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曾經有來店的新手客人,一直吵者說,老闆這我也想養那也想養,我只能一一的告訴他這個你不能養,那個也不能養~

重點是慢慢養,慢慢增加生物~
 
低密度飼養是跳海過程之中會明白的方式,不過有幾人能做到呢?

既想要少量飼養的穩定,又貪求多彩繽紛的生物

卻沒有長期抗戰的定性,也忽視自身以外的經驗

結果就是活絡海水市場的經濟

去年底工作受傷直到現在還在家養病,盯著魚缸的時間長了

沒辦法!低密度不是個人跳海的初衷,也沒達到心中理想的景色

至少這幾年我養活許多水管:em01:
 
低密度飼養是跳海過程之中會明白的方式,不過有幾人能做到呢?

既想要少量飼養的穩定,又貪求多彩繽紛的生物

卻沒有長期抗戰的定性,也忽視自身以外的經驗

結果就是活絡海水市場的經濟

去年底工作受傷直到現在還在家養病,盯著魚缸的時間長了

沒辦法!低密度不是個人跳海的初衷,也沒達到心中理想的景色

至少這幾年我養活許多水管:em01:


對阿,所以有時想想,臭酸大開這網站真的很有資格,他的飼養方式真的是大家最好的榜樣範本參考。
 
低密度大約如何呢?這也是我一直在想的問題,缸中可以放多少活體.

目前1.5尺立方缸背濾,蛋白豆豆活石濾材及設應該都還算OK,缸中軟體量不算少,約10顆(有大有小啦~)二隻金透紅,一隻藍倒吊,二隻蝦虎(還好佔不同高度及地盤,沒互打),假棉羊蝦4-5隻,這樣還OK吧~還適合再加魚嗎?

一直覺得應該魚可以加到7-8隻,適合嗎?

大大抱歉我養魚技術菜菜的,可能無法正確回答您的問題,自己的經驗是,當魚缸很穩定時,貪心想再改變什麼時,問題就開始一個一個自己來了,混養缸養魚難度很高,進到一隻病魚,不小心中獎的話,魚很難治療,可能進魚要比純養魚更謹慎。
 
我的經驗高密度養的不會開心,魚會一直出問題

我從使用 Tapatalk 的 D6653 發送
 
大大抱歉我養魚技術菜菜的,可能無法正確回答您的問題,自己的經驗是,當魚缸很穩定時,貪心想再改變什麼時,問題就開始一個一個自己來了,混養缸養魚難度很高,進到一隻病魚,不小心中獎的話,魚很難治療,可能進魚要比純養魚更謹慎。

說的真好啊~

每次進魚都是一次風險,所以現在都嚴格執行隔離檢疫,至少2-3週以上(不一定要下藥)才會入主缸,寧可掛在隔離缸也不要在主缸躺平.

不怪也怪在最近一次進魚下主缸還是會掛,都掛在搶地盤,該找些不會躲到活石後面的魚,免得佔到金透紅的地盤.
 
第一看時間:
如果下班後的時間都盯著魚缸 從19:00-24:00眼睛都在看魚缸, 週末六日都在看魚缸,或去海邊提水,我會用高密度把顏色填滿,想買的收齊,才對得起自己的眼睛

如果養魚只是我眾多嗜好的其中一個, 一三五下班後跟朋友打屁聊天, 六日出去露營騎腳踏車, 魚缸只是匆匆一撇,偶爾餵魚開心,那建議低密度, 因為很多狀況發生時人不在現場馬上處理, 譬如細菌感染, 下錯藥, 連鎖效應擴大後會無法收拾

第二看自動化的程度
如果高度自動化, 出差好幾天魚缸運轉如昔, 還可以遠端監控, 這種科技控一般做事很縝密, 魚也是檢疫再檢疫才放主缸, 那個高低密度隨個人開心, 因為出錯的機率很低了

如果完全手動, 那麼就回歸到上一個時間問題

第三看空間
君不見寸土寸金的香港養魚都是超高密度, 因為魚缸佔走的那一坪是很多香港人努力一輩子買不起的, 高密度是委曲求全, 低密度是浪費空間

如鄉下房子幸運徴到免費的二手五呎缸, 放在客廳氣派豪華, 客人來讚嘆連連, 低成本低密度養幾隻魚也很容易, 是很便宜的嗜好, 如要追求高密度就再要下重本砸設備了

興趣跑來跑去, 一下沉迷這個一下沉迷那個, 魚口密度與設備的增減減也都很正常, 所以二手交易區這麼熱絡
 

相似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