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濾底缸規劃-請幫忙指導

蛋白、活石格建議合併

小缸子設備空間都很極限 少一塊玻璃多了不少空間

有時候就是差那片玻璃 無法放想換的設備要重做一個

底缸空間大的話 分兩格更好整理 管理

兩呎的底缸空間很緊繃 我會選擇合併往後容錯率較大
 
底缸高50cm, 蛋白機 47cm, 要留意一下底櫃高度, 若是不夠高, 蛋白可能會很難取出清理~

我個人是覺得底缸已經很小了, 不要再切太多區域, 每個區域都小小的很卡很難操作維護,
器材太貼缸壁共振聲也不好處理, 活石區應該可以不用....

謝謝指導

因應家裡的裝潢,設置的是側櫃,跟L大的側濾有點異曲同工之妙,高度也跟現場配合,前方壓克力板是活動式可撤掉,上面的木層板也是活動式可拿起來,方便維護。櫃體上方設定是放一盆蘭花。

底缸已經盡可能放大,但考慮到比例的關係,只能做成這個尺寸,再大可能會變很醜(個人主觀)。
分隔成4格,最主要是設置兩個30mm翻水格,功能是強制水流的方向,可以設置活性碳過濾盒、其他濾材過濾盒。

活石區是因為現在上缸放的造景石,是我自己做的多孔陶瓷手拉胚,下方塞活石,有點亂,想把活石移下來,造景會比較漂亮。

但這也是我現在比較糾結的!我記得我以前養的比較好的時候,上缸放的都是活石, 有豐富的生態,珊瑚不會餓肚子。所以也許上缸活石造景 底缸活石區改沸石桶, 是比較好的規劃。

以上思慮若有不周或盲區, 還請再次指導

PH84_230816212838_895f6.jpg


PH84_230816212839_3f61e.jpg


PH84_230816212839_28af9.jpg


PH84_230816213014_31d17.jpg


PH84_230816213014_f1bec.jpg
 
我閱讀了您的想法

* 我個人不會把缸子設置在電視旁

以下是我的一些建議

Sump的部份-

活石(可選),濾袋或者濾綿,skimmer,沸石桶,回流pump,溫控/制冷,補水,滴定,網袋裝活性碳被動方式飛行。
落水濾袋一格/skimmer&沸石桶一格/回流一格,很簡單。

除此之外,集水坑設計沒有什麼特別之處

如果乾岩石是您的選擇,我建議您選擇天然材料,或者使用市售有品牌的材料產品,這樣很好。並可於sump添加一些新鮮優質的live rock。

我建議主顯示系統使用活石,添加一個淺沙床,sump的部份如上,如使用沸石桶則可以不添加live rock,但主顯示系統使用live rock。
 
不客氣
如果考量使用沸石桶,sump裡面的活石可以不用。藻區也不是那麼的必需。

在不影響skimmer與沸石桶的那格水位中,盡量保留空間給這格,在這個區域中有兩樣設備,這兩者擺放的位置也是相當的重要,如果是我我會刪除這格的玻璃
蛋白、活石格建議合併

小缸子設備空間都很極限 少一塊玻璃多了不少空間

有時候就是差那片玻璃 無法放想換的設備要重做一個

底缸空間大的話 分兩格更好整理 管理

兩呎的底缸空間很緊繃 我會選擇合併往後容錯率較大

謝謝指導

難倒我了 想破頭

請教大大

如果改分成兩格,如何規劃,可達成①下水濾袋盒+②控制蛋白水位+③活性碳過濾盒+④沸石桶+⑤補水+⑥定量換水+⑦上水沉馬防共振。

還請再次指導
 
這真的取決您的喜好和方式,集水坑設計真的沒有什麼特別之處。

我想說假使不以分隔的方式來強制水流的方向,即完全沒有分隔,它也能做得很好。
 
1. 活石要達到豐富生態的效果也不需要放很多,簡單幾顆弄個小島礁或是用點巧思併入陶瓷造景中應該都不是什麼難事,不見得要弄得亂七八糟。

2. 活性碳過濾也可以直接併入濾袋盒的部分,畢竟你是用3D列印,設計上稍做修改應該就行了。

3. 定量換水的話就看你想換的量來決定要併哪兩格(蛋白+活石 or 活石+主馬),然後沸石桶或其他reactor就放大的那格就好了。
 
謝謝指導

難倒我了 想破頭

請教大大

如果改分成兩格,如何規劃,可達成①下水濾袋盒+②控制蛋白水位+③活性碳過濾盒+④沸石桶+⑤補水+⑥定量換水+⑦上水沉馬防共振。

還請再次指導

我只會捨棄那塊玻璃

維持原本的1
馬達格之前的玻璃可以控制2
3我會選擇用網袋省體積
玻璃拆掉 蛋白跟4有機會一起
5的問題應該不大 直出拉水管
補水桶的話需另放
6.7問題應該不算大

即使有困擾 我也會先滿足前面幾項
 
謝謝指導

因應家裡的裝潢,設置的是側櫃,跟L大的側濾有點異曲同工之妙,高度也跟現場配合,前方壓克力板是活動式可撤掉,上面的木層板也是活動式可拿起來,方便維護。櫃體上方設定是放一盆蘭花。

底缸已經盡可能放大,但考慮到比例的關係,只能做成這個尺寸,再大可能會變很醜(個人主觀)。
分隔成4格,最主要是設置兩個30mm翻水格,功能是強制水流的方向,可以設置活性碳過濾盒、其他濾材過濾盒。

活石區是因為現在上缸放的造景石,是我自己做的多孔陶瓷手拉胚,下方塞活石,有點亂,想把活石移下來,造景會比較漂亮。

但這也是我現在比較糾結的!我記得我以前養的比較好的時候,上缸放的都是活石, 有豐富的生態,珊瑚不會餓肚子。所以也許上缸活石造景 底缸活石區改沸石桶, 是比較好的規劃。

以上思慮若有不周或盲區, 還請再次指導

PH84_230816212838_895f6.jpg


PH84_230816212839_3f61e.jpg


PH84_230816212839_28af9.jpg


PH84_230816213014_31d17.jpg


PH84_230816213014_f1bec.jpg
看到你的燒陶手拉坯, 我才想到你之前就已經養一陣子了~


新的主缸, 長與寬比原缸小一點, 但高度增加不少(26.5cm->42.5cm), 這是好的改變,
小缸子難就難在浪流, 超級矮缸更是難!

這次是要以養骨規劃嗎?

我不確定舊缸後來養的狀況如何, 不過從上面最後的更新來看, 最主要的問題還是在主缸,
底砂不要用粗的珊瑚骨, 底砂上不要放滿東西, 缸子高度不足, 水流太直接且變化太少(這點在新缸應該能改善!)
燈有點太偏紅?! (也可能是拍照問題)

至於底缸, 不用想太多, 空間小的話就紮紮實實 白棉 蛋白 主馬, 頂多就是沸石看要不要考慮一下...
補水跟滴定也要規劃一下.

ps:
你看我的側濾缸, 雖然一開始沒規劃要養海水, 裡面完全沒有隔, 主馬, 蛋白, 沸石, 白棉, 全部都塞在同一間,
還不是可以養的風生水起的~~~
 
  • 讚
Reactions: tty
我閱讀了您的想法

* 我個人不會把缸子設置在電視旁

以下是我的一些建議

Sump的部份-

活石(可選),濾袋或者濾綿,skimmer,沸石桶,回流pump,溫控/制冷,補水,滴定,網袋裝活性碳被動方式飛行。
落水濾袋一格/skimmer&沸石桶一格/回流一格,很簡單。

除此之外,集水坑設計沒有什麼特別之處

如果乾岩石是您的選擇,我建議您選擇天然材料,或者使用市售有品牌的材料產品,這樣很好。並可於sump添加一些新鮮優質的live rock。

我建議主顯示系統使用活石,添加一個淺沙床,sump的部份如上,如使用沸石桶則可以不添加live rock,但主顯示系統使用live rock。
1. 活石要達到豐富生態的效果也不需要放很多,簡單幾顆弄個小島礁或是用點巧思併入陶瓷造景中應該都不是什麼難事,不見得要弄得亂七八糟。

2. 活性碳過濾也可以直接併入濾袋盒的部分,畢竟你是用3D列印,設計上稍做修改應該就行了。

3. 定量換水的話就看你想換的量來決定要併哪兩格(蛋白+活石 or 活石+主馬),然後沸石桶或其他reactor就放大的那格就好了。
我只會捨棄那塊玻璃

維持原本的1
馬達格之前的玻璃可以控制2
3我會選擇用網袋省體積
玻璃拆掉 蛋白跟4有機會一起
5的問題應該不大 直出拉水管
補水桶的話需另放
6.7問題應該不算大

即使有困擾 我也會先滿足前面幾項

謝謝指導

缸子放在電視旁已經有10年了,雖然有損壞電器的風險,可是沒辦法只有這個位置。

依據前輩們的指導,重新規劃 三個方案如下:

分格A:合併蛋白格及活石格(231mm*409mm)蛋白水位280mm+5mm
與分格C功能類似,比較能控制水流方向
大致可解決以下問題
①下水濾袋盒+活性碳
②控制蛋白水位280mm+5mm→由主馬格壓克力板H280
③活性碳過濾盒(功能合併到下水濾袋盒)
④沸石桶→取代活石及藻缸
⑤補水(浮球控制,不確定主馬格位置還夠嗎)
⑥定量換水(固定換水桶的容量來解決)
⑦上水沉馬防共振(高密度生化棉墊在主馬下面)
底缸水體容錯能力:364mm*409mm*140mm)/1000000≈20.8L > 上缸溢流水體:592mm*409mm*32mm)/1000000≈7.7L
上缸水體容錯能力:592mm*409mm*50mm)/1000000≈12.1L > 底缸主馬格水體:125mm*180mm*280mm)/1000000≈6.3L

PH84_230817232602_74595.png



分格B:合併下水格及蛋白格(364mm*221mm)水位310mm+5mm
無法合併活石格及主馬格(有風險:活石格+主馬格水體:364mm*180mm*280mm)/1000000≈18.3L)
大致可解決以下問題,比較能控制水流方向
①下水濾袋盒+活性碳
②控制蛋白水位310mm+5mm→由蛋白格壓克力板H310
③活性碳過濾盒(功能合併到下水濾袋盒)
④沸石桶→取代活石及藻缸
⑤補水(浮球控制,不確定主馬格位置還夠嗎)
⑥定量換水(固定換水桶的容量來解決)
⑦上水沉馬防共振(高密度生化棉墊在主馬下面)
底缸水體容錯能力:364mm*409mm*110mm)/1000000≈16.3L > 上缸溢流水體:592mm*409mm*32mm)/1000000≈7.7L
上缸水體容錯能力:592mm*409mm*50mm)/1000000≈12.1L > 底缸主馬格水體:125mm*180mm*280mm)/1000000≈6.3L

PH84_230817232603_5bc5a.png



分格C:合併下水格、蛋白格及活石格(231mm*409mm+133mm*221mm)蛋白水位280mm+5mm
與分格A功能類似,比較不能控制水流方向
大致可解決以下問題
①下水濾袋盒+活性碳
②控制蛋白水位280mm+5mm→由主馬格壓克力板H280
③活性碳過濾盒(功能合併到下水濾袋盒)
④沸石桶→取代活石及藻缸
⑤補水(浮球控制,不確定主馬格位置還夠嗎)
⑥定量換水(固定換水桶的容量來解決)
⑦上水沉馬防共振(高密度生化棉墊在主馬下面)
底缸水體容錯能力:364mm*409mm*140mm)/1000000≈20.8L > 上缸溢流水體:592mm*409mm*32mm)/1000000≈7.7L
上缸水體容錯能力:592mm*409mm*50mm)/1000000≈12.1L > 底缸主馬格水體:125mm*180mm*280mm)/1000000≈6.3L

PH84_230817232603_671dc.png


以上思慮若有不周或盲區, 還請再次指導
 
最後編輯:
謝謝指導

缸子放在電視旁已經有10年了,雖然有損壞電器的風險,可是沒辦法只有這個位置。

依據前輩們的指導,重新規劃 三個方案如下:

PH84_230817232602_74595.png


PH84_230817232603_5bc5a.png


PH84_230817232603_671dc.png


還請再次指導
A的話我看不太懂為什麼要把第二格到主馬格那片玻璃特別做高,那不就完全沒有控制水位的效果了嗎?

B的蛋白格水位有點太高了,以BM A5的建議水位20cm來看再墊高個十公分恐怕會占掉不少空間並增加維護時的難度。

如果是我自己的缸子的話我會選C或是乾脆不分格,不過這也取決於你是偏好空間開放有彈性一點還是喜歡那種精準規劃每道水流的設計感。
 
我經過google查詢,關於沸石桶的型號,如果我理解正確。沸石材料需經過充分滾動翻轉/旋轉,否則效果不佳。這是我的一些建議。
 
看到你的燒陶手拉坯, 我才想到你之前就已經養一陣子了~


新的主缸, 長與寬比原缸小一點, 但高度增加不少(26.5cm->42.5cm), 這是好的改變,
小缸子難就難在浪流, 超級矮缸更是難!

這次是要以養骨規劃嗎?

我不確定舊缸後來養的狀況如何, 不過從上面最後的更新來看, 最主要的問題還是在主缸,
底砂不要用粗的珊瑚骨, 底砂上不要放滿東西, 缸子高度不足, 水流太直接且變化太少(這點在新缸應該能改善!)
燈有點太偏紅?! (也可能是拍照問題)

至於底缸, 不用想太多, 空間小的話就紮紮實實 白棉 蛋白 主馬, 頂多就是沸石看要不要考慮一下...
補水跟滴定也要規劃一下.

ps:
你看我的側濾缸, 雖然一開始沒規劃要養海水, 裡面完全沒有隔, 主馬, 蛋白, 沸石, 白棉, 全部都塞在同一間,
還不是可以養的風生水起的~~~

謝謝L大指導
分了好多天,把你的大作看完,有很多收穫,之後應該會再開一個發文,討論系統,再請撥空指導。
矮缸我好像只養了兩年,之後就擴缸。
擴缸之後,的確是朝養骨進行,但是並沒有成功,養的不太好,後來斷斷續續,只能LPS+M屬。
失敗的原因很多,老缸併發症,懶惰的身心,貧瘠的水,餓死的骨,不斷的惡性循環,越養越糟。

下面這支骨是矮缸的時候養的,擴缸的時候因為震盪死了,後來就沒有再成功過。

PH84_230824193857_05a2a.jpg


下面這支M屬是擴缸後唯一養的還OK的,後來也死了。

PH84_230824194014_4d1d5.jpg
 
返回
上方 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