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海水缸約兩年的時間,從一開始的兩尺一尺一尺背濾變成兩尺立方底濾。
終於忍不住趁著新家裝潢再次擴缸。
感謝波賽頓的阿儒大,還有阿仁的協助與建議。新缸到今天也正式滿三個月了。
當初原本想弄個淺缸,沒想到在阿仁的慫恿下就決定變成這個特殊的三尺Drop-off了。
Drop-off,原意為落下,這種缸也有人稱為倒L,既然為模擬海溝地形,就姑且稱為海溝缸好了XD
因為擴缸前器材有限,不敢擴太大,於是採用了90X60的主設計。又因為不想要比例太過奇怪,原本想讓落下的深度比坐落在1:1.618的ϕ數列,但是後來試畫出來後,發現自己是個沒有美感的傢伙(笑),還是比較喜歡正方比例,就將深度改回1:1。於是主缸深度就變成45/90,落下點也是正中間的45,從側面看就變成三個45cm的正方形。
因為想走背娃娃設計,所以底缸突出20公分,變成110,又因為不想讓上缸太高不好維護,所以底缸就只抓了30公分,這樣全高只有145cm,對我這個只有170的半殘來說站著坐著或是躺在沙發上欣賞主缸都剛剛好。又覺得中間好像有點空,就又塞了個中缸拿來當藻缸兼養些不能主缸混養之用。新家走工業風設計,所以不想用封閉式木櫃,又不愛角鋼架的廉價感,於是就採用了5cm的不鏽鋼開放架。
於是乎就變成了上圖這個奇特的樣子了。
反正是要完全依照自己想要的方式設計,於是就興起了一股惡搞念頭,上網找了一個台商生產的螢光矽利康來用,主缸選了驚人的粉紅色,中缸底缸則是用比較正常一點的藍色。但是黏玻璃的師傅告知該膠的注意事項中有寫到兩尺以下適用,於是主缸就只好先打一般的矽利康後再用螢光打邊。最後開藍燈後的效果比想像中的要好(鬆一口氣)。
缸中全用假活石,鋪上不到一公分的斐濟白沙L,然後把造浪藏在主缸落下處的活石背後,用水流把淤泥髒污帶上來。
一開始有點擔心這樣到底會不會讓髒污跟淤泥都卡在最下面,三個月來的實驗結果超乎意料的好,配合造浪的正轉反轉,幾乎沒有什麼累積的問題。不過一開始造浪放太下面,容易卡沙,後來就把造浪提高十公分,插在假活石的凹槽處。
三個月的養水與移入過程中,受到版上不少前輩的幫助,從柏林轉入KZ,拜讀了不少前輩的文章,前陣子一直壓不下NO3也是聽取了前輩們的建議後漸漸穩定下來了。剛好上週有個魚友在論壇中詢問Drop-off的缸,最近也聽聞不少魚友嘗試一樣的魚缸設計,就興起了紀錄一下自己魚缸的念頭。
照片是IPHONE加上單眼用的暖色濾光鏡片拍的,傷眼請見諒。
好久沒出動的單眼加上微距鏡頭,可惜當時沒有心力拍特寫,隨手拍了一下正面全景而已。
一個半月前也用手機拍了一段影片放在FB上
https://www.facebook.com/qin.zihong/videos/10154791464357868/?l=6366069671695589757
希望有更多魚友也加入Drop-off的迷人之處,一起分享討論吧。
終於忍不住趁著新家裝潢再次擴缸。
感謝波賽頓的阿儒大,還有阿仁的協助與建議。新缸到今天也正式滿三個月了。
當初原本想弄個淺缸,沒想到在阿仁的慫恿下就決定變成這個特殊的三尺Drop-off了。
Drop-off,原意為落下,這種缸也有人稱為倒L,既然為模擬海溝地形,就姑且稱為海溝缸好了XD
因為擴缸前器材有限,不敢擴太大,於是採用了90X60的主設計。又因為不想要比例太過奇怪,原本想讓落下的深度比坐落在1:1.618的ϕ數列,但是後來試畫出來後,發現自己是個沒有美感的傢伙(笑),還是比較喜歡正方比例,就將深度改回1:1。於是主缸深度就變成45/90,落下點也是正中間的45,從側面看就變成三個45cm的正方形。
因為想走背娃娃設計,所以底缸突出20公分,變成110,又因為不想讓上缸太高不好維護,所以底缸就只抓了30公分,這樣全高只有145cm,對我這個只有170的半殘來說站著坐著或是躺在沙發上欣賞主缸都剛剛好。又覺得中間好像有點空,就又塞了個中缸拿來當藻缸兼養些不能主缸混養之用。新家走工業風設計,所以不想用封閉式木櫃,又不愛角鋼架的廉價感,於是就採用了5cm的不鏽鋼開放架。
於是乎就變成了上圖這個奇特的樣子了。
反正是要完全依照自己想要的方式設計,於是就興起了一股惡搞念頭,上網找了一個台商生產的螢光矽利康來用,主缸選了驚人的粉紅色,中缸底缸則是用比較正常一點的藍色。但是黏玻璃的師傅告知該膠的注意事項中有寫到兩尺以下適用,於是主缸就只好先打一般的矽利康後再用螢光打邊。最後開藍燈後的效果比想像中的要好(鬆一口氣)。
缸中全用假活石,鋪上不到一公分的斐濟白沙L,然後把造浪藏在主缸落下處的活石背後,用水流把淤泥髒污帶上來。
一開始有點擔心這樣到底會不會讓髒污跟淤泥都卡在最下面,三個月來的實驗結果超乎意料的好,配合造浪的正轉反轉,幾乎沒有什麼累積的問題。不過一開始造浪放太下面,容易卡沙,後來就把造浪提高十公分,插在假活石的凹槽處。
三個月的養水與移入過程中,受到版上不少前輩的幫助,從柏林轉入KZ,拜讀了不少前輩的文章,前陣子一直壓不下NO3也是聽取了前輩們的建議後漸漸穩定下來了。剛好上週有個魚友在論壇中詢問Drop-off的缸,最近也聽聞不少魚友嘗試一樣的魚缸設計,就興起了紀錄一下自己魚缸的念頭。
照片是IPHONE加上單眼用的暖色濾光鏡片拍的,傷眼請見諒。
好久沒出動的單眼加上微距鏡頭,可惜當時沒有心力拍特寫,隨手拍了一下正面全景而已。
一個半月前也用手機拍了一段影片放在FB上
https://www.facebook.com/qin.zihong/videos/10154791464357868/?l=6366069671695589757
希望有更多魚友也加入Drop-off的迷人之處,一起分享討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