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M Nitribiotic若根據原廠的說明除了包含正規硝化菌外還有枯草桿菌或乳酸菌等其他菌種。
我會認為很多玩家所回報的針對菌藻的控制效果應該主要是來自這些異營菌而非硝化菌。

另外處理鼻涕藻時滅燈法幾乎鮮少能單獨奏效,因為它也只是個強迫甲藻進入水體內游動的手段而已。
我自己經驗上UV對於這些游動型的種類(e.g. Ostreopsis)效果非常好,有些情況下甚至連滅燈都不用就解決了。
不過少部分幾乎純底棲的種類(e.g. Amphidinium)就不太有辦法這樣處理了,但這些種類似乎剛好殺傷力也都相對低,不太會牽絲纏珊瑚。

PS 臺灣玩家所俗稱的鼻涕藻我很確定並不是細菌,而是和珊瑚的共生藻一樣同屬Dinoflagellate這個類群的混營型原生生物,因此抗生素基本上是不會有效的。

所以TM菌不單單只是硝化菌 還包含異營菌嗎?
那我添加硝化菌的同時 也可添加碳源 這樣也可以讓異營菌繁殖 來降低我的NP

有想過上UV燈…但是插座不夠 不允許我再額外用電了!之後想請水電師傅幫我增加一些線路 到時可能才會打算用UV燈
 
所以TM菌不單單只是硝化菌 還包含異營菌嗎?
那我添加硝化菌的同時 也可添加碳源 這樣也可以讓異營菌繁殖 來降低我的NP

有想過上UV燈…但是插座不夠 不允許我再額外用電了!之後想請水電師傅幫我增加一些線路 到時可能才會打算用UV燈
雖然上面有大哥說鼻涕沒辦法靠抗生素
但我就是靠抗生素(chemiclean)搞定,鼻涕紅泥綠泥的。

Chemiclean蠻確定可以對付鼻涕紅泥的~因為也聽過很多人用過有效果的。


附上當時慘況的影片

不過下完之後缸子整個狀態很差 珊瑚也死一大票,感覺是系統毀了。
很長時間系統才恢復。

PS. 我當時也試過UV燈,完全沒用….(貝立海的)

以上給你參考
 
所以TM菌不單單只是硝化菌 還包含異營菌嗎?
那我添加硝化菌的同時 也可添加碳源 這樣也可以讓異營菌繁殖 來降低我的NP
可以
碳源本來就不見得需要搭配菌種產品使用了

雖然上面有大哥說鼻涕沒辦法靠抗生素
但我就是靠抗生素(chemiclean)搞定,鼻涕紅泥綠泥的。

Chemiclean蠻確定可以對付鼻涕紅泥的~因為也聽過很多人用過有效果的。


附上當時慘況的影片

不過下完之後缸子整個狀態很差 珊瑚也死一大票,感覺是系統毀了。
很長時間系統才恢復。

PS. 我當時也試過UV燈,完全沒用….(貝立海的)

以上給你參考
我倒是除了你的case以外還沒聽過其他成功使用抗生素產品處理dinoflagellates的情況,使用後反而爆發或失敗的回報倒是不少,我個人的經驗也是毫無影響。
底下有一些我隨手找的案例:
https://www.reef2reef.com/threads/chemiclean-causing-dinos.776469/
https://www.reef2reef.com/threads/d...tank-really-how-do-i-treat-that.637236/page-2
https://www.reef2reef.com/threads/c...e-not-happy-chemiclean-does-not-work.1053121/
https://www.reef2reef.com/threads/dino-problems.788295/
https://www.reef2reef.com/threads/dinos-showed-up-while-using-chemiclean.748503/
https://www.reefcentral.com/forums/showthread.php?t=2632246

下抗生素後dino消退我會認為有三個可能。
第一個是將牽絲狀的cyano誤認為dino(有顯微鏡即可輕易分辨);第二個可能是或許真有少部分的dino會被特定抗生素影響;而第三種可能則是其效果並非直接來自抗生素而是間接的影響或完全無關的其他因素。

另外UV的使用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首先是UV的通過水量太大效果反而不好,流量大約主缸水量的兩三倍即可,且進水須直接放在主缸,瓦數大約每十公升水量配1W;再來有些dino種類相對沒那麼愛進入水體游動,因此會需要搭配關燈至少一兩天才會有明顯效果(真的幾乎完全底棲的種類UV就沒啥用了);此外,UV對於泥藻系列的底棲cyano幾乎無效,除非你刻意把他們揚入水中,但若你有這種心力我覺得還不如直接抽掉他們,畢竟泥藻的擴散速度通常也比鼻涕慢不少且相對好移除。
 
可以
碳源本來就不見得需要搭配菌種產品使用了


我倒是除了你的case以外還沒聽過其他成功使用抗生素產品處理dinoflagellates的情況,使用後反而爆發或失敗的回報倒是不少,我個人的經驗也是毫無影響。
底下有一些我隨手找的案例:
https://www.reef2reef.com/threads/chemiclean-causing-dinos.776469/
https://www.reef2reef.com/threads/d...tank-really-how-do-i-treat-that.637236/page-2
https://www.reef2reef.com/threads/c...e-not-happy-chemiclean-does-not-work.1053121/
https://www.reef2reef.com/threads/dino-problems.788295/
https://www.reef2reef.com/threads/dinos-showed-up-while-using-chemiclean.748503/
https://www.reefcentral.com/forums/showthread.php?t=2632246

下抗生素後dino消退我會認為有三個可能。
第一個是將牽絲狀的cyano誤認為dino(有顯微鏡即可輕易分辨);第二個可能是或許真有少部分的dino會被特定抗生素影響;而第三種可能則是其效果並非直接來自抗生素而是間接的影響或完全無關的其他因素。

另外UV的使用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首先是UV的通過水量太大效果反而不好,流量大約主缸水量的兩三倍即可,且進水須直接放在主缸,瓦數大約每十公升水量配1W;再來有些dino種類相對沒那麼愛進入水體游動,因此會需要搭配關燈至少一兩天才會有明顯效果(真的幾乎完全底棲的種類UV就沒啥用了);此外,UV對於泥藻系列的底棲cyano幾乎無效,除非你刻意把他們揚入水中,但若你有這種心力我覺得還不如直接抽掉他們,畢竟泥藻的擴散速度通常也比鼻涕慢不少且相對好移除。
當時的情況是沙上的清掉隔天就會又有了
所以才下chemiclean~
但周圍蠻多人用也都有效喔
網上也很多影片~如下

Cyano 移除範例(但我認為cyano跟Dino常常一起出現啊….,畢竟就我的認知成因都跟有機物蠻有關係的)

Cyano & Dino 處理範例 (chemiclean + Dino X)

Dino by chemiclean


UV可能像你說的我的都出現在沙上跟石頭上所有無效吧。流量那些都有照建議使用了~

不過確實很難分Cyano or Dino 啦。我看yet那些影片,很多也都自己下comment 說是Cyano, red slime, Dino, 等等的
不過我是覺得爆發的時候都會一起出現。

Chemiclean 是真的大爆發的時候最後一招了。
但系統要重新建立就是了。

我自己用是有效果啦,提供給需要的人參考參考。應該不少版上的人也用過才對。

我再附上一些影片,與其去分對什麼有效不如參考影片中的藻相。如果類似,人家用有效就可以嘗試看看囉。(當初我也是這樣看過一輪才下chemiclean的)
 
最後編輯:
當時的情況是沙上的清掉隔天就會又有了
所以才下chemiclean~
但周圍蠻多人用也都有效喔
網上也很多影片~如下

Cyano 移除範例(但我認為cyano跟Dino常常一起出現啊….,畢竟就我的認知成因都跟有機物蠻有關係的)

Cyano & Dino 處理範例 (chemiclean + Dino X)

Dino by chemiclean


UV可能像你說的我的都出現在沙上跟石頭上所有無效吧。流量那些都有照建議使用了~

不過確實很難分Cyano or Dino 啦。我看yet那些影片,很多也都自己下comment 說是Cyano, red slime, Dino, 等等的
不過我是覺得爆發的時候都會一起出現。

Chemiclean 是真的大爆發的時候最後一招了。
但系統要重新建立就是了。

我自己用是有效果啦,提供給需要的人參考參考。應該不少版上的人也用過才對。

我再附上一些影片,與其去分對什麼有效不如參考影片中的藻相。如果類似,人家用有效就可以嘗試看看囉。(當初我也是這樣看過一輪才下chemiclean的)
你提供的影片中唯一有提到使用chemiclean處理dino的只有一部,而那部在畫面中所呈現的東西我有八九成的自信可以說那是cyano而非dino。
另外以cyano來說隔天長回來我覺得並不算太誇張,dino的擴散速度是可以快到你剛吸掉吃個飯就又纏回來的程度(他們可以直接進入水體遊動協助擴散)。

如果是比較general的系統改善建議倒是還好,但我並不是很認同在非必要且高概率無效的情況下隨意使用抗生素。
此外能夠處理cyano的抗生素種類以及施用劑量似乎多少都會對於珊瑚缸系統菌相造成一定的影響,因此如果療程無效又增加抗藥性菌株產生風險外還造成更多生物損傷的話就真的得不償失了。

底下影片48:33處開始他們有討論了針對施用了chemiclean後的珊瑚缸菌相變化。
結果中發現Pelagibacteraceae(舊稱SAR11)這個在野外海域以及穩定珊瑚缸內常有很高佔比的類群的比例明顯下降了;同時Rhodobacteraceae(目前改名Paracoccaceae)這個常與有機物或底泥相關的菌群比例則大幅上升(我也有在自己採樣送定序的水缸樣本中發現在搞到倒缸的狀況下這類群比例特別高),整體菌相的組成與常見珊瑚缸的相似度(balance score)也下降。
 
最後編輯:
你提供的影片中唯一有提到使用chemiclean處理dino的只有一部,而那部在畫面中所呈現的東西我有八九成的自信可以說那是cyano而非dino。
可能吧,但就像我說的,一般人也不太會分。而且也常常是一起出現的(我認知上啦)。
就看影片中的藻相判斷吧。畢竟我相信大部分人應該沒辦法跟你一樣的自信。而且yt 上可以找到的也絕對不止那部。更別說沒拍成影片的。
另外以cyano來說隔天長回來我覺得並不算太誇張,dino的擴散速度是可以快到你剛吸掉吃個飯就又纏回來的程度(他們可以直接進入水體遊動協助擴散)。

如果是比較general的系統改善建議倒是還好,但我並不是很認同在非必要且高概率無效的情況下隨意使用抗生素。
此外能夠處理cyano的抗生素種類以及施用劑量似乎多少都會對於珊瑚缸系統菌相造成一定的影響,因此如果療程無效又增加抗藥性菌株產生風險外還造成更多生物損傷的話就真的得不償失了。
我同意啊,所以我說是大爆發的話最後一招。不然也沒招了。就我當時的情況還有其他前輩指導另一招,那就是:翻缸!!🤣
底下影片48:33處開始他們有討論了針對施用了chemiclean後的珊瑚缸菌相變化。
結果中發現Pelagibacteraceae(舊稱SAR11)這個在野外海域以及穩定珊瑚缸內常有很高佔比的類群的比例明顯下降了;同時Rhodobacteraceae(目前改名Paracoccaceae)這個常與有機物或底泥相關的菌群比例則大幅上升(我也有在自己採樣送定序的水缸樣本中發現在搞到倒缸的狀況下這類群比例特別高),整體菌相的組成與常見珊瑚缸的相似度(balance score)也下降。
這我也相信啊,畢竟符合我的體感就是系統會崩。(但有一說一,很多影片有提到chemiclean是他們常規的maintain手法之一。所以搞不好有些情況下可以使用的很好也不一定?)

總之多一招參考總是好的吧,都全面爆發了,一般溫和的手法可能就緩不濟急了。
 
最後編輯:
這我也相信啊,畢竟符合我的體感就是系統會崩。(但有一說一,很多影片有提到chemiclean是他們常規的maintain手法之一。所以搞不好有些情況下可以使用的很好也不一定?)
我自己使用在不同缸子的經驗其實差異也蠻大的,原因可能是不同系統的生物相組成或是穩定程度上有差異。
確實我下過的很多缸幾乎沒有什麼肉眼可見的負面影響,但我也遇過下完隔天直接倒缸的極端情況。

不過我倒是發現chemiclean等抗生素對一些珊瑚疾病有相當不錯的療效,所以目前我主要都是拿來下在隔離缸內做治療用,反而已經沒有再用來處理cyano了。
 
不過我倒是發現chemiclean等抗生素對一些珊瑚疾病有相當不錯的療效,所以目前我主要都是拿來下在隔離缸內做治療用,反而已經沒有再用來處理cyano了。
方便分享是哪些珊瑚可以透過chermiclean進行隔離治療的嗎? 我挺有興趣知道的。
我發現有些甲藻會寄生在像是花環肉質軟珊瑚屬,以及草皮笙珊瑚属的品種上,導致這些珊瑚最後慢慢死亡。
尤以草皮最明顯,我缸子在爆發甲藻前,草皮是隨便丟隨便長整片的,甲藻爆發後,被寄生的草皮會越來越不開不生長,
最後化掉死光光..... 所以一直在想有甚麼隔離治療又不傷害珊瑚本體的治療方式。
 
方便分享是哪些珊瑚可以透過chermiclean進行隔離治療的嗎? 我挺有興趣知道的。
我發現有些甲藻會寄生在像是花環肉質軟珊瑚屬,以及草皮笙珊瑚属的品種上,導致這些珊瑚最後慢慢死亡。
尤以草皮最明顯,我缸子在爆發甲藻前,草皮是隨便丟隨便長整片的,甲藻爆發後,被寄生的草皮會越來越不開不生長,
最後化掉死光光..... 所以一直在想有甚麼隔離治療又不傷害珊瑚本體的治療方式。
我的抗生素經驗幾乎全都是用在六放珊瑚上(石珊瑚、海葵、鈕扣),而軟珊瑚等八放珊瑚我目前倒是還沒有特別針對他們治療過,也較少聽到其他案例。

你遇到的軟珊瑚情況是在甲藻消退後仍無法復原嗎?若是的話的確有可能是因為藻類造成珊瑚的壓力或是促進了病原菌滋生所引發的疾病,不過如果比較偏向甲藻直接纏上去造成的影響的話直接移到別缸等甲藻處理完應該會是比較好的做法(不然你丟回去又纏回來了)。

不過若真的排除了細菌性疾病以外的其他可能的話我認為抗生素的確是個可以嘗試的方法。
我自己的經驗中,在常規治療濃度下抗生素本身似乎不太會對珊瑚造成太大的直接傷害,我也有在有數種軟珊瑚的缸中跑過療程而沒發現什麼異狀,因此隔離治療的風險我覺得並不算高。

目前比起Chemiclean我反倒比較常用Blue life的Cyano RX,因為至少他們老闆對成分還滿透明的,但實際效果我覺得很接近。
我之後有空會再整理一些我看過夠多成功案例且自己也試過的不同抗生素療程給大家參考看看,不過若想先嘗試看看Chemiclean或Cyano RX 的話可以設一個有適當鹽度、溫度、光照、水流、且加強打氣的缸把珊瑚丟進去照說明計量泡三天(我有在一次處理飛盤和靈芝腦的case中加到兩倍劑量而沒看到什麼負面影響也治療成功),結束後治療用的海水我會加大約1/10水量的漂白水跑一兩個小時再倒掉。
 
請問這個步驟的用意是..... ?? 為何不直接倒掉就好,還要額外加漂白水滅菌??
這是我個人使用抗生素的習慣。漂白水除了能滅掉海水可能殘存的抗藥性菌株外也能氧化掉剩餘的抗生素,算是個盡量減少產生抗藥菌風險的手段。

雖然我們觀賞水族的用量對比全世界各種抗生素濫用情形確實是小巫見大巫,但可以的話我還是喜歡多上點保險。
當然啦,如果是直接下在整缸的療程要這樣搞就不太現實了,所以我也只有在隔離治療時會這麼操作,因此或許這也只是一點心理安慰而已。
 
最後編輯:
這是我個人使用抗生素的習慣。漂白水除了能滅掉海水可能殘存的抗藥性菌株外也能氧化掉剩餘的抗生素,算是個盡量減少產生抗藥菌風險的手段。

雖然我們觀賞水族的用量對比全世界各種抗生素濫用情形確實是小巫見大巫,但可以的話我還是喜歡多上點保險。
當然啦,如果是直接下在整缸的療程要這樣搞就不太現實了,所以我也只有在隔離治療時會這麼操作,因此或許這也只是一點心理安慰而已。
如此觀念必須給讚!👍
 

相似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