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週期
海水型白點蟲的生命週期可區分為明確的四個型態(Colorni & Burgess, 1997). 海水型白點蟲並不像其他魚類寄生蟲般的需要中間宿主(例如: 蝸牛等). 四個型態的生活週期主要可以區分為寄生期及脫離宿主後兩大階段. 這四個型態是為掠食體 theront, 原分裂前體protomont,分裂体 tomont 及 營養體trophont. 海水型白點蟲的生命週期在溫度為24-27C 的情況下, 通常大約是在1到2週左右(Colorni, 1992). 生命週期的長度會因為變異種或特有種而有些微的差異(Colorni & Burgess, 1997). 到至今有紀錄的文件中並未發現在其生命週期中有任何休眠狀態的存在. 然而, 海水型白點蟲 分裂体tomonts 所需要的孵化時間約為 3 到 28 天(Colorni, 1985). 在紀錄中 分裂体tomonts 孵化所需的最長時間為 72 天(Colorni & Burgess, 1997). 然而海水
型白點蟲的生命週期與溫度是有相關聯的, 所以這樣長的孵化時間並不可能存在於熱帶魚缸中的.
PS.這是熱心的Brick版主提供自己精心製作的生命史圖解圖片
通常當魚身上被用來當為症狀指標的白點短暫退去的時候, 魚友常誤以為白點感染已經治癒. 事實上, 在白點蟲的生命週期裡, 當 營養體Trophonts 成熟後, 便會離開宿主進入所謂分裂体 tomonts 繁殖的階段. 一般來說, 白點的消失只是短暫的, 通常幾天過後, 會有更多白點出現.
.
營養體Trophont 或寄生攝食階段
魚友通常最熟悉的便是海水型白點蟲的營養體 trophont 型態. 白點蟲的攝食型態乃是以類似鹽粒般的白點出現在魚的身上. 營養體Trophonts 會持續性的依附在宿主身上的體表或上皮組織中. 並攝食宿主魚身上的體液, 組織碎片, 或體表細胞(Colorni & Burgess, 1997). 並靠著從宿主身上攝食來的營養成長, 逐漸成為以肉眼便可辨識的白點. 通常會在 3 到 7 天裡完全成熟並離開宿主, 平均時間多為 4 到 5 天內(Colorni & Diamant, 1993. Colorni, 1985). 在同一宿主魚身上的成熟的營養體 trophonts 通常會在 16-18小時 的短時間內離開宿主. 如果宿主魚死亡, 營養體trophonts 也會離開宿主魚(Dickerson & Dawe, 1994) 若因宿主死亡而被迫在成熟前便離開宿主的營養體 trophonts, 雖然也能夠產生分裂体 tomonts, 但這些分裂体 tomonts 常常因為不夠成熟而無法產生可存活的 掠食體theronts.
.
原分裂前體Protomont 或離開宿主後且未形成胞囊前
營養體Trophonts 在成熟後便會離開宿主, 並退去身上的纖毛. 這就是所謂的原分裂前體 protomont 階段. 原分裂前體Protomonts 通常會於清晨五點左右或清晨前夕離開宿主魚(Burgess & Mathews, 1994b). 至於 營養體Trophonts 是否利用清晨前的短暫黑暗時間離開宿主, 以減低被攻擊風險的生存策略, 在學說理論上尚未被確立. 這樣的時間點很可能只是巧合. 脫離宿主後的 2 到 8 小時,原分裂前體 Protomonts 會在底沙或活石上移動, 直到黏附在適當的地方.
分裂体Tomont 或繁殖階段
原分裂前體Protomonts 會先吸附在魚缸中的底砂, 活石, 或其他適合的硬質表面上, 然後開始形成胞囊狀的分裂体 tomonts(Colorni, 1985). 這是所謂的繁殖階段. 在接下來的 8 到 12 小時, 分裂体Tomonts 會在體內開始形成一些子細胞, 也就是仔體 tomites. 每一個分裂体 tomont 所能產生的仔體 tomites 數量, 會因品種的不同而有所差異, 某些品種所能產生的 仔體 tomites 可能小於 200 個, 而有些品種則可能多達上千個(Diggles & Adlard, 1997). 當孕育成熟後, 分裂体tomonts 會開始孵化並將仔體 tomites 釋放到海水中. 這時被孵化出來的都是具備游泳能力的單一個體, 稱之為掠食體 theronts.
分裂体Tomonts 孵化所需的時間會因某些因素的影響而產生極大的差異, 可能從最短的 3 天到最長的72 天左右(Noga, 2000). 海水型白點蟲的生命週期與溫度有很大的相關性, 所以像 72 天這樣長的孵化時間基本上說來是非常不尋常的, 且只可能發生在溫度較低的環境中. 在適合珊瑚生長的溫度下,分裂体 tomonts 孵化的時間約為 3 到 28 天, 平均高峰集中在 4 到 8 天(Colorni, 1985). 這些差異的存在或許是海水型白點蟲所演化出來的生存策略. 然而, 在 tomont 型態下兩星期後,分裂体 tomont 所能產生的t掠食體heronts 不僅在數量上明顯的減少, 且孵化出來的 掠食體theronts 在感染能力上也大幅的衰減(Colorni, 1992).
Theront 掠食體或具感染性的浮游階段
在海水型白點蟲生命週期中具傳染性的浮游階段稱之為掠食體 theront. 在不同的研究報告中指出, 從分裂體 tomont 孵化出來後的 12 到 48 小時間, 掠食體Theronts 是存活在水中的(Burgess & Matthews, 1994a.Yoshinaga & Dickerson, 1994. Colorni, 1985). 掠食體Theronts 必須在這段時間內找到適合的宿主, 否則便會死亡, 溫度, 比重(鹽度), 或特有種的差異可以解釋尋求宿主時間上的差異.
掠食體Theronts 孵化的時間, 一致性的都維持在清晨兩點到九點之間(Yoshinaga & Dickerson, 1994). 從分裂体 tomont 階段到掠食體theront 階段的生理變化週期與光線雖然並沒有關係, 但這也是尚未被解釋說明的. 在從 分裂体tomont 階段孵化之後, 掠食體Theronts 便快速的失去感染的能力. 6 到 8 小時候後的感染能力便變的很低(Burgess, 1992). 孵化後的 7.5 小時, 87%的掠食體 theronts 仍然存活. 經過11.5 小時後, 存活率便只剩下 9%. 孵化後的15.5 小時, 更只剩下 0.34%. (Yoshinaga & Dickerson, 1994). 掠食體Theronts 的大小會因為白點蟲品種的不同, 地理上的分布, 宿主的品種差異, 以及水溫的變異而有所不同(Colorni & Burgess, 1997). 在 掠食體theront 接觸到宿主之後, 開始附著的階段稱之為 原營養前體proront.原營養前體 Proronts 在附著之後會開始鑽進宿主魚的上皮組織, 這些傷口在短時間(可能只要五分鐘)內便會快速的恢復, 並覆蓋住原營養前體 Proronts (Colorni & Burgess, 1997). 然後 原營養前體Proronts 便快速的轉化成營養體 trophonts, 展開寄生攝食的階段.
上面是資料查到的白點病生命週期
所以我參考這些資料後是覺得只要整個系統裡面超過78天就絕對不用擔心是系統本身帶入的白點病源
,實際上我自己幾次的經驗,只要整個缸裡跟系統中沒有魚超過48天就沒問題了
但我只有第一次這麼做,第二次我就改成30天
因為我想白點寄生在魚身上約3~8天內就會脫落成前原分裂前體約2~8小時,,然後轉成分裂體,這階段約3~28天,因此我後來魚淨缸就只有30天,因為沒有前原分裂體,自然正常情況下30天足已.
但現在我都是用主缸系統內放置A/B箱治療方式,所以目前改成16天,因為魚身上8天足以,而分裂體最強感染期是4~8天,所以8+8=16天,基本上用A/B箱在主缸內治療,就可以了
A/B箱療法:我是參考網上的,我簡述一下就是在主缸內設立一個分離的小缸,用主缸系統來過濾水質,但隔離白點掠食體進入小缸內附上魚體即可.A/B兩箱交換使用每次A缸使用不超過三天就換B缸然後週期置換到16天,因此魚體分裂下來的前分裂體附在A小缸上,還沒變成掠食體就前A小缸就被置換下來改B小缸上.而下來的A小缸拿去泡自來水在曬太陽,乾燥絕對能殺死白點病(這是資料上說的),所以A/B缸我是16天配合主缸下銅藥,並且降低鹽度,三效並進
以上給你參考,因為這點也煩了我快2年
PS:我有兩個紫外線過濾,但這只能保證供應出來的水是沒有白點,要殺掉全缸是有問題的,我是用來給小缸施以正壓用的(也就是給新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