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魚常發病,應該思考的方向

精挑細選各國精緻水族用品 提供您更高品質的水族養殖環境
各國產品線歡迎水族同業批發 LINE ID:apple_aqua

jeremychen

💎💎🏆🏆🏆
註冊時間
2002/05/24
文章
10,862
按讚
294
經驗點數
10,306
金幣
923
就我目前實驗出來的心得有幾個重點.

一.高頻率的少量更換新水,個人覺得很有幫助,可以借助蛋白打超濕泡移除較髒的水,然後一直放新水進去,這種換水法非常有幫助.

二.主缸儘量儘量的的低密度,除了檢疫缸外,最好要有一個超低密度的馴養缸,檢疫完後先放馴養缸一陣子後放入主缸,若在主缸發病就馬上移到超低密度訓養缸調養...(超低密度可以降低緊迫感)

三.超級舊的濾材也很有幫助,我是在提醒各位養水真的不要急,進魚的步調要一再的延緩,事緩則圓,養魚也是一樣的道理.

四.發病求助時,一定要附上完整環境資料供大家判讀,細菌病毒感染跟免疫力有關,個人的實驗結果藥物很難有效,而有效的方法目前也很少有高手分享出來,所以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改善環境降低緊迫感,不然魚生病了,魚很痛苦,飼主也跟著痛苦@@.
 
我認同這4項非常有幫助.低密度飼養真的比較好顧
也不易發病.
 
提醒各位養水真的不要急,進魚的步調要一再的延緩,事緩則圓,養魚也是一樣的道理

這我一直很強調

但.......

唉!!
 
低密度真的有很大難度
不過低密度也才讓養海水魚變輕鬆
 
各位說的沒錯,驅使高密度的動力來自於人性的欲望,以我自己來說~我總是難以克制的走進水館就會大包小包的提出來= =,無奈自己技術也不好,魚一直死一直死,然後就一直在這個死亡迴圈裡面惡性循環,為了讓魚活下去就一直擴缸...從一兩缸擴到變成六缸,當魚變多了也只有擴缸才能降低密度.

所以低密度對魚兒好但事實上是違反人性,就好比以前聯考前一兩年,看到別人放學後就去打球逛西門町,交女朋友我好羨慕,但我為了考上第一志願我只能別無選擇的埋首苦讀,成功的代價永遠不是輕鬆的,我們總是要拿點東西出來換.....有些人用高技術來換得多數的魚可以活的不錯,有些人勤於維護環境,有些人耐住欲望用極低的密度來換取魚的健康...

能快速進魚且高密度的魚友是高手,這是我永遠達不到的境界,但能持續的用極低密度養魚的魚友我也超佩服的,因為他的人格特質也是很高的境界啊~

在下確實在魚類疾病的領域上花了很多時間研究,但在細菌病毒感染上面,我用了許多藥與不同的施藥方式,甚至不同的藥物或者治療的組合,如低濃度抗菌藥缸內藥浴,做成藥餌餵食,抗生素皮下注射,高濃度缸外藥浴,甚至高壓氧配合抗生素藥浴,始終無法找出有效的藥物治療方法,後來只好實驗改變環境條件,換水量與換水頻率,水溫的影響,PH,KH的影響,硝化系統的影響,低密度的影響....

雖然改變環境條件的治療效果也不是百分百,但至少比我用藥物治療好些,且在疾病的預防有很顯著效果...

就我對細菌病毒這兩種病原的了解,我知道這是不可能藥物檢疫的,只有專性寄身蟲有辦法檢疫,魚類抵抗細菌病毒最大的動力來自於自身的免疫力,然而高密度就是高緊迫,很容易讓免疫系統屈居下風發病.

抗菌藥用在人類身上效果非常好,我不明白為何用在魚上面效果會差這麼多= =,但確實是有魚友成功治療了,建議各位多跟這些高手諮詢,我實在沒什麼好的藥物治療方法可以分享的.
 
我個人感覺的一點 (僅供參考)

春秋之際 已人類來講 ,最常感冒 ,日夜溫差大

反而夏冬 的溫度比較穩定

設定上需要用點心思
 
赤大是這裡公認的真的是為魚友做事幫忙的,真的要按讚,比那些喜歡上來批評新同學而從不想分享他的經驗的人,真的有很大趨別,可以直言的就是商業與非商業的考量八,魚友真的要支持像赤 大如此的盡力,他真的有做到事的,即使他研究的孔綠,雖然沒能預期的好,但也是跨一大步,很多魚友開始用了,所以,要能分辨誰是想上來做商業目的的,而口頭只會說尊重生命至上是王道,確 從不願意分享還只會虧人,養海水魚很好,沒有錯,錯的是沒分享你我的經驗,使新同學還是要花冤望錢去走錯的路,這就是不尊重生命
 
赤子大大真的很熱心分享自己研究出來的心得,我有感動到~~正慢慢朝著FO的路前進!!我是混養缸,每天蛋白打濕泡大約打出6公升水,每天補泡好三天的海水素6公升,關燈前用風管+調節閥慢慢滴,大約2-3小時會滴完,軟體魚隻折損機率真的很低!!
 
返回
上方 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