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石開缸問題

Kekw

🏆🏆🏅🏅
註冊時間
2022/07/04
文章
605
按讚
321
經驗點數
2,756
金幣
3,547
各位好, 由於希望在FOT裡方便直接在主缸下藥
所以不想用活石開缸, 怕有些微生物不耐銅而死導致水質受污染
因此打算用人造石/咕咾石造景 底缸濾材擺放生物環

我個人以前是用活石開缸
想請問如果用死石開缸的話 以下步驟對嗎
放水>倒硝化細菌 養水7天>放闖缸魚>養水 等爆藻

應該跟活石差不多步驟 只是在速度方便是不是慢很多?(一兩個月左右)
還是主要看污染量?如果水體400L左右的第一次需要放多少隻雀鯛比較好?
謝謝各位
 
各位好, 由於希望在FOT裡方便直接在主缸下藥
所以不想用活石開缸, 怕有些微生物不耐銅而死導致水質受污染
因此打算用人造石/咕咾石造景 底缸濾材擺放生物環

我個人以前是用活石開缸
想請問如果用死石開缸的話 以下步驟對嗎
放水>倒硝化細菌 養水7天>放闖缸魚>養水 等爆藻

應該跟活石差不多步驟 只是在速度方便是不是慢很多?(一兩個月左右)
還是主要看污染量?如果水體400L左右的第一次需要放多少隻雀鯛比較好?
謝謝各位
養水7天>放闖關魚>養水 暴藻???
第一個不是養水吧…
死石養水時間要更長
闖關魚不在數量在能不能活下來
 
奇怪的概念,你的過濾是石頭負責的嗎??不論是真石假石
你的硝化過濾應該是你的濾材負責才對啊

另外暴藻再退藻,然後魚下去再長藻,到底意義何在,我在站上問了幾年了a,

養水是要養硝化系統,水下去,濾材有,硝化菌下去,你已經在建立硝化系統了
時間愈長硝化系統愈強,但沒有養好水的一天,你下藥,你的硝化系統就變弱
你用低比重,你ph、kh各種參數變化,你養的水每天都在變動

以上參考看看,系統架構比較重要,用活石,人工石,或各種造景,請讓造景歸造景
生態系統歸生態系統,這樣比較合理
 
養水7天>放闖關魚>養水 暴藻???
第一個不是養水吧…
死石養水時間要更長
闖關魚不在數量在能不能活下來
前輩好,
由於每家水族館教的方法/流程可能都有所不同
有的是說可以直接放魚 因為一開始水是最乾淨
有的說倒完硝化細菌等到水清澈才放魚
奇怪的概念,你的過濾是石頭負責的嗎??不論是真石假石
你的硝化過濾應該是你的濾材負責才對啊

另外暴藻再退藻,然後魚下去再長藻,到底意義何在,我在站上問了幾年了a,

養水是要養硝化系統,水下去,濾材有,硝化菌下去,你已經在建立硝化系統了
時間愈長硝化系統愈強,但沒有養好水的一天,你下藥,你的硝化系統就變弱
你用低比重,你ph、kh各種參數變化,你養的水每天都在變動

以上參考看看,系統架構比較重要,用活石,人工石,或各種造景,請讓造景歸造景
生態系統歸生態系統,這樣比較合理
前輩好,
可能我表達有點不好, 不過在你第一段提到的東西有點不明白

我個人的愚蠢的理解是活石帶有大量的生物菌群,比如硝化細菌反硝化細菌、微生物等等...
(以下廢話前輩應該比我更清楚 可無視)
而在新開缸中活石中有些生物死亡,雜物腐爛,就會產生不利於生物生長的營養鹽。
爆藻的過程主要是藻類的生長把它消耗掉 吸收營養鹽後最終會白化>初步開缸完成

盡管是活石開缸爆藻我在站上也看到很多答案
有的人說出綠藻、NO3=0、要等白化、出現鈣藻等等
在這邊前輩可以分享一下經驗嗎?
我曾參考過前輩極速開缸的方法, 但由於我個人也沒有養太多年 而對這有一點點偏見
也沒有太多資源、空間跟時間去親自試驗和考證 在此請見諒

另外對我個人而言活石開缸比較方便我去觀察到N-cycle的進度
而我對死石開缸的了解可算是一無所知 只有爬過文和問水族館
所以不清楚活石跟死石是不是同樣的原理 需要透過爆藻的手段來進行

在這邊最後我想請問以死石開缸的話 放完闖缸魚後
不論是一個月後或者是兩個月後除了NH3/4,NO2,NO3還有甚麼指標可以讓我知道系統已經漸漸成熟/穩定?
因為我個人並沒有死石開缸的經驗
內容可能有誤麻煩指正 也煩請前輩多多指教 謝謝
 
死石開缸跟使用人工濾材開缸是一樣的
既然是死石,本身不帶任何東西,就像一般人工濾材一樣
單純只是給菌附著繁殖用
你可以把他當成生物環一樣使用
會用死石開缸主要是利於造景及避免開缸初期就帶入不想要的生物
既然是從0開始,當然比使用自帶菌種的活石要花更多時間才能建立系統
而且沒啥污染源是爆不出藻的,所以不用堅持爆藻
一切以水質測試為準就好
NH3/4,NO2,NO3即指標,數值OK不等於系統已穩定或成熟
只能算是系統可以處理目前缸中產生的污染源
水質在範圍內即可少量放魚,配合測試水值狀況在可以負荷的情況下適度增加魚口
 
死石開缸跟使用人工濾材開缸是一樣的
既然是死石,本身不帶任何東西,就像一般人工濾材一樣
單純只是給菌附著繁殖用
你可以把他當成生物環一樣使用
會用死石開缸主要是利於造景及避免開缸初期就帶入不想要的生物
既然是從0開始,當然比使用自帶菌種的活石要花更多時間才能建立系統
而且沒啥污染源是爆不出藻的,所以不用堅持爆藻
一切以水質測試為準就好
NH3/4,NO2,NO3即指標,數值OK不等於系統已穩定或成熟
只能算是系統可以處理目前缸中產生的污染源
水質在範圍內即可少量放魚,配合測試水值狀況在可以負荷的情況下適度增加魚口
清晰明白, 謝謝前輩
 
放魚之後就不是走觀察 爆藻 -> 藻白化 的養水模式了...
想想為何會爆藻, 藻又為何會白化, 應該就能清楚為什麼了...
明白,
今天在網絡上再搜尋一下資料 開始懂一點點了,
謝謝前輩
 
只有看數據最準了,系統只處理現有汙染源,沒有增加汙染也不會變強大,緩慢增加生物是必要的,有固定測水質就會知道系統極限在哪。
FO造景用死石、咕咾石是OK的,但更建議用塑膠的假活石來做造景,造景歸造景,移出造景撈魚也很方便;但造景容易產生地盤,考慮清楚比較好,我個人是偏愛裸缸。
FO只要NH3、NO2=0就可以開始進魚了,至於NO3我是控制<25,低密度FO缸,魚比較健康。
試水魚直接買想要的目標魚即可,不一定要雀鯛。
 
前輩好,
由於每家水族館教的方法/流程可能都有所不同
有的是說可以直接放魚 因為一開始水是最乾淨
有的說倒完硝化細菌等到水清澈才放魚
水清澈可以是一個不錯的指標哦,因為水霧就可能是菌像失衡,所以水清是業界常用指標,但不會是100%的答案,但水清比不清好是對的

前輩好,
可能我表達有點不好, 不過在你第一段提到的東西有點不明白

我個人的愚蠢的理解是活石帶有大量的生物菌群,比如硝化細菌反硝化細菌、微生物等等...
(以下廢話前輩應該比我更清楚 可無視)
而在新開缸中活石中有些生物死亡,雜物腐爛,就會產生不利於生物生長的營養鹽。
爆藻的過程主要是藻類的生長把它消耗掉 吸收營養鹽後最終會白化>初步開缸完成

你的理解差不多都正確,唯一有點我們認知的不同,是大量的屍體,而不是大量的菌群,
所以養水期拉長主要是在養那些硝化菌與反硝化菌,活石內也會有厭氧區,然後需要時間來處理那些,

活石上如果到你手上是大量的菌群就不用那麼長的時間跑了,所以國外才有處理過的活石比沒處理過的活石翻倍價格的市場
買處理過的活石,根本不需要那種長期養水,甚至你也養不出暴藻期的可能,所以我才一直不推暴藻期的養水法,根本就不實用
盡管是活石開缸爆藻我在站上也看到很多答案
有的人說出綠藻、NO3=0、要等白化、出現鈣藻等等
在這邊前輩可以分享一下經驗嗎?

我不曉得其他業者,但我自己的二十多年經驗,早期沒那麼多科技設備下去養時,活石會是我們的主要生態系統來源
但我們通常是放下去,水清當天就放軟體跟魚了(只是數量看清況操作)還有客戶預算囉~~
水族展時就是放到滿囉,有2011/2012的水族展記錄https://www.ph84.idv.tw/forum/threads/204858/
可以參考看看囉,當時雖然是人工活石造景,但其中都會混搭一些天然活石小塊的當生態補充

我曾參考過前輩極速開缸的方法, 但由於我個人也沒有養太多年 而對這有一點點偏見
也沒有太多資源、空間跟時間去親自試驗和考證 在此請見諒

另外對我個人而言活石開缸比較方便我去觀察到N-cycle的進度
而我對死石開缸的了解可算是一無所知 只有爬過文和問水族館
所以不清楚活石跟死石是不是同樣的原理 需要透過爆藻的手段來進行
其實每個缸與每個用戶都存在著差異,但是有些原理是在基本不過了
我一直的論點在於,爆藻等於硝化系統建立(過量的營養鹽產生才會有藻類產生)此時已有硝化系統
接著不論是人工移除(移除藻類等於移除營養鹽),或是等反硝化系統的建立(藻類白化沒養份,換水移除等方式)


但如果我的系統不是走這種模式的時候,不就卡關了嗎?? 有不少缸子就是不長藻,或是不退藻(系統架構等許多差異點等因素)
然後生物下去產生營養鹽後,又開始長藻了??,又開始長藻難道就是系統沒養好嗎(邏輯誤區)??
也就是說水族箱能不能放生物,等藻像不能當做完全指標(只能當參考)有藻時就已有硝化系統,此時肯定就可放生物了
在這邊最後我想請問以死石開缸的話 放完闖缸魚後
不論是一個月後或者是兩個月後除了NH3/4,NO2,NO3還有甚麼指標可以讓我知道系統已經漸漸成熟/穩定?
因為我個人並沒有死石開缸的經驗
內容可能有誤麻煩指正 也煩請前輩多多指教 謝謝

你用字過度客氣,害我用指都要慎選~~不能講粗一點,哈哈
我們的經驗,硝化系統建構架構大於生物汙染量時,魚不會被自己的汙染毒死,就是封閉環境養活生物的基礎原理
其他的我們覺得都是網路半筒水響叮噹,然後一個跟一個講就變成網路主流了,以上,希望有幫到你囉~~
這樣講好像又太粗了,簡單的說,網友的累積經驗是他個人的缸,我們看的是整體市場環境(樣本數高過百倍千倍)
所以不是我們要那麼強調,甚至很多業者他們的論點也與我們不同,但基礎原理都是一樣的,如果有任何不同的論點歡迎指教討論囉
回覆在上述對話框內紅字,網頁版可能要按展開才看的到,參考看看
另外可以參考我們設展記錄,




全新水/全新濾材/ 人工活石(假石)造景共13缸
1.5尺壓克力背濾缸(65L內) 共11缸
CR海水素泡RO(運轉不到24小時),少許活砂(放不到12小時),
生態珠與納米柱和羊毛絨濾材,當日放生物,唯一不同就是一直有倒硝化菌(24時共倒了三次)
2尺與3尺缸是乾砂洗過,天然海水,其他都一樣,效果如影片,四天撤展時,水只會更清,可持續追蹤貼文
另外警語,今日24小時生物是人工繁殖較適應人工環境,明天開始才會放入野生如海葵等魚種...參考看看
 
我覺得養水就只是在養菌而已,如果no2no3指標到達一定標準應該就可以了!
為何非要等到藻變白在下魚或珊瑚?
 
我覺得養水就只是在養菌而已,如果no2no3指標到達一定標準應該就可以了!
為何非要等到藻變白在下魚或珊瑚?
話是沒錯
但等藻白化是為了讓藻盡量吸收掉缸中的NO3
不然缸中濃度過高的NO3只能靠大量換水來去除
剛養成的菌種還太脆弱,大量換水帶來的震盪也有可能破壞系統
且新抓來要入缸的生物,經運送過程&全新環境,都有可能造成緊迫
然後放進這NO3偏高的缸中,失敗率就又提高了不少
要養就是盡量把已確知會造成傷害的因素去除,不然何必對水對溫是吧?
 
返回
上方 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