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提出我自己以前的一些經驗作參考
魚會死的可能性很多,尤其是剛買的,如果是養了3個月的穩魚死掉,那水質的問題才會比較明顯。
我已經有很久沒有NO3那麼高的問題了,但是我有一些模糊的印象是:
當我API的NO3可以量到像你這樣40左右,使用Salifert去量可能已經爆表100以上。而當我Salifert檢驗50的時候,另一牌的翠湖可能就爆表100以上。
反倒是其他KH或是Ca等的,大家的結果會比較接近。
這是很模糊的印象,不一定是正確的。
我自己的經驗是,當使用Salifert NO3為準的情況下,要保持NO3在25以下,才不會常常死珊瑚,新魚的存活率也比較高。
我常舉的例子是好像插花一樣,第一個禮拜大開,第二個禮拜小開,然後慢慢凋謝,然後要要去買新的回來插花。
如果已經走到珊瑚不開,魚也脫膜的情況。要救回來不容易。
你可以拿到一個水質好的魚友家寄放,但是那幾乎是不可能,因為大家魚缸都塞滿滿,沒空間放,就算有空間也會擔心有其他問題。
如果願意接收難民的,那一定是好麻吉。
如果是我的話我就只會減少餵食,多換水。
想辦法降NO3。
耐心的等到NO3降到25以下,然後才去進新的生物。
雖然很多專家不同意,但是我自己是沒有用過RO水的
自來水加海鹽泡完就直接換水,每週換1/4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