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no2試劑很難不準,如何判斷試劑有沒有壞?用自來水量測一次就知道了...
2.任何的硝化菌製劑都無須添加,因為它們通通都不是硝化菌,對養水無幫助.
3.我認為薻象無法準確判定養水期結束,這只是一個巧合上的誤解,只要大量換水褐薻都很容易出現,因為新水有較高的矽酸根可以被褐薻利用,俗稱的褐薻事實上並不是褐薻類(昆布,海帶等大型海薻才是褐藻類),而是矽藻生物,會利用水中矽酸根離子型成矽質骨骼,所以矽酸根離子為限制因子,所以不管開缸多久,褐薻都可以出現,大量換水後容易出現,但不代表養水失敗.
4.no2一直沒降可能是初期活石生物死太多,累積太多no2,紅色型no2試劑最高值1ppm就是紅色,但實際上no2有可能是20ppm,活石並不是定量氨源,所以無法評估到底會有多少生物死亡,1ppm no2要降到0比較容易,但20ppm要降到0比較需要時間,但no2下降時暫時無法測出來,因為20ppm降到18ppm試劑一樣是破表看起來都一樣,除非十倍或者二十倍稀釋後測量no2數值後乘以稀釋倍數(不過很少人知道可以這樣計算正確的no2值)
5.養水期不用每天測水質,一兩周測一次就好了,除非no2產生了變化,才縮短測試間隔,養水期也不用換水,但需要融氧設備,no2容易累積的主要原因是因為硝酸菌氧化亞硝酸產生的能量比較低,所以合成細胞的速度遠低於亞硝酸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