外做進口魚的同業, 年過50後多半會轉用品或自創品牌, 活體, 是年輕人在拼的...

言歸正傳, 香港以貿易起家, 人人會商業談判, 人人說一口好英文, 航線多, 運費低, 免關稅, 敢衝敢拼, 因此絕對拿得到最低的進貨成本, 還可以再轉賣到廣州/上海/北京/台灣來, 因為店鋪擠, 競爭眾, 成本高, 所以絕不能讓每個來逛的空手而回, 店裡隨時要有多樣而精采的魚種, 需要密集大量進貨(是進口整票, 不只是抓幾隻魚回來而已), 成本加幾塊賣出, 進貨前就廣發廣告通知玩家來逛, 不留隔夜, (奇怪的是香港他們只做到晚上七八點就關門, 白天逛通菜街的都是翹班的嗎??) 要跑得這麼快, 最大的誘因就是低價。

墨西哥/貝里斯/南太平洋諸島, 很多航班只有飛香港, 不到台灣, 直飛航班運費低, 且魚價格更低, 邁阿密女王6-8''就是show size, 更大的禁止出口, 一樣價格一樣的包裝, 收到6''女王簡直吐血, 成本比售價高, 但貝里斯女王可以比邁阿密大(8-11''), 重點是貝里斯的物價比邁阿密更便宜(以我手頭的報價表, 貝里斯女王產地價是邁阿密女王的1/3 !!! 而且大2''), 所以, 撇開削價競爭不談, 光航線差很多, 就真的差很多!
 
最後編輯:
張兄, 所以進口魚這種傻事還好有您這位年輕人來做, 可別太早退休~

您說貝里斯女王比邁阿密女王便宜許多.....這下可能得罪不少同業,

因為最近這批貝里斯女王賣的不便宜喔! (還是因為您沒進貝里斯.....)


題外話, 張兄沒考慮進SPS來玩?
 
張兄, 所以進口魚這種傻事還好有您這位年輕人來做, 可別太早退休~

您說貝里斯女王比邁阿密女王便宜許多.....這下可能得罪不少同業,

因為最近這批貝里斯女王賣的不便宜喔! (還是因為您沒進貝里斯.....)


題外話, 張兄沒考慮進SPS來玩?


抱歉我漏了說... 不是我再替進口商與水管說話, 貝里斯的魚真的大又美, 可惜貝里斯只飛到香港, 等了幾年都一樣, 要落地香港, 在港有人處理後再安排出貨, 所以利潤絕對先讓香港賺走, 而香港人是全世界最會做生意的國家, 要把好魚給台灣, 價格一定不善良, 也就是如果在香港看到折合NT8000的女王, 這個價格再加上空運費(港台空運便宜!)+包裝費(香港人工貴)+兩地報關費+卡車費(香港油價貴)+台灣關稅=進來台灣的成本, 再善心的人士可以賣到多便宜? :em04:

SPS? 饒了我吧...我對SPS完全沒有程度可言啊....
 
大家退休後千萬別想不開啊..... 讓小弟來補充一下...

活體利潤真的很難抓, 產地價格是一回事, 整批魚一下飛機, 對水下缸利潤就開始往下掉,
這不只是滯銷就賠本出清可以解決的, 死魚 & 故障魚價格=0, 成本還是在,
魚狀況不佳也就罷了, 偏偏多數死亡原因是狀況太好, 魚太兇將其他魚咬死, 照顧一缸魚都很難避免強欺弱, 大欺小的現象, 何況同時間要控管百種與上千隻個體, 每隻個性又稍微有差異, 最好的方法就是都單獨隔離, 這就牽涉到庫存場地多大, 單價低的魚單獨隔離成本非常高, 而且更大的場子往往會進更多的貨來攤提運費和報關成本, 中間的平衡, 跟釣魚一樣, 都在每次揮棒落空的錯誤中學習.

所以聰明的大盤都在近貨當天要水管把魚分走, 差價先入袋為安, 但不是我在為進口同業說話, 要零庫存全批發, 利潤只能抓三成, 魚先出, 再跟水管月結, 水管經營不善倒帳的機率高, 進口商只能以高進貨頻率來拉高當月營收。喔, 還有, 別忘了跟國外做生意, 多半貨款要預付, 錢先匯出, 三天後入國外帳戶, 備貨5-14天, 進口批發到跟水管收款已經過了一個半月, 現金會尬的很緊。另外, 聰明的國外魚場多半不會出到貨款的全額, 畢竟天然採集的魚種哪能100%保證(收錢的PI和出貨後的invoice永遠不符合), 匯了3000美金, 出2500, 留一些款項在, 下次還會再跟他訂~但這差異的500USD就吃掉了大半批發這票魚的利潤, 一票復一票, 永遠留一些貨款在國外供應商那裡...

另外就是同時批發與零售, 甚至把批發價來當零售價, 但求剛進口的魚當天賣完, 討消費者開心卻得罪衣食父母水管, 邊合作邊幹醮, 最後水管經營不下去倒帳跑路, 或進口商生氣斷貨讓水管開不下去, 核算後還發現互欠了好幾筆貨款... 雙方都不是人...

最笨的才是直接零售, 化簡為繁, 帳面利潤最高, 但那只是下飛機的那一當下的"瞬間獲利", 爽三分鐘, 看得到摸不到, 隨著庫存天數增長, 庫存營運的水電交通成本提高(一缸電費就唉唉叫, 何況是整個魚場的維生系統), 魚隻互咬受傷, 生病死亡, 跳缸夾死, 進冰庫或沖馬桶, 都是成本, 隨時會讓一票魚的利潤低到見骨。

會做這行都是魚癡, 別提進貨的操勞, 操心更甚, 魚種繁多時整個心都懸在那邊, 狀況不佳時焦慮到茶不思飯不想, 跟生命有關的最沉重, 完售後賠不賠錢已經是其次, 認識國外做進口魚的同業, 年過50後多半會轉用品或自創品牌, 活體, 是年輕人在拼的...

言歸正傳, 香港以貿易起家, 人人會商業談判, 人人說一口好英文, 航線多, 運費低, 免關稅, 敢衝敢拼, 因此絕對拿得到最低的進貨成本, 還可以再轉賣到廣州/上海/北京/台灣來, 因為店鋪擠, 競爭眾, 成本高, 所以絕不能讓每個來逛的空手而回, 店裡隨時要有多樣而精采的魚種, 需要密集大量進貨(是進口整票, 不只是抓幾隻魚回來而已), 成本加幾塊賣出, 進貨前就廣發廣告通知玩家來逛, 不留隔夜, (奇怪的是香港他們只做到晚上七八點就關門, 白天逛通菜街的都是翹班的嗎??) 要跑得這麼快, 最大的誘因就是低價。

墨西哥/貝里斯/南太平洋諸島, 很多航班只有飛香港, 不到台灣, 直飛航班運費低, 且魚價格更低, 邁阿密女王6-8''就是show size, 更大的禁止出口, 一樣價格一樣的包裝, 收到6''女王簡直吐血, 成本比售價高, 但貝里斯女王可以比邁阿密大(8-11''), 重點是貝里斯的物價比邁阿密更便宜(以我手頭的報價表, 貝里斯女王產地價是邁阿密女王的1/3 !!! 而且大2''), 所以, 撇開削價競爭不談, 光航線差很多, 就真的差很多!
以上小張所言確實是海水觀賞魚經營者一致的夢靨。

還有塞貨的問題,濫竽充數,將台灣海邊到處可見的厚殼仔遠從東非寄到,非洲厚殼仔怎麼賣?一隻成本2000,賣20都沒人要。東非大花臉、藍紋也是,跟印尼的長的並無二致,這如何賣到成本價?被硬塞幾隻就得虧幾隻。
更有貨款被惡質魚場吃掉的狀況,錢去但魚沒來。

站在消費者的角度其實是很矛盾的,明知業者經營不易,但還是想買到健康又便宜的海水魚,畢竟誰想跟自己的荷包過不去?
 
返回
上方 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