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htas

🔰
金幣
5
各位前輩在說蛋白機打出乾泡,跟濕泡,到現在還是搞不懂,一頭霧水,泡泡本身不就是濕的嗎,為什麼有乾泡說詞呢
 
簡單說
乾泡就是將堆泡的高度調低於正常位置
濕泡就是將堆泡的高度調高於正常位置
 
其實沒有所謂的正常高度~~
因為蛋白的造泡高度受很多因素影響,水位高低、水的比重,餵食狀況
加淡水的方式跟來源,蛋白格的水流等太多外在因素了(不管何種品牌或設計)~~
樓上所講的正常高度是指平常使用調好適合自己日常維護的高度就是了

回到您本樓所指乾泡溼泡指的是打出的汙染物,這跟調的造泡高度有關
如果調的高打的就是溼泡比較淡色(咖啡水),調的低就是乾泡(深色泥)

那一種比較好呢,其實對魚缸來說應該是溼泡比較好,因為在較短的時間內將較多有機物排出
但是在管理上就比較麻煩,如果是將集汙杯接自動排水的話,補水系統就要設計,但如果遇到暴沖
魚缸比重可能會大幅改變,這還只是部份管理上的不便,如果沒接自動排水,那就要常洗杯子(也是麻煩)

所以大多數的海水缸都是乾泡居多,我們會建議乾泡偏溼,至少每週洗杯子,這樣在使用上就方便多了
每週洗杯子除了倒汙物外,主要是把集汙杯內的汙泥去除才不會影響造泡
參考看看
 
養久比較懶惰的魚友
定義乾、濕泡的差異就是
濕泡是可以直接倒掉汙水,沖個水就繼續使用
乾泡就是得拿收集杯去洗把厚厚的一層汙泥刮掉才繼續用
其實除非特殊情況,一般調整比較便利的方式多半就是
讓蛋白有汙水累積,水不用太黑,深茶色即可,也不用卡了一堆汙泥,還得去洗
若是都沒汙水,甚至上部還風乾了,汙泥很得用力洗,那多半就是調太低了

而甚麼是特殊情況呢
那就是出遠門前,玩家就會把蛋白刻意調低,避免滿了或是一時的暴衝
導致蛋白收集杯滿了溢出,先打乾泡回來再洗汙泥即可

另外就是水質變差或是想把有問題的水打掉再補充新鮮海水時
例如魚缸出狀況已經換了一大部份的水
然後先把蛋白調高,汙水刻意打淡淡的,汙水量很多
等水位降低後再補海水進去

蛋白的調整還是得配合自己習慣,若是不到一天就滿了
又沒有設計過的排水方式,又擔心暴衝的問題
那只是累壞自己罷了
 
養久比較懶惰的魚友
定義乾、濕泡的差異就是
濕泡是可以直接倒掉汙水,沖個水就繼續使用
乾泡就是得拿收集杯去洗把厚厚的一層汙泥刮掉才繼續用
其實除非特殊情況,一般調整比較便利的方式多半就是
讓蛋白有汙水累積,水不用太黑,深茶色即可,也不用卡了一堆汙泥,還得去洗
若是都沒汙水,甚至上部還風乾了,汙泥很得用力洗,那多半就是調太低了

而甚麼是特殊情況呢
那就是出遠門前,玩家就會把蛋白刻意調低,避免滿了或是一時的暴衝
導致蛋白收集杯滿了溢出,先打乾泡回來再洗汙泥即可

另外就是水質變差或是想把有問題的水打掉再補充新鮮海水時
例如魚缸出狀況已經換了一大部份的水
然後先把蛋白調高,汙水刻意打淡淡的,汙水量很多
等水位降低後再補海水進去

蛋白的調整還是得配合自己習慣,若是不到一天就滿了
又沒有設計過的排水方式,又擔心暴衝的問題
那只是累壞自己罷了
吸收到了道理了,謝謝指導
 
離家在外超過3天以上
最好打乾泡!
可以撐4~5天以上
中到大型蛋白機
比重影響最小

平常我都打中間
半濕泡

調到最濕泡! 收集杯粉快就滿了
小缸! 注意比重

蛋白機桶身最好3~6個月徹底清潔保養
會有螺在裡面! 真扯! 之前還導致蛋白機停了!
如果是針刷馬達式處會卡粉多東西影響效能
請詳閱說明書或請教漁友
 
IMHO.....沒有什麼ㄧ定乾泡或濕泡比較好, 蛋白造泡高度與效能是一條鐘形曲線,如何調整到你的蛋白最佳造泡高度 (通常以出水閥大小來調節). 乾或濕的好與壞,就如以上魚友的說明

我是調到濕泥狀, 以避免每次餵食停機兩小時再開可能的的小量爆衝 (好蛋白應不會), 增加buffer 以應付添加物造成的暫時爆衝, 及配合出遊出差時不用更改乾濕泡為前題....出門前改既定魚缸狀況對我來說是一件危險的事... 通常都盡量避免
 

相似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