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何為"柏林系統".
[這個帖子最後由KHU在 2002/04/18 11:21am 編輯]
很高興與art兄在這方面進一步地討論, 昨天也特地為此去翻了一些國外的資料, 不幸也沒有得到統一的定論, 但是有一點是很多作者採取高品質的 fiji rocks 為 live rocks 的來源, 原因還是在於引進多數多種類的天然菌種
我經過一些研究後提出這些心得與各位討論
1. art 所提到的 denitrator情況, 當然厭氧菌是無所不在, 在合適的環境下就會增殖, 就好像我們放黑糖都會一片白霧茫茫, 細菌比我們想像要多, 但是在denitrator 中的菌種可能是單一或是少數種類的優勢菌種, 經過幾代長時間的繁殖後, 基因缺乏豐富性, genepool 不夠廣大, 面對外界的突然變化比較容易承受不了而降低數目, 這是 任何人工環境都會有的問題, 菌種會慢慢老化, 效率日差, ( 就好像人家養蝦的, 母蝦沒有換, 越來越容易得病 )
2. 天然菌種的種類較多, 彼此間存在一個 dynamic balacing status , gene pool 夠大, 所以引進天然高品質活石活砂可以保持菌種基因的豐富度, 我的看法是, 不但設缸要引進 菌種, 以後也要定期更換活石或加入活砂來更新菌種, 而不是靠人工馴養的商業化產品或自己培養, 雖然養久了剛子內會出現最適合的優勢菌種, 但是它們對生態變化的承受度是低的, 而我們養的缸子不管如何設計, 缸內微生物一定會慢慢朝單純化, 優勢化的菌種慢慢地演進, 雖然處理硝酸鹽能力不錯, 但是整個微生物的生態環境卻趨向脆弱, 將來缸子出問題多半就可能因為菌種單一化而引發微生物和微生態的變化, 涉及的就是缸內微環境與微營養的改變, 將來可能會演變出巨觀上的變化, 受害者就是生物鍊較上方的魚蝦, 剛好是我們觀賞的種類
所以小弟還是堅持我的看法, 要定期引進天然菌種, 最簡易方法就是換天然海水和換活砂活石, 小弟不才, 拿出十幾年前學的生態學在此班門弄斧, 也期望各界先進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