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阿~虎皮什麼時候變簡單了@@~~我養死超多虎皮

虎皮蝶,我也認為超簡單的蝶魚
我是自己撈的,没檢疫,丟入缸第一天就咬顆粒,第二天開始狂吃
養差不多半年,因没使用冷水機,盛夏可能水温高才死的
 
虎皮蝶,我也認為超簡單的蝶魚
我是自己撈的,没檢疫,丟入缸第一天就咬顆粒,第二天開始狂吃
養差不多半年,因没使用冷水機,盛夏可能水温高才死的


不知柑仔兄認為虎皮好養的樣本數有多少隻?
只養一隻成功 即為100%成功率
即可說為超簡單嗎:em14:


蝶魚 我真覺得除了藍頭之外 都需要運氣&技巧阿
我功夫太差惹:em10:
 
不知柑仔兄認為虎皮好養的樣本數有多少隻?
只養一隻成功 即為100%成功率
即可說為超簡單嗎:em14:


蝶魚 我真覺得除了藍頭之外 都需要運氣&技巧阿
我功夫太差惹:em10:

只有二次,第一次水館買的,完全不開口,不了幾天便死亡,第二次自己撈的
以我十幾年專養蝶魚的經驗判斷和魚書上飼養度的分級,不應有錯
水館買的會養不活,可能藥物檢疫傷了食道或其他器官

並非你的養魚功夫差,如果可讓我到你家蒙著眼睛,穿著鞋子,往魚缸內亂踹,不知會踩死幾隻魚
換你睜大眼睛到海邊,無論你怎麼踹,又能踩死幾隻魚
可見你的技術遠超乎我,只是違反大自然的法則,才需要運氣和技巧
 
只有二次,第一次水館買的,完全不開口,不了幾天便死亡,第二次自己撈的
以我十幾年專養蝶魚的經驗判斷和魚書上飼養度的分級,不應有錯
水館買的會養不活,可能藥物檢疫傷了食道或其他器官

並非你的養魚功夫差,如果可讓我到你家蒙著眼睛,穿著鞋子,往魚缸內亂踹,不知會踩死幾隻魚
換你睜大眼睛到海邊,無論你怎麼踹,又能踩死幾隻魚
可見你的技術遠超乎我,只是違反大自然的法則,才需要運氣和技巧
柑仔兄的養魚方式是超低密度,暫不評論這是好是壞是對與錯,但是,超低密度任何蝶都不難養,不好意思,我沒有別的意思,只是讓魚友知道養蝶魚就是要如此才好養,而大海的蝶的生活環境也是超低密度,沒有緊迫,隨時有得吃,水質穩定(我想別種類的魚也是如此生活環境),所以阿,你可以如此養魚嗎
 
柑仔兄的養魚方式是超低密度,暫不評論這是好是壞是對與錯,但是,超低密度任何蝶都不難養,不好意思,我沒有別的意思,只是讓魚友知道養蝶魚就是要如此才好養,而大海的蝶的生活環境也是超低密度,沒有緊迫,隨時有得吃,水質穩定(我想別種類的魚也是如此生活環境),所以阿,你可以如此養魚嗎

不用太客氣!養魚不外乎二種:1.觀賞養殖。2.探索養殖
我是屬探索養殖,探索養殖不在乎魚口數、不在乎魚缸呈現的美醜,主要在使缸中魚能存活
終極目標希望,如果能有一個五尺缸,只養一對或二對蝶魚,能看到牠們繁殖
當然,以觀賞養殖的人,只要口袋深,要怎麼養殖都可以
 
新手還是不要養蝶魚,不好養,縱使買到會開口衝顆粒的,也活不過半年。
除非有人養很久要脫手的,不然水管的買來只是幫他收屍。
 
給赤子前輩的建言,前輩是學問淵博的學者
以科學家或生物學家的實驗角度
試驗的魚隻,應直接取自大海,不要任何干擾,包含淡水浴、藥浴
用天然的海水、天然的活岩石、最少的魚隻數,瞭解出生存的奧祕
漸漸的,才有辦法做到像鰻魚或石斑魚的養殖戶,搞到高密度飼養
 
給赤子前輩的建言,前輩是學問淵博的學者
以科學家或生物學家的實驗角度
試驗的魚隻,應直接取自大海,不要任何干擾,包含淡水浴、藥浴
用天然的海水、天然的活岩石、最少的魚隻數,瞭解出生存的奧祕
漸漸的,才有辦法做到像鰻魚或石斑魚的養殖戶,搞到高密度飼養
哈哈哈哈哈~在下不是什麼學者啦@@一點點膚淺的見識罷了,在下養過的蝶魚超級多的,所以我的觀察與樣本數絕對足夠,在常規的環境下,且常規的取得來源下,虎皮蝶絕對不是什麼好養的蝶魚...

虎皮蝶很難手撈到的,99.99%一定全都是進口的....但我認為不是什麼手撈進口的差別,常規養殖下我比較過兩者的差別不大,頂多就是手撈蝶會比較肥點....

當然進口魚一定會有些要死不活的~手撈的其實也會因為捕撈不當要死不活的,因為我兩種來源都抓過太多太多來養過了~下場都是死= =....呵呵目前完全看不出差別....

對了還有一個不同的地方~手撈蝶抓回來幾乎必中白點,進口蝶反而少見....

我喜歡生物的多樣性,所以只養個一兩隻我會覺得很無聊@@,所以目前的研究方向仍是在常規養殖下如何降低死亡率?因為我有朋友作到我無法達成的境界,所以就把目標放在這上面了....

不諱言低密度可以降低養殖的難度,同時我也鼓勵新手這麼做,但我只能鼓勵卻無法要求,因為連我都無法低密度養殖了我要怎樣要求別人@@
 
進口蝶大部分都是水管以經下藥檢疫吧 手撈的是野生回家需自己 檢疫 新手的我也很多前輩都說要低密度飼養但我無法克制自己養低密度 總感覺少了甚麼東西......
 

相似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