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 up 🏅🏅🏅 金幣 220 2017/06/29 #13 他是高密度FO,126L 養30隻以上10~15CM的魚,然後一天餵食2~3次 ------------------------------------------------------------- 以這樣的飼養密度 可能要EHEIM2260大圓筒才勉強夠用 反正都要側濾了 是否有考慮在第1格的部份採用滴流過濾? 就是在壓條上面另加3層過濾 由上往下-->白棉-->白棉-->生化棉
他是高密度FO,126L 養30隻以上10~15CM的魚,然後一天餵食2~3次 ------------------------------------------------------------- 以這樣的飼養密度 可能要EHEIM2260大圓筒才勉強夠用 反正都要側濾了 是否有考慮在第1格的部份採用滴流過濾? 就是在壓條上面另加3層過濾 由上往下-->白棉-->白棉-->生化棉
C coolive 🏆🏅🏅🏅 金幣 213 2017/06/29 #14 補充一下安全措施, 沉馬必須高於最大魚隻至少能45度角斜線躺下來的高度 以免側濾漏水造成主缸一直把水往外抽, 但主馬又放最低的情況下, 會使主缸水剩一點點而使魚沒有地方呼吸
jokerlee 🏆🏆🏆🏆🏆 金幣 2,374 2017/06/29 #15 up 說: 他是高密度FO,126L 養30隻以上10~15CM的魚,然後一天餵食2~3次 ------------------------------------------------------------- 以這樣的飼養密度 可能要EHEIM2260大圓筒才勉強夠用 反正都要側濾了 是否有考慮在第1格的部份採用滴流過濾? 就是在壓條上面另加3層過濾 由上往下-->白棉-->白棉-->生化棉 按一下展開…… 剛剛看,2260要近30000。 實在可怕, 他的位置重新訂做一缸90*60*30側濾還不需要這麼貴。 coolive 說: 補充一下安全措施, 沉馬必須高於最大魚隻至少能45度角斜線躺下來的高度 以免側濾漏水造成主缸一直把水往外抽, 但主馬又放最低的情況下, 會使主缸水剩一點點而使魚沒有地方呼吸 按一下展開…… 喔喔!這點我真的沒想到過,感謝提醒。 會在確定後加入設計中。 感謝
up 說: 他是高密度FO,126L 養30隻以上10~15CM的魚,然後一天餵食2~3次 ------------------------------------------------------------- 以這樣的飼養密度 可能要EHEIM2260大圓筒才勉強夠用 反正都要側濾了 是否有考慮在第1格的部份採用滴流過濾? 就是在壓條上面另加3層過濾 由上往下-->白棉-->白棉-->生化棉 按一下展開…… 剛剛看,2260要近30000。 實在可怕, 他的位置重新訂做一缸90*60*30側濾還不需要這麼貴。 coolive 說: 補充一下安全措施, 沉馬必須高於最大魚隻至少能45度角斜線躺下來的高度 以免側濾漏水造成主缸一直把水往外抽, 但主馬又放最低的情況下, 會使主缸水剩一點點而使魚沒有地方呼吸 按一下展開…… 喔喔!這點我真的沒想到過,感謝提醒。 會在確定後加入設計中。 感謝
C coolive 🏆🏅🏅🏅 金幣 213 2017/06/29 #16 其實還有一個更安全的做法,用逆向思考來規劃 把主缸當底缸來看待,可以做一個壓克力盒子,然後上面開槽當溢流,這樣馬達可以不用架高,因為只有上溢流,自然水抽到上溢流極限低點時,主缸的水就不會再往盒子流進去了,此時馬達也不用加白棉,以免要常清洗麻煩,而且也能確保魚隻跟其牠生物不被吸入馬達 當然盒子也可以做成上下溢流,也是一樣可以保持主缸內的水位 最後編輯: 2017/06/29
其實還有一個更安全的做法,用逆向思考來規劃 把主缸當底缸來看待,可以做一個壓克力盒子,然後上面開槽當溢流,這樣馬達可以不用架高,因為只有上溢流,自然水抽到上溢流極限低點時,主缸的水就不會再往盒子流進去了,此時馬達也不用加白棉,以免要常清洗麻煩,而且也能確保魚隻跟其牠生物不被吸入馬達 當然盒子也可以做成上下溢流,也是一樣可以保持主缸內的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