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最後由coralfarm在 2008/07/15 02:47pm 第 2 次編輯]
天然海水放進桶子裡跟放進魚缸一樣,水中的有機物會進入硝化作用(Nitrification cycle)的循環
也就是 NH4(Ammonia)->NO2->NO3(簡略版)
新鮮的天然海水入桶幾天後有機物開始腐爛,微生物相繼死亡,會釋出NH4。
然後NH4開始被硝酸菌(nitrobacter)分解成NO2和NO3,但由於桶內缺乏生物過濾面積,
硝化的過程會很緩慢。
NH4對於生物的毒性來說會比NO2以及NO3大。
如果是FO缸,我會考慮到水中的寄生蟲與水質的變化的取捨。
新鮮的天然海水水質會比久放來得好,但會有得寄生蟲的風險。
久放的海水,寄生蟲會因無法寄生而死亡,但卻要考慮到水質再桶中的變化。
使用天然海水我會避免NH4飆高的階段。
從海裡抽上來的兩三天內,我會把海水用完,要不然就是等到好幾個禮拜後,等NH4分解。
海水在儲存桶內要注意水的滾動與溶氧。
如果海水缺氧的話,反硝化作用(de-nitrification)會啟動,NO3會開始被分解成N2(氮氣)。
如果厭氧菌消耗完NO3之後就會開始產生H2S(硫化氫)也就是大家所熟悉臭雞蛋的味道(海水臭掉)。
H2S對於生物來說毒性也很大。
H2S通常產生在管線的死水中,因為缺氧,水也不易流動,是海水長期儲存需要特別注意的地方。
其他元素像是 鈣,鎂長期儲存的話不會改變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