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地自建想要弄個新魚缸

各式進口極品珊瑚販售、人工繁殖艷麗硬骨珊瑚
line id:eric326
怎麼聽完魚友分析完就退縮了:ROFLMAO:
我是認為養法百百種, 沒有一定的對與錯
主要版主比很多人更有條件的徹頭徹尾從頭設計
埋管, 走線以及單獨回路的預留這些最好都要事先規劃清楚
這是一個興趣, 誰都不希望日後因為提水太累, 老是跳電 ,插座不夠 , 冷水機的噪音, 室內熱氣...等, 消磨了當初跳海的熱情

至於養什麼? 怎麼養? 花多少錢? 後續再來打算
現在的投入, 後續想養什麼都具備條件, 調整上就很靈活了

如果是真的不想埋管做舊水出, 我倒是覺得可以做快排, 甚至不做都可以,大不了換水時拉軟管到下水孔虹吸放水
至於水塔的新水管,其實是可以走天花板,到時候裝潢天篷蓋掉問題不大,不過就是走天花板的管接頭一定得做好,避免漏水下雨
對啦,可以先規劃空間,如果不養那麼大缸也可以做臥室什麼的,留後路,不要說不養魚缸,那空間就浪費了只能當倉庫,一切剛開始,一輩子砸大錢蓋房子,很重要。
 
對啦,可以先規劃空間,如果不養那麼大缸也可以做臥室什麼的,留後路,不要說不養魚缸,那空間就浪費了只能當倉庫,一切剛開始,一輩子砸大錢蓋房子,很重要。
房子格局要好
 
看完您的精緻分析後..發現我的手骨不夠粗..還真養不起..我還是養FO好了..謝謝..
您都有預算自地自建了~~ 可以的話還是建議管路先拉好~
如果覺得飼養費用太高, 可以先養FO(但我怎麼聽說的都是FO更貴??)
至少趁著裝潢的時候先拉好管線預留著以後可以用. 裝潢好了之後要拉也沒辦法了.
我兩呎缸,混合缸一個月全部費用不用1千,設備全上不是最爛都是中階,越大缸費用多少集數上升,講設備就好,多ㄧ呎設備幾千就變成破萬甚至幾萬,量力而為。
設備還好耶其實. 畢竟, 除了燈以外, 該有的監控跟測試劑(Ca/Mg/Kh, 鹽度計等等等)無論大小缸價格都一樣阿~
當然蛋白機大小可能有點價差, 或是大的底缸可以塞比較多設備會多了沸石桶反應器等等等....不過整體而言差距不算太大啦.(如果是跟耗材類價格對比一下的話, 哈哈哈)
以我自己為例: 2呎換到現在超過4呎的缸, 燈從2盞變6盞(價格差最多的地方). 監控設備一樣是APEX跟trident沒變. 蛋白變大台. 多了沸石桶跟反應器. 造浪從2顆變4顆. 差異其實就這樣而已. 其他是設備升級的部分不該算在內.(畢竟小缸也能升級設備)

耗材跟電費部分我覺得才是差比較多的地方. (電費跟鹽還有Ca/Mg/Kh 微量元素等等還有胺基酸這些補品的部分)

話說您2呎不用1000也是很厲害, 我之前兩呎為了美觀跟安靜, 放客廳用24hr冷氣, 其實電費沒比現在便宜.(當時沒有用儲能跟時間電價, 客廳又比較大一個月電費4000-9000, 一期最高接近19000(兩個月)) 哈哈哈.

我光是apex的測試劑跟RF的測試劑 平攤下來一個月就要700-1000左右了吧. 捲紙也一個月大概300. 這都是無論幾呎缸都固定要的支出阿~
如果加上營養品, 電費等等等, 還能控制在1000內真的很厲害.

怎麼聽完魚友分析完就退縮了:ROFLMAO:
我是認為養法百百種, 沒有一定的對與錯
主要版主比很多人更有條件的徹頭徹尾從頭設計
埋管, 走線以及單獨回路的預留這些最好都要事先規劃清楚
這是一個興趣, 誰都不希望日後因為提水太累, 老是跳電 ,插座不夠 , 冷水機的噪音, 室內熱氣...等, 消磨了當初跳海的熱情
沒錯, 趁裝潢真得先預留著. 以免以後需要.
至於養什麼? 怎麼養? 花多少錢? 後續再來打算
現在的投入, 後續想養什麼都具備條件, 調整上就很靈活了

如果是真的不想埋管做舊水出, 我倒是覺得可以做快排, 甚至不做都可以,大不了換水時拉軟管到下水孔虹吸放水
至於水塔的新水管,其實是可以走天花板,到時候裝潢天篷蓋掉問題不大,不過就是走天花板的管接頭一定得做好,避免漏水下雨
不建議走天花板耶. 就像你說的漏水很麻煩的.(如果是已經裝潢好的當然走天花板是一個方式, 比較好走管路)
但他現在是重新自地自建. 埋在地下會比較好, 就算漏水都沒差. (因為你不會長時間有水流, 用水量其實也不會多大, 一個禮拜換200L之類的而已)
 
維護成本的部份按您說的一~二週換一次水..一次換150公升~250公升..以一包海水素可泡200公升而言,一週就用掉一包多..
我目前是二年用一包,因為一年換兩次..
還要加營養補充品及餵食軟體..要維持美缸這維護成本一個月要多少呢..
若我要加天然海水的話還得裝到十幾桶..這也太累了..
另外..還有個疑問..例如將塑膠水桶放在戶外再接管到魚缸的方法換水,但冷天及熱天這水要怎麼換啊..
是先加入底缸不循環等水溫適中了再開始循環嗎,我常常有天氣冷的時候就不換水的問題。


暫時以軟體為主的話

活石開缸柏林養法 可以省掉大部分藥水、食物

預算用來增加換水量 穩穩玩一年問題不大


桶子放戶外與水塔概念相同

跟著鈦管走進來底缸

主馬上水做控制分流 感溫相關配置好

可以在換水時讓主馬只打回底缸落水格

自己循環到溫度適可改變分流就送水上去


可以客製化容器的商家也好找

玻璃、養殖桶 我都有嘗試過

如果室內有缸好的角落 總水量也符合 訂製一個放魚缸旁邊也是個選擇
 
不建議走天花板耶. 就像你說的漏水很麻煩的.(如果是已經裝潢好的當然走天花板是一個方式, 比較好走管路)
但他現在是重新自地自建. 埋在地下會比較好, 就算漏水都沒差. (因為你不會長時間有水流, 用水量其實也不會多大, 一個禮拜換200L之類的而已)
這就要說到買中古屋的無奈了, 買的是中古屋, 前屋主並未規劃魚缸的打算 , 購屋後想養魚又不想整天提桶換水, 能想到的只有走天花板最美觀

漏水的可能確實考慮過, 所以如果要走天花板, 最好是穿天花板的管一體成形, 要不就是用高壓軟管替代, 且一整條中間沒有任何接頭或由令, 至少盡可能預防天花板有破口漏水的機會, 且軟管也比較好施工
想當初為了拉管, 只能把崁燈拆下來, 用喬接式的方式做拉管, 不過這樣有個問題, 因為管路走天花板, 揚程高, 管路長, 會有高背壓的問題, 管路的壓力會比較高, 好在只是偶而換水會用的到
這些可能都要考慮進去, 供參考
 
看完您的精緻分析後..發現我的手骨不夠粗..還真養不起..我還是養FO好了..謝謝..
如果單純只養一些比較「耐」的LPS(鈕扣、花環、印尼一般榔頭、麥穗、手指...等等),用你前面說的養法...
應該、或許可行吧??!!

純魚缸...不一定好搞!!
魚越大、密度越高、排泄量越多!!
硝化系統更需要強健!!!
另...
換水頻率也需要更高!!!
 
最後編輯:
這就要說到買中古屋的無奈了, 買的是中古屋, 前屋主並未規劃魚缸的打算 , 購屋後想養魚又不想整天提桶換水, 能想到的只有走天花板最美觀

漏水的可能確實考慮過, 所以如果要走天花板, 最好是穿天花板的管一體成形, 要不就是用高壓軟管替代, 且一整條中間沒有任何接頭或由令, 至少盡可能預防天花板有破口漏水的機會, 且軟管也比較好施工
想當初為了拉管, 只能把崁燈拆下來, 用喬接式的方式做拉管, 不過這樣有個問題, 因為管路走天花板, 揚程高, 管路長, 會有高背壓的問題, 管路的壓力會比較高, 好在只是偶而換水會用的到
這些可能都要考慮進去, 供參考
其實漏水機率真的很低啦,走天花板大不了就用外管再包起來。
不過走天花板馬達要夠力倒是真的。

但如果剛好裝潢當然走地板是最好的選擇囉~
(畢竟天花板一點點小漏都不行)
 
暫時以軟體為主的話

活石開缸柏林養法 可以省掉大部分藥水、食物

預算用來增加換水量 穩穩玩一年問題不大


桶子放戶外與水塔概念相同

跟著鈦管走進來底缸

主馬上水做控制分流 感溫相關配置好

可以在換水時讓主馬只打回底缸落水格

自己循環到溫度適可改變分流就送水上去


可以客製化容器的商家也好找

玻璃、養殖桶 我都有嘗試過

如果室內有缸好的角落 總水量也符合 訂製一個放魚缸旁邊也是個選擇
說真的..我心裡其實是想要混養缸的,不管是看到大海裡的照片或去水族館、海生館比較吸引我目光的總是混養缸
而不是FO缸因為總感覺像海產缸就是空空的,就像淡水缸一樣若沒有水草相伴就總感覺少了些什麼。
但就像淡水草缸一樣,入門款的陰性水草也被我養的要死不活的,設備也是一般水草燈加外掛過濾沒有CO2設備,
當然..沒有CO2設備也是可以養水草,只是長的不快,長的不好,但我也考慮再加個CO2設備,問題在於我不常換水
不常換水就導致黑毛藻,綠苔的產生,為什麼我不常換水呢,懶是一回事,事實上是我天氣冷就不換水,
我只有像今天一樣25度以上可以穿個短袖時我才會換水,因為我換水時會順便刷缸壁,整隻手臂下去刷,
天氣冷的時候要我脫外套我都不想,就沒有要去刷缸壁,再者是我怕換水的溫差,我以前有過因為冬天換水
導致差點倒缸的經驗,所以也讓我超級超級不想在冬天換水,既使知道換水很重要,主要是我換水都是直接自來水接水就倒進去
夏天還好,冬天從頂樓水塔出來的水超冰的,就沒辧法直接換,雖然現在有個開關式的換水桶可以慢慢的滴讓魚慢慢適應,
但太慢了,雖然有個辦法就是另外放一桶水在旁邊,裡面放加熱棒,等跟缸裡的溫度一樣時就可以直接加了,
只是我又是想到什麼就要做的人,怕現在不做等一下就忘了,所以慢慢等他熱,有點懶..因此..海水缸也一樣,都是夏天才換水
而且..號稱最好養的絲狀藻,幾個月前才跟水管買一份的,今天都只剩一小坨了,可見我的水質有多差,雖然魚還活的好好的。

所以..若我想養混養缸,就要至少兩週換一次水,既使沒辦法富養,只看能不能窮養,最近狂補很多功課,很多種說法及作法,
也沒有一定的標準,但數值是標準的,只是要測一堆數據,有點懶,我只有在剛開始養海水魚時有維持幾週有測數據,
後來就都丟著了。
目前我想養混養缸的問題有幾個
1.換水,有什麼方法讓冬天不用怕換水的好方法嗎
2.測數據,我現在比重還是用塑膠比重計在泡海水素,我知道現在都用滴定機在加元素,我不太想用一堆藥劑在測數值..
 
說真的..我心裡其實是想要混養缸的,不管是看到大海裡的照片或去水族館、海生館比較吸引我目光的總是混養缸
而不是FO缸因為總感覺像海產缸就是空空的,就像淡水缸一樣若沒有水草相伴就總感覺少了些什麼。
但就像淡水草缸一樣,入門款的陰性水草也被我養的要死不活的,設備也是一般水草燈加外掛過濾沒有CO2設備,
當然..沒有CO2設備也是可以養水草,只是長的不快,長的不好,但我也考慮再加個CO2設備,問題在於我不常換水
不常換水就導致黑毛藻,綠苔的產生,為什麼我不常換水呢,懶是一回事,事實上是我天氣冷就不換水,
我只有像今天一樣25度以上可以穿個短袖時我才會換水,因為我換水時會順便刷缸壁,整隻手臂下去刷,
天氣冷的時候要我脫外套我都不想,就沒有要去刷缸壁,再者是我怕換水的溫差,我以前有過因為冬天換水
導致差點倒缸的經驗,所以也讓我超級超級不想在冬天換水,既使知道換水很重要,主要是我換水都是直接自來水接水就倒進去
夏天還好,冬天從頂樓水塔出來的水超冰的,就沒辧法直接換,雖然現在有個開關式的換水桶可以慢慢的滴讓魚慢慢適應,
但太慢了,雖然有個辦法就是另外放一桶水在旁邊,裡面放加熱棒,等跟缸裡的溫度一樣時就可以直接加了,
只是我又是想到什麼就要做的人,怕現在不做等一下就忘了,所以慢慢等他熱,有點懶..因此..海水缸也一樣,都是夏天才換水
而且..號稱最好養的絲狀藻,幾個月前才跟水管買一份的,今天都只剩一小坨了,可見我的水質有多差,雖然魚還活的好好的。

所以..若我想養混養缸,就要至少兩週換一次水,既使沒辦法富養,只看能不能窮養,最近狂補很多功課,很多種說法及作法,
也沒有一定的標準,但數值是標準的,只是要測一堆數據,有點懶,我只有在剛開始養海水魚時有維持幾週有測數據,
後來就都丟著了。
目前我想養混養缸的問題有幾個
1.換水,有什麼方法讓冬天不用怕換水的好方法嗎
2.測數據,我現在比重還是用塑膠比重計在泡海水素,我知道現在都用滴定機在加元素,我不太想用一堆藥劑在測數值..
現在越來越不冷了,溫差不會差到哪,塑膠比重計要擔心它有沒有偷工減料還有量測時裡面有沒有氣泡,光學的一支才幾百,元素不量等於閉眼開車,過量死很快,莎莉佛是在缸外測不用擔心,no3、po4有錢可以用哈納蛋蛋機。
 
說真的..我心裡其實是想要混養缸的,不管是看到大海裡的照片或去水族館、海生館比較吸引我目光的總是混養缸
而不是FO缸因為總感覺像海產缸就是空空的,就像淡水缸一樣若沒有水草相伴就總感覺少了些什麼。
但就像淡水草缸一樣,入門款的陰性水草也被我養的要死不活的,設備也是一般水草燈加外掛過濾沒有CO2設備,
當然..沒有CO2設備也是可以養水草,只是長的不快,長的不好,但我也考慮再加個CO2設備,問題在於我不常換水
不常換水就導致黑毛藻,綠苔的產生,為什麼我不常換水呢,懶是一回事,事實上是我天氣冷就不換水,
我只有像今天一樣25度以上可以穿個短袖時我才會換水,因為我換水時會順便刷缸壁,整隻手臂下去刷,
天氣冷的時候要我脫外套我都不想,就沒有要去刷缸壁,再者是我怕換水的溫差,我以前有過因為冬天換水
導致差點倒缸的經驗,所以也讓我超級超級不想在冬天換水,既使知道換水很重要,主要是我換水都是直接自來水接水就倒進去
夏天還好,冬天從頂樓水塔出來的水超冰的,就沒辧法直接換,雖然現在有個開關式的換水桶可以慢慢的滴讓魚慢慢適應,
但太慢了,雖然有個辦法就是另外放一桶水在旁邊,裡面放加熱棒,等跟缸裡的溫度一樣時就可以直接加了,
只是我又是想到什麼就要做的人,怕現在不做等一下就忘了,所以慢慢等他熱,有點懶..因此..海水缸也一樣,都是夏天才換水
而且..號稱最好養的絲狀藻,幾個月前才跟水管買一份的,今天都只剩一小坨了,可見我的水質有多差,雖然魚還活的好好的。

所以..若我想養混養缸,就要至少兩週換一次水,既使沒辦法富養,只看能不能窮養,最近狂補很多功課,很多種說法及作法,
也沒有一定的標準,但數值是標準的,只是要測一堆數據,有點懶,我只有在剛開始養海水魚時有維持幾週有測數據,
後來就都丟著了。
目前我想養混養缸的問題有幾個
1.換水,有什麼方法讓冬天不用怕換水的好方法嗎
還是一樣,建議水塔,搭配加溫棒即可。 丟在水塔裡面。黑色塑膠水塔都有多一個孔可以給你丟。
其實你一次是換15-25%,就算水溫20度也沒事的,底缸循環一下就好。(當然有加溫棒更好)
2.測數據,我現在比重還是用塑膠比重計在泡海水素,我知道現在都用滴定機在加元素,我不太想用一堆藥劑在測數值..
養珊瑚比重千萬不能用塑膠比重計。很不準確。要用mileaukee 桌機。
測數值的部分無論莎莉法還是蛋機或是自動監控都是要藥劑。所以我不太知道你不想用藥劑量測的意思是?
再來就是聽起來你不想用滴定機?那可以用鈣反(但我覺得這個要等你有點經驗之後再問人,沒操作好也是會有點慘)
另外無論滴定還是鈣反都要勤量測數據喔。

最後給你點小建議:
你也提到你很懶(跟我一樣🤣)。那就勢必得添購一些自動化設備(給機器自己量測),然後把管路拉好(只有開馬達就能排水跟補海水)。RO補淡水的ATO也是必備。
這些都準備好其實預算也就多10萬內吧。(你都自地自建了,這個金額應該算是九牛一毛)設備還有一點比珊瑚好,就是比較不會有掛掉的風險。
只有這樣才能實現你要‘簡單養’的需求


然後真的強烈建議管線先拉好。至少以後想要用還可以用。
現在真的不想花預算的話也可以先養一些不死系的。便宜的,就死了再買也不心疼的那種。

這也是一個方式。就慢慢玩,慢慢研究以後要升級再說。

總之,期待你的新缸!
 
有排水管做每天的自動換水也不困難

有限的換水對溫度的影響小


現在的燈及過濾系統都挺強的

珊瑚健康度也越來越好 成功機率不低

預留好日後有擴建設備的空間即可

顧好鈣鎂KH鉀 、有自動化的選擇

藥水的使用在軟體缸非必要性

不需要添加藥水 就少點魚

想玩魚的時候再來評估是否要進入藥水系統


若想法明確、對設備必要性也有掌握度

一步到位是最棒的

不是很清楚藥水作用前

Less is more 也許更適合海水缸 😄
 
返回
上方 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