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瑚軟體最急須穩定不飄浮波動的PH值(缸中的珊瑚都來自海中,其生長的地區海域PH值全部是處於極穩定狀態),
在我們的魚缸中除了儘速移除危害水體的「有機物」,穩定住硝化全循環給予水體高潔淨的水體外,
在珊瑚缸有另三大棘手問題,
一為:碳酸根與PH的互動
二為:來自燈具的光譜(每家製造公司都有標明他能研發出的光譜是在何範圍中,
與其光譜如何適用和幫助珊瑚中的「共生藻」,可惜的是需要的光譜在9個月以後會逐漸的走樣)
三為:合理變動緩慢的適合水溫(這部份冷水機代勞即可,多少水量配多大的冷水機)
這三項是您面臨的問題嗎?
您的問題大致上可歸納為水質與光照
一般來說珊瑚的飼養環境以重要性來區分可歸納為
1.水質(包括KH,PH,Ca,水溫,營養鹽等)
2.食物來源(珊瑚靠共生藻提供糖類及珊瑚蟲攝取動物性蛋白)
3.代謝處理(包括水流、循環及代謝物處理)
4.光照(提供藻類光合作用)
何以光照會排在最後,因為通常能將珊瑚養的出色且持久的,最主要是靠前三項
因為這裡是談論KH的,就不再贅述
在一個超潔淨的海水(晶瑩剔透+幾近「零」數值的NO3環境)是珊瑚缸必須外,
珊瑚要長的美美的兼快速的單體無性的在魚缸中散播繁殖,這三大棘手問題要知道如何解決。
NO3要等於0PPM基本上是不太可能的事
根據小弟多次實驗NO3在低於0.2PPM以下時,藻類會陸續死亡
更低的濃度也會造成珊瑚生長的障礙甚至死亡
不過一般來說NO3要達到0.2PPM以下並不容易
水族界也買不到測試0.2PPM以下的海水試劑或儀器

溫度是最好控制外,其他兩點是造成珊瑚不容易像自然界海中一樣,
其美麗夢幻觸角全開與附著在珊瑚體上的顏色『共生藻』會逐漸褪色為處在淡褐色的色譜帶中的兩大關鍵
(缸中珊瑚中的顏色「共生藻」的褪色與我們供給照明用的燈具有關)。
您可能有點誤會了
共生藻褪色通常會讓珊瑚顏色變淡,共生藻長的旺才容易形成褐色(有機質或營養鹽超過標準)
只有在共生藻數量夠維持提供珊瑚糖類所需(很低的數量),並讓珊瑚蟲獲得充分的動物性蛋白(餵食)
加上適當的光線、水流等,才會讓珊瑚展現亮麗的色彩

碳酸根在海水水族箱中的變化, ruderkwa可否請你多多發表,相信很多PH8.4的網友,
對於『碳酸根』在海水水族箱中都誤解了,更對於CO2特意打入水體中,存在很大的先入為主錯誤觀念,
所有的人第一次一聽到對於CO2打入海水水族箱中,連忙說:不、不、不,那會降低PH值的,
CO2在海水水族箱中永遠不會是以CO2的原形形貌的形式存在海水水體中,
海水水體含有無數的有機鹽、無機鹽,CO2早就找容易化合的互相化合轉變成各自不同面貌的碳酸化合物。
懇請邀請 ruderkwa 在此篇由 ruderkwa 自己所發表的「簡單討論KH」
中再度詳細說明 CO2 與 Ca+ 在各位設立的水缸中的互動,
亦即要如何正確的設立CO2與Ca+的整合系統,來強化珊瑚缸中的珊瑚更接近自然界的美麗狀態。
( ruderkwa 這一個要求不過份吧! 你太會解釋「碳酸根」用接近很淺顯白話的方式做敘述)
Ca主要是提供珊瑚鈣化(碳酸鈣沉澱)所需
CO2主要提供珊瑚共生藻光合作用中的碳原,不過通常由珊瑚蟲提供就夠了
所以這兩點與珊瑚能否長的漂亮並無直接關係

另外將CO2打入水中確實會降低PH質( 主文FAQ第5項中可以看到)
不過如果蛋白機夠強影響會比較小,除非CO2真的打很強
這些額外的碳酸根離子並不會增加鈣鎂等陽離子,只能遞補消耗的碳酸根離子
所以說維持適量的H2CO3的效果是正面的,過多就不好,最快反應的就是藻類問題

『詳細說明 CO2 與 Ca+ 在各位設立的水缸中的互動』
不知道您想了解的有哪些?這個問題太廣了!恐怕不是三言兩語能道盡!

有機質的影響小弟最近才整理過
有興趣可以參考看看,當然看看國外文章才是正途!
http://www.ph84.idv.tw/cgi-bin/board/topic.cgi?forum=8&topic=4206&show=50

關於光譜與共生藻,在廠商而言都標榜其光譜與光源度最優秀,一個全新的燈具其提供的光譜、
光源度一定沒問題,但時間一久,就從來不曾見到有人提出了(指在台灣)燈具對於珊瑚的求救或相關問題 ,
珊瑚體要保持其如海中的顏色其需要的是類似太陽所發出的光譜與永遠不變的所需光譜,
不知有沒有人知道在屬於英文網站中有見到有關海水珊瑚缸的有權威性的燈具照明專業性的評估與建議的優秀網站,
或者有先進者瞭解由燈具所發出的光譜在自己魚缸中對於珊瑚的變化的筆記發表。
提供您兩的方向,真的使用太陽光還不一定能養的出色
1.找PAR值與魚缸水量高度能匹配的燈管,光譜、K數等並不是最重要的
2.找個品質良好的獨立反射板燈具
不要太迷失在光照的設備上
 
感謝, 這麼用心的回覆,時間還在深夜時分,太感激你了! 感恩
你與chen一樣,對於海水珊瑚養殖這麼高竿,你與chen都是 PH8.4養殖珊瑚專業級之手,等以後有機會與時間,一定會拜訪、拜訪兩位養殖珊瑚的大師,向兩位親自虛心討教有關養殖珊瑚所不知的高深學問的求取。
 
站上高手多的是我只是想說什麼就說什麼的人也不是什麼高手,海水no3要到0是不容易也不必要,一般像jbl所測到1時用離子比色儀測出是3,所以jbl測出是0未必就是0,一般我們用測試劑測海水是要讓你知道你的水族相目前的狀態,如果真的要準就要用比色儀或實驗室的滴定,因爲我們用的測試劑少了一項氧化標定所以你不知你的測試劑已被氧化到什麼程度,其實我養魚25年(從66年開始養)也是碰到有機值的問題,所以會改成裸缸所以有人會誤以為裸缸就是什麼怪過濾方式,其實裸缸只是將底部過濾改在底下,所有魚的排泄物用白棉先慮掉(幾乎每天要換白棉),至於為什麼不放砂是有其他考量,一般我寫的文章只要有爭議我就會寫出文章的出處,這點跟別人比較不同,我養海水(淡水)都追求一個目標就是跟大自然一樣,所以我常跟人講以大自然為師,就是這個道理,
DUPLA的KASPAR HORST ,HOR E KIPPER 他們為了要如何將水草養好就跑到亞馬遜河去測當地的水質跟取樣回去化驗,爲了椒草跑到泰國跟斯利蘭卡去測試河水水質,同樣珊瑚跟珊瑚礁魚在海裡已經生存幾百萬年,只要你水質跟珊瑚礁區的水質一樣魚跟珊瑚礁就不會有事,至於有機值會使原蟲跟細菌繁殖只要到某個數據,魚就會生病這是真實的,但是有機值也不是全然無用,有一些有機值也是必須的,只是水族箱的狀況跟在大自然不同正好相反,有機值要講又一大篇到最後可能連魚的生理結構都要講太累了

我很會臭蓋參考參考就好不要太認真我講的
 
好精彩的文章,chen你太厲害了,一針見血說到裸缸的設立何在。
海洋中需要有機質,那是海中生物鏈的最基礎,海中沒有了有機質,海中的一切都即將消失或大變動。
魚缸中沒有生物鏈的存在,只有人工環境、人工提供的飼料、營養劑,有機質在魚缸中還是盡量不要有,到底魚缸是一個人工所造就的環境不是自然的海洋環境,有機質能事先移除就盡量事先移除,能減到多低就盡量的減到最低。
 
To LongTan :
拜讀幾篇你分享經驗後想到一件事。為了「有機質能事先移除就盡量事先移除」,缸水的交換效率一定要盡量做
到100%,否則就影響後處理的效果。為創造一穩定排水流向,不受缸内造景與造流影響,以塑膠板架空一高度,
薄沙可以大顆珊瑚鋪一層,或僅以隔網阻止生物進入即可。簡單構想,改善裸缸之水流向為主要訴求。以下規劃
請指教!
17_7314.GIF
 
超不多是像你這樣的水流走勢,但沒有用沈水馬達往下灌入水流,是採自然強迫流入式,在逆洗時是採用定時手動的方式去旋轉開關作水流回路的逆洗,沖一下子而已,頂多不超過 2分鐘。以前有些客人嫌麻煩不喜歡手動才會再加一顆有定時間的的小馬達並分配管路作逆洗。
馬達用多顆浪費電,同時海水缸在夏季馬達的熱量不可忽視。
 
jerryliou你好:
能否請你與管理此面版的說一下將你提出的問題 轉到老千的「底砂過濾」那一篇連續文中。
圖又重新端詳一番(偶不會用電腦畫出像你如此清楚的圖),再作一次建議,你的缸子應該不會太大,以你的圖為準,可以在圖的最靠右邊處安裝一根成「直向」水流管,其長度達整個過濾板邊,並以鑽尾打上一排如未削鉛筆的孔徑大小的出水口,再連接上一顆約二小時作一次定時運轉時間15分鐘為基礎(定時器一般一個刻度約15分鐘)的夠力能強力推動水流至對邊的位置即可。
沖離開過濾板的污物必定是到過濾槽,在設計上必須事先作一個完全攔截污物的沈澱槽作污物的沈澱收集,不可直接通過生化過濾槽,亦不然你的生化過濾槽必定充滿污物,這樣有清除污物會等於沒有清除污物。
如果你採用類似個人的污物處理方式,海水缸的外部過濾槽請記住除了生化滴流式必須採生化球化,其餘的請你全部採用細密過濾棉,反正過濾槽就是兩個目的 攔截、生化,個人經驗,不管採用任何的海水缸的過濾器材(除了標準的生化球過濾設計槽外),都會產生一個時間一久所有的過濾器材將充滿污物,如管理不當或者對於過濾的概念有所偏差時,會未蒙其利先受其害。
採過濾棉的最大好處,髒了丟棄換新的即可,過濾棉是最便宜的過濾材料,負擔應該不會太大才對,過濾棉在設計入海水魚缸上請只作攔截部分,如是使用在作硝化作用不是很理想。
 

相似主題