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ngTan 大大
不知用集沉式的底部浪版加上上部過濾代替陳水馬達抽底砂(用大大的薄底砂法)
是不是就能如同大大的說法將有機質排除
而馬達就盡量選擇較大的好讓水流迅速的通過底砂
也能排除底部浪板淤積有機質
而上部用低流過濾 而最底層使用珊瑚砂培養厭氧菌
不知此法是否可行
和大大使用方法是否相似呢?
還是有須改進的地方?
 
xuan17 你好:
「底砂過濾」用薄砂的目的是利用屬於比較大量水流(最少每15分鐘總循環魚缸主體水一次),強迫有機廢棄物利用地心引力與水流向下發展沈積,除部份接受底砂上的生化細菌做硝化作用,理想的要求是大部份較細緻屬微顆粒狀沈積物能通過不超過1.5公分高3∼5公分的珊瑚砂顆粒的砂層,因水流而沈積與沈澱到過濾板底下,在由逆洗作用移除「有機物」到缸外。
做成薄砂式「底砂過濾」實際上它很接近「裸缸」的狀態,應該說是介於「裸缸」與傳統「底砂過濾」中間的一種設計手法,利用「底砂過濾」超大面積的生化效用和逆洗的手法。等於手動拿著虹吸管清除底缸的沈積物的替代方式,這樣的設計又不會影響到砂層中的生化菌群落的攪動破壞,能一直保持「底砂過濾」上,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微生物相互平衡的生態要求與能採取輕輕鬆鬆抽離「有機物」的清洗。
採逆洗,逆洗過濾板本身會有一定的高度,偶以前都是自己自製且是一整塊大面積,安裝時再切割成兩大塊或三大塊放入魚缸中,做過濾板如果缸子很大,單單做過濾板就需花費6小時以上。
在自己最後結束水族事業工作前,最後的幾位客戶的缸子所設計的,以不只有單單「底砂過濾」,那時以結合德國 赫斯特.伊.吉伯(HorstE.Kipper)的滴流式過濾(滴流式的滴流設計照著原設計者的理論作對滴流式,去除NO2、NO3真的是一流的,消除NO2、NO3沒話說),與收集由「底砂過濾」清除下來的有機物的收容槽(沈澱槽),和經過放有超細密的圓桶連接還原槽做水中的NO3還原,當然,靠還原槽是無法還原全部水中含有的NO3,利用逆洗時的換水,NO3才能保持在一般測試劑幾乎快測不出來的地步,種種的設計方式,就是要移除「有機物」對小小魚缸的衝擊,以氧化還原儀器測做水中的電位測量,氧化還原電位的數據經常處於390∼430之間,氧化還原的高電位就是這樣來的。
定期的換水與「有機物」在未發展成一連串的有機物轉換前已被移除,是海水魚缸的水質是否能維持穩定與高要求的來源,有了高穩定的水質與高要求的水體,魚兒要壽命短養不到3個月以上是不太可能的,除非魚兒已在補與運的過程受到大傷害,受傷害很嚴重的魚兒是養不長久的,跟水質就無關了。高穩定高要求的水質除了魚兒適合,珊瑚也很合適,珊瑚的養殖除了水質要求外還有些設備必須供給,這就要請教海水館了。
現在你用集塵式過濾板,不知你是一大塊,還是併湊的方式所組合,如果是併湊的方式,且板子本身還有另一個空間,集塵式,是斜板設計,既然是斜板,一定有另一個空間,那一個空間,隨著時間會累積出有機廢棄物,會漸漸堆積在永遠清不到的過濾板最底面,要清到它就是大洗魚缸的時候。
滴流式的正確用法請你到「新手交流專區」的『生化球會讓亞硝酸熊熊升高??(生化球的使用方式 )』,有個人的一點點建議小說明。
由底砂培養厭氧菌,這個方法會有衝突,既然要在底部砂層培養厭氧菌,那麼那一個地方必須是超慢水流,不可有氧氣通過,問題是你又是薄砂式快與大量水流的「底砂過濾」,先決上已經有氧氣大量通過,要如何形成厭氧菌(厭氧還原區)。
如果缸子不大,不管是不是有「底砂過濾」或其他過濾設備,建議定時換潔淨無污染的海水(個人認為最好的潔淨海水是 優質海水素+RO水,對於天然海水,怕怕,因為自己就有好幾次堅持非用天然海水給客戶,搞到自己無法收拾的地步,原因為何請自己想想好嗎?),定時換水並利用要排除的廢水順道抽取底砂中的有機物是維持魚缸狀態的基本條件。
不管用何種過濾,養水是必須的,最少一個月,如果你想急著養魚,我以前的方式都是用「硝化菌包」,魚缸所有的都建立好之後,每天放固定需要的量一天3次,連放14天,魚在魚缸設好之後第7天就將魚放入,都沒出什麼狀況(當然偶是用 優質海水素+RO水所製成的人工海水)。
抱歉!慢了一天回覆你,你的問題實在不知要如何回覆,說了一堆,希望有解 xuan17 你的迷津。
 
滴流式過濾(滴流式的滴流設計照著原設計者的理論作對滴流式,去除NO2、NO3真的是一流的,消除NO2、NO3沒話說)
這一段話中的 去除NO2.NO3、消除NO2. NO3是錯誤的,正確應該是,滴流式過濾設計正確的照德國 赫斯特.伊.吉伯(HorstE.Kipper)的理論能快速轉換 NH+ 與 NO2 為 NO3 才對的 。
xuan17 抱歉啦 !在此做更正。
 
下面引用由LongTan2005/10/25 09:35pm 發表的內容:
現在你用集塵式過濾板,不知你是一大塊,還是併湊的方式所組合,如果是併湊的方式,且板子本身還有另一個空間,集塵式,是斜板設計,既然是斜板,一定有另一個空間,那一個空間,隨著時間會累積出有機廢棄物,會漸漸堆積在永遠清不到的過濾板最底面,要清到它就是大洗魚缸的時候。
龍騰兄,
如果用4塊斜板(玻璃)黏在缸子底部的4面玻璃上, 漸斜的集中到水塔頭, 那不就消除了"那一個空間". 廢物無處可躲, 只有往水塔頭到底缸. 此法可行嗎? 如果是大缸的話就多用幾個水塔頭.
 
下面引用由jenchi2005/10/26 01:11pm 發表的內容:
龍騰兄,
如果用4塊斜板(玻璃)黏在缸子底部的4面玻璃上, 漸斜的集中到水塔頭, 那不就消除了"那一個空間". 廢物無處可躲, 只有往水塔頭到底缸. 此法可行嗎? 如果是大缸的話就多用幾個水塔頭.
真的幫幫忙,不要本末倒置,以玻璃黏合在缸底,作魚缸師傅會說你真搞怪,那一個玻璃要如何切割黏合成水塔頭與抗衡住造景石的承載壓力,你應該沒有親自做過魚缸黏合,玻璃不是你要作如何就能容易切割成要的形式與黏合,換個方式好嗎?
我看過些年有多餘的閒錢時,真的要作一個新的大型魚缸給你們大家看,並以照片與手繪藍圖做整個說明,從「底砂過濾」開始,含裡面的迴流、逆洗是以如何簡單原理做成的、到有機物被排除到沈澱槽的暫時收容、手動開關的排水與逆洗開關的應用、到滴流式過濾槽的進出水口的安置與注意事項,直到自製屬比較大型一點的還原槽製作安裝( 比市售的要大型),主缸中所有的管路走魚缸底層方式與CO2、冷卻系統的串聯,和將完成的美麗珊瑚與魚的實景與安置過程秀出來的全程,製作公開在網站上供大家作一個參考。
有太多問題以文字敘述實在點不到重點,投降了。
 
很早以前看了這篇文章受益匪淺,明白了之前大魚缸爲什麽會問題多多。當然,現在大魚缸已經改成軟体缸,沒有採用抽底沙的方式,但免疫缸爲了節約成本就按這個方法建立,最高密度的時候(60*45*50)裏面有四條10CM以上的魚,三條8CM左右的魚,免疫期三個月,有使用藥物,每個月更換兩次水(30%),沒有出現過任何問題。謝謝老千兄的指導。
 
[這篇文章最後由jenchi在 2005/10/26 06:55pm 第 2 次編輯]

下面引用由LongTan2005/10/26 02:40pm 發表的內容:
真的幫幫忙,不要本末倒置,以玻璃黏合在缸底,作魚缸師傅會說你真搞怪,那一個玻璃要如何切割黏合成水塔頭與抗衡住造景石的承載壓力,你應該沒有親自做過魚缸黏合,玻璃不是你要作如何就能容易切割成要的形式與 ...
龍騰兄,
看來你是極度的不認同此想法. 本末倒置???!@#$%^......
事實上, 可以用壓克力呀!, 用壓克力可輕而易舉的做到你要的任何形式, 壓克力板挖洞更是容易, 加上幾個支柱, 即可撐起隔離板加薄砂加活石, 技術上應該沒啥困難, 自己DIY即可做到.
姑且不論技術問題, 這樣的漏斗狀不就克服了前述的集塵式浪板"那一個空間"的廢棄物沉殿問題. 你認為呢?
下面引用由LongTan2005/10/26 02:40pm 發表的內容:
有太多問題以文字敘述實在點不到重點,降了。
那就麻煩龍騰兄用圖解吧! 雙迴路+雙逆流概念性的問題一張圖勝過千言萬語的陳
述.
 
用壓克力,好方法,可以做成大型的傾斜式收集過濾板,那就沒問題,玻璃真的就不要用了,麻煩又不安全。
那個圖喔!以後連所有的過濾製程一起作有系統的全部發表,單一個「底砂過濾」碰到停電過久,魚缸要的重要微生物生態系統(作硝化作用)容易掛掉,移除的「有機物」也要說明如何設一個沈澱槽,作換水與同時移除沈澱在沈澱槽有機廢棄物的一些簡單理念,總不能每天都在搞魚缸吧!
以後有設缸會作有系統的發表,並會很熱忱的邀請我們的阿益從旁協助。
 
沈澱槽應該比較難做?易於沉澱的物質會停留在薄沙層上。浮游性的物質如果不藉助一些化學方式凝結後沉澱(明礬?),效果大概很差。沈澱槽應該比較大,且要考慮沉澱物之排除。家用觀賞水箱很難搞這麼大。感謝LongTan經驗分想,這只是對沈澱槽初步的疑惑。
 
jerryliou你好:
你愛不愛從事溪釣活動,對溪流有沒有觀察過,一條溪中那一段最容易將樹葉或一些人類的廢棄物給停滯住,「潭」也,水流流動變很慢的潭區,沈澱槽就是利用此觀察而來的靈感。
在過去自己設計的中大型魚缸中,所有的的器具都必須是在魚缸的底座下,那一個空間不是很大,卻是足夠使用,在客戶家碰過大型魚缸獨立在一個空間,四周完全沒有可隱藏器具處,客戶還要求,他不要見到魚缸有任何線路(不管是電線還是管路全部隱蔽),全部要離開視線,與水中控制讀取儀器容易辨識,差一點給這一位客戶打敗,真是龜毛的要求。
偶設計的下部式過濾槽(含滴流式、沈澱槽、還原槽、冷卻機、CO2系統在內),如有使用濾材除滴流採生化球,其餘全部使用過濾棉沒有其他濾材(取便宜好清除),沈澱槽是採九曲隔間彎道,強制水流到此變慢,水流變的慢,沈積物的隨水流流動到了此沈澱槽以幾乎剩沒有多少水流動力,然後再利用化糞池的上下溢流的原理,所有自「底砂過濾」中所排除的有機物到此將其幾乎卡住以利放流清除時的方便作業。
當要排水時,已是事先安裝好的幾個出水口,打開總開關(在放開總開關前以連接好預備排水管引流到排水溝口作準備),將沈澱槽中的所有廢水整個排除。
將沈澱槽做到有一個高度與水容量,其水量會有一定的量,排除的廢水無形中就會有相當的程度的水量。排完廢水之後,再重新以等量的潔淨海水補充進去,就等同於換水。
過濾設計安裝對的魚缸是不需要「明礬」的,水自然會很晶瑩剔透。
所以請不要在海水魚魚缸中亂放藥物,海水魚主魚缸或珊瑚主缸中放任何藥物,個人是堅決反對。 主缸以外你要如何放藥物作檢疫或醫治都請隨意進行,主缸就是不准亂放藥物,尤其是珊瑚缸,藥物進入可會帶來對珊瑚致命傷害。
 
受教了!THX!
可否描述一些有關「還原槽」的原理與作法。
待有完整概念時,想嘗試畫一些設計圖再提出請教。
其實LoanTan 可算是具有水族工程經驗的技術專家。
經營水族不如股市獲利,但也不會像股市賠時的傾家蕩產。
如果LoanTan的Idea可以商品化(最重要部份自製or申請專利,其他使用市販品),發展出一套以底沙過濾為基礎的LT水族系統,可模組化為基本組、高級組、豪華組等。效果真好,尚可外銷。
 
下面引用由jerryliou2005/10/27 12:23pm 發表的內容:
受教了!THX!
可否描述一些有關「還原槽」的原理與作法。
待有完整概念時,想嘗試畫一些設計圖再提出請教。
其實LoanTan 可算是具有水族工程經驗的技術專家。
...
有關自製還原槽,所設計的方式是仿製市面上所販賣的還原槽的設計,沒有什麼兩樣,市面上販賣的產品適合小型缸。
在中大型缸中用市售的還原槽需要好幾組又佔有限的魚缸底座空間,客戶需支付的成本也會過高,所以才會以自製並將其放大作對應的解決,自製的還原槽要注意的就是「氧氣」與「水流的流速」,這是自製還原槽會不會成功的兩大關鍵。
要去除「氧氣」與「水流的流速」給還原槽能有效去除水中NO3,個人的方式是在水進入自製的還原槽前,取位在於沈澱槽的水口最尾端的水(流經沈澱過濾槽中的水,此時是整個過濾攔截中最少雜質的水體地方,沈澱槽中在尾端有置放好幾道的過濾棉做強迫水體做類似全靜止狀態讓有機廢棄物做沈澱與防堵),
再以置有超細密濾網的密閉圓桶過濾做所有水中懸浮的污物再度全攔截,水既然要經過超細密的濾網,濾除水中所懸浮細細的眼睛所看不出的雜質,水流一定要讓其呈緩慢的通過圓桶過濾中的超細密過濾網,水流慢又是「還原槽」所必須,過濾細密水中超細雜質無形中又會做硝化作用(異營、自營細菌在魚缸中是無所不在),硝化作用必定將經過其中的水體氧氣耗盡(因水流慢氧氣補充不足,氧氣消耗會迅速耗盡致含氧率下降,氧氣在水中耗盡使水體呈「無氧」是還原槽會不會成功的繁殖出厭氧菌的條件,)。

水經過圓桶過濾是以水流流速緩慢做前進,水緩慢流動氧氣在此圓桶過濾中真的會被消耗掉大部分的含氧(有拿健康的魚以此圓桶水的出水為準則,出水的接水口是以水直接由下往上湧不產生任何氣泡為依據,下去做觀察研究,魚在這種水中不到30秒立即呈現呼吸急促頻頻在水中亂竄)。
還原槽(在說明書上有提到是需要超慢速水流)就是需要無氧狀態,經過前置攔截與耗除大部分的氧(緩慢水流在圓桶過濾中的耗氧動作),進入到還原槽時已幾乎快成水中低氧狀態,然後水兵分兩路,一路回到過濾的沈澱槽中隨水流進入主缸(以前採用的有一種密閉式的過濾可將水調到最慢的出水,其出水流量對還原槽而言還是太高速),一路成可調整更緩慢水流量進入自製的還原槽。
還原槽一開始如同市售的還原槽方式做設計,後來發現大型魚缸水體多魚多,轉換NO3效果不盡理想,在研究過程中無意中發現化糞池的溢流原理用來做還原槽比做沈澱槽的設計更是適合與理想。
經過圓桶過濾之後的水流雖然以呈很緩慢也耗盡大部分的水中含氧量,但是有一個問題還是存在,水中的含氧還是有存在,如何在僅有的空間在造就無「含氧」的水,來造就還原槽中所需的大量厭氧菌培養,確實有依段時間碰到障礙過不去。
當時經常拿著所販賣的現成還原槽在有空閒時不斷反覆的想,要如何突破「氧氣在水中的呈現幾近無的狀態」,魚缸過濾要的就是大量的「含氧」水,偏偏來到還原槽,要立即變成無「含氧」水,真的是有夠對立的,矛與盾同時存在。
反覆的研究市售還原槽中,才發現,它的原理就是化糞池的原理,只是它將還原槽做成不同的形式美化了(多年前自己拿到的現成還原槽都是進口貨,且只有看到三家的產品)。
既然同樣是化糞池的設計原理,在改良過的自製還原槽變成更多迴旋的上下溢流式流動空間,並在裡面佈滿市售最細編號的過濾棉提供厭氧菌的附著,並將還原槽以黑色壓克力做成全密閉空間架空起來(這樣就不需要多一個空間與滴流槽,沈澱槽爭取同樣的有限空間,又能達要的NO3的去除)。
自製的密閉空間還原槽,最難處理的就是排氣,到現在都還不知道那一個自動排氣裝置要如何自製,我怎麼克服那一個排氣,要客戶每個月至少要去轉動成旋緊狀態的排氣孔,將其輕輕的轉開做排氣,排氣到什麼時候要關緊,水有跑出排氣孔就算排氣完成(實在是有夠「俗」的土法煉鋼式的排氣法)。
進入自製還原槽的水要有多少流量才算是要的緩慢水流(無含氧的水),因自製的還原槽大小不一,以前都是先以目測看還原槽的水回到沈澱槽的水量,取大約涓涓細水流的狀態,在經過2∼3個月之後去測定他的出水口,如果測出來的水都是試劑呈現無顏色的NO3,在調高一點水流流速,直到有一次的測定出來水有NO3的顯示時,表示水流量過快,厭氧菌無法快速處理水中NO3或者水流過快,通過的水以非含「無氧」的水,此時就需將水流調慢回去前一次以前的刻度,多重測試與手續之後,就算整個自製還原槽完成,還原槽的厭氧菌要在自製中的還原槽培養成功是需要時間累積的。(所測定的還原槽出水口的水都是在魚缸以成很穩定的狀態下所做的測定,如果魚缸本身原本就有很多NO3存在且水體水質不穩,自製的還原槽其出水口要成滴狀或超細的水流流出)
總歸一句話,還原槽就是厭氧菌需要在「無氧」水中進行NO3的轉換,自製還原槽不管如何設計或者直接買至市售的還原槽,就是要 「無氧」水的通過,記住這一個重點即可。
還原槽如果想用長久與珍惜還原槽中的能轉換NO3的寶貝厭氧菌不至於流失(有益的厭氧菌是非常得來不易的),必須在水體進入還原槽之前做超細密的攔截,要不然慢慢的有機物也堆積在裡面,到時候還原槽不只會做NO3的還原,還會做硫化物的產生,那就好看了啊!
又很囉唆的說了雜七雜八的且是想到什麼就寫什麼的東扯西扯文稿,希望對你要的自製還原槽有點觀念性的補助。

關於股市,就像偶在研究海水中的超炫麗水族與如何控管好淡水水質養出一缸超夢幻無低等藻存在的綠色水草缸相同,以做出一套好用又實在的交易系統在幫助自己,股市中也研究了多年,還能待到現在,表示還不錯拉!
要在重新涉入水族事業,過幾年再說吧!
 

相似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