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最近火熱的Micro Scrubbing Bubbles法(可除紅泥,怪藻,減少藻類孳生,讓水體清澈)

布魯斯, 是的, 但那也會讓噪音很大, 呵呵

那還有SEIO的造浪本來就可以直接接空氣管這方法,如果沒有SEIO的話我可以借你.
這樣就沒藉口了吧,哈哈.
 
這邊我提個不同意見。Elegant Corals的原文有這一句:"The micro bubbles also get under (with proper tank flow) dinos and the cyanobacteria and carry them to the over flow to be removed by an efficient skimmer." 我猜某些缸子的狀況,即使用了氣泡法,蛋白也是必要的。

另外,用這個方法雖然原理上很像大型蛋白,但這樣打出來的污水不像蛋白會被集中移除,而是會溶回水中吧?所以就這個角度來說,我覺得它比較像蛋白的輔助,而不是取代蛋白。




其實我說的不夠清楚,應該說,不是取代蛋白,而是有多一台蛋白的感覺,不是有說會產生黑泥,還有小氣泡有助帶起水中細微懸浮物,在利用過濾因而處理更乾淨,所以水更清,整體感覺就像多一台蛋白的運作效能
 
説這個方法就是有蛋白的效果,總是感覺怪怪的!如果會在缸面推泡,一定很壯觀。
這個方法會不會就只是簡單地幫你加大—點水體,加大一點過攄及加大—點亂流!
加大orp, 就好像常常到郊外呼吸新鮮空氣,對身體—定有好處,但你也不能每天噴氧氣十小時,就不去洗澡!
 
最後編輯:
印象剛跳海開始爬文時, 有人說蛋白的氣泡不能入主缸, 因為氣泡會傷害軟體, 所以若是刻意打氣泡進缸都沒問題的話, 代表之前那些都只是多慮了?!
還是之前真的有人因為氣泡傷害了軟體才有那種結論?

ps: 我的是側濾缸放蛋白, 所以一直都有氣泡消不乾淨的困擾, 但軟體似乎也沒出事...
 
有一種東西叫做擴散頭

小弟我剛好有eheim.....那個泡泡其實還滿細的

這個方法我一點也不想試

因為泡泡噴出的鹽漬 實在太恐怖了!
 
印象剛跳海開始爬文時, 有人說蛋白的氣泡不能入主缸, 因為氣泡會傷害軟體, 所以若是刻意打氣泡進缸都沒問題的話, 代表之前那些都只是多慮了?!
還是之前真的有人因為氣泡傷害了軟體才有那種結論?
隨著時間的變遷, 一些觀念與想法, 甚至是學術認證都會改變.

想想, 以前都鼓吹要多吃維他命, 上個月還看到報導說維他命其實是藥廠的騙局

以前都說咖啡一天只能喝一杯, 上周又看到醫療學術報導說咖啡可以克制癌症. 一天喝四杯的比不喝咖啡的癌症擴散率還要低

以前都說同性戀是一種病. 現在同性戀可以結婚

昨天網路上翻到一個珊瑚養殖復育的人在MACNA上的演講, 他鼓吹滴定雙氧水來加速GFO除PO4的效率
(我記得以前我滴定H2O2結果是整缸死翹翹)

應該沒幾年前, 赤子還有一篇FO的文章說蛋白太強導致水中的氧氣太多會對魚有傷害, 結果現在是要試驗直接往主缸打細泡

所以你說的以前如何如何, 現在改變了似乎也沒什麼. 哈哈
還有舊款女王頭的魚友應該要高興, 可能不用改任何設備就可以做到前三頁的人想要做的事情
 
IMHO....要養贏大海,海水缸有的優勢是燈光的技術演進, 極品硬骨的精挑細選,及生物化學對顏色的隨心擺布, 但其他, 如水質,水流, 穩定和豐富的食物來源, reef aquairum 是很難匹敵 coral reef 的, 所以我會選擇盡量接近, 盡量模擬....

我一般在每週換水時, 利用水位降低, 造流打空氣來模擬一些自己想像中的潮汐和氣泡灌入coral reef 的自然現象, 也一星期兩次用小馬達花三分鐘不同方向吹活石及珊瑚來彌補目前無法靠造浪更接進大海波濤洶湧的洗滌效果.....這兩個措施已幫我達到消紅泥,惡藻及水質清澈的效果

至於本篇討論的方法, 感覺有些超過大海中真實情境,且如果僅做到我已經能達到的,又有鹽漬考量, 我大概會先繼續自己的方式.....不過如將此法定位在 temporary issue treatment, 而非 long term solution, 我覺得真的值得一些魚友投入實驗後分享....
 
最後編輯:
還有舊款女王頭的魚友應該要高興, 可能不用改任何設備就可以做到前三頁的人想要做的事情

說到女王頭

PH84_F_13_161030133803.JPG


看看後面的牆壁吧 整個長壁癌

要挖掉一層水泥,補土再油漆才不會復發

出水口放白棉消泡盒都不夠濾除所有氣泡

稱氣泡法氣泡細微不會產生鹽霧

實際上反而是產生更細微的鹽霧四處飄散

想試的還是可以試

至於女王頭我已經封印起來不用了
 
ac260cbbc3726f30c87a62e806fe6258.jpg


已使用大約3星期,每晚打氣8小時
沒用蛋白機,感覺良好


從我的iPhone使用Tapatalk 發送
 
其實我說的不夠清楚,應該說,不是取代蛋白,而是有多一台蛋白的感覺,不是有說會產生黑泥,還有小氣泡有助帶起水中細微懸浮物,在利用過濾因而處理更乾淨,所以水更清,整體感覺就像多一台蛋白的運作效能
同意,這也是我一開始想說的,不過用文字實在沒有表達的很好。

不過在R2R那篇有一位完全站在正方發言的魚友,他的提到這個方法是「用來幫助原有蛋白,提升其效率」的方法,如果被氣泡帶起或產出的污染物累積在濾袋裡,會因為沒有即時移除,最後又溶回水裡,所以不建議用濾袋,或是更換濾袋的頻率要增加。
EC的FB也有一些經驗分享,大都說在用氣泡法後,蛋白廢液增加速度很快。看起來在氣泡法中,一台效率好的蛋白機是很重要的一個部分。


我一般在每週換水時, 利用水位降低, 造流打空氣來模擬一些自己想像中的潮汐和氣泡灌入coral reef 的自然現象
這招不錯,我要學一下(筆記)

不過如將此法定位在 temporary issue treatment, 而非 long term solution, 我覺得真的值得一些魚友投入實驗後分享....
看R2R上的經驗分享,很多人是說對cyano、diatom或dino有改善,不過目前只看到一個人有放前後比對圖。

說實在的,我會認為這是讓水質變得更好的方法其中之一,但不代表這個方法一定會讓水質更好。也就是說,某些條件的缸子,可能可以把它當成系統的一部分,類似ATS,碳源法之類的,持續使用這個方法。某些人可能當成temporary solution,有突發狀況出現時再用。有些人已經把水質調整到自己理想中的高標準,就不一定需要它。它是用來彌補一些現有系統上的缺陷的,但如果本來就沒有這些缺陷,那又何必去畫蛇添足?

系統中每個工具,都可以也應該要是動態調整的,所以最重要的是瞭解它的功能是什麼,依自己的實際需求去提高或降低工具的操作量。氣泡法也許是個好方法,但要如何搭配其他工具,還是考驗使用者的判斷能力。
 
河馬大, 固定汽泡木很簡單啊

隨便拿個比較重的珊瑚石, 或者汽泡石, 用跟魚線跟汽泡木的"打氣管"綁再一起
這樣就好了

不然就是用吸盤+魚線, 吸在底缸的缸底即可
 
返回
上方 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