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你在二手區賣東西我忍不住想來囉嗦一下。
謹慎一點固然不是什麼壞事,但我真的覺得你把海水缸想得太恐怖了。
我知道很多人都會說海水缸和淡水缸天差地遠,但我養越久反而越覺得兩者之間唯一本質上的差異也就只有鹽度而已,要弄得多複雜或多簡單都是取決於飼養者本身,不然一個一尺半缸養一顆奶嘴加一對小丑不用半年你大概就會覺得無聊了。

在我看來你缸內的生物目前狀況其實都挺不錯的,那一點點的營養鹽和藻類也只是新缸常見的狀況而已,我不認為你缸內的軟體會受到多少影響,所以真的沒啥好擔心的。

不過若已經打算暫時休息了也無妨啦,只是我多少覺得有點可惜,畢竟這麼用心收集資料的新手真的不多見了。
很多東西是光爬文很難體會的,如果已經爬文爬到被文爬了我反而會建議就直接開始養,因為實際飼養中能學到的可能遠勝你毫無頭緒的找幾個禮拜的資料。

若有打算再開缸的話不妨放鬆一下心情,稍微freestyle一點。
一個缸子、一盞燈、馬達、溫控、幾顆石頭,再挑選一些別太刁鑽的生物搭配平時換換水其實就能養出很漂亮的缸子了。
 
看到你在二手區賣東西我忍不住想來囉嗦一下。
謹慎一點固然不是什麼壞事,但我真的覺得你把海水缸想得太恐怖了。
我知道很多人都會說海水缸和淡水缸天差地遠,但我養越久反而越覺得兩者之間唯一本質上的差異也就只有鹽度而已,要弄得多複雜或多簡單都是取決於飼養者本身,不然一個一尺半缸養一顆奶嘴加一對小丑不用半年你大概就會覺得無聊了。

在我看來你缸內的生物目前狀況其實都挺不錯的,那一點點的營養鹽和藻類也只是新缸常見的狀況而已,我不認為你缸內的軟體會受到多少影響,所以真的沒啥好擔心的。

不過若已經打算暫時休息了也無妨啦,只是我多少覺得有點可惜,畢竟這麼用心收集資料的新手真的不多見了。
很多東西是光爬文很難體會的,如果已經爬文爬到被文爬了我反而會建議就直接開始養,因為實際飼養中能學到的可能遠勝你毫無頭緒的找幾個禮拜的資料。

若有打算再開缸的話不妨放鬆一下心情,稍微freestyle一點。
一個缸子、一盞燈、馬達、溫控、幾顆石頭,再挑選一些別太刁鑽的生物搭配平時換換水其實就能養出很漂亮的缸子了。
謝謝前輩的指導跟鼓勵,其實是這樣的,我昨天在海水討論line群求診,問題的核心是這樣的:「我是不是應該增加有機汙染源的輸入?」我的魚缸發出了NP歸零的訊號,據我所知非常不妙,因為珊瑚共生藻會沒有辦法執行生化功能然後整株珊瑚會很不健康甚至死亡,我做了一些功課和推理試圖了解我魚缸的狀況,但是那些推理很像是猜測所以必須找有經驗的前輩指導和修正。

[以下為群組內推理過程可略:我盡可能詳細的跟群友描述我的缸況和我的想法。從一開始收二手缸第一天發現賣家海水鹽度38PSU, KH5.2dKH,每天撈海水補RO水或換海水1/10緩慢調整這兩項數值是我新手旅程的開始,後來因為新泡海水KH過高的關係把賣家建議的ISTA海水素換成TM,因為擔心氮循環系統要重建所以就近在離家最近的三重薇薇珊瑚購入店家推薦的硝化菌組合(TM一罐,OLBY兩罐)按照說明書劑量但更頻繁的添加。開缸前兩天一切正常NP數據漂亮水質清澈,推測是因為較為頻繁的換水稀釋掉了NP,大概第三四天開始觀察到水質逐漸白濁還不到臭,白棉稍微變髒但不到黏稠,爬文後推測有可能是因為薇薇推薦的硝化菌和賣家一開始使用的西肯硝化菌生存競爭,部分細菌死亡造成(我在猜這個過程可能跟轉換系統的原理有點雷同,所以才想說上群組請教有沒有前輩有轉換系統的經驗),不過情況並不糟糕,因為賣家濾材一大部分為珊瑚骨能附著細菌量本就不高,加上兩尺半舊缸換成三尺新缸,死亡的細菌被較大空間稀釋掉了,接下來的四天水質逐漸清澈但是褐藻指數型成長,不過褐藻的生長速度大概第三天就沒有更快了,猜測可能是有某種生長必須的養份達到飽和了,爬文以後對褐藻下了一個新定位,因為新的氮循環系統成熟可能需要兩周左右,舊有菌種死亡帶來大量有機養分來不及被新建立的系統代謝,於是大量的NH4(NO3)和PO4累積造就了褐藻生長的有利環境,這時的褐藻在我的缸中扮演的其實是暫時穩定生態的角色,除了長到珊瑚上的褐藻會影響珊瑚生長我用水彩筆刷掉以外基本上沒有額外處置,那幾天的NP數據微微上升但依舊合格,昨天觀察發現水質基本上已經清澈了,褐藻甚至有消退的趨勢,取而代之的是部分藻類出現非常淡的綠色,除了前幾天心急去薇薇珊瑚買的除藻生物紅海星、翻砂海星、海參有功勞以外,猜測是N/P的比值變大了,現在的缸內環境更適合綠藻生長所以準備要開始藻相演變,但這時候去測NP還有KH的時候我嚇到了,KH三天內沒有明顯的變化可是NP一夕之間近乎歸零,這對缸內的軟體應該是極大的生存逆境,我不知道我的珊瑚會發生什麼事。那時我在想,我的生物數量相對水體本來就不多,因為開缸以來我只餵魚,而且餵魚策略是兩天一次每次少量多次的餵食確保沒有殘餌,有沒有一種可能是我每天在那邊滴硝化菌可是我根本沒有輸入足夠的有機汙染源,氮循環系統所需要的養分不夠所以細菌數量建立不起來,NP在一直在被藻類消耗沒有被補充的情況下歸零了,所以在群組上問大家這種情況是不是應該緩慢調整汙染源的輸入與輸出,才能把NP數值拉回正常。]

群裡面的前輩很熱情,開始各方面的診斷和討論,甚至有人主動請我拍魚缸有人問我硝化菌詳細資訊想解決我的問題,除了我當下想問的問題也讓我察覺到了更多我本來沒有意識到的問題,尤其後來群裡有位備受大家尊敬的前輩不吝出來指導,但一連串的討論到最後,我有一個強而有力的結論,我太心急了,一切都太快了,我必須坦白面對我一開始的過錯,就是懶惰不想爬文就收人家二手缸,相信真的有那種半年不換水不用加添加劑,只要偶爾餵餵魚珊瑚就會又大又漂亮的魚缸存在,什麼問題都要等到發生了才在想要怎麼辦才在那邊爬文。然後我那時候因為心急去三重貓的水族訂了一款訂製三尺底濾,只聽老闆說這款很好,又是仿紅海仿名牌設計又是材質強化,又是玻璃很透又是玻璃很厚又是大神愛用,很多人跟他訂過那一組,不只好看還更便宜不怕水,那時候的我其實什麼都不懂,我只知道我家裡已經有生物再等了然後又是大神推薦不會太差所以匆匆下單了。後來群組的前輩們說我那款是ISTA設計,然後給出的評價就是非常差,櫃子很晃又怕水,偏偏設計很爛很容易噴的到處是什麼什麼的,再看到有人用那款用了沒多久整個木板泡水撐超開的照片,評價是差到大家覺得可以今天利馬就處理掉的等級,當然也有人說可以將就著用一陣子,聽到這邊真的心都灰去了,只能說當初什麼功課就不做,聽到人家說珊瑚比十年二十年前好養太多了,隨便養隨便活,我就真的完全零爬文入坑是一個天大的錯誤,我就像是小時候夜市撈金魚的小孩一樣,什麼功課都不做,任性的拿了一個保鮮盒就要養魚。雖然我很夭壽,但是我還是比小時候的我好一點,現在我會尊重生命,不會把金魚屍體沖馬桶,所以看到缸內生命可能受到威脅的時候,我選擇聽魚友的建議先安置好。

其實我昨天的情緒有點低迷,一方面是因為知道自己好像被當成韭菜收割了,一方面是深自反省自己的倉促不成熟,確實我什麼都不懂,在YT上看了幾個養珊瑚很簡單的影片就開缸了,對於底濾缸的選擇更是人家說什麼我就信什麼的程度,我看了幾個缸子,的確,我根本一無所知,我根本不知道那些配線邏輯,為什麼很多人都是雙下水保險?什麼是溢流槽?什麼是側背娃娃缸?什麼是乾濕分離?為什麼大家底缸長的不一樣?好像有人拉一些特殊的管線給特殊設備像是捲紙機跟藻桶?那管線要怎麼拉怎麼預先設計?那捲紙機的原理是什麼配管線要怎麼配?藻桶有哪些規格要怎麼擺?我需要這些設備嗎我的飼養目標跟風格是什麼?有人說風格看系統,什麼是kz/af/bac系統,我是哪一個?各種魚缸設計有什麼優缺點?大家都推薦去哪裡訂缸?大家訂製魚缸的時候都會注意些什麼小細節?......只能說太多問題了,雖然說本來就不可能規劃到完美學到完美才開始,養魚很多時候是經驗的累積,可是顯然我是天秤的另一個極端,什麼都不知道就開始,那我會有一些不好的經驗或是收到魚友的建議也就是理所當然的事。所以現在的情況算是聽前輩的勸告,算是一個不上不下的狀態吧,總之先把生物送人或賣掉希望他們能繼續延續生命,被大家幹到沒什麼價值的ISTA缸子看要便宜賣掉還是留著養水之後加減養些粗勇的生物累積經驗值都好,先沉下心來好好做功課,好好把每一個問題都解決然後盡可能的規畫一個好一點的缸子跟飼養計畫,可能幾個月以後再正式踏入海水圈比較適合。
 
謝謝前輩的指導跟鼓勵,其實是這樣的,我昨天在海水討論line群求診,問題的核心是這樣的:「我是不是應該增加有機汙染源的輸入?」我的魚缸發出了NP歸零的訊號,據我所知非常不妙,因為珊瑚共生藻會沒有辦法執行生化功能然後整株珊瑚會很不健康甚至死亡,我做了一些功課和推理試圖了解我魚缸的狀況,但是那些推理很像是猜測所以必須找有經驗的前輩指導和修正。

[以下為群組內推理過程可略:我盡可能詳細的跟群友描述我的缸況和我的想法。從一開始收二手缸第一天發現賣家海水鹽度38PSU, KH5.2dKH,每天撈海水補RO水或換海水1/10緩慢調整這兩項數值是我新手旅程的開始,後來因為新泡海水KH過高的關係把賣家建議的ISTA海水素換成TM,因為擔心氮循環系統要重建所以就近在離家最近的三重薇薇珊瑚購入店家推薦的硝化菌組合(TM一罐,OLBY兩罐)按照說明書劑量但更頻繁的添加。開缸前兩天一切正常NP數據漂亮水質清澈,推測是因為較為頻繁的換水稀釋掉了NP,大概第三四天開始觀察到水質逐漸白濁還不到臭,白棉稍微變髒但不到黏稠,爬文後推測有可能是因為薇薇推薦的硝化菌和賣家一開始使用的西肯硝化菌生存競爭,部分細菌死亡造成(我在猜這個過程可能跟轉換系統的原理有點雷同,所以才想說上群組請教有沒有前輩有轉換系統的經驗),不過情況並不糟糕,因為賣家濾材一大部分為珊瑚骨能附著細菌量本就不高,加上兩尺半舊缸換成三尺新缸,死亡的細菌被較大空間稀釋掉了,接下來的四天水質逐漸清澈但是褐藻指數型成長,不過褐藻的生長速度大概第三天就沒有更快了,猜測可能是有某種生長必須的養份達到飽和了,爬文以後對褐藻下了一個新定位,因為新的氮循環系統成熟可能需要兩周左右,舊有菌種死亡帶來大量有機養分來不及被新建立的系統代謝,於是大量的NH4(NO3)和PO4累積造就了褐藻生長的有利環境,這時的褐藻在我的缸中扮演的其實是暫時穩定生態的角色,除了長到珊瑚上的褐藻會影響珊瑚生長我用水彩筆刷掉以外基本上沒有額外處置,那幾天的NP數據微微上升但依舊合格,昨天觀察發現水質基本上已經清澈了,褐藻甚至有消退的趨勢,取而代之的是部分藻類出現非常淡的綠色,除了前幾天心急去薇薇珊瑚買的除藻生物紅海星、翻砂海星、海參有功勞以外,猜測是N/P的比值變大了,現在的缸內環境更適合綠藻生長所以準備要開始藻相演變,但這時候去測NP還有KH的時候我嚇到了,KH三天內沒有明顯的變化可是NP一夕之間近乎歸零,這對缸內的軟體應該是極大的生存逆境,我不知道我的珊瑚會發生什麼事。那時我在想,我的生物數量相對水體本來就不多,因為開缸以來我只餵魚,而且餵魚策略是兩天一次每次少量多次的餵食確保沒有殘餌,有沒有一種可能是我每天在那邊滴硝化菌可是我根本沒有輸入足夠的有機汙染源,氮循環系統所需要的養分不夠所以細菌數量建立不起來,NP在一直在被藻類消耗沒有被補充的情況下歸零了,所以在群組上問大家這種情況是不是應該緩慢調整汙染源的輸入與輸出,才能把NP數值拉回正常。]

群裡面的前輩很熱情,開始各方面的診斷和討論,甚至有人主動請我拍魚缸有人問我硝化菌詳細資訊想解決我的問題,除了我當下想問的問題也讓我察覺到了更多我本來沒有意識到的問題,尤其後來群裡有位備受大家尊敬的前輩不吝出來指導,但一連串的討論到最後,我有一個強而有力的結論,我太心急了,一切都太快了,我必須坦白面對我一開始的過錯,就是懶惰不想爬文就收人家二手缸,相信真的有那種半年不換水不用加添加劑,只要偶爾餵餵魚珊瑚就會又大又漂亮的魚缸存在,什麼問題都要等到發生了才在想要怎麼辦才在那邊爬文。然後我那時候因為心急去三重貓的水族訂了一款訂製三尺底濾,只聽老闆說這款很好,又是仿紅海仿名牌設計又是材質強化,又是玻璃很透又是玻璃很厚又是大神愛用,很多人跟他訂過那一組,不只好看還更便宜不怕水,那時候的我其實什麼都不懂,我只知道我家裡已經有生物再等了然後又是大神推薦不會太差所以匆匆下單了。後來群組的前輩們說我那款是ISTA設計,然後給出的評價就是非常差,櫃子很晃又怕水,偏偏設計很爛很容易噴的到處是什麼什麼的,再看到有人用那款用了沒多久整個木板泡水撐超開的照片,評價是差到大家覺得可以今天利馬就處理掉的等級,當然也有人說可以將就著用一陣子,聽到這邊真的心都灰去了,只能說當初什麼功課就不做,聽到人家說珊瑚比十年二十年前好養太多了,隨便養隨便活,我就真的完全零爬文入坑是一個天大的錯誤,我就像是小時候夜市撈金魚的小孩一樣,什麼功課都不做,任性的拿了一個保鮮盒就要養魚。雖然我很夭壽,但是我還是比小時候的我好一點,現在我會尊重生命,不會把金魚屍體沖馬桶,所以看到缸內生命可能受到威脅的時候,我選擇聽魚友的建議先安置好。

其實我昨天的情緒有點低迷,一方面是因為知道自己好像被當成韭菜收割了,一方面是深自反省自己的倉促不成熟,確實我什麼都不懂,在YT上看了幾個養珊瑚很簡單的影片就開缸了,對於底濾缸的選擇更是人家說什麼我就信什麼的程度,我看了幾個缸子,的確,我根本一無所知,我根本不知道那些配線邏輯,為什麼很多人都是雙下水保險?什麼是溢流槽?什麼是側背娃娃缸?什麼是乾濕分離?為什麼大家底缸長的不一樣?好像有人拉一些特殊的管線給特殊設備像是捲紙機跟藻桶?那管線要怎麼拉怎麼預先設計?那捲紙機的原理是什麼配管線要怎麼配?藻桶有哪些規格要怎麼擺?我需要這些設備嗎我的飼養目標跟風格是什麼?有人說風格看系統,什麼是kz/af/bac系統,我是哪一個?各種魚缸設計有什麼優缺點?大家都推薦去哪裡訂缸?大家訂製魚缸的時候都會注意些什麼小細節?......只能說太多問題了,雖然說本來就不可能規劃到完美學到完美才開始,養魚很多時候是經驗的累積,可是顯然我是天秤的另一個極端,什麼都不知道就開始,那我會有一些不好的經驗或是收到魚友的建議也就是理所當然的事。所以現在的情況算是聽前輩的勸告,算是一個不上不下的狀態吧,總之先把生物送人或賣掉希望他們能繼續延續生命,被大家幹到沒什麼價值的ISTA缸子看要便宜賣掉還是留著養水之後加減養些粗勇的生物累積經驗值都好,先沉下心來好好做功課,好好把每一個問題都解決然後盡可能的規畫一個好一點的缸子跟飼養計畫,可能幾個月以後再正式踏入海水圈比較適合。
如果怕害到生物,生物是可以賣一賣,我是覺的缸子可以用就好,主要是硝化系統穩定,有人用水桶也可以養的很好,等養一陣子有心得在換你想要的缸就好,放輕鬆,你好像給自己太大壓力了,那跟你要跳海前的本意就不同了。加油。
 
謝謝前輩的指導跟鼓勵,其實是這樣的,我昨天在海水討論line群求診,問題的核心是這樣的:「我是不是應該增加有機汙染源的輸入?」我的魚缸發出了NP歸零的訊號,據我所知非常不妙,因為珊瑚共生藻會沒有辦法執行生化功能然後整株珊瑚會很不健康甚至死亡,我做了一些功課和推理試圖了解我魚缸的狀況,但是那些推理很像是猜測所以必須找有經驗的前輩指導和修正。

[以下為群組內推理過程可略:我盡可能詳細的跟群友描述我的缸況和我的想法。從一開始收二手缸第一天發現賣家海水鹽度38PSU, KH5.2dKH,每天撈海水補RO水或換海水1/10緩慢調整這兩項數值是我新手旅程的開始,後來因為新泡海水KH過高的關係把賣家建議的ISTA海水素換成TM,因為擔心氮循環系統要重建所以就近在離家最近的三重薇薇珊瑚購入店家推薦的硝化菌組合(TM一罐,OLBY兩罐)按照說明書劑量但更頻繁的添加。開缸前兩天一切正常NP數據漂亮水質清澈,推測是因為較為頻繁的換水稀釋掉了NP,大概第三四天開始觀察到水質逐漸白濁還不到臭,白棉稍微變髒但不到黏稠,爬文後推測有可能是因為薇薇推薦的硝化菌和賣家一開始使用的西肯硝化菌生存競爭,部分細菌死亡造成(我在猜這個過程可能跟轉換系統的原理有點雷同,所以才想說上群組請教有沒有前輩有轉換系統的經驗),不過情況並不糟糕,因為賣家濾材一大部分為珊瑚骨能附著細菌量本就不高,加上兩尺半舊缸換成三尺新缸,死亡的細菌被較大空間稀釋掉了,接下來的四天水質逐漸清澈但是褐藻指數型成長,不過褐藻的生長速度大概第三天就沒有更快了,猜測可能是有某種生長必須的養份達到飽和了,爬文以後對褐藻下了一個新定位,因為新的氮循環系統成熟可能需要兩周左右,舊有菌種死亡帶來大量有機養分來不及被新建立的系統代謝,於是大量的NH4(NO3)和PO4累積造就了褐藻生長的有利環境,這時的褐藻在我的缸中扮演的其實是暫時穩定生態的角色,除了長到珊瑚上的褐藻會影響珊瑚生長我用水彩筆刷掉以外基本上沒有額外處置,那幾天的NP數據微微上升但依舊合格,昨天觀察發現水質基本上已經清澈了,褐藻甚至有消退的趨勢,取而代之的是部分藻類出現非常淡的綠色,除了前幾天心急去薇薇珊瑚買的除藻生物紅海星、翻砂海星、海參有功勞以外,猜測是N/P的比值變大了,現在的缸內環境更適合綠藻生長所以準備要開始藻相演變,但這時候去測NP還有KH的時候我嚇到了,KH三天內沒有明顯的變化可是NP一夕之間近乎歸零,這對缸內的軟體應該是極大的生存逆境,我不知道我的珊瑚會發生什麼事。那時我在想,我的生物數量相對水體本來就不多,因為開缸以來我只餵魚,而且餵魚策略是兩天一次每次少量多次的餵食確保沒有殘餌,有沒有一種可能是我每天在那邊滴硝化菌可是我根本沒有輸入足夠的有機汙染源,氮循環系統所需要的養分不夠所以細菌數量建立不起來,NP在一直在被藻類消耗沒有被補充的情況下歸零了,所以在群組上問大家這種情況是不是應該緩慢調整汙染源的輸入與輸出,才能把NP數值拉回正常。]

群裡面的前輩很熱情,開始各方面的診斷和討論,甚至有人主動請我拍魚缸有人問我硝化菌詳細資訊想解決我的問題,除了我當下想問的問題也讓我察覺到了更多我本來沒有意識到的問題,尤其後來群裡有位備受大家尊敬的前輩不吝出來指導,但一連串的討論到最後,我有一個強而有力的結論,我太心急了,一切都太快了,我必須坦白面對我一開始的過錯,就是懶惰不想爬文就收人家二手缸,相信真的有那種半年不換水不用加添加劑,只要偶爾餵餵魚珊瑚就會又大又漂亮的魚缸存在,什麼問題都要等到發生了才在想要怎麼辦才在那邊爬文。然後我那時候因為心急去三重貓的水族訂了一款訂製三尺底濾,只聽老闆說這款很好,又是仿紅海仿名牌設計又是材質強化,又是玻璃很透又是玻璃很厚又是大神愛用,很多人跟他訂過那一組,不只好看還更便宜不怕水,那時候的我其實什麼都不懂,我只知道我家裡已經有生物再等了然後又是大神推薦不會太差所以匆匆下單了。後來群組的前輩們說我那款是ISTA設計,然後給出的評價就是非常差,櫃子很晃又怕水,偏偏設計很爛很容易噴的到處是什麼什麼的,再看到有人用那款用了沒多久整個木板泡水撐超開的照片,評價是差到大家覺得可以今天利馬就處理掉的等級,當然也有人說可以將就著用一陣子,聽到這邊真的心都灰去了,只能說當初什麼功課就不做,聽到人家說珊瑚比十年二十年前好養太多了,隨便養隨便活,我就真的完全零爬文入坑是一個天大的錯誤,我就像是小時候夜市撈金魚的小孩一樣,什麼功課都不做,任性的拿了一個保鮮盒就要養魚。雖然我很夭壽,但是我還是比小時候的我好一點,現在我會尊重生命,不會把金魚屍體沖馬桶,所以看到缸內生命可能受到威脅的時候,我選擇聽魚友的建議先安置好。
不要這樣想啦,我虹吸底濾養2年多才正式去訂魚缸欸XD
其實我昨天的情緒有點低迷,一方面是因為知道自己好像被當成韭菜收割了,一方面是深自反省自己的倉促不成熟,確實我什麼都不懂,
其實也是海水缸好玩的地方ㄚ 入門比較難,但一旦上手很有成就感。
在YT上看了幾個養珊瑚很簡單的影片就開缸了,對於底濾缸的選擇更是人家說什麼我就信什麼的程度,我看了幾個缸子,的確,我根本一無所知,我根本不知道那些配線邏輯,為什麼很多人都是雙下水保險?什麼是溢流槽?什麼是側背娃娃缸?什麼是乾濕分離?為什麼大家底缸長的不一樣?好像有人拉一些特殊的管線給特殊設備像是捲紙機跟藻桶?那管線要怎麼拉怎麼預先設計?那捲紙機的原理是什麼配管線要怎麼配?藻桶有哪些規格要怎麼擺?我需要這些設備嗎我的飼養目標跟風格是什麼?有人說風格看系統,什麼是kz/af/bac系統,我是哪一個?各種魚缸設計有什麼優缺點?大家都推薦去哪裡訂缸?大家訂製魚缸的時候都會注意些什麼小細節?......只能說太多問題了,
這個我覺得不要想太多,我覺得沒有一定要完全符合哪個系統才叫會養欸⋯那個只是參考,我也看過紅海套缸的雙下水配置,但我自己配的時候我下水就用到3隻,因為我想留空間,搞不好哪天我會想退回高密度FO缸需要高循環次數,2+1保險也可以ㄚ 都是看你的養的過程中你會有自己喜歡的類型。
雖然說本來就不可能規劃到完美學到完美才開始,養魚很多時候是經驗的累積,可是顯然我是天秤的另一個極端,什麼都不知道就開始,那我會有一些不好的經驗或是收到魚友的建議也就是理所當然的事。所以現在的情況算是聽前輩的勸告,算是一個不上不下的狀態吧,總之先把生物送人或賣掉希望他們能繼續延續生命,被大家幹到沒什麼價值的ISTA缸子看要便宜賣掉還是留著養水之後加減養些粗勇的生物累積經驗值都好,先沉下心來好好做功課,好好把每一個問題都解決然後盡可能的規畫一個好一點的缸子跟飼養計畫,可能幾個月以後再正式踏入海水圈比較適合。
你的文好長…哈哈 不要灰心啦
設備都買了,我買XXX大賣場雜牌二尺缸配單圓筒過濾+淡水增艷燈就開缸了欸…XD
最多就是某些軟體比較耐的先養起來,有些嬌貴的就暫時先不要進。
我前陣子換缸水也霧了好幾天,重新更改成AF的消化菌,硝化系統還沒穩定就是必經過程,你減少餵食是正確的啊,NP雙零也比NP過高降不下好一點,每天欣賞魚缸時一邊觀察軟體狀況,提升NP就增加餵食次數,反過來就減少,我是會真的數值高過頭或低過頭才去動到藥水…
你看站上的大家應該多數人新手入坑都會有一段撞牆期,也要有第一缸後來才會慢慢成形,配出一個符合自己需求的魚缸,像你說的每個人底缸都不一樣,因為像我的考量就是我想系統穩定後二週再換水維護一次就好,所以我就會往那個方向前進,去規劃魚缸。
總之不要灰心,養海水初衷就是看魚缸發呆也開心ㄚ。
 
謝謝前輩的指導跟鼓勵,其實是這樣的,我昨天在海水討論line群求診,問題的核心是這樣的:「我是不是應該增加有機汙染源的輸入?」我的魚缸發出了NP歸零的訊號,據我所知非常不妙,因為珊瑚共生藻會沒有辦法執行生化功能然後整株珊瑚會很不健康甚至死亡,我做了一些功課和推理試圖了解我魚缸的狀況,但是那些推理很像是猜測所以必須找有經驗的前輩指導和修正。

[以下為群組內推理過程可略:我盡可能詳細的跟群友描述我的缸況和我的想法。從一開始收二手缸第一天發現賣家海水鹽度38PSU, KH5.2dKH,每天撈海水補RO水或換海水1/10緩慢調整這兩項數值是我新手旅程的開始,後來因為新泡海水KH過高的關係把賣家建議的ISTA海水素換成TM,因為擔心氮循環系統要重建所以就近在離家最近的三重薇薇珊瑚購入店家推薦的硝化菌組合(TM一罐,OLBY兩罐)按照說明書劑量但更頻繁的添加。開缸前兩天一切正常NP數據漂亮水質清澈,推測是因為較為頻繁的換水稀釋掉了NP,大概第三四天開始觀察到水質逐漸白濁還不到臭,白棉稍微變髒但不到黏稠,爬文後推測有可能是因為薇薇推薦的硝化菌和賣家一開始使用的西肯硝化菌生存競爭,部分細菌死亡造成(我在猜這個過程可能跟轉換系統的原理有點雷同,所以才想說上群組請教有沒有前輩有轉換系統的經驗),不過情況並不糟糕,因為賣家濾材一大部分為珊瑚骨能附著細菌量本就不高,加上兩尺半舊缸換成三尺新缸,死亡的細菌被較大空間稀釋掉了,接下來的四天水質逐漸清澈但是褐藻指數型成長,不過褐藻的生長速度大概第三天就沒有更快了,猜測可能是有某種生長必須的養份達到飽和了,爬文以後對褐藻下了一個新定位,因為新的氮循環系統成熟可能需要兩周左右,舊有菌種死亡帶來大量有機養分來不及被新建立的系統代謝,於是大量的NH4(NO3)和PO4累積造就了褐藻生長的有利環境,這時的褐藻在我的缸中扮演的其實是暫時穩定生態的角色,除了長到珊瑚上的褐藻會影響珊瑚生長我用水彩筆刷掉以外基本上沒有額外處置,那幾天的NP數據微微上升但依舊合格,昨天觀察發現水質基本上已經清澈了,褐藻甚至有消退的趨勢,取而代之的是部分藻類出現非常淡的綠色,除了前幾天心急去薇薇珊瑚買的除藻生物紅海星、翻砂海星、海參有功勞以外,猜測是N/P的比值變大了,現在的缸內環境更適合綠藻生長所以準備要開始藻相演變,但這時候去測NP還有KH的時候我嚇到了,KH三天內沒有明顯的變化可是NP一夕之間近乎歸零,這對缸內的軟體應該是極大的生存逆境,我不知道我的珊瑚會發生什麼事。那時我在想,我的生物數量相對水體本來就不多,因為開缸以來我只餵魚,而且餵魚策略是兩天一次每次少量多次的餵食確保沒有殘餌,有沒有一種可能是我每天在那邊滴硝化菌可是我根本沒有輸入足夠的有機汙染源,氮循環系統所需要的養分不夠所以細菌數量建立不起來,NP在一直在被藻類消耗沒有被補充的情況下歸零了,所以在群組上問大家這種情況是不是應該緩慢調整汙染源的輸入與輸出,才能把NP數值拉回正常。]

群裡面的前輩很熱情,開始各方面的診斷和討論,甚至有人主動請我拍魚缸有人問我硝化菌詳細資訊想解決我的問題,除了我當下想問的問題也讓我察覺到了更多我本來沒有意識到的問題,尤其後來群裡有位備受大家尊敬的前輩不吝出來指導,但一連串的討論到最後,我有一個強而有力的結論,我太心急了,一切都太快了,我必須坦白面對我一開始的過錯,就是懶惰不想爬文就收人家二手缸,相信真的有那種半年不換水不用加添加劑,只要偶爾餵餵魚珊瑚就會又大又漂亮的魚缸存在,什麼問題都要等到發生了才在想要怎麼辦才在那邊爬文。然後我那時候因為心急去三重貓的水族訂了一款訂製三尺底濾,只聽老闆說這款很好,又是仿紅海仿名牌設計又是材質強化,又是玻璃很透又是玻璃很厚又是大神愛用,很多人跟他訂過那一組,不只好看還更便宜不怕水,那時候的我其實什麼都不懂,我只知道我家裡已經有生物再等了然後又是大神推薦不會太差所以匆匆下單了。後來群組的前輩們說我那款是ISTA設計,然後給出的評價就是非常差,櫃子很晃又怕水,偏偏設計很爛很容易噴的到處是什麼什麼的,再看到有人用那款用了沒多久整個木板泡水撐超開的照片,評價是差到大家覺得可以今天利馬就處理掉的等級,當然也有人說可以將就著用一陣子,聽到這邊真的心都灰去了,只能說當初什麼功課就不做,聽到人家說珊瑚比十年二十年前好養太多了,隨便養隨便活,我就真的完全零爬文入坑是一個天大的錯誤,我就像是小時候夜市撈金魚的小孩一樣,什麼功課都不做,任性的拿了一個保鮮盒就要養魚。雖然我很夭壽,但是我還是比小時候的我好一點,現在我會尊重生命,不會把金魚屍體沖馬桶,所以看到缸內生命可能受到威脅的時候,我選擇聽魚友的建議先安置好。

其實我昨天的情緒有點低迷,一方面是因為知道自己好像被當成韭菜收割了,一方面是深自反省自己的倉促不成熟,確實我什麼都不懂,在YT上看了幾個養珊瑚很簡單的影片就開缸了,對於底濾缸的選擇更是人家說什麼我就信什麼的程度,我看了幾個缸子,的確,我根本一無所知,我根本不知道那些配線邏輯,為什麼很多人都是雙下水保險?什麼是溢流槽?什麼是側背娃娃缸?什麼是乾濕分離?為什麼大家底缸長的不一樣?好像有人拉一些特殊的管線給特殊設備像是捲紙機跟藻桶?那管線要怎麼拉怎麼預先設計?那捲紙機的原理是什麼配管線要怎麼配?藻桶有哪些規格要怎麼擺?我需要這些設備嗎我的飼養目標跟風格是什麼?有人說風格看系統,什麼是kz/af/bac系統,我是哪一個?各種魚缸設計有什麼優缺點?大家都推薦去哪裡訂缸?大家訂製魚缸的時候都會注意些什麼小細節?......只能說太多問題了,雖然說本來就不可能規劃到完美學到完美才開始,養魚很多時候是經驗的累積,可是顯然我是天秤的另一個極端,什麼都不知道就開始,那我會有一些不好的經驗或是收到魚友的建議也就是理所當然的事。所以現在的情況算是聽前輩的勸告,算是一個不上不下的狀態吧,總之先把生物送人或賣掉希望他們能繼續延續生命,被大家幹到沒什麼價值的ISTA缸子看要便宜賣掉還是留著養水之後加減養些粗勇的生物累積經驗值都好,先沉下心來好好做功課,好好把每一個問題都解決然後盡可能的規畫一個好一點的缸子跟飼養計畫,可能幾個月以後再正式踏入海水圈比較適合。
我不認為你的問題和硝化系統有太大的關係,可以參考一下我之前這篇。
https://www.ph84.idv.tw/forum/threads/389279/

海水缸的飼養本身並不難,真正難的是獲得可靠的資訊。
畢竟無論是在群組或論壇都常常會得到各種相左的意見,更麻煩的事這些意見可能都不見得算錯。
海水缸另一個有趣同時也麻煩的點在於光是鹽度這個主題我就可以跟你講個半小時或寫一篇落落長的文章,但同時如果只是新手開缸所需的資訊給我一張A4就能交代的差不多了。

我倒覺得你太急的點不是在開缸,而是發現什麼問題就立馬想改善,有時太緊張下求好心切反而容易越搞越複雜,尤其你遇到的狀況基本上都不是什麼急需處理的事。
你所擔心的問題幾乎都不是現在需要去煩惱的,至少我不覺得有哪個新手在開缸前就可以把這些全都搞懂。
例如營養鹽過低這個問題,缺乏養分長期下來確實不利於珊瑚,但對於健康的珊瑚而言撐個幾周絕對不成問題,反而你急著要調整還更容易出狀況;而什麼氮磷失衡就更不用去鑽牛角尖了,這東西都可以寫個幾篇博士論文了。

真的不用給自己太大的壓力,畢竟我們所有人都是這樣過來的。
我個人是不太喜歡動不動就叫人砍掉重練或是滾去爬文,因為多數情況下只會把人嚇跑而難以真的學到什麼。
如果有什麼問題都歡迎再上來討論,至少我覺得這裡的噴子和酸民已經少很多了:LOL:
 

相似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