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水也養耐心。
有人跟我說過。水養的好。就不怕倒。
養水期也可以慢慢思考要養什麼魚。


從我的iPhone使用Tapatalk 發送
 
第一次養水,氨轉換成no2之後,再轉換成no3
no2高的時候,會先爆褐藻,之後no3提高,no2消失時
no3會因為燈光照射轉換成綠藻(應該說藻類生成會吸收no3), 這時候no3就會隨著大量爆藻而消失
所以很多人才會說爆完綠藻之後,綠藻開始白化,然後開始長鈣藻,就是可以放魚放軟體了
因為藻類會互相競爭,鈣藻要長出來,必需要跟褐藻,綠藻競爭,所以要等前面兩種藻消失或者弱勢一點,才會開始長(但要有鈣藻種才會長唷)
因此養水期的no3消失之迷,就是藻類吸收掉的
意思跟藻屏(ATS)一樣, 但是如果單純養魚,或者是簡單軟體,其實不用等no3歸0, 約在80以內就可以了,之後可以靠固定換水,或者化除器來維持低濃度的no3, 約保持40~50以內就很好養了,當然控制在20之內會更好

看你的菌種  在正常環境下是否有處理no3的能力 
有的有  有的沒有   在一般環境下有處理no3能力的菌種  並不多 
 

感謝兩位前輩的說明,這樣跟我爬文一年以來的理解也比較接近了。
我的理解是,養水在於提供環境,讓硝化細菌能夠快速繁殖到一定的數量。而硝化細菌可以將生物代謝物中劇毒的氨轉換成NO2,緊接著再轉化為NO3。因為NO3是硝化作用的最終產物,所以只要一直有餵食的話,水中的NO3會不斷累積,需要靠其他手段來移除。
我爬到的NO3移除法,大致有 化學法(吸附劑或鐵釘大法),厭氧區化除法(厚砂法/活石內部/P牌神磚/厭氧桶),生物吸收後移除法(藻缸/碳源法/NP豆豆),換水稀釋法...這些。

所以我才會說第一頁要降NO3,一直在硝化系統打轉的說法,跟我爬文的理解大不相同,讓我越看越迷糊啊!
 
最後編輯:
其實新手一下子要理解那麼多水質數據,有點難度
如果測不到no2了,可以先放一條試水魚,有魚在養水也會快一些,然後等這隻魚活超過2~3個禮拜, 再放下一隻魚,然後一樣再2~3個禮拜下一隻

1.5尺大約放6~7條,有軟體4條以下
長度不要超過6公分

軟體可以先養鈕扣,菇,草皮這些
進階一點有骨骼的飛盤,榔頭,米粉,腦
海葵先不要,浪費錢而已,等上面簡單的會活且大開超過一個月再試海葵,有海葵要注意吸水口,以免被吸入

養軟體燈光要夠,起碼1公升對應1W的T5

不會po圖可以放youtube的影片網址上來
po圖教學請參考
http://www.ph84.idv.tw/vbb/showthread.php?t=295757
 

相似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