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cosxtw 🏅🔰🔰 金幣 0 2014/01/02 #2 除非魚口極少. 不然混養還是需要一些濾材, 單靠活石與蛋白恐怕不足. 與其思考上部過濾的存廢, 為什麼不考慮換背濾呢? 連同蛋白可以放入背濾格, 在視覺上也會好看呀~
okazaki830 🏅🏅🏅 金幣 30 2014/01/02 #5 macosxtw 說: 除非魚口極少. 不然混養還是需要一些濾材, 單靠活石與蛋白恐怕不足. 與其思考上部過濾的存廢, 為什麼不考慮換背濾呢? 連同蛋白可以放入背濾格, 在視覺上也會好看呀~ 按一下展開…… 不要小看活石,因為活石就是濾材........品質優良、菌種穩定與強健的活石群,威力可是很強大的。 活石與濾材的增減,可以根據N/P值得變化來評估,例如 柏林系統就是典型不用濾材只用活石的系統。
macosxtw 說: 除非魚口極少. 不然混養還是需要一些濾材, 單靠活石與蛋白恐怕不足. 與其思考上部過濾的存廢, 為什麼不考慮換背濾呢? 連同蛋白可以放入背濾格, 在視覺上也會好看呀~ 按一下展開…… 不要小看活石,因為活石就是濾材........品質優良、菌種穩定與強健的活石群,威力可是很強大的。 活石與濾材的增減,可以根據N/P值得變化來評估,例如 柏林系統就是典型不用濾材只用活石的系統。
okazaki830 🏅🏅🏅 金幣 30 2014/01/02 #7 你必須先放入活石培養一陣子後才能拿掉上部過濾的濾材,這中間期間兩邊的平衡要拿捏一下。 不可才剛放入活石就把上部過濾拿掉......或是你把上部過濾的濾材改放到外掛過濾裡面,然後隨者活石培養時間的增加與穩定,再慢慢拿掉濾材或減少濾材。 補充一下,如果你原本魚缸的N/P就已經很低了,本身活石的量也夠的話,你可以慢慢拿掉濾材並觀察N/P是否可以處理現有的汙染。
你必須先放入活石培養一陣子後才能拿掉上部過濾的濾材,這中間期間兩邊的平衡要拿捏一下。 不可才剛放入活石就把上部過濾拿掉......或是你把上部過濾的濾材改放到外掛過濾裡面,然後隨者活石培養時間的增加與穩定,再慢慢拿掉濾材或減少濾材。 補充一下,如果你原本魚缸的N/P就已經很低了,本身活石的量也夠的話,你可以慢慢拿掉濾材並觀察N/P是否可以處理現有的汙染。
j12385423 🏅🏅🔰 金幣 1,199 2014/01/02 #10 我以前跟你有同樣的問題 我是把上部過濾的便當盒慢慢撤掉 一邊觀察no3的變化 建議你更換效率較好的蛋白機才考慮這麼做 還有底沙的厚度也是一大問題 底沙要鋪就做活沙或厚沙系統 可以增加過濾效果 但是需要長時間養成 不然就直接裸缸就好
我以前跟你有同樣的問題 我是把上部過濾的便當盒慢慢撤掉 一邊觀察no3的變化 建議你更換效率較好的蛋白機才考慮這麼做 還有底沙的厚度也是一大問題 底沙要鋪就做活沙或厚沙系統 可以增加過濾效果 但是需要長時間養成 不然就直接裸缸就好
paru 🏅🏅🔰 金幣 0 2014/01/02 #11 a050260 說: 各位前備 上部過濾能否捨棄 混養缸加上蛋白根本無空間放燈 底砂約2〜3公分,活石 M30蛋白 只靠這些能否捨棄呢? 按一下展開…… 依我的經驗是水量要大一點 不包括活石體積,水量至少要有60公升以上 要有活石 魚要養較強健的 不能養太多,兩三隻就好 要用舊水 造流打氣要強,可以的話缸內放一塊舊棉不用太大塊沒關西 但我的是有陽光照射,讓其成為自然生態缸
a050260 說: 各位前備 上部過濾能否捨棄 混養缸加上蛋白根本無空間放燈 底砂約2〜3公分,活石 M30蛋白 只靠這些能否捨棄呢? 按一下展開…… 依我的經驗是水量要大一點 不包括活石體積,水量至少要有60公升以上 要有活石 魚要養較強健的 不能養太多,兩三隻就好 要用舊水 造流打氣要強,可以的話缸內放一塊舊棉不用太大塊沒關西 但我的是有陽光照射,讓其成為自然生態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