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azedc01

🔰🔰
金幣
117
各位大大,我看很多人設缸下水管都會接沉澱槽讓水流緩一點,再流到濾袋或白棉,讓下水緩一點到沉澱槽的用意是甚麼嗎?

沉澱槽不是會上缸流下來的髒污在這槽沉積&打轉,下水流速且會減慢?

小弟試想假如

1.雙落水管直接接濾袋綁緊,利用下水衝力讓濾袋水流更容易穿透,下水速度提高,上水馬達速度增加,增加整缸循環

2.濾袋不要泡在水裡,盡量跟白棉一樣乾濕分離,濾袋離水是否更能讓髒污不在水裡汙染?

這樣思考是否正確?
 
我粗淺的想法有:
一、下水緩可以降噪,不然落水區會吵死人
二、濾袋如果直接綁住下水管乾濕分離,濾袋忘了清卡髒汙就很精彩了
 
我粗淺的想法有:
一、下水緩可以降噪,不然落水區會吵死人
二、濾袋如果直接綁住下水管乾濕分離,濾袋忘了清卡髒汙就很精彩了

濾袋可能還是部分下水,讓聲音不那麼大呢?
想說水直接打在濾袋上,大部分透過去,比打在沈澱槽水裡,聲音會小一點?
濾袋卡髒污部分,不完全綁死,若髒污太多會流出來,避免上缸淹水呢?
 
沉澱槽不是會上缸流下來的髒污在這槽沉積&打轉,下水流速且會減慢?

小弟試想假如

1.雙落水管直接接濾袋綁緊,利用下水衝力讓濾袋水流更容易穿透,下水速度提高,上水馬達速度增加,增加整缸循環
這兩段不成立,魚缸是開放空間,循環量只跟上水馬達本身的性能,和上水格的水位高度有關,下水流速會在下水後被一些因素緩衝掉,對流量不造成影響。

對一些會清底缸污泥的人來說,有個沉澱區是很方便的工具,換水時從這邊把污泥抽掉就好了。
 
這兩段不成立,魚缸是開放空間,循環量只跟上水馬達本身的性能,和上水格的水位高度有關,下水流速會在下水後被一些因素緩衝掉,對流量不造成影響。

對一些會清底缸污泥的人來說,有個沉澱區是很方便的工具,換水時從這邊把污泥抽掉就好了。

謝謝大大回覆,那有可能下水水流太強沉澱槽的髒污一沉下去又被沖上來而失去沉澱作用嗎?

若下水水流調太慢,上缸又會淹水;

還是說應該正常多循環設計需為下水管口徑大,甚至2、3根下水,來達到水流慢可以沉澱、下水流量多,是這樣嗎?
 
兩三根下水的通常一根是主要下水另外一根是防淹水的預備管,我覺得前面格主要是緩水流跟氣泡如果髒污被往前一格帶也只是過了濾袋或是白棉而已會被擋下來
 
那有可能下水水流太強沉澱槽的髒污一沉下去又被沖上來而失去沉澱作用嗎?
/QUOTE]
有可能啊,所以通常下水管的長度不會做到底,而是在下水格水位線和缸底中間。另外也會再搭配翻水板設計,讓污泥盡量流在底部
若下水水流調太慢,上缸又會淹水;
還是說應該正常多循環設計需為下水管口徑大,甚至2、3根下水,來達到水流慢可以沉澱、下水流量多,是這樣嗎?
這邊我覺得你可能有點誤會,下水的總流量就是上水馬達的出水量,這個是固定的,不管怎麼調,用幾根下水下水管,除非故意讓上缸淹水,不然這兩個一定相等。

而你介意的是流速,這個影響沒有你想的那麼大。如果真認為流速太快會讓翻水板失效,很多污泥無法沉澱,那也只要簡單的把管徑加大,或照你說的分多支下水就好,相同流量下管徑愈大,流速愈慢,就這麼簡單。但大部分人不會這麼麻煩啦,如上面的魚友說的,多支下水管是預防淹水,不是為了分散流量。
 

相似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