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21
目前下海入坑1.5年
由原本最初的25公分開放缸+外掛過濾器開始踏入這個海水世界中
開始一發不可收拾的日子
為了讓魚兒、珊瑚過得更好更舒服
一路上爬文、摸索、請教前輩、交學費等等的歷程
相信大家都是過來人,都心有戚戚焉

在越養越有心得感想的情況下
魚缸永遠不夠大是海水世界的第一定律
連續擴缸從25公分開放缸>45公分背濾缸>60公分背濾缸
到現在...
想換成80公分底濾缸了...
這次想換缸最主要的原因是在於背濾缸日常維護上較為不方便
背濾過濾格空間狹小,設備維護不易
次要原因為養著養著,總難免越來越多想法
想讓SPS長得更好、想讓LPS開得更漂亮
想追求更廣更均勻的燈光、想要缸內更多更亂的水流循環、想要外觀更簡潔好看的魚缸底櫃

因此起心動念想換成大一點的底濾缸
只要擴缸的想法在內心萌芽
就開始整天幻想著未來用新的設備、新的配置、新的規劃養著魚兒珊瑚的樣子
真的是作夢都會笑

但算一算花費想到都會哭...

這次的目標是80公分底濾缸
很多魚友都說怎麼不在大一點到3呎
一來室內空間有限,且我想要底櫃做得比魚缸大一點,收納更多設備、電器、電線在櫃中
二來水量太大換水真的很累
因此這次的理想缸就決定訂80公分上缸+100公分底櫃

粗估上缸水量約200L+底缸水量約80L,合計共約280L
目前設備初步規劃的想法如下
燈具: 施特馳Seatorch LM-25 PRO 150W × 3盞

造浪: 中科造浪Slim pro 15000L/H × 4顆 + 中科造浪Slim pro 8000L/H × 2顆
主馬: 森森JDP-6000L/H(3000~6000可調) × 2組(並聯)
蛋白: HC TOR 200

冷水機: 阿提卡1/5
滴定機: 捷寶滴定機4.4 × 2組(目前使用中,繼續沿用),預計至少滴定kh / ca / mg / k / easy sps / AF Power Elixir


沒有打算配置過多複雜的設備
以基本、好操作、運轉穩定、設備維護簡單等幾個面向來建置運行這個缸
我對於底濾缸配置的很多細節還不清楚,還需要努力爬文看看哪裡還有不足之處哈哈哈哈
這陣子也跟很多魚友前輩們討論一些設計上的小細節或小巧思
等過陣子確定完善之後就可以來準備訂製缸櫃了!!

真的很謝謝站上前輩不吝嗇提供寶貴且大量的設缸經驗!! 讓我避免了日後很多困擾及麻煩!!

不專業畫畫大致規劃如下圖
正視圖

PH84_240625205918_a4374.jpg


側視圖
PH84_240625205929_afaac.jpg


水流預想
PH84_240625205951_7c2c1.jpg
 
最後編輯:
真的感謝站上前輩們不吝嗇提供寶貴的經驗!!
這幾日吸取了很多設缸經驗,因此再度修改如下!
1.
底櫃降低高度10公分,115cm>105cm
2.底櫃電器區移除,移到底櫃旁,預計在冷水機上方的空間做一個所有電器設備放置的透明壓克力的防水箱,並加風扇強制通風循環!
3.雜物區尺寸縮減,讓
底缸蛋白機位置上方保留最大的維護操作空間60公分,方便日後整理清潔
4.
底缸入水格、出水格分別加大5公分,尺寸皆為15cm*45cm*45cm(高)
5.取消藻格合併到蛋白格,
蛋白格尺寸變成45cm*45cm*45cm(高),多餘的空間日後可以放藻盒
6.
主馬改為前輩推薦的森森水泵! 並將預計上下缸主循環流量降低成3000L/H + 3000L/H兩台主馬並聯共管,提供上缸出水&冷水機循環底缸
7.上缸出水口上移,並須特別做破虹吸孔,避免停電時上缸虹吸過多水至下缸

這些設缸經驗真的很寶貴...如果依照我原本自己的想法去做,很多地方日後我自己可能氣死跟後悔哈哈哈

正視圖
PH84_240625205002_4dfca.jpg


側視圖
PH84_240625205606_c6f97.jpg


水流預想
PH84_240625205001_5915d.jpg
 
最後編輯:
如果你要完整一點的話,不用在上水開孔破虹吸,直接在上水管路加裝翻蓋式逆止閥,物理原理沒有零件損耗問題,可以裝在底缸那一段看不到。

我用這種

【淘宝】限时满50减5 https://m.tb.cn/h.gTLO2mf8MjQftof?tk=a7A1WAQVTsD MF3543 「溢彩 止回阀水管水泵鱼缸单向阀塑料逆止阀 透明UPVC翻板式止逆阀」
点击链接直接打开 或者 淘宝搜索直接打开

零件還可以單買,日後要維修更換都沒問題。
 
最後編輯:
以馬達配置來看你預計的弱流區恐怕反而會是水流最強的地方。
另外如果堅持要單邊造流的話我認為與其硬搞各種五花八門的對沖方法還不如就讓整缸的水流以順時針、逆時針的循環交替跑,然後再配置一些時段跑不同模式或流量沖刷一下即可。
不過中科確實推力不太好且一天能安排的時段也有限,所以全放同一邊的效果如何可能還是要實測看看。

小缸的水流配置和大缸主要會差在帶動大範圍水體的難易度。
水體不大的話流速和流向的變化可以很快帶到整個缸,但反之在大缸則會需要讓同樣的流持續一段時間才能比較有效率的讓水動起來。
也因此通常在中大型的缸子我會更傾向直接讓馬達往同一個持續方向推個一陣子(數分鐘到數小時)後再往另一個方向推,而非高頻率的一直變來變去。
當然如果你馬達夠多且放置位置也不受限就沒什麼差了,但我個人還是喜歡清爽一點。
 
如果你要完整一點的話,不用在上水開孔破虹吸,直接在上水管路加裝翻蓋式逆止閥,物理原理沒有零件損耗問題,可以裝在底缸那一段看不到。

我用這種

【淘宝】限时满50减5 https://m.tb.cn/h.gTLO2mf8MjQftof?tk=a7A1WAQVTsD MF3543 「溢彩 止回阀水管水泵鱼缸单向阀塑料逆止阀 透明UPVC翻板式止逆阀」
点击链接直接打开 或者 淘宝搜索直接打开

零件還可以單買,日後要維修更換都沒問題。
好!我原本就有想說要裝逆止閥做雙重保險,但不知道有這種物理式的,感謝前輩的分享🙏 我會選用這種的!
 
以馬達配置來看你預計的弱流區恐怕反而會是水流最強的地方。
另外如果堅持要單邊造流的話我認為與其硬搞各種五花八門的對沖方法還不如就讓整缸的水流以順時針、逆時針的循環交替跑,然後再配置一些時段跑不同模式或流量沖刷一下即可。
不過中科確實推力不太好且一天能安排的時段也有限,所以全放同一邊的效果如何可能還是要實測看看。

小缸的水流配置和大缸主要會差在帶動大範圍水體的難易度。
水體不大的話流速和流向的變化可以很快帶到整個缸,但反之在大缸則會需要讓同樣的流持續一段時間才能比較有效率的讓水動起來。
也因此通常在中大型的缸子我會更傾向直接讓馬達往同一個持續方向推個一陣子(數分鐘到數小時)後再往另一個方向推,而非高頻率的一直變來變去。
當然如果你馬達夠多且放置位置也不受限就沒什麼差了,但我個人還是喜歡清爽一點。
確實有可能目前預想的弱流區反而水流最強!
所以原本預想用大主馬水流把它推回中間,讓中間最強

如果設計用順時針、逆時針的水流,以目前的擺法應該是也沒問題,就是讓同一側的造浪動作2.3個小時,另一側的就停2.3個小時,就可以有正逆轉的水流在缸內
偶爾也可以安排大流量的同時沖刷或是對沖,我覺得應該都可以做到,但需要實際上去調整

確實如果造浪可以多放在其他觀賞面上,在調整上會更容易更好做出多樣水流
但因為我覺得每次刷缸壁都要避免撞到造浪,造浪的位置附近也刷不乾淨,我也不想為了刷缸壁把造浪移位置,刷完再移回去
所以這次特別想說看能不能造浪都集中在缸背上,讓三個觀賞面好維護乾淨
但如果到時候真的調不好,也只能把造浪還是擺到其他觀賞面調整看看了哈哈
 
PH84_240626091919_24c3d.jpg

幫你修正一下主馬的流,水流受到阻力時會按照阻力小、以最小角度變化的地方通行(因為角度變化會產生阻力),下面那張前視圖撞擊缸壁後水流會沿著缸壁走,會分流但也是貼著缸壁,除非出現阻力(主馬的流、造浪的流、魚、其他等等)。
主馬的流如果沒用造浪器去撞擊產生擾流、或是碰撞活石,上視圖兩道水流撞擊下,理論上這邊會有活石,這區域的流會很強,而且方向性固定,這區會很難利用,建議至少用一個造浪器去撞其中一道主馬的流產生變化比較好;或是打到缸壁時可以減弱到這區域可以接受的水流力道(減壓、減流量),因為你全部水流方向都同一個方向,必須妥協、犧牲很多,只能建議你多想想了,建議造景先規劃出來,再來有效率的規劃造浪會比較好。

然後,造浪越近的地方越強拉,怎麼會是越遠越強?
 
PH84_240626091919_24c3d.jpg

幫你修正一下主馬的流,水流受到阻力時會按照阻力小、以最小角度變化的地方通行(因為角度變化會產生阻力),下面那張前視圖撞擊缸壁後水流會沿著缸壁走,會分流但也是貼著缸壁,除非出現阻力(主馬的流、造浪的流、魚、其他等等)。
主馬的流如果沒用造浪器去撞擊產生擾流、或是碰撞活石,上視圖兩道水流撞擊下,理論上這邊會有活石,這區域的流會很強,而且方向性固定,這區會很難利用,建議至少用一個造浪器去撞其中一道主馬的流產生變化比較好;或是打到缸壁時可以減弱到這區域可以接受的水流力道(減壓、減流量),因為你全部水流方向都同一個方向,必須妥協、犧牲很多,只能建議你多想想了,建議造景先規劃出來,再來有效率的規劃造浪會比較好。

然後,造浪越近的地方越強拉,怎麼會是越遠越強?

瞭解~主馬水流打到缸壁後的流向這部分這樣我明白了,那我可能會透過調整主馬出水口方向,原本直直的往對面缸壁打,我會改成先往側面缸壁打,讓他多一點反彈,看能不能改善水流單一的問題
PH84_240626105901_a0c35.jpg

如果最後怎麼調都沒辦法,可能真的只能放棄造浪全放單面,要把一部分放到觀賞面跟主馬水流做碰撞了😅

確實實際上還要搭配造景來規劃水流,我也還沒想好要怎麼造景哈哈哈
到時候自己做好造景後,這個水流的調整應該也要一段時間

造浪的部分可能是我圖表達的不好,我是想圖示造浪輸出強度,全開最強時,打得水流距離最遠
隨著輸出降低到中、弱,打得水流距離相對變近
表現出,水流隨著造浪本身輸出強弱的調變,會在缸內不同位置做水流碰撞
 
你規劃的缸跟我的很像 右側背娃娃,背娃娃的那一面左右馬達上水(不知道看圖有沒有理解錯)
我造浪調整到最後,發現若不擺放4個以上造浪器,很難調整到隨時保持在無死角的水流,當然就跟每個人的造景有關,因為水流是從最右邊出來,所以缸子整個循環基底上就是這個方向,但是馬達出水的力道不足以循環回去,如果單純只是擺放在左邊,再把流吹回去,這樣水流又會變得很單調,加上我又是用便宜的捷寶,基本上不管球形還是平面型,如果還要對衝亂流的話,他都吹不了那麼遠。
最後我的折衷方案就是把整個缸子切成上下兩表半來看,(我的是高55 水深有50)上半部在最左邊,放一根橫流造浪SCP-70跟二個出水口對衝畢竟橫流的浪很強,打的比較遠,除了製造亂流以外,也順便把水面上的油膜往下水孔打過去。
然後下半部的部分我在左右邊的對角各放一個M oV9,形成一個順時鐘的循環,但我就沒有用逆時鐘去交錯,因為還是想要保持三個造浪都是全天候工作,在中下半部做一個順時鐘循環,主要還是要直接帶到4邊死角的部分,因為我的造浪是只有中間有落地,其他部分都是懸空的。
然後這三個我都用環流+正旋+恆流每次3小時分8次去排序串連,目前的狀況大概就是上半部,因為對衝,所以會出現亂流往下跑,然後下半部有順時鐘的循環亂流往下的時候就又會出現亂流,大概是調整到目前算最好的狀態,沙面上因為我擺放好幾個米粉,所以看起來沙面底部的流算是還可以。

我的理解是
順時鐘或逆時鐘吹同一個方向,
幾個造浪器可以有接力合併的效果,這對非高價的造浪吹不遠來說更顯重要。

要水流對吹有亂流的話,前提是兩邊都必須要有能將水流帶得很遠的能力。


參考看看有沒有靈感。
 
最後編輯:
你規劃的缸跟我的很像 右側背娃娃,背娃娃的那一面左右馬達上水(不知道看圖有沒有理解錯)
我造浪調整到最後,發現若不擺放4個以上造浪器,很難調整到隨時保持在無死角的水流,當然就跟每個人的造景有關,因為水流是從最右邊出來,所以缸子整個循環基底上就是這個方向,但是馬達出水的力道不足以循環回去,如果單純只是擺放在左邊,再把流吹回去,這樣水流又會變得很單調,加上我又是用便宜的捷寶,基本上不管球形還是平面型,如果還要對衝亂流的話,他都吹不了那麼遠。
最後我的折衷方案就是把整個缸子切成上下兩表半來看,(我的是高55 水深有50)上半部在最左邊,放一根橫流造浪跟二個出水口對衝畢竟橫流的浪很強,打的比較遠,除了製造亂流以外,也順便把水面上的油膜往下水孔打過去。
然後下半部的部分我在左右邊的對角各放一個M L W 20,形成一個順時鐘的循環,但我就沒有用逆時鐘去交錯,因為還是想要保持三個造浪都是全天候工作,在中下半部做一個順時鐘循環,主要還是要直接帶到4邊死角的部分,因為我的造浪是只有中間有落地,其他部分都是懸空的。
然後這三個我都用環流+正旋+恆流每次3小時分8次去排序串連,目前的狀況大概就是上半部,因為對衝,所以會出現亂流往下跑,然後下半部有順時鐘的循環亂流往下的時候就又會出現亂流,大概是調整到目前算最好的狀態,沙面上因為我擺放好幾個米粉,所以看起來沙面底部的流算是還可以。

我的理解是
順時鐘或逆時鐘吹同一個方向,
幾個造浪器可以有接力合併的效果,這對非高價的造浪吹不遠來說更顯重要。

要水流對吹有亂流的話,前提是兩邊都必須要有能將水流帶得很遠的能力。


參考看看有沒有靈感。
不能吹很遠?
我捷寶開環流15秒,可以吹到4呎遠啊,只是流不一定是想要的
 
不能吹很遠?
我捷寶開環流15秒,可以吹到4呎遠啊,只是流不一定是想要的

可能是我的型號比較小吧 我上面打錯 我的是MOV9 以前用過捷寶再小一點的 也都都差不多
前段流很強 但如果是要對沖 中段後的力道就變得很小,之後等需要汰換時 可能會在換大一個型號,畢竟捷寶的CP值我還是很滿意。
 
可能是我的型號比較小吧 我上面打錯 我的是MOV9 以前用過捷寶再小一點的 也都都差不多
前段流很強 但如果是要對沖 中段後的力道就變得很小,之後等需要汰換時 可能會在換大一個型號,畢竟捷寶的CP值我還是很滿意。
對沖當然吹不到對邊,我都用環流輪流二邊吹
 
其實你造景沒出來生物沒擺下去之前 .造浪擺設怎麼設想都沒用。 造景下去,生物下去,才可以知道生物的擺動是否適合. 然後再去調整位置

至於流量的大小,我看到的說法是抓上缸水100-200倍。 而我自己實際養殖經驗大概也是這個區間。
 

相似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