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各位觀眾有認真看這些文章
特別感謝0115大大 讓我很認真地重新溫習了一些很久沒看的東西
所以我要再回覆一次這篇文章
我這兩天有電訪邵老師的學生 目前任職海生館的研究員
詢問相關的議題他表示只要是野放出去一定會造成影響只要不是當地原本有的生物
至於為什麼不知道影響多廣呢?
陸域生態系會看到很明顯的影響是因為 通常進來的外來種大部分都是不同屬的生物
而且容易侷限在某個區塊 容易觀察到直接影響 所以你會覺得很嚴重
而海洋生物則是你放入海裡之後你無法追蹤調查這條魚去哪了做了甚麼事情
除非你野放的時候標誌了衛星訊號去長期追中
但這是不可能的事情
另外我們也放出去的海水魚通常在鄰近海域都有相同屬的魚
所以野放出去後會造成甚麼問題
我前述有講的基因污染的問題,這還牽扯到生物地理學,簡單的說這個生物出現在這邊會因為當地環境的不同有不同的演化跟基因表現
達爾文當初在馬達加斯加發現達爾文雀,他們明明是相近的種,但是卻有很大的鳥喙的差異,這是因為牠們覓食的環境不同所以產生的不同演化,但是他們除了鳥喙外形體上沒有多大的差異
這種現象在海水魚中也有類似的情況,以皇后神仙為例,在聖誕島、台灣、馬爾地夫、紅海都有,但是他們在體色的表現上就有落差,這表示他們在基因分化上已經有差異了
當你把聖誕島的丟來台灣,跟台灣雜交後,台灣原生種的皇后的基因就會被外來基因汙染,這不僅影響到了學者在進行演化調查的困擾,也會影響到原生種可能因為基因問題產生不同的影響。
另外養殖的魚隻有時候可能甚至比野外的個體還要大,那他可能就會欺負其他的小型個體,進而影響到存活率
至於有沒有實例呢
是有的
他舉了條紋蝶為例
http://fishdb.sinica.edu.tw/mobi/species.php?id=381916
這種魚主要出現的區塊是在產於臺灣東部、西部、北部、東北部、澎湖、小琉球
過去在墾丁海域調查是不曾出現過的
但是近年來已經有發現該魚群出現在墾丁海域
因此他也推斷可能是水族業者流出或是民眾野放的
那有沒有造成影響呢
不知道 因為發現的時候 代表他已經在該處出現很長一段時間了 你不知道他做了甚麼 也無從調查起
另外我還是強調養殖可以有比較不傷害生態的方法
現在有很多人工繁殖的生物可以選擇
舉澳洲的例子
澳洲政府是規定禁止外來種生物輸入 為了保護他們的原生種
所以他們不能進口國外的海洋生物進去澳洲本土
但是他們可以出口到國外去
他們的珊瑚礁開採是經過政府認證許可 只有少數幾間水族館可以開採
開採也是有總量管制的 然後他們也有自己的珊瑚農場可以進行養殖
而且罰責也很重
人家是用這在保護自己的海域的生物
我不是甚麼衛道人士 我不會要求大家想法一致或是檢舉野放、採集的人 (保育區除外)
但我盡量只養人工繁殖生物 也盡量讓他們在我缸子活到他死亡
我只是覺得在做這些事情之前情先想想 放出去的後果 可能會造成的危害
你再決定是否要放出
另外老師有說如果民眾真的不想要這些觀賞魚的時候
或許可以考慮聯絡海生館的
研究部門
我相信前面的朋友可能是聯絡到海生館的BOT廠商 他們應該不會裡一般民眾的事情
目前像是呂明毅老師、張文炳老師他們都有在做各種海水觀賞魚的研究與繁殖
各位可以諮詢處理的方法或是看是否捐給研究單位做研究
或許這樣可以促進科學研究的發展
感謝有看完我廢話的人 我不求每個人認同 因為這邊是開放的空間每個人有自己的想法
但我希望有看完的人能想想哪些事情才是對我們自己的海洋能發揮最好的保護效果
而不是等到之後沒得養沒得看沒得吃 只能靠進口 還在靠夭怎麼這麼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