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KHU兄的軟體缸, 讓小弟回想起十多年前在台灣養的一缸淡水熱帶魚. 四尺缸養在陽台上, 為了想要創造一個極接近大自然的環境, 種了一大堆的水草. 由于室外光線充足, 水草長的極好. 又由于要種水草, 底部也放了很厚的沙石. 沙石下也有置Plenum, 其實當時壓根子沒聽說過Plenum. 只是接在浪板上的兩根管子, 不小心浮了起來. 因為沙石太厚, 試了幾次, 還是放不回去, 沙都堵到洞口了, 就放棄了. 沒想到現在有人取了名字, 叫Plenum.
小弟愛餵魚吃紅蟲和線蚯蚓. 沒來的及吃完的紅蟲和線蚯蚓, 就鑽到沙中, 自己繁殖起來. 當時只想到可以少花點錢買飼料. 沒想到現在有人取了名字, 叫活沙. 想想很好玩, 當時什麼都不懂. 只想要創造一個極接近大自然的環境. 從沒想過其中有那麼多學問. (強光,厚沙缸,活沙缸,水藻缸,Plenum...) [也許當專家並不是那麼難, 只要會創造出一堆新名詞就好了. Just Kidding]
軟體缸當然比養淡水熱帶魚難很多, 這其中有很多仍未知的因素. 人們可能永遠解不完. 但師法大自然, 是絕不會錯的. 如何創造一個極接近大自然的環境, 可能是我們要追求的目標. 像有些人對藻類深惡痛絕, 甚至用什麼除藻藥劑. 但別忘了, 很大一部份的海葵和珊瑚都是和藻類共生的. 除了壞藻的同時, 恐怕也除了和海葵和珊瑚共生的藻. 我們所要學的是如何控制藻類, 而不是消滅它們. 別忘了“水清無魚”這句明言. 太過乾淨的缸, 恐怕不是很適合生存. 有人願意一天到晚活在無菌室嗎?
KHU兄的缸, 看似簡簡單單, 但其中的哲理實在很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