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解擴散 不是流動 不然是????

沖水層 沒有水流動 因該早就變成 死水 死水會怎樣 大家因該知道吧....臭死人

問題是在厭氧層 有沒有水流 有水流 才會流動無機鹽過去給 驗養菌處理 而不是沖水層

水會有水壓 只要缸子 有水流 就一定會到達充水層 只是 說過了 超級慢

不能快 快就變成 人家說的 抽底砂.....


這樣說好了 用滲透過去沙層 流動只是比較簡單的用語



哇靠 我打太多了....手好痠...
 
嗯, 那看到樓上兩位說明, 懂了...
我以為還要弄個什麼東西到底部,
不然感覺上水好像沒流動...

另外看到有一篇活砂問題中,
臭酸大提道:
新缸子比較要擔心黑色的區塊
要是只有局部
甚至拳頭大都還不用擔心
不過若是區塊越來越多,而且呈現層狀的感覺
那就表示你的砂層可能因為設置過厚或是沙子太細
甚至是污染源和整個設置不平衡
而造成缺氧的問題了
這時候你可以稍微的把砂層弄薄...

我回去看魚缸, 好像有這條黑黑的斷層線,
雖然沒有全黑, 但是就是有一條黑線, 把細
砂分兩層, 所以我的砂子可能也真舖太厚了...
 
厭氧層(3號砂包網)約7cm, 活砂層(0號砂)約7cm

嚴格來說並不能說你太厚
但是常見的失敗問題也是太厚造成的
主要會這樣我的觀察是活沙的活性不足
也就是你只架設了該有的沙子
但是整個砂層的活性太低
而增加活性的關鍵在於,初期多放點有用的活沙當種
或是增置略為過量的活石引種建立系統生態
我的接觸到的經驗很多魚友這邊都沒有做的很足
所以才會導致活沙的運作不夠成熟

假如系統成熟了
要涵養你的生物當然是沒問題的
雖然不能說可以搞成fo養,但幾隻小魚是可以接受的
因為你還有其他設備支援例如高效能蛋白與換水

另外會大量長藻你也要找一下原因
看是不是那個環節導致藻類增生
例如食物的種類、換水的水質、蒸發水的添加
甚至是燈管的老化等等
因為藻類會長,也得有一些因素配合才會長得很快

假如可以調整的話
若是粗砂無法降低
那就先把活沙的那層由7先降到4吧
 
應該是餵食量太大了
我用活砂系統底缸是柏林系統有加酒精去NO3
還有一個厭氧桶幫忙處理NO3
餵食量大有時還是會爆褐藻一陣子(在底缸主缸沒有)
才又慢慢退掉~
 
這篇各位大大的回覆真是讓小弟上了一課,
小弟在設缸時步驟是:
買砂回來 =>> 洗淨 => 曝曬 => 舖砂 =>
放水 => 放氨源 => 加硝化菌粉...

看到臭酸大所提的...
主要會這樣我的觀察是活沙的活性不足
也就是你只架設了該有的沙子
但是整個砂層的活性太低
而增加活性的關鍵在於,初期多放點有用的活沙當種
或是增置略為過量的活石引種建立系統生態
我的接觸到的經驗很多魚友這邊都沒有做的很足
所以才會導致活沙的運作不夠成熟

假如系統成熟了
要涵養你的生物當然是沒問題的
雖然不能說可以搞成fo養,但幾隻小魚是可以接受的
因為你還有其他設備支援例如高效能蛋白與換水

另外會大量長藻你也要找一下原因
看是不是那個環節導致藻類增生
例如食物的種類、換水的水質、蒸發水的添加
甚至是燈管的老化等等
因為藻類會長,也得有一些因素配合才會長得很快

所以小弟一直有個錯誤的觀念是...
硝化菌跟活化(活砂,活石)是畫上等號的,
原來活化不只是有硝化菌而已...
我一直以為有了硝化菌後, 就ok了...

至於長藻的原因, 我還要一一的去搞漬楚,
換水是用自來水泡Real Ocean換, 這部分有魚友有些經驗...
加水的部分也是用自來水, 小弟有測過也無異常數值.
食物就是早餐高夠力s, 晚上蝦肉或鮭魚肉.
燈光是用 LED 燈一天約照6個小時,
過濾濾材有用活性碳,
以上可能要用消去法慢慢來找了,

但是還是想先把活砂這部分搞定, 減少餵食,
再來追no3跟長藻的狀況,
一次搞太多, 怕問題都發散, 無法收籢...

還有一個問題是, 厭氧菌是自己會生出來??
還是要加菌種?? 有人知道嗎???
 
厭氧菌會自己成形
活石裡就有菌種, 隨時都在你魚缸裡. 只要遇到適合的環境就會繁殖增生

建議你的晚餐蝦肉鮭魚肉先去掉
 
這篇各位大大的回覆真是讓小弟上了一課,
小弟在設缸時步驟是:
買砂回來 =>> 洗淨 => 曝曬 => 舖砂 =>
放水 => 放氨源 => 加硝化菌粉...

所以小弟一直有個錯誤的觀念是...
硝化菌跟活化(活砂,活石)是畫上等號的,
原來活化不只是有硝化菌而已...
我一直以為有了硝化菌後, 就ok了...

至於長藻的原因, 我還要一一的去搞漬楚,
換水是用自來水泡Real Ocean換, 這部分有魚友有些經驗...
加水的部分也是用自來水, 小弟有測過也無異常數值.
食物就是早餐高夠力s, 晚上蝦肉或鮭魚肉.
燈光是用 LED 燈一天約照6個小時,
過濾濾材有用活性碳,
以上可能要用消去法慢慢來找了,

但是還是想先把活砂這部分搞定, 減少餵食,
再來追no3跟長藻的狀況,
一次搞太多, 怕問題都發散, 無法收籢...

還有一個問題是, 厭氧菌是自己會生出來??
還是要加菌種?? 有人知道嗎???

看完你的描述
我只能說你的缸子養養魚是還ok
要達到你說的活沙的功效還很遠
因為你少掉了核心的部份

首先食物去掉生餌吧
這類食物帶來的污染源很大
也是最容易爆藻的主因,包括no3爆高
有時換水都換不下來
除非必要不然就不要餵食

再來是海水
我會建議活沙初期都先用天然海水
這樣更貼進自然會有助於活沙的培養
用人工海水不是不行,只是經驗上難度會較高

再來是活沙的引種
假如依你目前的狀況來說
最簡單的就是先去掉一點上層的砂
再來是加進多一點活石,但要慢慢的
太多只是增加系統負擔,你魚養不好不要以為你就可以把活石養好
活石在魚缸也是會死傷會污染的

最後就是等待了
這可能得花久一點了
但不是意味不可以養生物,而是你的生物量必須小心估算
不要超過系統能負擔的可以了
甚麼叫能負擔,要是你的生物問題一堆,水質惡化很快
表示系統無法負擔並反應到生物了

至於厭氧的養成,初期設置也可以引入
因為你初期的種砂與活石不會只有硝化菌
也會有厭氧菌
但假如現在用活石去引種
會比較慢一點
所以我才會說也得把上層降低一點
比4少一點都沒關係
 

相似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