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設藻缸的目的為何??

那得先找齊微量元素的測試劑
否則怎麼知道有沒有被吸收,或者根本沒影響呢?
 
其實偶也很喜歡設藻缸:em09:
設藻缸 有時候可以觀察到另外一種不同的微生態
不過藻缸就像是主缸一樣 也是需要維護的....
如果照顧一種缸子的生態已經不容易 那麼要再兼顧另一種生態系統的缸子 那就更有難度了 尤其是兩者的水流之間是串在一起的時候..... 有互補也有競爭:em23:....

兩者之間的平衡變的很重要
抓到平衡點 兩者亮晶晶 引人稱羨
抓不到平衡點 藻長不好 主缸狀況也不佳 或者反客為主 藻棒主缸X! 魚與熊掌難兩得
模擬自然生態的系統 是非常的理想 但實際的操控上卻不是很容易 所以....偶下次再來努力看看:em03:
有目標 才有努力的能量:em04:
 
那得先找齊微量元素的測試劑
否則怎麼知道有沒有被吸收,或者根本沒影響呢?

的確,但我想...既然是微量元素 那會不會平常餵魚的飼料和一些添加的哩哩扣扣裡面就足夠了呢?
 
的確,但我想...既然是微量元素 那會不會平常餵魚的飼料和一些添加的哩哩扣扣裡面就足夠了呢?
或許有,或許沒有
但原因還是在沒有測試來佐證
 
不知道 有人設定 藻缸, 而得到反效果的嗎?
因為 我目前 似乎 是如此
我的藻缸 60*40*30 藻 裡面 幾乎滿的(水循環 約 1000公升/H)
光照時間 跟 主缸 時間 相反
PH 控制 在 8.1以上
不過 缸子 就是覺得 不穩定 不知道 問題 出在哪邊...

補充 主缸 尺寸 180*60*60 .

會不會是因為你的那整缸滿的藻在晚上無光的時候大量的行呼吸作用
導致缺氧,有機會半夜或是開燈前觀察看看魚口有沒有呼吸急促,跑到水面
這只是偶的猜測:em06:
 
我就有設藻缸,我得目的是放養不同習性
的物種。
藻缸不用把它想得太複雜,太功能化,依
你資料顯示,擬于剛一尺多一點,那你能
設多大的藻缸,又有多大的功能。
美觀及心理作用大於實質意義。
 
不過 缸子 就是覺得 不穩定 不知道 問題 出在哪邊...
可以分享一下你的問題點是出在那裡?
是lps & sps 混養嗎?
剛好新缸的設計有打算搭配藻缸
不過還沒完全規劃好
水流的方式是通過上層還是經過底層?
有無撲砂? 藻缸的水量應該是流量小一點?
如果方便可以貼圖方享一下你的設計嗎?
藻缸除了吸營養鹽
還可以培養一些浮遊生物
讓主馬吸入帶入主缸提供食物
但新缸想要把活石及藻缸串聯並使用同一個出水口
" 並放置白棉及過濾袋吸附活石的一些屑屑 "
讓最後一格主馬可以吸取完全乾淨的水值
但這又會把浮遊生物給濾掉
所以讓我有點不曉得該如何取捨
請魚友給些建議好嗎 謝謝
 
阿Ben

我的小意見,您參考看看
我覺得能夠由藻缸吸附的養分,應該主要以無機鹽為主(氨氮類,磷酸類)
有機物與懸浮顆粒反而不是藻缸能移除的重點
既然你目前是從頭設計,那要不要考慮把這兩樣(無機與有機)分開處理
有機物仍由傳統過濾來處理(濾棉,蛋白)
藻缸則另置,設計成為一個另一套併行的系統
最早的藻缸其實是放在比主缸高的地方,讓浮游生物隨水落入主缸內
後來為了美觀,才開始設計納入底櫃裡
你也可以考慮ATS, 或是最近興起的話題,UAS
這兩者也算是藻類過濾的一種
 
可以分享一下你的問題點是出在那裡?
是lps & sps 混養嗎?
剛好新缸的設計有打算搭配藻缸
不過還沒完全規劃好
水流的方式是通過上層還是經過底層?
有無撲砂? 藻缸的水量應該是流量小一點?
如果方便可以貼圖方享一下你的設計嗎?
藻缸除了吸營養鹽
還可以培養一些浮遊生物
讓主馬吸入帶入主缸提供食物
但新缸想要把活石及藻缸串聯並使用同一個出水口
" 並放置白棉及過濾袋吸附活石的一些屑屑 "
讓最後一格主馬可以吸取完全乾淨的水值
但這又會把浮遊生物給濾掉
所以讓我有點不曉得該如何取捨
請魚友給些建議好嗎 謝謝

嗯...
小弟只是突然想到小馬大的"簡易抽"
活石那邊的水流到藻缸前
加入簡易抽的方法
或許可以替補濾袋的方法
但清潔維護上會比換濾袋麻煩
哈!
所以有一好沒兩好:em06:
 
阿那要不要考慮把這兩樣(無機與有機)分開處理
有機物仍由傳統過濾來處理(濾棉,蛋白)
藻缸則另置,設計成為一個另一套併行的系統
ATS, UAS
河馬兄 感謝說明
小弟簡單說明一下目前心中的想法
目前頃向單一整體的底缸設計
藻缸另置或ATS, UAS則暫不考濾

步驟
1.首先溢流區下來的水會經過白棉及過慮袋

2.再流向蛋白

3.此時因為活石及藻缸是設計在最左測分上下兩個區塊 ( 尺寸都是一模一大小)
為了讓活石區塊有更多的空間 所以活石缸 "入水口" 只開約活石區塊隔離板的10公分大小(假設)
所以蛋白的水流入活石缸

4.活石缸的 "出水口" 開活石區塊隔離板的8公分大小(假設)

5.另外2公分(假設)則留向緊臨活石缸上方的藻缸的 "入水口"
"出水口" 則在另一側開2公分(假設)
記得藻缸的水要緩不要快 所以出口及入口尺寸都比較小一點

6.然後步驟4的活石出水口及步驟5的藻缸出水口是緊臨的
再一起留向濾棉及過濾袋 ( 確保活石的髒東西或藻類可以再進一步過濾)

7.最後濾完水就流入最後一格給主馬

底缸分上下區塊隔離
一.循環方向由底缸一小區塊的右上流到右下(步驟1)

二.再從右下方往左流到(底缸下方的中間)(蛋白區步驟2)

三.再往左流向(底缸左下方)(活石區塊步驟3)

四.部份往上流向(底缸左上方)(藻缸步驟5)

五.藻缸及活石區塊的出水同時往右流(底缸上方中間)(步驟6)

六.然後再往右流向最後一格(底缸上方右邊)(主馬區步驟7)

所以下水口和出水口位置其實是緊臨的
都是屬於右邊上方的位置

會再多第6道手續是底缸原則上也是沒辦法忍受有髒東西
所以都會定期清理 如果有多第6道手續
那整理會輕鬆許多但是相對的一些浮遊生物也被濾掉
所以有點難取捨要不要多第6道手續

但清潔維護上會比換濾袋麻煩
對 沒錯 謝謝你的建議
 
或許有,或許沒有
但原因還是在沒有測試來佐證

恩,沒錯 的確還是數據說話才準確


我就有設藻缸,我得目的是放養不同習性
的物種。
藻缸不用把它想得太複雜,太功能化,依
你資料顯示,擬于剛一尺多一點,那你能
設多大的藻缸,又有多大的功能。
美觀及心理作用大於實質意義。

我的藻缸是兩個一尺缸,採三連缸的方式過濾
沒有放白棉 "那你能設多大的藻缸,又有多大的功能"
重點不是多大,而是"比例" 我想你懂的
 
返回
上方 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