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最後由airse在 2004/04/27 08:08pm 第 2 次編輯]
轉貼 作者呂名毅
以下文章內容由https://www.nmmba.gov.tw/pro/allview/16.html節錄而來
原本生活在水中世界的魚類,循暮大自然的節律,生、老、病、死,並且在成熟年齡,開始求偶、配對、繁衍下一代而生生不息。然而,一旦不幸被人類捕捉到水族箱等人工的環境中,從此身監襟,少有例外,首先要適應與天然環境不盡相同的水溫、水壓、棲所、餌料及水質條件,甚至共處一室的夥伴或掠食者,往往是決定其能否活存的關鍵。如不明瞭魚類生態習性的養魚者,一心想模擬珊瑚礁美景,而誤將多尾條紋蓋刺魚(皇后)或疊波蓋刺魚(藍紋)同置一缸,同種間為建立領域而相鬥激烈,最後僅殘存少數身強體壯的魚兒能獨霸一方,其實這也是大自然優勝劣敗的鐵律。原本生活在水中世界的魚類,循暮大自然的節律,生、老、病、死,並且在成熟年齡,開始求偶、配對、繁衍下一代而生生不息。然而,一旦不幸被人類捕捉到水族箱等人工的環境中,從此身監襟,少有例外,首先要適應與天然環境不盡相同的水溫、水壓、棲所、餌料及水質條件,甚至共處一室的夥伴或掠食者,往往是決定其能否活存的關鍵。如不明瞭魚類生態習性的養魚者,一心想模擬珊瑚礁美景,而誤將多尾條紋蓋刺魚(皇后)或疊波蓋刺魚(藍紋)同置一缸,同種間為建立領域而相鬥激烈,最後僅殘存少數身強體壯的魚兒能獨霸一方,其實這也是大自然優勝劣敗的鐵律。
釣魚有所謂初學者的幸運,但養魚是一門應用科學,大多是從錯誤的模索中逐漸掌握訣竅,有朝一日果真看到朝夕辛苦飼養照料的魚爸魚媽(種魚)產卵了,而且孵出成千上萬的小魚兒,那種興奮及成就感實非筆墨所能形容。
本文以下就簡述一般魚類人工繁殖的基本原理,技術及注意事項,讓有心從事繁殖的愛魚者一窺其奧秘所在:
一.適宜的環境條件:
上面提到的基本生存條件是養魚的金科玉律,初學者可多潛水觀察或從各種有關魚類生態、養殖的參考書籍中得到寶貴的資訊,而少走一些冤枉路。從大環境的角度來考量,以河口性魚類和珊瑚礁魚類而言,前者對污染的忍受度較高,且對鹽度激烈的變動較能適要,而後者就敏感多了;大洋洄游性魚類又較底棲性或沿岸性魚類難以馴養,主要是其泳速高、易驚嚇,又有狹溫、狹鹽性的限制等。魚類的相容性問題,一直是門大學問,除了先天上食物鏈的因果關係外,否則只要空間夠大,足以抵消魚類的領域性,大多能相安無事。但一般家庭的水族箱,即使有大到1噸的水容量,對一般的淡水魚也許綽綽有餘,但對大多數的海水魚而言,除了雀鯛、蝦虎等小型魚類尚可和平共存,像石斑、笛鯛、刺尾鯛(倒吊)等則嫌緊迫。切記一點,生物只有在免於死亡的死懼威脅時,才能盡情享受魚水之歡,而這就是讓魚兒成功繁殖的第一步。
二.種魚挑選、雌雄判別及培育:
人工繁殖的過程中,最重要的是成熟種魚的獲得與培育。一般的情形下,種魚較難獲得,故價格也相對地較普通成魚高出甚多。各種魚類生殖腺成熟的年齡,皆有一定,且各不相同。如草魚及鰱魚必須年滿3年以上,鯛類須2年以上,虱目魚為6年以上,石斑魚甚至在8∼10年以上,才能成為種魚。大部分的魚類,在成熟期都可藉由體色(婚姻色)、追星、鰭條大小及腹部等待徵來分辨其性別,但一些屬於群游性且集體產卵的種類,如 類及 類等則較為困難。不論任何種類,選擇種魚的條件,概以較為活潑、體型正常、且無外傷或疾病者為主。在魚類屆成熟季節前,除了投餵日常餌料外,應視魚種添加天然的餌料,例如:臭都魚或虱目魚若能加投藻類;鯛類或石鱸若能加投生鮮見類、甲殼類,則效果更佳。
三.催熟、採卵、授精與孵化:
魚類的生殖,係由外界各種環境因子的刺激,經腦神經傳至下視丘,再作用腦下垂體,分泌促性腺激素,促使生殖腺成熟、排卵。絕大部分的魚類在人工環境中,雖可達到性成熟,但卻無法自然產卵,主要是環境因子(如水溫、光週期、水流、產卵場等)的差異所致。最明顯的例子,例如草魚、鰱魚在人工池塘中雖然可以成熟,但仍無法自然產卵,而在石門水庫洩洪時,卻可發現其自然產卵並孵化的仔魚,此與棲息在長江中的草魚、鰱魚,利用汎洪季節產卵,以散播子代的繁殖策略吻合。不經任何處理而讓種魚能夠自然產卵是上上之策,但一般是利用各種不同的方法(如調節水溫、光週期等)或藉助藥物(如鯉魚腦下垂體及各種性腺刺激素:如哥娜賀爾蒙、浦力朗源、西那荷林或好滿等),單獨或混合使用皆可,以促使種魚的生殖腺在較短時間內達到完全成熟的階段,然後再施以排卵或授精的技術,使成熟卵精排出。截至目前為止,嘉 魚、黃錫鯛及大多數的淡水魚皆可不經處理即自然產卵;黃鰭鯛、鱸魚及石斑魚等大多經催熟後,亦可自然產卵;而香魚、鮭、鱒魚等則大多以人工壓擠方式採卵;泥鰍、鯰魚等則剖腹取出精巢來授精。目前較常用的授精方法首推「乾導法」,所謂乾導法,是先用毛筆或羽毛輕輕攪拌卵與精液,然後再加入水再次予以攪拌,授精即大功告成。魚類受精卵依其種類有黏性卵(如泥鰍、鯉魚、雀鯛等)、半浮性卵(如草魚、鰱)、浮性卵(如大多數的海水魚類:虱目魚、鱸魚、鯛類、石斑魚等)、沈性卵(如鮭、鱒等),孵化方式亦各有不同。
四.魚苗的培育:
上述的技術瓶頸若能一一克服,可說難能可貴,而最後的魚苗培育更煞費苦心,但其報償是值得的。魚類可分為卵生(大多數的魚類屬之,如吳郭魚、鯛類、石斑魚等)、卵胎生(如大肚魚、鯨鯊等)及胎生(如大白鯊)。其中以卵生且浮性卵者最具有挑戰性,因其胚胎營養完全仰賴受精本身,通常仔魚在孵化後僅能依賴卵黃囊供其存活3∼5天左右,一旦卵黃囊吸收殆盡即須向外界開口攝餌。魚苗如果開口後仍無法獲得適當且足夠的餌料,即面臨生死存亡的重大關頭,這也是魚類學家常說的Critical period。而大多數的海水魚常以卵海戰術來繁衍下一代,如翻車魚一次產卵可達3∼4億粒,一般魚類則概在數萬∼數百萬粒之譜,但其中能夠活存長大並傳宗接代者寥寥可數。一般人也許可以僥倖看到飼養多年的魚兒產卵,但卻不知如何照料並投餵何種餌料給這些大小不過1∼2公里的小魚苗。在上一期(第19期)簡訊中,本處蕭澤民先生曾詳盡地闡述生物餌料的種類、培養及應用,讓讀者有基本概念知道培養一尾魚苗需要再培養數以百萬計的浮游動物(如輪蟲)及數以億計的浮游植物(如微細藻類),所以育苗是一項相當精緻且繁瑣的工作。小魚苗孵化後,依其口徑大小大致需要2∼3種的生物餌料循序投餵,由於魚苗體型甚小,只能吃極細的微小生物,且活力其弱,對環境的變動亦很敏感,同時本身又是其他大魚或掠食者的最佳餌料,故常會發生大量死亡的現象。通常經過1∼2個月的細心培育,仔魚已成稚魚階段,此時即可移至較大的池子或捕撈出售供養殖業者養成了。
己發育之胚體的黃錫鯛受精卵
若有侵權請告知,將刪除內容,謝謝
轉貼 作者呂名毅
以下文章內容由https://www.nmmba.gov.tw/pro/allview/16.html節錄而來
原本生活在水中世界的魚類,循暮大自然的節律,生、老、病、死,並且在成熟年齡,開始求偶、配對、繁衍下一代而生生不息。然而,一旦不幸被人類捕捉到水族箱等人工的環境中,從此身監襟,少有例外,首先要適應與天然環境不盡相同的水溫、水壓、棲所、餌料及水質條件,甚至共處一室的夥伴或掠食者,往往是決定其能否活存的關鍵。如不明瞭魚類生態習性的養魚者,一心想模擬珊瑚礁美景,而誤將多尾條紋蓋刺魚(皇后)或疊波蓋刺魚(藍紋)同置一缸,同種間為建立領域而相鬥激烈,最後僅殘存少數身強體壯的魚兒能獨霸一方,其實這也是大自然優勝劣敗的鐵律。原本生活在水中世界的魚類,循暮大自然的節律,生、老、病、死,並且在成熟年齡,開始求偶、配對、繁衍下一代而生生不息。然而,一旦不幸被人類捕捉到水族箱等人工的環境中,從此身監襟,少有例外,首先要適應與天然環境不盡相同的水溫、水壓、棲所、餌料及水質條件,甚至共處一室的夥伴或掠食者,往往是決定其能否活存的關鍵。如不明瞭魚類生態習性的養魚者,一心想模擬珊瑚礁美景,而誤將多尾條紋蓋刺魚(皇后)或疊波蓋刺魚(藍紋)同置一缸,同種間為建立領域而相鬥激烈,最後僅殘存少數身強體壯的魚兒能獨霸一方,其實這也是大自然優勝劣敗的鐵律。
釣魚有所謂初學者的幸運,但養魚是一門應用科學,大多是從錯誤的模索中逐漸掌握訣竅,有朝一日果真看到朝夕辛苦飼養照料的魚爸魚媽(種魚)產卵了,而且孵出成千上萬的小魚兒,那種興奮及成就感實非筆墨所能形容。
本文以下就簡述一般魚類人工繁殖的基本原理,技術及注意事項,讓有心從事繁殖的愛魚者一窺其奧秘所在:
一.適宜的環境條件:
上面提到的基本生存條件是養魚的金科玉律,初學者可多潛水觀察或從各種有關魚類生態、養殖的參考書籍中得到寶貴的資訊,而少走一些冤枉路。從大環境的角度來考量,以河口性魚類和珊瑚礁魚類而言,前者對污染的忍受度較高,且對鹽度激烈的變動較能適要,而後者就敏感多了;大洋洄游性魚類又較底棲性或沿岸性魚類難以馴養,主要是其泳速高、易驚嚇,又有狹溫、狹鹽性的限制等。魚類的相容性問題,一直是門大學問,除了先天上食物鏈的因果關係外,否則只要空間夠大,足以抵消魚類的領域性,大多能相安無事。但一般家庭的水族箱,即使有大到1噸的水容量,對一般的淡水魚也許綽綽有餘,但對大多數的海水魚而言,除了雀鯛、蝦虎等小型魚類尚可和平共存,像石斑、笛鯛、刺尾鯛(倒吊)等則嫌緊迫。切記一點,生物只有在免於死亡的死懼威脅時,才能盡情享受魚水之歡,而這就是讓魚兒成功繁殖的第一步。
二.種魚挑選、雌雄判別及培育:
人工繁殖的過程中,最重要的是成熟種魚的獲得與培育。一般的情形下,種魚較難獲得,故價格也相對地較普通成魚高出甚多。各種魚類生殖腺成熟的年齡,皆有一定,且各不相同。如草魚及鰱魚必須年滿3年以上,鯛類須2年以上,虱目魚為6年以上,石斑魚甚至在8∼10年以上,才能成為種魚。大部分的魚類,在成熟期都可藉由體色(婚姻色)、追星、鰭條大小及腹部等待徵來分辨其性別,但一些屬於群游性且集體產卵的種類,如 類及 類等則較為困難。不論任何種類,選擇種魚的條件,概以較為活潑、體型正常、且無外傷或疾病者為主。在魚類屆成熟季節前,除了投餵日常餌料外,應視魚種添加天然的餌料,例如:臭都魚或虱目魚若能加投藻類;鯛類或石鱸若能加投生鮮見類、甲殼類,則效果更佳。
三.催熟、採卵、授精與孵化:
魚類的生殖,係由外界各種環境因子的刺激,經腦神經傳至下視丘,再作用腦下垂體,分泌促性腺激素,促使生殖腺成熟、排卵。絕大部分的魚類在人工環境中,雖可達到性成熟,但卻無法自然產卵,主要是環境因子(如水溫、光週期、水流、產卵場等)的差異所致。最明顯的例子,例如草魚、鰱魚在人工池塘中雖然可以成熟,但仍無法自然產卵,而在石門水庫洩洪時,卻可發現其自然產卵並孵化的仔魚,此與棲息在長江中的草魚、鰱魚,利用汎洪季節產卵,以散播子代的繁殖策略吻合。不經任何處理而讓種魚能夠自然產卵是上上之策,但一般是利用各種不同的方法(如調節水溫、光週期等)或藉助藥物(如鯉魚腦下垂體及各種性腺刺激素:如哥娜賀爾蒙、浦力朗源、西那荷林或好滿等),單獨或混合使用皆可,以促使種魚的生殖腺在較短時間內達到完全成熟的階段,然後再施以排卵或授精的技術,使成熟卵精排出。截至目前為止,嘉 魚、黃錫鯛及大多數的淡水魚皆可不經處理即自然產卵;黃鰭鯛、鱸魚及石斑魚等大多經催熟後,亦可自然產卵;而香魚、鮭、鱒魚等則大多以人工壓擠方式採卵;泥鰍、鯰魚等則剖腹取出精巢來授精。目前較常用的授精方法首推「乾導法」,所謂乾導法,是先用毛筆或羽毛輕輕攪拌卵與精液,然後再加入水再次予以攪拌,授精即大功告成。魚類受精卵依其種類有黏性卵(如泥鰍、鯉魚、雀鯛等)、半浮性卵(如草魚、鰱)、浮性卵(如大多數的海水魚類:虱目魚、鱸魚、鯛類、石斑魚等)、沈性卵(如鮭、鱒等),孵化方式亦各有不同。
四.魚苗的培育:
上述的技術瓶頸若能一一克服,可說難能可貴,而最後的魚苗培育更煞費苦心,但其報償是值得的。魚類可分為卵生(大多數的魚類屬之,如吳郭魚、鯛類、石斑魚等)、卵胎生(如大肚魚、鯨鯊等)及胎生(如大白鯊)。其中以卵生且浮性卵者最具有挑戰性,因其胚胎營養完全仰賴受精本身,通常仔魚在孵化後僅能依賴卵黃囊供其存活3∼5天左右,一旦卵黃囊吸收殆盡即須向外界開口攝餌。魚苗如果開口後仍無法獲得適當且足夠的餌料,即面臨生死存亡的重大關頭,這也是魚類學家常說的Critical period。而大多數的海水魚常以卵海戰術來繁衍下一代,如翻車魚一次產卵可達3∼4億粒,一般魚類則概在數萬∼數百萬粒之譜,但其中能夠活存長大並傳宗接代者寥寥可數。一般人也許可以僥倖看到飼養多年的魚兒產卵,但卻不知如何照料並投餵何種餌料給這些大小不過1∼2公里的小魚苗。在上一期(第19期)簡訊中,本處蕭澤民先生曾詳盡地闡述生物餌料的種類、培養及應用,讓讀者有基本概念知道培養一尾魚苗需要再培養數以百萬計的浮游動物(如輪蟲)及數以億計的浮游植物(如微細藻類),所以育苗是一項相當精緻且繁瑣的工作。小魚苗孵化後,依其口徑大小大致需要2∼3種的生物餌料循序投餵,由於魚苗體型甚小,只能吃極細的微小生物,且活力其弱,對環境的變動亦很敏感,同時本身又是其他大魚或掠食者的最佳餌料,故常會發生大量死亡的現象。通常經過1∼2個月的細心培育,仔魚已成稚魚階段,此時即可移至較大的池子或捕撈出售供養殖業者養成了。
己發育之胚體的黃錫鯛受精卵
若有侵權請告知,將刪除內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