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全部的過程,我的感想是未在第一時間下藥,延誤就醫所導致,根據站上許多先進的經驗,白點下銅藥是有效的處理方式,我剛開始養海水魚時也繼承淡水魚的觀念,以為水質好魚就不會生病,一旦生病也會不藥而癒,所以那時後得白點抱持順其自然的態度,當然也是損失慘重,直到有一次抱著姑且一試的態度下AB,雖然有損失,但也有救回來的,所以自從那次以後,我就設檢疫缸,新魚確實檢疫再下主缸.
我覺的24度跟爆白點並無正相關,可能是因為下福馬林刺激蟲體鑽至體表,但是並無明顯的殺滅作用,之後加溫到29度,蟲鑽出體表,在底砂形成孢囊,所以會覺的狀況有改善,但是過幾天後孢囊破裂,裡面的蟲又不知道生幾倍出來,造成令人難過的結局.
其實我蠻贊成興仔先生一發現白點就下藥的想法,跟我的經驗有點雷同,一旦在魚體發現白點,不管多或少,潛藏在魚表皮之下看不到的,不知道還有多少,參考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