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 淺談珊瑚缸的光照

正統的黃色螢光蛋白確實比較少,不過倒是有很多珊瑚能以其他不同螢光蛋白來組合出黃色的效果(紅+綠就是個常見的組合)。

至於螢光不螢光就純粹取決於你喜歡怎麼欣賞你的缸子。
如果你偏好藍光下的缸子那當然就最好選有螢光的生物才不會整片黑;但倘若你喜歡偏白的燈光那非螢光的黃色又有何不可呢?
當然啦,以現在的可控燈具你也是可以透過安排不同時段下不同的光源設置來同時享受兩種不同的美。
可控式燈具聽起來好威,
是混合式燈具,好幾種燈裝在一起,然後有一個控制器,
可以我想哪個燈開幾趴就開幾趴這樣嗎?
聽起來好高檔!
我只敢傻傻地跟著安全牌走,
板上魚友推薦的燈,查一查好像問題沒很大,就跟著用,
不過我跳海的時候早就已經是LED的天下了,看了你這篇文才知道T5其實光譜比較全面,
但是因為看過來看過去大家都在用LED,所以我有一種T5比LED難掌控所以被淘汰的錯覺

是說T5這種螢光燈管會光衰,
LED好像也會耶!
可是好像很少人在討論這個問題,只看到反映在價格上,用越久的LED燈越便宜而已
 
可控式燈具聽起來好威,
是混合式燈具,好幾種燈裝在一起,然後有一個控制器,
可以我想哪個燈開幾趴就開幾趴這樣嗎?
聽起來好高檔!
我只敢傻傻地跟著安全牌走,
板上魚友推薦的燈,查一查好像問題沒很大,就跟著用,
不過我跳海的時候早就已經是LED的天下了,看了你這篇文才知道T5其實光譜比較全面,
但是因為看過來看過去大家都在用LED,所以我有一種T5比LED難掌控所以被淘汰的錯覺

是說T5這種螢光燈管會光衰,
LED好像也會耶!
可是好像很少人在討論這個問題,只看到反映在價格上,用越久的LED燈越便宜而已
你現在那台AI prime就能做到了啊。
我指的可控沒你想的那麼複雜啦,比方說你想下午欣賞一下明亮有朝氣的缸子就可以開白點然後晚上睡前想看螢光缸就設藍點。
傳統燈具時期就很多人這樣弄了,只是現在的LED已經把這些功能全部包在一起,所以就不用買一堆定時器和插座在那邊搞配線。

其實我是還蠻推薦新手從T5入門的,因為真的挺難搞砸的而且初始裝備門檻也不高。
只是現在LED真的已經鋪天蓋地了,大概不用幾年其他選擇也會慢慢消失,我是覺得還滿可惜的。

光衰的話所有光源設備都會,只是LED的時間相對長且比較不會有光譜跑掉的問題(白光有螢光粉的話還是會)而已。
像T5或HQI多半是半年到一年會換燈管,雖然確實是一筆開銷不過換個角度想其實也是直接把你的光源reset。
而LED雖壽命長但反而很常被忘記它還是有壽命的(尤其溫度影響相當大),不過因為壽命太長比較不能用傳統方式測數據所以市售燈珠標的多半是估計值。
只是以市售水族燈具而言真的沒有幾家有弄成可以換燈珠的設計,所以要換也就只能整組換(不過好一點的燈具五年應該沒什麼問題,而且很多人也是像果粉一樣有出新燈就換)。

至於用久回本雖然是沒錯,但以前有算過以HQI燈具加換燈管的錢對比新的大廠LED燈具,就算加電費要回本也起碼是兩三年以上的事(這還沒考慮有人三天兩頭就換燈具),很多人可能根本不會養那麼久呢。

如果覺得我文章哪邊寫得太文言(還是該說理言?)我再看看能不能換個表達方式,畢竟我確實有時會自己一個人講得太high:ROFLMAO:
 
什…什麼秘辛?
染色的嗎?:eek:

我看J兄的文章看了很多遍,都有看沒有懂,
然後看你的回覆也有看沒有懂,
玩燈的意思是要LED搭幾隻T5燈管來試試看嗎?還是要弄一個光譜儀來測測看嗎?
想了很久…突然發現我根本不需要這麼苦惱,
我連一個像樣的缸都沒有,我看我還是先存錢吧!:ROFLMAO:

不過我記住一件事,
先不要買任何昂貴的彩單因為他可能有秘辛雖然不知道是什麼秘辛…(筆記)

不要亂自我解讀,看一個影生一個仔
等那天產地發更多海裡的照片時就知道這個是缸內的還是海裡的
就像金米粉現在就有看到海裡一大堆金米粉的農場照了,以前也沒有金米粉這種產物
所以秘辛指的有很多,可能是這篇在講的燈源,可能是不同的營養劑,元素,氨基酸,不要人性本惡好嘛~~

不過你講到一個,不用急著買,什麼東西都是剛開始貴,之後多了就便宜了
水族的一句,早買早享收,晚買享折扣,哈哈,台灣市場很小,現在收一堆的人都是看外銷
所以玩自己能力內想玩的就好
----------
怎麼會看不懂,不用用到儀器,
這篇是跟你分析目前跟近年來珊瑚缸燈具的演變與原理,
我覺得很清楚寫的很好了
多看幾次就看懂了啦
 
這幾年的彩色螢光珊瑚我倒覺得和產地的人工挑選有一定的關係。
畢竟印尼、澳洲等珊瑚輸出國的漁民及養殖戶也知道我們不會想要咖啡色珊瑚,因此選擇要採集和繁殖的珊瑚時多半還是有挑過的,而這些螢光珊瑚可能也是在觀察這幾年的市場偏好後才開始瞄準這些輸出。

所以我們缸子裡飼養的這些珊瑚其實也算是被篩選後的結果。
不然多數珊瑚種類在野外還是咖啡色的居多,即使有顏色也鮮少會看到像我們缸子中那種濃妝豔抹的表現。

當然人工環境的影響鐵定也是個很大的因素,畢竟我們也知道環境的不同可以讓同一顆珊瑚呈現完全不同的樣貌。
不過這就又是個值得玩家與學者們好好研究的大坑了。

baruna-Jaya-27.jpg

(來源:https://reefbuilders.com/2020/08/11/the-indonesian-coral-trade-is-business-as-usual/)
我目前唯一有找到的單胞農場圖
 
這幾年的彩色螢光珊瑚我倒覺得和產地的人工挑選有一定的關係。
畢竟印尼、澳洲等珊瑚輸出國的漁民及養殖戶也知道我們不會想要咖啡色珊瑚,因此選擇要採集和繁殖的珊瑚時多半還是有挑過的,而這些螢光珊瑚可能也是在觀察這幾年的市場偏好後才開始瞄準這些輸出。

所以我們缸子裡飼養的這些珊瑚其實也算是被篩選後的結果。
不然多數珊瑚種類在野外還是咖啡色的居多,即使有顏色也鮮少會看到像我們缸子中那種濃妝豔抹的表現。

當然人工環境的影響鐵定也是個很大的因素,畢竟我們也知道環境的不同可以讓同一顆珊瑚呈現完全不同的樣貌。
不過這就又是個值得玩家與學者們好好研究的大坑了。

baruna-Jaya-27.jpg

(來源:https://reefbuilders.com/2020/08/11/the-indonesian-coral-trade-is-business-as-usual/)
我目前唯一有找到的單胞農場圖
感謝jeremie 大支援,這樣上面魚友才不會誤會我講的~~
這看就是海裡,然後再對比下顏色(這個是自然光),
所以就是現在大量的印尼彩單拼盤來源應該就是在海裡繁殖的了,
或是繁殖一陣子後再到出口商加工
 
感謝jeremie 大支援,這樣上面魚友才不會誤會我講的~~
這看就是海裡,然後再對比下顏色(這個是自然光),
所以就是現在大量的印尼彩單拼盤來源應該就是在海裡繁殖的了,
或是繁殖一陣子後再到出口商加工
誰叫你要講得那麼神秘!:LOL:
連黃魚都有人在染色了,夭壽那種東西他們也染得下去,
我本來還猜放射性基因突變,像螢光斑馬魚那種,
或是猜有人去偷挖瀕臨絕種的保護動物,拿槍的珊瑚盜獵者之類,哪天就看到迷霧海洋十八年的電影…

我也覺得我應該玩久了會比較看得懂,
我本來不知道馬達的揚程這兩個字是幹嘛的,兩個字分開都看得懂,合起來就看不懂,
上網查完他的定義似懂非懂,
然後不小心買了一隻揚程不夠的馬達,就一下子全都懂了,
繳學費…:cry:

你現在那台AI prime就能做到了啊。
我指的可控沒你想的那麼複雜啦,比方說你想下午欣賞一下明亮有朝氣的缸子就可以開白點然後晚上睡前想看螢光缸就設藍點。
傳統燈具時期就很多人這樣弄了,只是現在的LED已經把這些功能全部包在一起,所以就不用買一堆定時器和插座在那邊搞配線。

其實我是還蠻推薦新手從T5入門的,因為真的挺難搞砸的而且初始裝備門檻也不高。
只是現在LED真的已經鋪天蓋地了,大概不用幾年其他選擇也會慢慢消失,我是覺得還滿可惜的。

光衰的話所有光源設備都會,只是LED的時間相對長且比較不會有光譜跑掉的問題(白光有螢光粉的話還是會)而已。
像T5或HQI多半是半年到一年會換燈管,雖然確實是一筆開銷不過換個角度想其實也是直接把你的光源reset。
而LED雖壽命長但反而很常被忘記它還是有壽命的(尤其溫度影響相當大),不過因為壽命太長比較不能用傳統方式測數據所以市售燈珠標的多半是估計值。
只是以市售水族燈具而言真的沒有幾家有弄成可以換燈珠的設計,所以要換也就只能整組換(不過好一點的燈具五年應該沒什麼問題,而且很多人也是像果粉一樣有出新燈就換)。

至於用久回本雖然是沒錯,但以前有算過以HQI燈具加換燈管的錢對比新的大廠LED燈具,就算加電費要回本也起碼是兩三年以上的事(這還沒考慮有人三天兩頭就換燈具),很多人可能根本不會養那麼久呢。

如果覺得我文章哪邊寫得太文言(還是該說理言?)我再看看能不能換個表達方式,畢竟我確實有時會自己一個人講得太high:ROFLMAO:
什麼?光衰除了有抹螢光粉的白光以外,光譜不會跑掉?o_O
我還以為會跑掉才叫光衰,
原來只是變弱而已,
那我開強一點就好了對吧?

什麼?原來我已經在用可控式燈具了?
我昨天還在想“喔這玩意聽起來就很威,想必是高手在用“,
結果我就在用啊!!!過癮!!!
不對呀!怎麼我還是很菜…:cry:

我看不只水族的燈,再過幾年,連家裡的燈具都會被LED攻佔吧?
那天想幫老家換一隻一模一樣的T8燈管,就已經找得很辛苦了
 
誰叫你要講得那麼神秘!:LOL:
連黃魚都有人在染色了,夭壽那種東西他們也染得下去,
我本來還猜放射性基因突變,像螢光斑馬魚那種,
或是猜有人去偷挖瀕臨絕種的保護動物,拿槍的珊瑚盜獵者之類,哪天就看到迷霧海洋十八年的電影…

我也覺得我應該玩久了會比較看得懂,
我本來不知道馬達的揚程這兩個字是幹嘛的,兩個字分開都看得懂,合起來就看不懂,
上網查完他的定義似懂非懂,
然後不小心買了一隻揚程不夠的馬達,就一下子全都懂了,
不知道為什麼我突然想到:
你左手的意思我懂,右手的意思我也懂,兩隻手加在一起我看不懂
不好意思離題了 XD
繳學費…:cry:


什麼?光衰除了有抹螢光粉的白光以外,光譜不會跑掉?o_O
我還以為會跑掉才叫光衰,
原來只是變弱而已,
那我開強一點就好了對吧?

什麼?原來我已經在用可控式燈具了?
我昨天還在想“喔這玩意聽起來就很威,想必是高手在用“,
結果我就在用啊!!!過癮!!!
不對呀!怎麼我還是很菜…:cry:

我看不只水族的燈,再過幾年,連家裡的燈具都會被LED攻佔吧?
那天想幫老家換一隻一模一樣的T8燈管,就已經找得很辛苦了
 
誰叫你要講得那麼神秘!:LOL:
連黃魚都有人在染色了,夭壽那種東西他們也染得下去,
我本來還猜放射性基因突變,像螢光斑馬魚那種,
或是猜有人去偷挖瀕臨絕種的保護動物,拿槍的珊瑚盜獵者之類,哪天就看到迷霧海洋十八年的電影…
螢光魚不是突變而是基因轉殖啦。原理其實也就只是把珊瑚等生物的螢光蛋白基因轉殖到魚身上。
科學研究上這個技術也還蠻常被使用的。比如說你想把一段基因轉到細菌身上你就可以把螢光蛋白基因一併放進去,這樣只要看哪些細菌有螢光就知道他們有帶到目標基因了。

什麼?光衰除了有抹螢光粉的白光以外,光譜不會跑掉?o_O
我還以為會跑掉才叫光衰,
原來只是變弱而已,
那我開強一點就好了對吧?
什麼?原來我已經在用可控式燈具了?
我昨天還在想“喔這玩意聽起來就很威,想必是高手在用“,
結果我就在用啊!!!過癮!!!
不對呀!怎麼我還是很菜…:cry:

我看不只水族的燈,再過幾年,連家裡的燈具都會被LED攻佔吧?
那天想幫老家換一隻一模一樣的T8燈管,就已經找得很辛苦了
你說到一個重點了,那就是很多人買的LED燈具其實都遠超實際所需, 所以確實也是能隨著光衰再往上提升輸出(不過最好有PAR meter才能知道要上調多少),而且讓燈珠別在接近上限的功率下工作也能增加壽命。

還記得不到十年前都還有人在討論LED到底能不能長期養珊瑚,結果到了今天根本很難找到不是LED的缸了。
我自己其實還是最喜歡HQI打出的視覺效果,只是這東西真的可以算是宣告滅絕了,就連螢光燈現在歐盟也已經禁止生產了。
就看看我能不能在五年份的HQI燈管用完前搞出個效果滿意的平價DIY燈具:em01:
 
受益良多。雖不能內化且換成自己的語言。但我覺得幫助是有的
 
移來這邊聊好了
沒想到能找到這麼多使用 HQI 的影片~
雖然從影片中, 我還是感覺不出 HQI 有甚麼特殊的水波紋,
不過藉由影片又吸收了不少養珊瑚的經驗~


我在想你們可能沒有看過整缸上方佈滿 LED, 然後每盞燈都沒開到最強的設定~
在這種條件下, LED那種集中不均勻的缺陷就幾乎感受不到~
這就是用錢來堆出柔和無死角,不刺眼的光,接近完美效果~

也因為這樣太貴了, 所以有不少人建議高CP的配置是用 LED 搭配 T5
54198145110_5c5894f513_k.jpg

這也是我自己prefer的LED用法。不過實際視覺效果我會覺得更接近T5,甚至反而少掉一些水波紋我還覺得看了比較舒服。

我倒也不認為兩類燈光的視覺差異是科技上的問題,只是多數廠商比較不會特別著重在這塊來設計產品,消費者似乎也沒那麼在乎,所以大概就剩我們這種比較老派的玩家才會抱怨了(要不然CP值最高的還是自己DIY)。

斷支缸使用 LED(大約300PAR), 其中強調了若是用LED開到 700PAR, 珊瑚會死掉, 因為 LED 有 UV.
老先生認為: LED 300 相當 HQI 700
(我印象 HQI 也是含UV呀, 難道是我記錯?!)
沒錯,HQI也會釋出UV的波段,而且量可能還會高於很多市售LED燈具。
所以他的解釋我認為大概不是原因,但這個觀察的確是挺有趣的。

目前我看過養的比較好的缸, 都是有使用 LED, 或是LED搭配其他燈具(混和型的燈具)
純HQI, 真的很抱歉, 到現在還沒發現養的不錯的...
現在想想也覺得蠻好玩的。
沒幾年前大家還在爭LED到底能不能養的和傳統光源一樣好,結果現在角色已經開始互換了XD

我也認同珊瑚的顯色不見得要犧牲整體健康,但反之顏色沒那麼鮮豔也不代表改珊瑚狀況就比較差,因此我始終認為顯色是一件很主觀的事。
以我自己來說,我雖然可以appreciate養得很鮮豔的螢光色系精品珊瑚,但要我選個能盯著整天的珊瑚我可能還寧願挑顆黯淡一點的版本。

追求讓各種軸孔珊瑚的螢光蛋白最大量表現當然可以是個目標,但我並不會將其作為評斷養得好不好的標準。
螢光蛋白與色素蛋白對於珊瑚而言都是要耗費能量和原料製造的東西。狀況不好的珊瑚自然不會有餘裕生成這些物質,但如果沒有必要的話珊瑚同樣也不會浪費資源去啟動相關基因。所以同一株分切的珊瑚在其他表現相同下,養得比較鮮豔那顆就一定比較健康嗎?這我也沒辦法給出篤定的答案。

想去看HQI缸的話RC TOTM或是以前的論壇文就有一票了,不過當然可能不見得能符合現今玩家的審美喜好。
 
移來這邊聊好了

54198145110_5c5894f513_k.jpg

這也是我自己prefer的LED用法。不過實際視覺效果我會覺得更接近T5,甚至反而少掉一些水波紋我還覺得看了比較舒服。

我倒也不認為兩類燈光的視覺差異是科技上的問題,只是多數廠商比較不會特別著重在這塊來設計產品,消費者似乎也沒那麼在乎,所以大概就剩我們這種比較老派的玩家才會抱怨了(要不然CP值最高的還是自己DIY)。


沒錯,HQI也會釋出UV的波段,而且量可能還會高於很多市售LED燈具。
所以他的解釋我認為大概不是原因,但這個觀察的確是挺有趣的。


現在想想也覺得蠻好玩的。
沒幾年前大家還在爭LED到底能不能養的和傳統光源一樣好,結果現在角色已經開始互換了XD

我也認同珊瑚的顯色不見得要犧牲整體健康,但反之顏色沒那麼鮮豔也不代表改珊瑚狀況就比較差,因此我始終認為顯色是一件很主觀的事。
以我自己來說,我雖然可以appreciate養得很鮮豔的螢光色系精品珊瑚,但要我選個能盯著整天的珊瑚我可能還寧願挑顆黯淡一點的版本。

追求讓各種軸孔珊瑚的螢光蛋白最大量表現當然可以是個目標,但我並不會將其作為評斷養得好不好的標準。
螢光蛋白與色素蛋白對於珊瑚而言都是要耗費能量和原料製造的東西。狀況不好的珊瑚自然不會有餘裕生成這些物質,但如果沒有必要的話珊瑚同樣也不會浪費資源去啟動相關基因。所以同一株分切的珊瑚在其他表現相同下,養得比較鮮豔那顆就一定比較健康嗎?這我也沒辦法給出篤定的答案。

想去看HQI缸的話RC TOTM或是以前的論壇文就有一票了,不過當然可能不見得能符合現今玩家的審美喜好。
我印象之前研究 HQI時 , 明明就很多人在討論如何防止UV外洩 (那時候主要在種水草),
有沒有可能 HQI 長波長的光比重相對UV比較多, 所以 HQI PAR 700 與 LED PAR 300 中, UV 強度是差不多的?!

現在真的是 LED 的天下了~ 其他種類的燈反而是用來打輔助的~

我心目中養的好的標準是要健康,持續成長, 有肉有毛, 再來才是有顏色, (顏色是做好基礎工後水到渠成的)
我見過一些螢光艷麗的骨, 但卻是已經準備啞掉或是已啞掉的狀態;(只看顏色挑骨, 是很不保險的操作)
還有一種就是 KZ還很盛行時的果凍色, 那種狀態的骨經不起缸內一點的小震盪.
 
返回
上方 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