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在此講一下自己飼養單苞的經驗提供參考
印象中球狀圓帽單苞生物不是說養不活也不是很難養
首先單苞小弟建議的飼養環境盡可能是位在大面積的弱水流區、
如果水流面積小,可以先打玻璃利用回沖,中弱水流然後水流不要直接對到單苞這是第一條件
然後中或強光的環境是第二條件、至於水質的部份,小弟的經驗是
不論在高營養鹽或低營養鹽的缸子或SPS缸子環境,單苞都可以飼養,
但因為普遍在高營養鹽的缸子下低等藻會比較容易氾濫
單苞牠是需要大量攝取高養份與光合作用的生物
低等藻假如過多,除了競爭攝取養份外,單苞骨骼也容易卡到低等藻
因此營養鹽偏低的缸子小弟個人認為單苞會比較容易照顧好
也就是說營養鹽多寡小弟個人認為對牠影響並不會太大,但牠對光的需求很大這是肯定的。
再來是單苞對光和水質的變化,在進缸適應期或初期會比較敏感
建議盡量避免KH震盪波動,和缸子有機污染不要太高
特別是擺對位置後就不要移來移去,假如你真的要移也應該選擇熄燈後單苞不開時移動
而盡量不要在單苞大開的時候突然一雙怪手就伸進去缸子抓球..
平常手伸進缸子也盡可能不要離單苞太近。
一進缸的擺設位置建議是盡量遠離小丑或食藻生物的騷擾
特別是有超過兩個種類含以上的小丑時,小丑會因搶地盤意識或示威而嚴重騷擾到單苞
小弟先強調單苞在LPS界算是很敏感也容易受到驚嚇的生物
至於考慮到底部的生長點受光面充足,小弟也是建議底部墊高擺設
雖說底部生長點可以不用太擔心吃光問題,有時大開你會發現生長點也是可以拉到非常長的距離
但有吃到微光總比照不到光好這是肯定的
再來除了墊高受光面積比較好之外,事實上還有其他優點
球型單苞通常會在處於緊迫或危機意識下,使自己共肉充水到一定的程度,然後藉由地面平坦或沙層來移動位置
也就是說事實上牠是有辦法也有能力做到類似飛盤或海葵這種生物,
讓自己脹到像球一樣然後移動本身厚重的圓球骨骼的一種生物
所以說假如你放的位置不適合牠生長且處在平坦的活石上,一旦牠想移動位置時就會很容易從高處的活石上掉落
因此建議擺設在高處或活石上時,避免單苞本身隨意移動可以將底部墊高,避免放在平坦的面積上
如此也能讓生長點水媳有更大的伸展空間和接觸水流攝取養份等等的好處
再來是事實上單苞如果你不介意牠開的不大,也不要太早放棄,要養到牠整棵爛其實也沒那麼簡單
有些魚友是看到底部出現爛就放棄,突然開很小或幾天不開也放棄,突了頭放棄,偶爾不開放棄,看不慣就移來移去等等
生長點假如出現腐爛,小弟的建議處理方式是先利用熄燈使單苞縮進骨骼休息後再利用水流沖走腐爛部份即可
小缸如果怕爛肉污染到水質也可以利用滴管吸除掉,重點是你應該等牠休息時處理而不要開燈或緊迫的時候處理
最後是單苞成熟體在共生藻密度降到大約50%或偏螢光後會變得比較不敏感,此時會很容易照顧
就算底部生長點已爛掉,其實牠的成熟個體的抵抗力是很強的
因此小弟個人認為單苞並不是難養,
應該說假如要維持單苞都能持續大開和保有原來顏色與生長點蔓延這部份嚴格說算是比較難的
當牠漸開漸小或顏色越來越螢光共生藻越來越少後會比較難以再恢復到往日的大開狀態
每個人審美觀念與缸子環境各不相同,因單苞是屬於長水媳體的生物而且敏感,所以變化本就比較大
我們的腦海通常只留了牠開的最美最大的時刻,而一致的追求與希望能維持續保有當下盛開的狀態
殊不知就算牠開的沒有原來大,其實牠的水媳體事實上還是活的很好
只是一時縮在骨骼沒有看見,或開的比平常小了一點
假如說不要放棄太快,後段時期的單苞小弟經驗是牠會持續維持開在某個程度(大約3到5公分左右),不大也不小且顏色會偏微淡或偏營光
這時期的單苞只要不卡藻且水質或KH波動不要過大,這時期的單苞其實是很耐命的
甚至生長點救回與持續擴張蔓延的情況小弟也是有遇過
但假如覺得生物開的沒原來大或不正常或生長點爛太早放棄,然後最後認為難養這也不為過,總結是因個人喜好不同,看法各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