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裡做個簡單的總結
太陽光也只有6500K,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依賴這樣的光源,10000K的意義何在,真的不太懂.Hikari大大的見解精闢,只是1公升1W的燈光似乎也有盲點,因為每種燈具的效率都不一樣,依照Hikari的理論,好像應該換成1公升幾lm會更精準,如果要再精準也可以換算成µE/m2/s,
根據一位美國專家的資料,光源與覆蓋面積與照射角度的關係也是很大的.一般熱帶的晴天,海平面太陽光的光度是2,500µE/m2/s,在清澈的海水中,深度每增加1公尺,光度會減少15%.2,500µE/m2/s如果換算成lm大約是133,000lm.應該沒有人的魚缸有這種光度.這是野外珊瑚所接受到的光照.
在人工環境當然不太可能做到,所以就要了解每種珊瑚的最低需求量,大約是100~150µE/m2/s,就是5,000到8,000lm.這種光度要達到就簡單得多了.畢竟珊瑚不是長在海面上,而是在海底.100~150大約就是海底10公尺深度的光度.大家都很關心燈光亮不亮,其實還是要有個客觀的標準來衡量才比較有意義.個人淺見,請多指教.
謝謝大大的解釋~我也聽朋友建議增加藍燈!因為之前使用紅海T5藍燈跟白藍15000K(比例是6:4色溫6000k:22000K)照在軟體都大開!突然更換LED3W10000K之後有些軟體不開!所以想了解如何搭配光譜,色溫對珊瑚比較好,但也有可能還在適應,或是燈具離水面的高度做個調整Hikari大說的:
"6000k=黃色、與綠色波長佔絕大多數因此呈現黃色光
而共生藻所需波長正好就是黃色與綠色、因此6000k~6500k的燈管對珊瑚是最好的(太陽光色溫在5500~6500k)
所以有些人說色溫會影響軟體、這就是原因之一
那是不是說6500k以上的燈管都不好、例如12000k?
12000k 以上面的理論來說等於藍色包子居多、黃色綠色包子較少對吧
看起來似乎真的不好、但我們可以用增加照明時間來彌補"
因此應該可以說白燈加藍燈一樣有改變色溫的效果,但是比較不會排擠掉黃,綠光.白燈減少,藍燈增加結果是一樣排擠到黃綠光.比較好的狀況應該是白燈保持不變,增加藍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