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也在這件事上困擾很久,說真的換水補水真的是會慢慢的把人推上岸。
而且每次換天然海水也都是風險(水館保存海水的方式也是),自己泡海水又有RO/軟水的問題。
後來我採取的方式是吸附式的處理,就像現場很多工廠的廢水處理都不用養菌的方式處理了。
因為養菌不穩定,污染量變大或有其他環境條件的變動都可能影響使菌來不及處理。(現在可不能亂排)
其中的NO3又要靠厭氧菌轉成N2排掉,大家的過濾系統又有多少空間可以養厭氧菌
( P比較簡單,可以利用Fe反應成FePO4,所以之前版上提過用鐵釘是真的有效的 )
工廠採用的自由基/化學沈澱法/加藥/蒸餾濃縮等在海水缸中都不能用。(自由基或許可行,但我沒膽試)
最有可能可以採用的方式就是吸附法,因為我們缸中的濃度都不算高,
只要找到選擇性好的產品,不要把所有負離子都吸附掉,自然在水質穩定上就會相對容易。
或許有點歪樓了,不好意思。只是想提供給大家另一個思考方向,因為換水真的很累。
我的缸超小,能培菌的地方超少,
不像其他魚友有完整漂亮的系統,
就是用你說的吸附法

我的N用大換水+養菌法,
約三四個星期,
可以從10ppm降到大約2ppm
但是我的P不管怎麼搞就是停在1ppm,不動如山
最後吸附劑放下去一個晚上,
一個月忙得滿頭大汗做不到的事,它一天就做到了,
板上都建議小缸不要太複雜,只要勤換水,
可是親身試過發現,勤換水的效果真的有限,
跟電風扇一樣,板上也都建議小缸裝電風扇就能降溫,
可是親身試過,不敗台冷水機,電風扇效果也是有限
 
这个命题听起来就象是“阿基米德追不上乌龟”一样,少量多次是事实上被证明有效的。
 
这个命题听起来就象是“阿基米德追不上乌龟”一样,少量多次是事实上被证明有效的。
少量多次有效,沒有客觀的數據,讓大家隨自由心證的表述,才造成這麼多人戰死在灘頭而上岸⋯⋯

這篇主要是要讓大家知道,到底要換到什麼數量級才對降np有效!
我的缸有蛋白機,有藻桶,有活性碳,有po4吸附劑,有用af碳源, 這樣no3的每日增加率還到0.115ppm,想想看沒有這些逆天硬體,那每日增加量會飆到多少,那時得換多少水才能有用?!
 
这个命题听起来就象是“阿基米德追不上乌龟”一样,少量多次是事实上被证明有效的。


少量多次當然是有效的, 問題是"效率"
我們需要量化這個問題

比如多久換一次?
每次換多少?
可以降多少N/P?
這些才是需要討論的重點
 
不知大家有沒有從上面的圖表觀察出些趨勢, 針對每天換水的例子, 我稍微提一下:

持續每天換固定水量的操作夠長, 最後濃度會趨近一個穩定值, 這個穩定值是被每天污染增加量與換水比例決定的!

濃度穩定值 = 每天汙染量 / 換水比例

每天汙染量 0.1ppm, 每天換水 1/10
穩定值 = 0.1 / (1/10) = 1ppm


每天汙染量 0.3ppm, 每天換水 1/10
穩定值 = 0.3 / (1/10) = 3ppm

也就是說抓到了每天增加量, 心中又有想要達到的理想值, 就可以大致算出每天要換多少比例的水!

假設目標值是1ppm, 每天增加濃度是 0.5ppm
換水比例 = 每天汙染量 / 濃度穩定值
0.5 / 1 = 1/2 => 每天要換 1/2 的水!!!
看看這數據跟每天小量換水有多大的差距!!!!!

ps: 初始值越高, 就代表要花越多時間達到穩定值, 但不會影響最後穩定的值!
 
因為開新缸那篇所以才有辛看到這篇,上面神人的圖表讓我十分敬佩
所以我也來分享一點看法,也許我的新開缸也剛好可以驗證一下對於換水降np的效用實務上的分享

但在各位去點我的新開缸連結前可以想下,換水(不論多少)
假如我給的新水是0np,那主缸有np,那換水有沒有降到呢??(不論多少)

另外海水缸是亂數動態生態,比如我缸內的藻類
(不管什麼藻,玻璃上的褐藻,石頭上的綠藻,好的壞的強的弱的)甚至是水中看不見的微藻
藻類是植物都會吸收np,但我整理魚缸時都會移除,當有移除的前後,藻類的單位量處理np的效率就有落差
我的意思是指動態亂數這藻類對np的影響是其中一樣而已,其他有的沒有的太多了,珊瑚生長的週期性
餵食的差異,各種生物狀態都會讓np是跳動式的而不是定速增加或減少式的

所以少量多換,設計成讓自己方便的換,也許是一個有幫助的方式,只是換多換少,方便與否這些....個人看法,參考參考
 
我的小缸僅三十餘公升水體,算30公升好了,想請問各位前輩:
1.若每周換約1/5換兩次較好?或是每周換約1/3一次就可以?
2.換1/5花兩小時滴流 或 換1/3花三、四小時滴流,這速度OK嗎?
 
我的小缸僅三十餘公升水體,算30公升好了,想請問各位前輩:
1.若每周換約1/5換兩次較好?或是每周換約1/3一次就可以?
2.換1/5花兩小時滴流 或 換1/3花三、四小時滴流,這速度OK嗎?

每個人缸的汙染累積速度不同, 這並無法用缸內水量獲得資訊,
缸內的水量只能幫助判斷一次換多少比例的水是屬於輕鬆等級 或 要花多少成本~

換多少才夠?
其實你自己是能得到這結果的!
在固定的操作及餵食週期下, 定期測試 NP, 這時測到的 NP 是 " 輸入-輸出的結果",
並不是只有換水的功效!

若是 NP 還持續上升, 那就代表換水量或換水頻率都要增加! (或是你想靠其他操作來降低也行)

在不同週期功倍數的時間下, 一樣的總換水量會得到下面的結果:
一次換水量比較多的操作能看到鋸齒狀曲線,, 而每日換水的曲線是貼著鋸齒線的峰值.
=> 長期來說, 一次大量換水還是能維持較多天比較低的濃度.

Note: 若是刻意在換水前夕才執行比較多的餵食, 那這兩種換水方法的效益會差更大!


至於換水要多快, 我自己是希望越快越好~ (固定要維持的事情要弄得越快越簡單, 才容易持久!)
我每周換 45L 的水(總水量~ 250L), 用沉馬 (1500L/H) 直接打到缸裡面, 大概三分鐘左右就解決了~

前提是要確認新舊水的 鹽度, 溫度, KH 不要差異太大~
 
最後編輯:
每個人缸的汙染累積速度不同, 這並無法用缸內水量獲得資訊,
缸內的水量只能幫助判斷一次換多少比例的水是屬於輕鬆等級 或 要花多少成本~

換多少才夠?
其實你自己是能得到這結果的!
在固定的操作及餵食週期下, 定期測試 NP, 這時測到的 NP 是 " 輸入-輸出的結果",
並不是只有換水的功效!

若是 NP 還持續上升, 那就代表換水量或換水頻率都要增加! (或是你想靠其他操作來降低也行)

在不同週期功倍數的時間下, 一樣的總換水量會得到下面的結果:
一次換水量比較多的操作能看到鋸齒狀曲線,, 而每日換水的曲線是貼著鋸齒線的峰值.
=> 長期來說, 一次大量換水還是能維持較多天比較低的濃度.

Note: 若是刻意在換水前夕才執行比較多的餵食, 那這兩種換水方法的效益會差更大!


至於換水要多快, 我自己是希望越快越好~ (固定要維持的事情要弄得越快越簡單, 才容易持久!)
我每周換 45L 的水(總水量~ 250L), 用沉馬 (1500L/H) 直接打到缸裡面, 大概三分鐘左右就解決了~

前提是要確認新舊水的 鹽度, 溫度, KH 不要差異太大~
好!謝謝你的解說~
 
(y)(y)(y)(至於換水要多快, 我自己是希望越快越好~ (固定要維持的事情要弄得越快越簡單, 才容易持久!)
我每周換 45L 的水(總水量~ 250L), 用沉馬 (1500L/H) 直接打到缸裡面, 大概三分鐘左右就解決了~
(前提是要確認新舊水的 鹽度, 溫度, KH 不要差異太大~ )

小弟自己也覺ㄉ如果每次換水都用慢慢滴流(高階操作:unsure:)ㄉ方式換水很快就上岸ㄌ哈哈:em01::em01::em01:.........
 
(y)(y)(y)(至於換水要多快, 我自己是希望越快越好~ (固定要維持的事情要弄得越快越簡單, 才容易持久!)
我每周換 45L 的水(總水量~ 250L), 用沉馬 (1500L/H) 直接打到缸裡面, 大概三分鐘左右就解決了~
(前提是要確認新舊水的 鹽度, 溫度, KH 不要差異太大~ )

小弟自己也覺ㄉ如果每次換水都用慢慢滴流(高階操作:unsure:)ㄉ方式換水很快就上岸ㄌ哈哈:em01::em01::em01:.........
同感啊要我慢慢滴流換水,我也會想上岸,
但也是要看操作,換水操作出問題的人也是不少
出了問題就不敢換水,惡性循環也不是好事,每週五分之一,
換法的話,安全方便就好,應用工具很多了
 

相似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