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tz

🏅🔰🔰
金幣
18
各位好!

小弟覺得目前使用的底缸設計的不是很好
所以照自己的想法重新設計

1. 這組底缸因為長度跟寬度是相同的,所以採用「田」字形分為四大格
2. 第1格為落水,第2格為去蛋白,第3格為濾材,第4格為馬達,順時針排列
3. 我是用Sketch Up畫的,以下提供原檔,這樣大家比較好看3D圖
4. 下面有兩種設計,因為我搞不懂每一格的溢流是由下而上好,還是由上而下好
5. 尺寸是個大概設定,實際會因玻璃厚度而改變

希望大家幫忙看一下大方向上有沒有什麼重大的問題,請不吝指教~~~~


Reefkeeping.skp

Reefkeeping II.skp
 
最後編輯:
兩個檔案是一樣的吧?
沒看到什麼問題, 不過看起來是五格而不是四格
除前兩格外, 你知道剩下的水位都會變化吧?
白棉要放哪?

要不要考慮蛋白改為第一格?
 
1. 二個圖檔的差別在於,第一個是前一格的水是由下往上沖到後一格,第二個則相反!我不知道有什麼優劣,所以兩個都畫了,還請指點一下
2. 白棉我是放在主缸的溢流區,方便家人觀察及更換
3. 把蛋白放在第二格是想到萬一要放NP豆豆時,可以把NP豆豆放在第一格
4. 第三格為了水流轉向的關係,把它切成兩格,也等於把濾材分成兩區,可以第一區放藻,第二區放陶瓷環之類的


如果我想減緩每一區之間的流速並維持大流量,是要兩個隔板隔開一點(現在是三公分),還是把洞開高一點?
 
各位好!

小弟覺得目前使用的底缸設計的不是很好
所以照自己的想法重新設計

1. 這組底缸因為長度跟寬度是相同的,所以採用「田」字形分為四大格
2. 第1格為落水,第2格為去蛋白,第3格為濾材,第4格為馬達,順時針排列
3. 我是用Sketch Up畫的,以下提供原檔,這樣大家比較好看3D圖
4. 下面有兩種設計,因為我搞不懂每一格的溢流是由下而上好,還是由上而下好
5. 尺寸是個大概設定,實際會因玻璃厚度而改變

希望大家幫忙看一下大方向上有沒有什麼重大的問題,請不吝指教~~~~


Reefkeeping.skp

Reefkeeping II.skp

如果錢對你來說不是問題..那自然OK..去定作貴在工錢...你算算要多少刀..材料要多少材
 
1. 二個圖檔的差別在於,第一個是前一格的水是由下往上沖到後一格,第二個則相反!我不知道有什麼優劣,所以兩個都畫了,還請指點一下
2. 白棉我是放在主缸的溢流區,方便家人觀察及更換
3. 把蛋白放在第二格是想到萬一要放NP豆豆時,可以把NP豆豆放在第一格
4. 第三格為了水流轉向的關係,把它切成兩格,也等於把濾材分成兩區,可以第一區放藻,第二區放陶瓷環之類的


如果我想減緩每一區之間的流速並維持大流量,是要兩個隔板隔開一點(現在是三公分),還是把洞開高一點?
洞開高一點
但是你目前這樣已經OK了
 
如果錢對你來說不是問題..那自然OK..去定作貴在工錢...你算算要多少刀..材料要多少材

不好意思,這個我還真的沒經驗,還請多多建議
可以大約幫我抓一下,這組底缸做下來大約要多少錢呢??

如果還可以接受的話,我是想嘗試看看管理起來是否會比較輕鬆~~
 
蛋白位置可能不利於日後清理!
如果水道走法選擇由下而上走~
那您的水道隔板的第一片都可以省下!

最後!
除非您的底缸很寬~
不然真的不建議這樣的設計!
因為器材空間可能會不足~
如果您的底缸很寬就另當別論!
 
請問一下,兩種水道設計(由上往下,由下往上)在溶氧量上有差別嗎??

我目前的底缸大小是48.5x48.5公分(正方形),當初就是採四格田字設計,不知道還有沒有其它建議呢?
之所以設計將蛋白放在第二格是因為那個位置正對百葉門,拉開就可以看見蛋白,方便取出清洗

想重做底缸,是因為現在的底缸在設計上,第二三四格都是只用一片玻璃隔開,下面是導通的,所以三格的水位都是同時在變化
使用一段時間後,發現這種設計會導致我的蛋白因為水位的變化非常不穩定,每次一補完水就要微調一下
加上我長期出差在外地,希望能讓家人在維護上能輕鬆一點,讓養魚是種休閒,而不是負擔

所以很希望這次變更底缸的設計,能至少讓蛋白那格維持穩定的水位
如果各位前輩有更好的建議,也希望能不吝指教,預防以後還有其它的問題發生
 
最後編輯:
換一個思考方向
如果你的魚口密度不高(軟體密度不計)
主缸活石佔了30%以上的空間

你底缸可能除了蛋白之外其他濾材都可以不需要了
這樣你只要隔出一個大的恆水位空間給蛋白就好了

這麼小的空間還要隔四格,有點麻煩的感覺
 
可是這種正方型的底缸,我想不出怎麼隔耶~~~~
長方型的隔三格就很簡單啦~~~

我如果只隔左右兩格可以嗎?蛋白跟落水在同一格,馬達那邊的濾材用洗衣袋裝起來(又怕沒地方吸堆積物)

隔四格是怕如果只隔兩格,落水後會直接流到馬達那再抽上去,怕蛋白的效率不好
 

相似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